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母亲的小油灯(散文)

精品 【星月】母亲的小油灯(散文)


作者:静尘 秀才,260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93发表时间:2015-01-27 16:02:04
摘要:一盏小小的油灯,承载着母亲全部的爱,那橘黄色的灯光足以温暖我们一生......

【星月】母亲的小油灯(散文) 下雪了,大片大片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楼阁都被笼罩在洁白晶莹的童话世界里。
   我独自坐在临窗的茶几前,静静地看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脑海里不知不觉出现了一个宽敞的农家小院,院子里落满了积雪,一座土坯老屋,窄小透明的玻璃窗上,映出昏暗的小油灯下做着针线活的母亲的身影……一晃时光过去几十年了,可母亲在小油灯下做针线活的身影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是那么地清晰,那么地温暖......
   记忆中我家的小油灯是厚玻璃的,底座圆圆的,底座往上是一个细颈,细颈大约有一寸半高,细颈上边是一个空心的圆肚,里面是用来装灯油的。圆肚上边是一个带有螺旋扣的瓶嘴,瓶嘴上拧着一个铁盖,铁盖中间有一个圆形黄豆粒般大小的小孔,一根用棉花、棉线或纯棉布搓成的细绳刚好穿过铁盖,另一大头的棉线放在油瓶子里,然后把油灯的铁盖拧紧,这时你就会看见铁盖上刚穿好的棉线上已经浸过了油,然后擦根火柴点燃铁盖上的棉线,灯亮了,如豆般的灯火瞬间就照亮了黑暗的屋子,同时一缕黑黑的油烟直冲屋顶。为了节约油灯耗油,母亲总是把铁盖上边的灯焾留的短短的,使本来就不亮的灯光变得更加昏暗了。
   北方的冬天不但寒冷,而且黑天早,刚放下碗筷,屋子里就要黑了。那时我家生活比较贫寒,母亲为了节约灯油,总是等到屋子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了才点灯,然后母亲就坐在灯下开始打麻捻了,(打麻捻:意思就是把一缕麻分成粗细大约相等的份,然后把一份一份分出来的麻丕的一头用手指捻紧,然后把左手五指半撑开,把麻丕围绕着五根手指缠上,缠到最后把麻头再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手指轻轻地搓捻一下,防止散开。)母亲把打好的麻捻装到父亲用柳条编的小笸箩里,麻捻打完了,装满满的一笸箩。
   母亲找来一根带杈的竹条,挨着竹杈的节处截断,另一端在大约一扎长的地方截断,这样就成了一个带勾的小竹棍,母亲再用小刀把没有竹勾的一端离头两公分的地方割一圈小沟,这个用来捻麻绳的小工具就做好了(在我朦胧的记忆里,还有一种捻麻绳的工具叫拨螺锤,它的形状是一个圆形的长方形小木头,两头粗,中间细,用手拨螺旋转,可麻坯是怎样缠绕在锤上的,我就不得而知了。)母亲找来一段比较结实的细绳子,一端系在刚刚割好的竹棍上端的小深沟里,另一端固定在墙上钉着的衣服勾上,然后母亲拿起笸箩里的两个麻捻,用手捏住捻搓的麻头抖开,再重叠在一起。左手捏住两个麻捻的头,吐口唾沫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上,然后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在两根麻捻上搓成劲,再把两根带劲的麻捻搓在一起就成了麻绳,起好头后,母亲把搓好的麻绳在竹勾上绕两圈,就成了一个可以自由拉动的绳子,(竹勾起到了滑轮的作用。)然后母亲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两根麻捻的重逢处前后捻搓,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上劲;二是分辨两根麻丕的粗细和长短,如果其中的一根麻丕细了或短了,就要再续上一根麻丕,右手在左手的下方反复地把两根麻捻上下分开,这样做目的也有两个,一是上劲;二是避免两根麻捻缠绕在一起。母亲捻绳子的动作很快,也很精彩,只听“嗖嗖”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会儿就捻长了一大段,只听“吱”的一声,别怕,没有老鼠,是母亲在拉捻完的麻绳,麻绳通过竹勾发出的声音。平时,我最爱看母亲在昏暗的小油灯下捻绳子了,有时我也尝试像母亲那样又快又匀地捻绳子,可两只手就是无法默契地配合,只一会手指就又僵又硬,不听大脑支配了,两根麻丕也缠在一起分不开,成了一团乱麻,唉,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母亲每天晚上都要站在地上捻麻绳到深夜,幽暗的灯光把母亲的身影映的很长,很长……
   大约过了半个月,母亲终于捻完了笸箩里的麻捻,捻好的麻绳缠了一大团子。
