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正向征文——春韵】故乡年味年彩(散文)

编辑推荐 【正向征文——春韵】故乡年味年彩(散文)


作者:轩洁 童生,86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7发表时间:2015-02-13 10:09:14
摘要:听我苗族亲妈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打扫屋,二十七泡糯米,二十八打耙耙,二十九种种有,三十夜慢慢撤”;看到街上大箱小箱、五颜六色的各类包装精美的水果,形状各异的鞭炮;年迈的爷爷掐指一算大声说:“马年即将过去,羊年即将到来,人们正张罗着欢欢喜喜送马年迎羊年。”

听我苗族亲妈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打扫屋,二十七泡糯米,二十八打耙耙,二十九种种有,三十夜慢慢撤”;看到街上大箱小箱、五颜六色的各类包装精美的水果,形状各异的鞭炮,年迈的爷爷掐指一算大声说:“马年即将过去,羊年即将到来,人们正张罗着欢欢喜喜送马年迎羊年。”
   孩子,你知道过年是为了驱赶年兽,但你可能不知道羊年由来,爷爷来给你讲讲:
   在远古洪荒时代,凡间没有五谷,人类靠吃蔬菜和草根为生,严重营养不良,面黄肌瘦。有一年秋天,一只神羊从天宫来到凡间,发现人类面黄如菜色,神情萎靡。问及原因,才知道人类不种粮食,就连什么叫粮食也不知道。神羊善心大发,当即告诉人们下次来一定给他们带些粮种。原来,当时只有天宫御田里才种有营养丰富的粮食。吝啬的玉帝不愿把粮食的美味分享给人类。神羊回到天宫后,趁半夜守护天神熟睡之际,偷偷溜进御田里,摘下五谷(稻、稷、麦、豆、麻),含在口中,趁天未亮,溜至凡间。人类听说神羊给他们带来了五谷种子,都十分好奇。神羊把种籽交给人类,又吩咐了种植五谷的方法,就静静地回到天宫。
   人类播下五谷种籽,当年就长出庄稼。在收获时,人类见到五谷的穗,即似羊头,又像羊尾,收获的粮食又香又甜,收获的麻织成的衣裳又轻又暖。人们在秋收冬藏之后,便举行了盛大的祭奠仪式,以感谢神羊的送种之恩。这类秋收冬藏的农家祭祖仪式至今仍有部分农村在举行。
   盛火的祭羊仪式惊动了玉帝。玉帝看到人间出现了五谷,立即联想到是神羊把谷各带给人间的。查明情况后,玉帝迁怒神羊,命令天宫宰羊于人间,并要人们吃掉羊肉。
   第二年奇怪的事儿发生了。在神羊行刑的地方,先是长出了青草,后来长出了羊羔,羊从此在人间传宗接代,以吃草为生,把自己的肉、奶无私地贡献给人类,人类则出于对羊舍身这种的感谢,每年都举行腊祭,以示纪念。
   当人类听说玉帝要挑十二种动物为人类生肖,并赐为神之后,人们一致推举羊作为这类生肖。尽管玉帝对羊盗谷之事耿耿于怀,但难拗众人意见,只好同意羊当上生肖。
   孩子,就这样人间有了羊年,有了“玉羊报喜喜洋洋”之趣说。
   年有味道?有的,大街小巷摊位里散发水果气息与炮仗味道;那么年有色彩?有色彩,精美礼品包装色彩,火红的炮仗纸,璀璨绽放的五彩烟火色。
   记得小时候,过年日子临近掰着手指头数天日,盼望新年早日到来,过年弯弯猪脚属于孩子,各自带肉集体去野餐。过年是一年的终点,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旧年间的界限。辞旧迎新,庆祝一年的丰收、康乐,并憧憬未来,预祝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净平安。
   其实,我们壮族也十分注重过年。不同的是壮族过年分大年和小年,即从去年腊月三十到新年正月十六,壮族儿女过大年;正月的最后一天,壮族过小年。由于地区不同,壮乡过年的习俗也略有所不同。年底是壮族同胞一年当中最繁忙、最隆重的日子,从腊月十几到年前立春前,我们文山马关一带壮族同胞就开始着手准备过年,除属猪的那天外,只要是单日子都会有人宰杀年猪。到年前两三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扫尘、洗被子,寓意是不把尘埃、汗水带到下年)、购买年货、对联、炮仗、烟花。在外面工作、打工的人,便想方设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吃团圆饭。在准备的食品中,糯米粑、饵块是壮族的必食之珍,壮族过年吃糯米粑,有两层意思:一是会把开裂漏水的田埂粘住,二是壮族最忌讳与他人争吵,吃糯米粑可以让粑粑把污言秽语粘住,不得罪人。故壮族有“过年无粑粑,不算是壮家”之说。
   大年三十晚饭前,壮族把猪头(表示下一年过年时有年猪可宰杀)、猪尾巴(来稻穗像猪尾巴一样长、一样粗实)、鸡肉、酒、粑粑、米饭等作为祭品,祭拜祖先诸神灵。祭祖完后,要烧点纸钱、放炮仗,然后才开始吃饭。壮族的年夜饭,年菜的品种多、数量足,酒肉饭菜要吃得饱吃得好,并且每碗菜都要有剩余,这样就表示来年粮足菜丰,生活富裕;会喝酒的成年人都要陪老祖宗喝酒,传说过年陪祖先饮酒可以祈求神灵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六畜兴旺;最独特的一道菜是年根菜,每个人都必须吃一整根长菜,这样来年所吃蔬菜才会丰富。晚饭后,小孩子要换上崭新的衣服,大人给小孩发红包(压岁钱),红包里面钱的多少视各家庭的经济条件、孩子年龄大小而定,36元、66元、126元、166元不等。发完红包,全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守岁,除夕夜烧的火叫“年根火”,也叫“迎新火”。烧“年根火”的材料专选粗大耐烧的铁树、铁疙瘩,通宵不熄,预示子孙绵延久长、烟火不断,也预示来年温暖、兴旺、幸福、吉祥,宰杀猪大小的能力。
