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青华山上,谁真知《心经》(随笔)

编辑推荐 【梧桐】青华山上,谁真知《心经》(随笔) ——人生感悟


作者:沣河石子 举人,429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57发表时间:2015-02-10 19:54:34
摘要:《心经》不是咒语,不论是念《心经》、颂《心经》,还是写《心经》,只为洞悉佛语的真善美,获得生活机运的灵性,都是为提升心里思想、灵魂高度和行动的正确路径。

一日,随几位年龄都已不惑的朋友进山,在车上大家对当前社会各种现象和形态各抒己见,免不了牢骚和抱怨。
   甲人说:“2014年开始工资不增而减,政策已经灭了福利,工作还得蛮拼,......各行各业,大家都不容易呀!”
   乙人说:“政策如枷锁,头顶悬着无形之剑,脚手被层层裹困,觉得不会工作了......承认,社会也需要公平正义和加强法制建设。”
   丙人说:“空气、水、环境,以及人的品德,一切都需要净化......”
   有人在车上提议:“去登青华山卧佛寺,或许能碰到庙里高僧,得到一些点化,心情自然会豁然开朗。”大家一致同意。
   青华山,在农家乐专业村——上王村的西南方向,山体形若莲花卧佛,因“清秀奇美”而得名。史载唐太宗曾眼观美景赞曰:青华山真乃“天下福地”。而后,由工部尚书阎立德监工修建翠微宫于此深处,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建成,唐太宗在此避暑、处理朝政,据说649年驾崩在翠微宫的含风殿。
   沿环山路至南,穿过青华山巍巍雄壮过风大门楼,走石阶攀登至上,一路上蜿蜒迂回,水流在沟内迭落,水流潭潭相隔。一弯又一景,石刻名人诗篇令人咀嚼深思,流水“大茶壶”深有趣味,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等层峰秀美风景各异,树、石、庙、峰被白云缭绕,犹如进入蒙眬的天上人间。大家聊一些、行一会、歇一阵,不断攀高追觅新鲜,北望长安城乡平坦辽阔,村庄、道路、工厂等渺然变小,心境豁然开朗,坐大树根或青石上停歇,喘几口粗气后尤感快活。听溪水潺流、深山鸟鸣,观松鼠跳跃、奇石磐叠,闻百草清新、花香弥漫,顿觉身心轻爽,不由得放声吆喝,在山谷回音中放纵畅笑。
   从火风楼向山上一直攀高,约一个小时就到达山顶卧佛寺。此处,最高海拔1678米,地势呈现南北走向,山顶有瓦房小舍约十余间,千年大树插入云间,鸟展翅膀翔空中,孤鹤静立磐石如待仙归,巨大石刻卧佛有着神奇故事,脚下山尖陡峭犹怕闪失,面对回心石君有何悔......
   下山,水潭西沿有一座小庙,远见一老僧人与小僧人,两人面墙直立口念细语,好事的朋友先抬手以“阿弥陀佛”示礼,待二位僧人转头回礼后,就直问:“师傅,你们能颂《心经》吗?”小僧人低头不语,脸上显有畏难之意。老僧人,眼光闪灵表有轻松之容。
   “观自在菩提,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菩提萨婆诃。”老僧人口吐如快珠,真令人佩服。
   参观庙堂,天色渐暗,临出门向二位僧人告别,突然看见一幕:老僧人用力抢夺小僧人手中的水桶,小僧人并无躲意,面带笑容伸手敬递,双手缩回随即念出“阿弥陀佛”。
   询问详情,原来是主持师傅出门前安排,两个同等大小水缸,要求每人提水注满一个,庙内只有一桶,所以眼看天黑,老师傅争抢桶先实施,后者自然要受天黑道山路崎岖之困难。
   下山之途,又论《心经》,七嘴八舌里众人口说纷纭。虔诚者说,常念心经,有佛护佑;有人说,老僧常年背诵,准确、流利,多年后能成为高僧;还有人说,小僧心怀慈悲,可能已知《心经》深刻本意;也有朋友说,一老一少僧人若能抬桶取水,方为觉悟《心经》之后心明的行为;老和尚满嘴《心经》却少了骨髓的心性,其实,佛在心里,不在嘴上,不在纸上,在行动上,在思想中,在灵魂里......
   《心经》不是咒语,不论是念《心经》、颂《心经》,还是写《心经》,只为洞悉佛语的真善美,获得生活机运的灵性,都是为提升心里思想、灵魂高度和行动的正确路径。
   心经,是心思之纲要,灵魂之真善,行为之准则。重在觉悟,妙在取舍,贵在实践,说到不如做到,想到不如接受,心动不如行动。
   心经全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经名之意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共 21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心经》有数本: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为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宋施护译之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作品想通过两个僧人对待心经的背诵和真正的领悟以及践行,来表述一种自己的哲学思想,一种认知观,有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感谢赐稿梧桐文苑【编辑:江南铁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南铁鹰        2015-02-10 20:08:41
  看看自己悟性吧。
2 楼        文友:那拉格格        2015-02-10 21:42:12
  拜读佳作,欣赏。
3 楼        文友:潮仙        2015-02-12 09:42:08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