   母亲把麻团收进笸萝里,然后掀开竹子炕席,从竹席下拽出秋天就打好的袼袚(袼袚:指用浆糊把旧布分层拼凑粘在一起,然后粘在屋外朝阳的屋墙上晒干。)又找出来我们姐几个的棉鞋底样(用厚纸剪的鞋样子)放在袼袚上,比量好,然后认一根长线,把鞋底样子缝在袼袚上,再用剪刀紧贴着鞋底样子把袼袚剪下来,一片一片地放好,这叫开鞋底。三天时间,母亲就把我们姐弟五人的棉鞋底开完了,厚厚的两摞子,母亲怕我上炕玩把刚开完的鞋底子弄乱,就找一块布或者不穿的衣服,把鞋底子片包好再放到笸萝里。母亲利用中午温猪食喂猪的功夫,就打好了一碗白面浆糊。喂完猪后,母亲脱鞋上炕,找出来一块青斜纹或白斜纹的布,用剪刀斜着剪下一条又一条一寸宽的布条,再用线把布条接好,然后在布条上抹上浆糊,粘在开完的鞋底片的边缘上,这叫粘鞋底边,目的是不让袼袚漏出毛边。底边都粘好后,再三片或四片粘合在一起,底边一定要粘齐,看一下鞋底边就知道一个人针线活的好与赖。除此之外,还要粘上一片用旧布包上一面的小底(小底:比其他鞋底小一圈。),这样一只脚的鞋底才算粘完。母亲为了区分是谁的鞋底,就把每一双鞋底的小底外包布都换成不一样的。母亲把粘好的鞋底摆放在热炕上炕干,然后再一双扣在一起,摞好,再用布包好,免得蹭赃了。
   母亲白天把鞋底都粘好炕干后,晚上就要在油灯下用捻好的麻绳开始一针一线地纳鞋底了。我问母亲为啥纳鞋底一定要用麻绳?母亲告诉我说:“麻绳纳鞋底不透水,因为麻绳遇到水后就会膨胀,所以,鞋踩进水里也不会透进去水。”
   母亲白天做“棉鞋帮子(鞋帮子:既鞋面)”,晚上坐在灯下纳鞋底,我则趴在母亲的对面写作业。这样大约要用上十五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把我们姐妹五人的鞋底纳完。然后母亲就要开始准备上鞋(上鞋:用针线把鞋底鞋帮合在一起。)了,只见母亲拿过来白线棒(线棒:缠线的小棒。)开始倒线,这是一个技术活,母亲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白线头,右手一边倒线,一边往左脚上和其余四根半弯的手指上分别挂线,倒了一会儿线,看看每根手指上都有四根线了,这就行了,只听“咯噔”一声,母亲一下揪断了四根白线,然后左手和左脚都不动,右手捏住四根揪断的线头中的两根,开始往右手上缠从左手和左脚上倒下来的白线。白线由刚才线棒上的一根线经母亲这一缠绕后,就变成了现在母亲手缠上的两根一股的白线。母亲每次倒这个线时都看的我眼花缭乱,如果有一根线缠错了手指,线揪断后就会乱,为了学会这个活,我不知弄乱了多少线?后来终于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这种把一根线变成两根或三根以上的缠绕方法。
   母亲把刚才缠在右手上的线撸下来,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把两根线的线头捻搓成一个尖尖的头,左手拿着一根针,针眼朝着太阳光亮的方向,再把线引进针眼里,让两根线同时穿过针眼,然后把针尖插进竹席的缝隙里,再把穿过针眼的四根线线头对齐,这时,只见母亲把其中的一股线头叼在嘴里,然后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开始捻搓另一根线,这是在给线上劲儿,等线绷紧后,就说明线上劲儿满了,然后把嘴上叼着的线换下来接着上劲儿,劲儿满后,把嘴上叼着的满劲线拿下来,把两股都满劲的线头对齐后同时捏在手里捻几下再捏住,这时,母亲就回会喊在一边玩的我把针从竹席缝里拔出来,我拔完针一松手,只见刚才还被拉紧的线突然扭成了一个团,不用担心,没事儿,只见母亲左手也松开捏着的线头,让他们尽情地扭曲成一根双劲的线绳,然后母亲一手捏住线绳的中间,另一只手向着反方向捋线,只要反复几次,扭曲的白线绳就伸直了。
   母亲要开始给我们上棉鞋了,只见她把鞋底和鞋帮前后对齐后,再拿针线把前尖和后跟订上几针固定好,为的是上鞋时鞋帮和鞋底没有偏差和歪斜。这时母亲就开始从鞋的大约脚心的位置开始一针倒一针地上鞋了,只需要三个小时,一双崭新的棉鞋就竣工了,穿在脚上试试,走几步,软软的、暖暖的,美美的感觉立刻涌上心头。
   母亲的针线活很好,在我们村所有女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无论做什么,针脚都是细细的,匀匀地的。特别是用蚕丝线刺绣,母亲有一个像篮球一样大小的花撑子,花撑子是用竹皮子弯成的一个圆形,接头用结实的细铁丝缠死的,这是外撑子,还有一个内撑子,是用竹瓤弯成的,比竹皮子弯成的圆小一圈,用细白线密密地缠好,不让竹瓤漏出一丝一豪。刺绣之前,母亲把布蒙在内圈竹瓤上,然后再把外圈竹皮子圈套在竹瓤上,这样就把事先描好花样(花样:用铅笔在布上画上花鸟鱼虫的样子。)的布夹在了竹皮与竹瓤中间,母亲左手拿着花撑子,右手拽着夹在花撑子外边的布拉紧,这样花撑子里的布就被撑紧了,只有这样,刺绣后的布上才不会有褶皱。然后,母亲左手擎着花撑子,右手捏着绣花针就开始在布上上下穿梭似的 绣开了。一会功夫,你再看,花鸟鱼虫 在母亲的针下仿佛都有了生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听母亲说,这个花撑子是我祖太姥姥送给我母亲的,就连母亲刺绣的手艺也是和祖太姥姥学的。我从小就看着母亲刺绣,我小时候穿的鞋、衣服上都是母亲绣的五颜六色的花、鸟、鱼、青蛙、蜻蜓、蝴蝶……每当我出去玩时,就会被村里的大娘小婶拉住,她们一边看着我衣服或鞋尖上的绣花,一边夸着母亲的刺绣手艺如何的好,听的我心里美滋滋的,暗自庆幸自己有个心灵手巧的母亲。
