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山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赏析)

编辑推荐 【山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赏析)


作者:一笔了 布衣,18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613发表时间:2015-02-01 11:57:51
摘要:看完《屈原赋今译》后,尤其是读完《九章》后,着实让我十分沉痛,屈原在我心中的高度提升了一层。若要用诗来诠释我心中的屈原,就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高中教科书上的《离骚》中得到对屈原最初的印象,就是像我所敬重的杜甫一样的忧国忧民类诗人。他,生于战国时代,是楚国的贵族,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诗人,同时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所谓时势造英雄,可屈原偏偏生不逢时,恰生于强大的楚国正一步步没落衰败的时期,而他的改革、美政主张却没有得到赏识,反被政敌上官大夫靳尚等人所污蔑,失去了楚怀王对他的信任。因此,他离开郢都,飘荡到汉北。后又遭楚怀王之后顷襄王流放,也因此,他的大部分诗篇都是在漂泊生涯忧愁之际所作。
   记得高中一些教科书上对他的评价总是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当时也只觉得他不过是千篇一律的爱国诗人。只是现在大学课本里又提及到屈原这个人以及楚辞文学,于是就去图书馆借了本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为更清楚词句意思,与这本同着下咽的还有一本《楚辞全译》。本觉得古来今往,忠臣数不胜数,只是屈原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才如此受老百姓爱戴,以至于用一个节日来纪念他。
   在《楚辞》中关于屈原的作品,历史上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甚至也有人怀疑是否存在屈原这个人。而现在较认同的也就是屈原这个人是存在的,《楚辞》中有23篇他的作品,分别为《九歌》中为11篇,《九章》为9篇,《离骚》、《天问》以及《招魂》,共23篇。《屈原赋今译》中便有这23篇,看完《屈原赋今译》后,尤其是读完《九章》后,着实让我十分沉痛,屈原在我心中的高度提升了一层。若要用诗来诠释我心中的屈原,就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先说《九歌》,《九歌》有11篇,为当时楚地的祭祀用曲,第一篇为迎神曲,最后一篇为送神曲,除其头尾,故取名为九歌,其篇章中的诗句有情但不深沉。其中《湘君》中的“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读完脑中便是一副一个窈窕女子,在江边踮着脚眺望心上人,不见其人,忧虑不已的情景。是湘夫人对湘君的无限思念,希望江水无风波,一帆风顺。自己能快点见到湘君。“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说话不算数,却偏偏说是没有空闲,如此相交不忠诚,怨恨固然长久。从喜悦等待变为对湘君久久不来的怨恨的复杂感情,可见湘夫人也是个烈性任性女子,也知晓 时不可兮再得,可聊逍遥兮容与。大司命是主宰整个人类生命的神,《九歌·大司命》中却又有“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说出多少人的心声啊,忧愁的确使我们无可奈何,但愿人永好,本来人的寿命就各有长短,生死悲观离合又有谁能主宰呢。而我最喜欢的句子是《九歌·少司命》这篇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不仅是因为这句子好记,更多的是因为赞同这个观点,两人感情最悲的是生生别离,最乐的是新新相知。
   再谈谈难以理解的《天问》。《天问》中句式多为四言句,与屈原其它篇章都不太一样,这篇没有屈原惯用的“兮”字,而且是以提问的形式,完成全篇。在这首长诗中,屈原从宇宙开始发问,整篇涉及天文地理,中间部分多由神话传说引申出来而发问,还有些是据上古时代的历史对其人物的行为发问,《天问》中问道的问题,有很多也是现在不能解释的,其中他对天体构造以及地上的布置为何是这结构之类的发问,我对此也很是好奇。可是这篇文章中的一些对历史人物中的做法这类的发问,有一些我认为问得奇怪,有种明知故问的感觉,比如“禹之力献功……胡维嗜不同味,而快朝饱”这段,这不就是人的欲望使之然吗。还有接下来的这四句“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我觉得这也是他明知故问,这不就是因启,有拥护者的支持,而且夏后氏实力较强,所以对益发动战争,终于杀益,使启夺权当位而达吗?况且这种情况在改朝换代常会出现。
   《天问》这篇总的来说,虽然大家都说它是有一定的顺序的,我还是觉得屈原本来就是想到什么问什么的,后人生生把其归为有什么逻辑顺序。开头问了天文地理,又夹杂问了几句怪物,像“撰体胁鹿,何以膺之?”之类的。接下来便全是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提问了,从上古一直问到作者自己所处的年代楚,最后对楚国发问,不过这一小节在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中显得乱,故我遵循《楚辞全译》中的最后一节,“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荆勋作师,夫何长?悟改过更,我又何言!”是表达了楚王对自己的不理解而痛心发问。我觉得《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难读的一篇,因为涉及的历史人物太多了,想看明白除了看《楚辞译注》中的翻译,还得到百度百科上查一些人物资料才能略懂,而且还有些神话传说查都查不到,这篇诗的次序也很乱。大体上从这诗中能看到就是屈原从物外问到自己本身,在他那个时代,能有这种宏观认识,也足以看出屈原思想的博大!从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也不难看出他是个理智的唯物主义者。