   当新年的钟声刚敲响的时候,人们便开始添香添蜡、摆供品、放鞭炮,然后竞相跑到村头小河边抢“新水”,谁先抢到新水表示以后那家的子孙聪明伶俐。用挑回来的新水烧沸献祖,祈愿新的一年驱恶避邪,无灾无难。据说大年初一的水最清纯、最吉利,庄稼喝了长得好,熟得早;老人喝了健康长寿,小孩喝了聪明伶俐,夫妻喝了团结和睦。
   大年初一,禁忌很多:成年人不串门子,特别是妇女;不动用刀,不杀生;不洗碗、不扫地,不借给别人财物;不剪指甲,不洗衣洗澡;不睡午觉;一日三餐,早吃粑粑午吃素,晚饭吃三十的剩菜剩饭。在这天,未成年的孩子要穿新衣,给全村挨家挨户拜年道喜,所以吃早点之后,各家就把向日葵籽、南瓜籽、花生等炒熟,等待孩子们来拜年。孩子们每到一家,见面就说“新年好”、“春节快乐”、“恭喜发财”,然后在主人家的神桌前向神灵磕头作揖,主人则站在一旁念:“天地老爷、灶君老爷、老祖公、老祖婆,保福保佑,保全寨子的娃娃好好读书,天天进步,长大当大官,发大财。”完毕,把准备好的瓜米、水果、糖食往孩子们的衣兜里塞。
   初二到初五,人们开始走亲串戚。嫁出去的姑娘,带着丈夫,领着孩子,纷纷回到娘家拜年,妈妈把一年的想念叨个没完,爸爸把最好吃的菜饭摆上桌。女儿回家拜年,女婿最受欢迎,但也免不了受到岳母大人不常回家看看的责问,外孙最受宠爱,外公外婆轮流抱了又抱,亲了又亲,回家时还有鼓鼓的红包。
   初五,大年过完,壮族走亲访友活动逐渐减少,他们又开始盘算新一年的新生活。直到十六过小年又像除夕夜一样做一桌子丰盛的食物,慢慢享用,年也就算过完。此期间人们在睡前用带根带叶的甘蔗靠客厅门,甘蔗从脚甜到头,希望自己家像甘蔗一样苦尽甘来,一整年都幸福甜蜜。一家人过年期间和和睦睦,好的开头有好的结尾,表示自家一整年都和和美美、做事顺利、丰衣足食。年初一在衣服口袋里放些钱且不消费,预示来年钱财集聚。
   年年岁岁都过年,年年过年皆不同,即将迎来崭新的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被分割成断断续续片片记忆:
   童年的时候,过年是一挂炮仗,爸爸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绑定炮仗,弟弟拿着火柴,把它点燃,爷爷杀鸡祭祀,说很多听不懂的祭祀语。鞭炮在自家庭院世界里自由绽放,祭语随风飘荡。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从那响亮的炮竹声音开始的,新年也是从那一刻开始的。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里最快乐的孩子……当新年的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新年的憧憬一同升起,因为那时候我肯用信任的眼光看新年……
   少年的时候,过年是一簇烟花,点亮无限的梦想,点亮没有月亮的年夜,在那灿烂缤纷的绚烂中,预见明天的美好,今后的希望。那烟火是通向新年的门槛,歪着脖子阅读着,父亲刚贴上的新春联,打算把今后的世界都交给今后灿烂的阳光。因为自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幸福快乐、活泼好动小女子……点一支蜡烛给新年做个伴,让忧愁在新年与我无关;擂几声堂鼓给新年添点威,让世界伴随我左右,保佑我学习成绩天天向上!
   青年的时候,过年是一张车票,车的这头是工作地,车的那头是家乡。不管工作多忙,回家是打算得最多的事,过春节能够使我们放弃一切,过年是最原始的念想,最初的乡音味道。陪亲人吃吃饭,喝一杯小酒,找儿时的同伴,啦一啦家常,叫几个同窗,叙一叙旧事,拜访一下那个最朦胧的初恋,回忆忆原来的样子,围在火炉旁,喝着闲茶,听父辈讲旧事,算一算老账,卜一卜新年,那种感觉真的好温馨,新年一晃就再不是旧模样……那些时候,总能穿过新年的瞳孔放飞殷切的希望……
   现在过年是老人天天望着电视,看看电视里的人过年的快乐,孩子玩手机、电脑打发着时间,成年人每天约几位麻友搓几圈麻将打发着春节……再没有心情借团圆的小酒,传递奔跑着的新年的感情;再没有心情借古老的语言,祈祷新年那流淌着的幸福……
   童年过年,用梦想传递话语……
   少年过年,用志向传递话语……
   青年过年,用真情传递话语……
   现在过年,用佳酿传递话语……
   再过一些年,是不是该用茶传话语呢?
   朋友,新年到快要到了,送你一副春联:
   上联:买上一张车票,回一趟老家,贴一副春联,燃一挂炮仗,不管心情是好还是坏,求得平平安安
   下联:邀请几位亲朋,摆几桌好酒,邀几位好友,论一番事业,无论理想实现未实现,图个团团圆圆
   横批:过年
   送给自己的春联:
   上联:腊梅飘香迎新新年办万样事事事顺意
   下联:阴雨朦胧报春春天走千般路路路景致
   横批:春风得意
  