   母亲给我们做完了准备过年穿的新棉鞋后,就开始搓玉米粒准备磨玉米碴子和玉米面。
   每天吃完晚饭洗完碗后,母亲就从仓子里拿回一个大笸萝放在炕上,然后再拿起土篮子到院子里的玉米堆上,捡一筐又一筐玉米棒子挎回来,倒进炕上的大笸萝里。然后母亲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铁锥子,脱鞋上炕坐在大笸萝前,左手拿起一穗玉米,尖朝下,右手拿着铁锥,照准玉米了两行只见的缝隙使劲窜下去,一行玉米粒就噼里啪啦地掉到大笸萝里了,只听,“嗖”的一声,又窜了一行,一穗玉米棒子大约要窜三四行,目的是让结实饱满的玉米棒子出现空隙,方便搓粒。
   记得那时候每天晚饭后,我在外边和小朋友玩够了回家走到大门口时,总会看见映在玻璃窗上那暖暖的灯光和一屋子的人影。
   我穿着冻得一走路就“嘎嘎”响的棉鞋走进屋,脚冻得就像猫咬的一样疼。我急忙脱鞋上炕,把冻得像冰块一样的手脚赶紧伸到坐在炕上搓玉米的母亲的大腿下,立马感觉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当时并没有想过母亲的腿,会被我冰块一样的手脚拔的有多凉……过了一会儿,手脚都缓过来热乎了,我就会和母亲以及哥哥姐姐们一起在昏暗的油灯下,围着大笸萝一边高兴地搓玉米,一边听母亲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事情,噼里啪啦的玉米脱落声和着开心的笑声装满了一屋子……
   因为学校离家远,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要起来给我做早饭。屋里没有暖气,也没有火炉,我们都缩在暖暖的被窝里熟睡,可母亲却要在寒冷的清晨起来,她穿好棉衣后就把灯窝(灯窝:在屋里和厨房的隔墙上抠一个长方形的洞,在挨着厨房的那边镶嵌一块玻璃,只要把灯窝里的小油灯点亮,卧室和厨房就都有了一点灯光。)里的小油灯点亮,就开始到冰冷的厨房给我做早饭了,饭做好了天才刚要亮。
   母亲打来一盆热乎的洗脸水放在木凳上,才开始喊我们起来洗脸、吃饭去上学。每天晚上睡觉前,母亲都要把我们棉鞋里的鞋垫掏出来放在炕头炕干,早晨穿在脚上热热乎乎地。
   每天我背上书包临出门前,母亲都不忘问一问:“手捂子、围巾、脖套都戴好了没?别落下,放学早点回家,大冷的天别在路上玩,听见没?”不等母亲叮嘱的话说完,我早已推门走了出去。
   因为母亲春夏秋三季要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所以我们一家的穿戴只能在晚上做,由于母亲经常在小油灯下做针线活,眼睛总被油烟熏的红红的,严重时会泪流不止。
   一晃时光过去了几十年,如今,远在他乡的母亲已经年过七旬了,虽然小油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当年母亲为我们几个儿女所付出的一切,都深深烙在我们的心坎里,一刻都不曾忘记。每当夜深人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母亲坐在昏暗的小油灯下给我们姐弟几个做棉鞋的身影……
   不管我离开家乡多久,无论我在外面经历怎样的挫折,只要想起母亲点亮的那盏小油灯,心里总是暖暖的……
  
  

共 47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着窗外的雪,在寒冷的冬日作者又想念起堆雪的农家院,那盏小油灯和灯下做着针线活的老母亲。细致地描写体现了当时年代的生活现状以及母亲持家的不易,也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想念之情。母亲在油灯下捻麻绳,对整个过程描写得细致入微,充分体现了文字来源于生活的真谛。母亲会亲手为大家做鞋子,一针一线地纳着鞋底,三个小时,一双崭新的棉鞋就竣工了。穿在脚上软软的、暖暖的,美美的感觉立刻涌上心头。母亲的勤劳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作者心中,一盏小小的油灯,承载着母亲全部的爱,那橘黄色的灯光足以温暖我们一生。充满了母爱深情的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回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28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回味        2015-01-27 16:02:53
