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用朴素的情怀书写人生的大爱 (散文)

精品 【绿野】用朴素的情怀书写人生的大爱 (散文)


作者:烟波放钓 进士,715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4发表时间:2015-01-29 16:52:11

爱是酷暑的凉雨,爱是冬天的暖阳,爱是天空最美的云,爱是人间最靓的花,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美丽心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的源泉。但更多的时候,爱的表现却常常朴素的!
   人人嘴里说着爱,心里却常常怀疑爱,所以老人跌倒了,没有人敢去扶一把,小偷行窃路人视若无睹……在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里,信仰似乎成了断层?
   世界不是冬天,走出门外,天空依然太阳高照,暖意融融……
   当我从区文明办工作人员手里接过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黄竞明的事迹材料时,脑里瞬间为他画开了一幅“英雄人物印象图”。按常理,面对数个手执凶器的劫匪仍敢挺身而出的义士,必是一个身材壮硕的高大汉子,说不定还是一个身怀绝艺的武林高手。对着脑海里的这幅“图”,我的眼睛从十个道德模范人物身上搜寻过,除了两个警察外,在场人的体貌没有一个符合我的“英雄人物图”标准。
   黄竞明,一个戴着眼睛,个子不高的中年男子,儒雅的外表看起来更像一个知识渊博的文化人,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另一个身份还是一个个体企业主。在许多人眼里,一个企业家或许与慈善乐捐这个关键词联系得较多些,有钱人总更惜生命,如何敢冒着性命之危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呢?因此,我带着种种好奇与黄竞明接触去了。
   2011年8月23日晚,一个与平常日子没有什么不同的晚上,但对时年38岁的黄竞明来说,却是他一生中一个不平凡的难忘之夜。黄竞明和往常一样,步行到北峰宏福路中段时。这段靠近殡仪馆的路段,与外面北峰工业区的热闹相比显然偏僻得多,特别是到了晚上,除了家住附近社区的人,几乎没有什么路人。忽然,他发现一个载客的摩的司机正遭遇两名“乘客”与事先埋伏在此的几名同伙的打劫,几个劫匪气势汹汹,粗暴地殴打他,准备抢走他的摩托车。
   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如果换成他人,此时肯定明哲保身,视若无睹地匆匆避开这个是非之地保命要紧,岂会自往漩涡中陷。
   但对于打小就是一个热心肠的黄竞明来说,路见不平却避身而退绝对不是他的性格。值此危急关头,也容不得他多想,见劫匪们一副盛气凌人的嚣张样,黄竞明随即上前,大声厉喝:“喂,你们在干什么,还不住手!”
   现场的几名歹徒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猛喝给吓住了。但是,随即回过神来的他们一见来者不是警察,而且仅仅是黄竞明单身一个人时,不仅没有住手,几个躲在树下暗处的劫匪同伙窜了出来,其中一个歹徒像发了疯似的挥动着一把约有四、五十公分的大马刀朝黄竞明扑了过来,面对着亮晃晃的刀锋,和现场的八名歹徒,黄竞明暗叫不妙,没等他反应过来时,持刀歹徒已将冰冷的刀面架在他的脖子上,情况十分危急。
   “不许叫,向前走,快!”持刀歹徒一控制了黄竞明后,立刻对他进一步人身控制,以便实施更多的犯罪行为。这时,其他歹徒围了过来,从他身上抢走了两部手机(一部是诺基亚N96,一部是苹果四代机)。
   现场的歹徒们以为这个敢孤身一人出来叫阵的人,起码也是个识得三拳两脚的练家子,岂知这么容易就被他们控制了,心里不免有点不以为然,见从黄竞明身上再搜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财物出来,便胁迫着他往前走。黄竞明向前走了几步,一边也想着紧急应对之策,他想:“歹徒们要干什么?跟他们走后果肯定更严重!” 如此一想,他明白了,被他们绑架到更不容易遇见人的偏壁地方,恐怕更加难以脱身,与其乖乖被人当作砧板之肉,不如奋起反抗,绝不能让他们抢劫得手,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于是,趁他们不备的瞬间迅猛回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歹徒的刀。但是,势单力孤的黄竞明双拳难敌众手,他一个人的奋力反抗在七八个歹徒面前显得苍白单薄得很,没有一会儿的功夫,人多势众的歹徒就将他压倒在地,一个歹徒对黄竞明这种“不知死活”的抗争特别恼火,于是趁势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狠狠地砸向黄竞明的脚板,寡不敌众的他被这伙歹徒生生打昏在地。
   宏福路上发生的这些动静,终于惊动了附近一家企业员工的注意,松明塑胶材料有限公司的一些员工无意中发现了外面的案情,眼看着黄竞明在歹徒的拳打脚踢下将有生命之危。
   “救人要紧!”企业员工们顾不上多想,召唤了一声,一起追到外面,看到冲出来这么多人,歹徒们慌忙丢下已经渐渐失去知觉的黄竞明,仓皇而逃。就着依稀光亮,松明塑胶公司的员工认出了被打晕在地的黄竞明,立刻将他送到180医院急救。这个时候,大家才看到,黄竞明左手虎口的刀伤竟约有八公分长,2、3公分深,右脚底的伤口也有五公分长,约1.5至2公分深,脚拇指移位,第二趾断裂,脸部的刀伤约有2公分,身上、两脚多处严重擦伤……
   或许是武侠小说读多了,一直以来,我总认为这些敢于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见义勇为者,应该头顶天,脚踏地,胸怀万物。可是当我了解了黄竞明先生的事迹后,我突然觉得,原来真正的英雄,用不着那么高大。面对数名歹徒,面对铮亮的刀锋,黄竞明没有畏惧,没有退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方显英雄本色。在这物欲横流、名利浮华的时代,身为企业家的黄竞明,他的义举震撼了许多人的心,他用行动凝聚了一股浩然正气,用舍己救人的精神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善乃德之本,德是万福之源,黄竞明的身上虽然留下了道道难于愈合的伤痕,这将使得他更加体现勇士的魅力!