  

共 36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所谓年味年彩?作者以灵巧娴熟的语言为大家揭开一副壮乡民族特色的新年画卷。 想要知道作者家乡的壮族同胞如何过年的? 来此文间细细品味不一样的年的味道吧:神羊的故事,壮乡的大小年,过年吃粑粑,不同的祭祀方式和贡品,不同的庆祝方式,浓郁的民族风情,美好的年味,在排比中蓄势,在行云流水中相呼应,一直从童年传递到少年,青年,年年相传,年年有余…… 羊年大吉,普天欢庆,让我们一起来迎接春风得意的新年吧!【编辑:夏以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3 10:10:46
  作者好才情,把壮乡的年味,风土人情的淳朴美,细致入微的展现笔端。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2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3 10:14:57
  一方水土一方风情。这,就是壮乡的年俗。感谢作者的赐稿分享,这幅浓郁的年味画真真令我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3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3 10:17:25
  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过年了。在此提前献上羊年的祝福,愿作者羊年喜洋洋,美洋洋,得意洋洋!:)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4 楼        文友:轩洁        2015-02-13 10:48:55
  谢谢夏老师精心为我的拙文披上美丽的嫁衣,甚是新娘,美丽、漂亮!
5 楼        文友:欣然        2015-02-13 11:57:49
  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浓浓的年味,充满传奇色彩,欣赏!
6 楼        文友:段干萸        2015-02-13 14:09:03
  有过年的味道了,祝新年阳光明媚.
祖上山东,出生浙江,当兵福建,安家福州,弹指过不惑;童年玩泥,青年玩枪,中年玩笔,老年可能玩物丧志。
7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02-14 11:51:15
  谢谢轩洁的鼓励,给我不少的信心!:)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8 楼        文友:墨染诗笺        2015-02-14 21:33:17
  轩洁此文年味十足,表现出风格独特的年味,民族特色融入其中,问好作者,愿冬安!
对文字心存敬畏……
9 楼        文友:潮仙        2015-02-15 08:07:58
  看看电视里的人过年的快乐,孩子玩手机、电脑打发着时间,成年人每天约几位麻友搓几圈麻将打发着春节……再没有心情借团圆的小酒,传递奔跑着的新年的感情;再没有心情借古老的语言,祈祷新年那流淌着的幸福……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