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濛濛烟雨不染尘(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濛濛烟雨不染尘(赏析) ——读徐祯霞散文集《烟雨中的美丽》


作者:顾新闻 白丁,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1发表时间:2015-02-06 09:17:12


  
   柞水,在秦岭脚下的南麓,那是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山水小城。高速公路的开通,打开了柞水通向外界的门户,柞水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一个基层生活的作者,徐祯霞此生注定该与文字结缘。2008年,她走入机关,有了电脑,有了信息的平台,一个偶然的机会,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自此,便纵笔难收。第一次投稿,文章就上了省作协和《西安日报》联合举办的“桃花源杯”新好散文大赛,并获得优秀奖,此后,文章更是频频现于全国各报刊杂志,中稿率98%。当一篇篇文章变成铅字,当喜报如雪花片一般的飞来,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写作信心,在写作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文字让她的生活充实,文字让她的内心丰盈,文字让她找到了自己身上尚有的光芒,文字让她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她在博客中写道:“写作不为别的,只为用文字照亮人心,给这个世界一抹阳光的色彩!”六年间,她抱着对文学事业的无比虔诚,勤奋笔耕,指键飞扬,终成这本《烟雨中的美丽》。
   《烟雨中的美丽》原是一篇散文标题,是徐祯霞的处女作,发表于2008年的《感悟》杂志第六期,作者把它作为本集的书名,并置于书集的首篇,显然非常有深意。书有很多令人过目难忘的篇目。如她的代表作之一《我在牛背梁上望长安》把秦岭之美、牛背梁之美、柞水之美、长安之美一古脑地呈献给大家,歌颂了家乡,带动了旅游,显示了文字的内在力量。难怪广西美术出版社在推介时有这样一则评言:“作者用她敏锐的触角,捕捉记录生活中闪光的东西。这些作品,蕴蓄着足够的温度和重量,似润雨如惠风。”
   《烟雨中的美丽》中的张张书页都浸佐着作者思想的灵犀所带来的香气,分外迷人。作者总是能从生活的细处着眼,窥见外部广阔的世界,无论是对乡土和家园的书写,还是对万物生灵的咏叹,亦或是对文化历史的追思,诗性都是其中的显性基因,成为该书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
   在《烟雨中的美丽》中,泥土、庄稼、果蔬、明月、炊烟、星空、花朵、山间河流、城廓垂柳等等构成了审美天空独特的乡村、都市风景。素材俯拾皆是,话题漫山遍野。她的文字有着海子般的呢喃与私语,有着密林深处临水而居梭罗式的归隐的意趣,直觉美直逼人心,大气而不虚空。当然徐祯霞不是隐士,作为尘世间脱俗的凡女,却具有青莲一样的内心,盛开着青莲一般的慧眼,见花留情,看水留意,取物见性,见仁见智。从作者细腻的文字与灵动的思维中不难看出她内心的真爱所向。细读她的文字有着一种自然美的劲道和神韵,纯净的语言如数家珍,像晶莹剔透的水晶,不含一粒沙尘杂质。如《永远的桦树林》,似梦似景似情,生动而富有张力;如《墙里花香》,似墙似花似人,鲜活而富有想象。
   可以看出,徐祯霞心中满是对故土的热爱,赤裸裸的纯洁,不含世俗功利和偏执的爱憎,满是温馨和热情,满是优雅与真诚,满是红袖情思,满是人间牧歌。
   每每捧起《烟雨中的美丽》这本装帧精美的册子,心里都犹如一泓汩汩山泉在流淌,眼前灿然一亮,生活的各种忧患得失顿然无形。徐祯霞的骨子里不仅具有那种柔情似水的温柔浪漫,更有着烟火如云的真实和质朴。读它,宛如和一个老朋友在一起促膝畅谈山中岁月、乡村掌故、胸中千古,汲一口清冽的甘泉,舒朗我的生活,品一口乡间老酒,醉倒一段美好时光。《最后的田园》《布谷鸟声声》《远去的故乡》等篇章读来真挚感人、力透纸背。
   徐祯霞是地地道道的山村生长出来的散文家,世俗的生活并没有让她绝望和放弃,反而在以独有的话语方式把沉积的生活表达出来,获得一种胜利和成功。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沾满露水、花香和星辉,回荡着蛙鼓、虫鸣和麦香。一如旷世美妙的“二泉映月”。在她行而上的思索和顿悟中不乏智慧之思,个性之我,使其文字既有李清照白落梅式的婉约清丽,又有王维张爱玲式的隽永简约,节制而不张扬。作者对故乡充满唯美而真挚的深情,在诗意的理性的思考的背后,透视出睿智的覃思,返璞之味跃然纸上。一如《别了,老屋》《乾佑河畔的洗衣女》《一杯清酒祭母亲》等篇。
   写作,已经成为徐祯霞人生旅途中唯一的精神支柱,成了她每天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离开了写作,便顿觉百无聊赖,空虚失落,显然,文学已经植入她的骨髓,融进她的血液,与她的生命浑然一体,这份在乎,只有她懂,这份坚韧与执着也只有她懂,她曾写过一篇文章《文学,我此生再难割舍的情结》,足见一斑。
   徐祯霞把家乡柞水作为创作的根据地,通过自己率真熟悉的生命体验,以细腻之笔,鲜活之语,写出自己的柔情之思。使整部集子灵动清静、温情自然,毫不矫情和夸饰,毫不做作和虚构。无论是对城乡的叙写,还是对事物的咏唱、历史的追思,诗性、哲性之美首当其冲,这也许是徐祯霞散文的最大特色。
   凭着写作方面的才情与天赋,徐祯霞散文《烟柳一座城》2014年7月26日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这是商洛作家近年来在国家级刊物刊登作品的最高文学阵地。作者以乾佑河两岸无边的垂柳为物象,饱蘸笔墨,用深情的笔调、干练细腻生动的笔触,娓娓道来,不落俗套,以敏锐的观察力,凝练极具伸缩感的语言,描摹了柞水乃至陕西商洛的绝美的自然风光,为读者捧出了一个诗情画意绮丽宜人的山城柞水生活画卷图。
   从中可以看出,徐祯霞是生长于一个相对温暖而充满爱的家庭,有着单纯敏感的田园诗人的内心,把最美的一面呈现给了这个世界,把感动和思索给了读者。她的散文包含的哲学命题很广泛,关于生存、自由、幸福、尊严、审美等等,使该书有了相当文化的分量,有了更为深广的追求和境界。能否永远走在唯美的路上,能不能这样纯粹的写下去,把这个世俗世界中的美全部囊括于心,让美成为现实中的意外,我们在期待着。
   期待的间隙,我们完全可以将《烟雨中的美丽》作为枕边书,作为心灵休憩的港湾。嗅一口乡村真正的麦香,饮一口山间甘冽的清泉,百骸舒泰,物我两忘,多好!
   也许是环境和生活的打造,徐祯霞做人做事比较认真,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坚韧与执着,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一如既往的认真,她的作品质量才显得耐读耐看,天衣无缝,方彰显出中国方块字的无穷韵味和魅力。看得出,在文学大家族中,徐祯霞尤其喜爱散文。这可能与她的年龄有关。但不知她有没有感觉到,写了那么多发表了那么多,真正能让人记住,能成为“品牌”的有几篇?比如一些大家,朱自清有《荷塘月色》和《背影》,鲁迅有《秋夜》,周作人有《故乡的野菜》,贾平凹有《丑石》,一提起这些作家的散文,自然会想到这些名篇。当然徐祯霞还不是名家,可名家也不是天生的,有了名篇,慢慢的也就成了名家。我这样要求她有点高,但古人说“春秋责备贤者”,再次期待作者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增加精品意识,让读者从生命深处去收获更多的至臻至美的感动。
  