   当我问他,如果没有那些职工出来相救,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想来是否会后怕?黄竞明没有丝毫犹豫地说:“没有去考虑这些。不过,今后如果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去站出去!”
   从黄竞明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用坚强、豁达、勇敢的人生态度来抒写人间大爱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情不会薄如纸,也不会凉如水,只要真心付出了,就必定有回报!
   俗语说:“厝内有一老,如有一宝!”
   55岁的王秀卿家里就有这样的的一个宝,那就是她的婆婆。别看她婆婆今年90多岁了,双目也已经失明50几年了,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身体却还硬朗,精神也不错。因为老人爱听南音,媳妇王秀卿就买了台收音机给她听,慢慢的,婆婆成了所有闽南语频道的忠实粉丝。老人家不仅仅自己欣赏,还经常将自己在收音机听到的有趣事情跟邻里的老人、孩子们一起分享。虽然老人家的年纪比邻居们都大、眼睛也看不见,但似乎什么事情都知道,经常给“厝边头尾”带来笑声和欢乐,所以大家都说老人家很“精知”,“天下代志知一半”,是乡里的一个“万事通”。
   王秀卿嫁过来已有30多年,刚结婚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从头学,这时她才知道做一个真女人难,做人家的新媳妇更难,除了要忙家务,还要忙田里的种作,更得伺候好失明的婆婆。如何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好媳妇呢?王秀卿觉得应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王秀卿的娘家在后茂社区,未嫁过来时对婆婆的过去和为人就比较了解的,知道婆婆是因为当时的生活艰苦,才导致双目失明,生活上无法自理。可以想象,老人家当时的痛苦和埋怨。王秀卿就想,作为一个新媳妇,关心和照顾老人是后辈子女天经地义的责任,更何况自己还是老人的至亲,自己这个做媳妇的如果不去尽心尽力,谁去呢?何况,自己将来也会老的。
   王秀卿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30多年来,王秀卿对婆婆就如自己的父母,尽心尽责地去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辛苦病痛,为老人换衣擦身、端屎端尿从无怨言。正因为媳妇的贴心,让老人家视为己出,逢人便赞道:“我这媳妇就是我的眼睛呀!”是的,王秀卿三十年如一日,不仅仅是婆婆看世界的眼睛,也是她行走的拐杖,陪着老人风风雨雨一路地走过来!
   朴实的王秀卿并不认为自己的功劳有多大,“羊知跪乳,鸦知反哺。”动物尚知感恩,何况人乎!王秀卿认为,她平时一日三餐帮婆婆准备好,盛到她手中为的是让婆婆更方便些,让老人过一个快乐的晚年是儿女应尽的本份。
   当然,照顾老人,特别是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有时候真的也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当老人家犯病的时候。记得十几年前,70几岁高龄的婆婆,突然吃不下东西,整个人连站都站不起来,到医院检查也查不出什么病因,好心的邻居来看她,都说这是老人病。因为一个多星期吃不下饭,婆婆的身体很虚弱,只剩皮包骨,连医生都建议将老人带回家调养,好心的亲戚和邻居也劝王秀卿他们把老人带回家。但是,王秀卿和家人坚持让老人在医院治疗,就算有一点点希望也不能放弃,请医生用最好的药来治疗。在老人住院的那些时间里,家人几乎24小时都守在她的床边,他们天天到处找民间处方,希望大家的努力能够让老人尽快地好起来。王秀卿每天不分白天和黑夜地照顾老人家,虽然老人家吃不下饭,她还是每天一大早就去菜市买肉炖汤,希望她多少喝一点。她天天去菜市,和卖肉的都很熟悉了,有一次人家问她:“是不是刚刚当上奶奶,给孙子熬汤呀?”她笑着说:“不是,是给老人家做的,我还没到当奶奶的年纪呢!”周围的人听了无不赞叹:“现在还有这么好的媳妇?!”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医生的治疗和王秀卿一家人的精心照顾下,奇迹真的在老人的身上发生了!仅仅一个月,医生告诉她们一个好消息:“老人可以出院了。”如今又是许多年过去了,婆婆还是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过着自己快乐的晚年生活,小孙女的出生,让老人更是每日乐呵不止。
   王秀卿初嫁过来时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有了子女后要营养、要栽培、要读书,还得照顾婆婆,王秀卿一个人忙里忙外,有时会自然会顾此失彼,做不好时王秀卿自己也会暗地叹气。但不管有再大的委屈,她从来不在老人、丈夫和儿女的面前表露。心里苦闷时,就回一趟娘家抱怨几句,但她父亲(原北峰镇的镇委书记)很明白事理,知道女儿是真的不容易,但现实也是这样。所以在女儿吐过苦水后,总会劝道:“家家都有有本难念的经!但不管生活有多苦,也要挺过去,想想以后自己也会老,也需要后人来照顾,你是怎样对待老人,以后你的子女也会这样来对待你!何况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一辈子不求富贵,但求问心无愧!