  问好,寒梅!感谢赐稿!
回味
回复1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7 16:37:20
  谢谢回味编辑辛苦。
2 楼        文友:回味        2015-01-27 16:03:39
  一展小油灯承载着母亲浓浓的爱,相伴一生的暖。
回味
回复2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7 16:42:06
  伟大的母爱体现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感谢母亲带给我美好的记忆。遥祝回味新年快乐。
3 楼        文友:回味        2015-01-27 16:04:12
  期待你更多的精彩!2015早日上星!
回味
回复3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7 16:44:05
  2015 一定努力加星,感谢回味的祝福。
4 楼        文友:雪舞流年        2015-01-27 17:07:12
  一盏小小的油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用爱温暖了我们一生……读完寒梅姐的文文,感觉酸酸的,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动……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愿老妈妈幸福安康!等着吃你的豆包包!么么哒!
雪舞流年
回复4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7 17:47:35
  谢谢星星留墨,天下的母爱都是一样的,也祝星星母亲健康长寿,么么哒。
5 楼        文友:琉璃疏影        2015-01-27 21:27:44
  看着这小油灯,就想到我们小时候,真的很亲切!欣赏寒梅精彩,写的真好,读着温暖!
琉璃疏影
回复5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8 09:53:23
  谢谢疏影留墨,遥祝新年快乐。
6 楼        文友:浓墨尘埃        2015-01-28 05:58:21
  记得红尘姐也有写妈妈的小油灯。你们各有千秋,各有风韵。值得我不会写的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8 09:55:51
  谢谢君臣,一盏小小的油灯是我们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感受也不同。
7 楼        文友:琉璃疏影        2015-01-28 12:28:25
  恭喜寒梅,向你学习!
琉璃疏影
回复7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8 17:59:41
  谢谢疏影,你不学习都很优秀了,祝你佳作不断。
8 楼        文友:若水穿尘        2015-01-28 12:37:51
  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小油灯了,也穿不着母亲做的鞋子了,可是读着这篇文章,感到心里暖暖的,小时候的生活情景又呈现在眼前......祝贺寒梅!
回复8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8 18:01:40
  我们这个年纪对过去的事情都有印象,跟多的是留恋。谢谢姐姐留墨。
9 楼        文友:梦驼铃        2015-01-28 12:51:00
  母爱深深!一盏小油灯折射你勤劳的母亲!问好作者。冬安
回复9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8 18:02:37
  谢谢驼铃留墨,遥祝安好。
10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1-28 14:48:11
  先祝寒梅生日快乐!再恭喜获得精品!期待你早日上星!努力吧!
回复10 楼        文友:静尘        2015-01-28 18:04:01
  谢谢快乐的祝福,我会继续努力,为星月争光。
共 18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