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活法

编辑推荐 活法


作者:吴润涛 秀才,1311.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20发表时间:2015-02-01 11:25:47
摘要:活法,是个大话题。但同时又是个重要话题。要积极正面,要大胆选择,要清醒面对,要

我买了王蒙不少的书,也都是仔细读过了的。还有许多没买到的,也找来读过一些。应该算是他的一个热心的读者。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那些洋洋洒洒的散文类作品。那些充满幽默、智慧、探索与启迪的文字,如春风拂过,像醇酒下喉,总能让人面目清爽,回味无穷。
   入暑以来,住到了女儿家。这里地高风凉,宁静清雅,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于是就又读了他的一本叫做《一辈子的活法》的书。
   活法,是人生的大话题、老话题。似乎很难出现什么新意。世上活着的每一个人,谁没有自己的活法呢?但活法确实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世上很多人并不是都活得很自在,很轻松,很滋润,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幸福与快乐了。因此,活法的话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王蒙说,他的活法积极而且正面,常常充满信心,对自己也对环境。这话确实有点老套,但确实又是必须首先面对与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与绕不过去的一个大坎。王某人坎坷人生的轨迹,有力地验证了上面的这些有点老套的话。他十四岁参加革命入了党。五八年被错误地打成右派。接着就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四年。在新疆期间,也不顺利。从乌鲁木齐又发配到更偏远的伊利。可谓磨难多多。在遭遇诸多不测的蹉跎岁月中,他能喜对天下,善对天下,笑对天下。坚信“你不可能摧毁我”,保持了一份有坚强远见的乐观。既承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承认“欲得真滋味,更下一层楼”。不管境遇如何的窘迫,都能做到乐在其中、其乐无穷与自得其乐。这为他以后的大展宏图,做好了极为充分的各种准备。
   一位教授发现,王某人的特点之一是敢于作出大胆的选择,他的生活历程中有许多“拐点”。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拐点并不是他自觉自愿的选择,而是当时的时势所赐。比如,打成右派、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从乌鲁木齐到更偏远的伊利与后来当文化部长等等。有些则确实是他主动要求争取而来的,比如参加革命、写小说当作家、放弃体面的北师大教师工作举家调往新疆以及后来当了三年多文化部长,又坚决辞职回到写字台前等等。这些拐点,无论是时势所赐,还是他个人自找,无疑都在更换着他的具体活法,丰富着他对不同生活的体验和对活法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证明王某人“真有勇气,真有性格!”
   王蒙喜欢的一个词叫“漫游”。无论是少年入党,青年戴帽,还是中年赴疆,归来“入阁”。他把人生的跌宕起伏,都看成是漫游。漫游的好处在于,既在其中,又在其外。既身历其境,又超然清醒。既务实做事,又耳听八方。既开阔眼界,又完善自我。正是这种漫游的心态,使他开眼了太多太多,呈现了太多太多,也悟透了太多太多,收获了太多太多。他的那些诸如少年得志,低头认罪,落入泥沼,狼狈憔悴,凌风抱月,入地上天的经历,最终都化为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的确是少见鲜有的潇洒活法,更是难能可贵的智慧活法。不是每个人都敢想与能做得到的。
   王某人戏称他的特点与别人比较,“仅仅差一厘米”。比如,与主流亲密无间,比有些人近了一厘米。而对创作甘苦的体味,不仅不比别人少一厘米,而且要深了、亲了一厘米。贯彻双百方针也似乎比别人大胆了一厘米。这一厘米就是他优于别人的地方。他好像成了一个有点膨胀的界标,站在左边的觉得他太右,站在右边的觉得他太左,站在后边的觉得他太超前,站在前沿的觉得他太滞后。结果前后左右全都让他占了。他的“一厘米”理论,与实践结合,效果确实极佳。在他主编《人民文学》期间,杂志面貌焕然一新。主流更辉煌,支流更明亮,先锋更平安,后卫更有头脸,精神更自由,情绪更健康,欢呼更真诚,争论更纯正,文友更活泼,也让不放心的人,稍稍放了一点心。