   俗话说“好竹出好笋,好子出好孙”,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待老人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儿女。而今,王秀卿的子女都长大成人了,他们一样没有辜负王秀卿的期望,现今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作为母亲王秀卿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和心慰!
   俗话说“吃三年菜,不知别人的代”。每个人在对待老人都有自己的做法,王秀卿用30几年的真心照顾老人,理解和支持丈夫,直接影响到她的儿子、媳妇、女儿,现时他们同样对老人都很孝顺,很用心,确实真的的好心有好报,也相信她家里将会越来越美满幸福。儿女们不仅仅事业上不断进步,在家里对长辈也跟他们的父母一样懂得孝顺老人,见他们家这样,亲朋邻居常玩笑道:“看来,孝顺是她家祖传的。”以前王秀卿夫妇忙着家里家外的,哪懂得什么父亲节、母亲节!但现在不一样了,每遇有这些节日,或者自己的生日等,孩子们都会抢着给他们过。记得前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王秀卿丈夫的生日,这天女儿、儿子都起得很早,一起到市场买了很多他们爸爸喜欢吃的菜,回来又是洗菜、又是打扫卫生……王秀卿想帮忙他们都不让,还说一定亲自下厨才能表达他们的感恩之心。下午,看着他们姐弟俩一个主厨,一个做帮手这个场面,王秀卿夫妇感慨万千:30多年的艰苦,到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不值得的!
   王秀卿同志就像一棵大树,在炎炎夏日里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放飞希望,自己却总是守巢。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腼腆的一笑说:“这些都我应该做的呀”。
   王秀卿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出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她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贤惠的妻子最无私的奉献,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光辉的美德。最后,衷心祝福所有的家庭都幸福、美满、和睦。这种大爱的情怀如瓷器,在时间的火焰中经受过千击万煅,把一些粗糙虚浮的欲念淬炼干净,然后冷却成型并被时间赋予优雅的内涵。大爱无求是一种挚爱。它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的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爱。帮扶贫弱者,是因为他们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人应该有符合人性的生活,应该有人的尊严,应该有诗意的存在。
   丰泽区城东街道浔美社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又是泉州东门外的文化村。但在解放初期,因为缺衣少食,粮食都得到洛阳、石狮购买,村民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居住的是“好天十八天窗,下雨十八个流空。”改革开放以后,围海造田,粮食自足,村里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共 682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用朴素的情怀书写人生的大爱,作者列举了几个人间有爱的事例,尤其第一篇,一个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看上去像个文弱书生的中年男子,竟然在看到别人被抢劫的时候挺身而出,他面对的事好多歹徒,自己身受重伤毫不示弱,最后被好心的人们解救。其他几个小故事也很感人,看起来很平常,实际蓄含着人间大爱。婆媳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处,可是面对失明的婆婆。儿媳妇不惜辛苦兢兢业业,把一片孝心爱心献给婆婆,三十年如一日。文章通过说理列举事实来说明人间有大爱,人不是光为自己活着。主题突出,人物鲜活,感人至深。推荐阅读好文章。问好烟波弟弟。【编辑秋心】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13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契相依        2015-01-29 19:34:25
  一个文弱书生路见歹徒抢劫挺身而出,因8名歹徒,寡不敌众,多亏一家企业员工发现救下了多处受伤处在有生命危险的他,作者说得好我突然觉得原来真正的英雄用不着那么高大,作者问黄竟明,如果没有哪些职工来救你,你有没有想过后果,黄竟明我没想那么多,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他还会站出来。像他这样一个普通群众而伟大的壮举是对当今那些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人的这种挑战。
   王秀鄕几十年赡养婆婆的事迹非常感人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也是应该大力宣扬的。让我们的社会都多付出一份关爱,都负起一份正义感责任感,让世界都充满爱,我们的世界就会无限美好。
2 楼        文友:涵心正心儿        2015-01-30 08:42:18
  好文章!拜读了!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