   现在说说我最喜欢的《九章》了,其中包括九篇诗歌,多是直抒胸臆而且爱国主义表现极为强烈。对国王是竭尽了忠诚,反而遭受疏远而孤零,但屈原又不肯巧言令色,同流合污,可“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说到这里想起高中语文老师说的,人有时候还是要合污一下的,不然就没法在社会立足,其实细想也是,当大家都看着正直清廉的人都如此平庸而偶尔同流合污的人却名利围绕时,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坚持自己的正直呢。“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了?”“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当志趣相同的人都离开了,屈原何以还要如此倔强。屈原的无奈在《惜诵》这篇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想要不顾一切而乱来时,又因志坚而不忍,对现状难以改变而委屈,“心郁结而纡轸”。在《九章》中,似乎在每篇中都有表达他如何的志坚,不变磊磊之心。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反复抒写自己的内心是坚定不易的,不更变自己的志趣,无所畏惧。而其中对君主的愁怨,“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给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无法医治的忧伤,屈原心中实在难忍。觉得《九章》中句子铿锵有力,感情真挚,篇章读起来十分沉痛。
   最后说说现代人对屈原的恶搞现象,不久前网上有一个转得很火的帖子写着“屈原——中国跳水队队长”,还有端午节来时,在屈原吧上讨论最多不是缅怀屈原,而是说屈原是不是同性恋!我觉得,虽然现在处于泛娱乐化时代,追求娱乐置上,但是传统的东西还是要尊重的。现在许多人都觉得传统文化跟不上时代、传统文化枯燥,传统文化该用更有趣的方法来写。可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就该被这样的娱乐化来学习吗? 还有人说屈原是个被时代淘汰的懦夫,说屈原是“小气”,他应该接受现实,适应现实。在百度屈原图片上还看到过这样一首诗“楚地难容可入秦,屈原何苦投江死,昏君岂配会忠心,择主唯明贯古今。”可是在那个年代,屈原坚守的信仰、受到的文化熏陶、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是不允许他这样做的。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评价一个有古人是不可取的,现代人缺的就是古代人的那种高尚情操。仔细想想,现在人所说的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所谓的社会现实,不就是被这种人生观给败坏的吗,当所有人都放弃了对自我的坚守,现实就真的成为了不堪的现实了。而屈原是个不适应现实的人,因为他认为适应是错的,不能变心而从俗,他对得自己和天地,他还遗憾什么。我小时候曾经还相信过大同社会存在的,那时也想着去找个世外桃源生活,想想自己当时真是太年轻太幼稚了。总之,如果现代的人少一点对所谓的现实适应,多一点对自我的坚守,世道就变得更明亮一点了。
  

共 30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作为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可谓是皓如明月,光耀千古。作者撷取鲁迅的诗句作为标题并以此诠释屈原的精神更是匠心独具:其一,“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即化用了屈原《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其二,能够让人联想到从屈原到鲁迅中国几千年来在文人身上所反映出的“敢为天下先”的气节和忧国忧民的时代强音。以鲁迅的诗句为核心,作者围绕《九歌》《天问》,带着真切的敬仰诠释着自己对屈原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手法的理解,结尾痛切陈说现代人对屈原的恶搞,表达了自己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忧思,恳切地告诉:“人们如果现代的人少一点对所谓的现实适应,多一点对自我的坚守,世道就变得更明亮一点了”……文章纵横捭阖,观点独到,发人深省!感谢赐稿山水,祝创作愉快!【山水编辑:朔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朔风        2015-02-01 12:02:39
  钦佩文友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感谢您对山水的惠顾,期待品味更多文化大餐!
2 楼        文友:林琳        2015-02-02 20:16:54
  “虽然现在处于泛娱乐化时代,追求娱乐置上,但是传统的东西还是要尊重的。”对这句话深表赞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回复2 楼        文友:一笔了        2015-02-02 20:22:02
  嗯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