   读到这里,不由得心里一个劲地在感叹。看起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那么大的差别,却原来都是从这小小的一厘米展开的。试想,如果我们比别人早一点懂得人生真谛,再多一点实际行动,每天多进步提高那么一点点;如果我们比别人多一点宽容,再少一点嫉妒,矛盾面前又能多一份清醒;如果我们比别人多一点自觉,再少一点惰性,遇到挫折还能多一点信心。这样长此下去,日积月累,我们的人生道路将会是何等的壮观与辉煌呢。还愁什么没有理解支持,没有肝胆相照的朋友,没有快乐、健康与幸福吗?
   名人其实首先还是个普通的俗人。生活永远是那么具体、琐屑和普通,又那么难以须臾离开。王蒙无论是在逆境之中,还是于顺风之时,都非常乐于忙乎那些组成生活的微微细节。这里关键是一个“乐”字。因为那些具体、琐屑和普通的生活细节,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要做的。高兴也是做,不高兴也躲不过。与其这样,何不痛快一点权当娱乐呢!这些显浅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真正乐于做好的人并不是很多。平常的时候也许还容易些。春风得意或身处逆境时,往往就很难做得到。
   王蒙的率真,也特别地让人惊叹与佩服。在写到他父母等长辈时,没有避开那些太沉重、太屈辱、太丢人的事情,也没有“稍稍美化一下自己的长辈”的虚构。而是笔落之处,是好则好,是差则差。并把这些好差,放在“那一代中国人”的大背景下加以“发现”和认识:“对于多数俗人来说,没有比家更甜蜜更温馨更可爱的了,……同时,也没有比家更肮脏的了。”王某人这种率真的个性,使他揭开了人性的全部伪装,从而也抛弃了许多人为的心理负担。做到了真诚地对人对己对事对文,这样的为人处世,能不获得人气左右逢源吗?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稍稍感到王某人只是意在炫耀他自己。读着读着,这种感觉便消失殆尽。王某人确实是个天才,他二十岁左右就写出了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就敢对文学大师们的作品、风格评头品足,提出有见地的质疑。他能仅用二十分钟时间编好一个故事,寄出去立即在《文艺学习》上发表。他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利用修改《青春万岁》的空隙写的。作品一发表,便轰动了整个文坛,甚至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他没有上过大学,却当了大学教师,后来还获得了俄罗斯与澳门的博士学位,并被好多个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这样的天才,中国又有几个呢?这一本厚厚的《活法》,则像一条清澈的山泉,哗哗作响中,尽是幽默的浪花与智慧的光点。
   于是就想,不让这样的天才去炫耀,难道让那些庸才来献丑浪费读者的时间吗?当然又想,世间多是些凡夫俗子,不可能有太多的人去与王某人比肩。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境遇与追求,当然就会各有各的不近相同的活法。都有道理,也都有可行性。只要是有条件、人生方向积极,又符合法律,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痛快怎么来。王某人的活法,只是个借鉴而已,无法照搬,更无必要去模仿。世上有些凡夫俗子的活法,可能要比王某人的更精彩更值得借鉴。只因他不是名人,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而被历史淹没罢了。
  

共 27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活法。不过,怎样才能够更好地活着?在本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王蒙《一辈子的活法》一书相关内容的简介,让读者了解到了王蒙先生坦率做人、认真为文、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作者也提出了每个人性格各异,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也就可能千差万别,对于别人的活法,无需模仿,做好自己,活出精彩,当为最好。拜读了!【编辑:陈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戈        2015-02-01 11:27:06
  很有见地的一片杂文,拜读,问好!
2 楼        文友:吴润涛        2015-02-01 14:28:50
  江山里藏龙卧虎,编辑个个身手不凡。谢谢啦!
过几年再看这些文字,不仅脸不红,还觉得有点嚼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