   【徐祯霞,女,笔名秦扬、徐祯燮,陕西柞水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诗歌学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至2015年元月,已在国家公开出版刊物上发表作品近千篇,遍及150多个城市和地区,20多次获奖,《秦岭深山柿子红》等三篇散文作品曾入选中学生语文试题。新著散文集《烟雨中的美丽》作为全国青少年课外读物百部文库,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出版后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徐祯霞是目前商洛作家群中成稿最快、发稿率最高、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和潜力值的青年女作家】

共 29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这篇赏析,非常到位,类似于过去看到的序,开篇从陕西作家徐祯霞的故乡柞水入手,佐证了徐祯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山村生长出来的散文家”,作者历数了徐祯霞的文章,如数家珍一般。《烟雨中的美丽》、《我在牛背梁上望长安》、《永远的桦树林》、《最后的田园》、《布谷鸟声声》、《远去的故乡》等等,光看文章的标题,就给人产生了对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的无限热爱,故乡永远是作家创作的源头,在作家的眼睛里,“泥土、庄稼、果蔬、明月、炊烟、星空、花朵、山间河流、城廓垂柳”都是创作的基本素材,说老实话,我没有看过徐老师的文字,但我相信徐老师对故乡的文字肯定是“有着海子般的呢喃与私语,有着密林深处临水而居梭罗式的归隐的意趣”,看了这篇赏析,不能不产生一种去买一本《烟雨中的美丽》回来,放在枕边,“作为心灵休憩的港湾。嗅一口乡村真正的麦香,饮一口山间甘冽的清泉,百骸舒泰。”作者此篇赏析取名为“濛濛烟雨不染尘”,我想正是对文字的喜爱,更多的是对徐祯霞老师人格的欣赏。赞!大大地赞一个,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大家的文字,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编辑 土著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土著人        2015-02-06 09:22:01
  看了顾老师的这篇赏析,对徐祯霞的散文集有了大致的了解,我喜爱农村,喜爱那些朴实的村民,看了顾老师的赏析,不能不产生买一本的冲动。同时谢谢顾老师清新的文字。
土著不土
2 楼        文友:枯野秋然        2015-02-06 12:05:26
  拜读美文,问好作者!
3 楼        文友:叶雨        2015-02-07 10:42:53
  一篇非常有深度,有力度的作品赏析,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绝非一般,感谢作者赐稿,叶雨学习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4 楼        文友:铁禾        2015-05-07 23:18:58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
铁禾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