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雀巢】古代美人化妆的境界(随笔)

编辑推荐 【雀巢】古代美人化妆的境界(随笔)


作者:杨柳依 秀才,137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6发表时间:2015-02-16 14:31:44
摘要: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杨贵妃、李夫人的是三流的化妆,王珠的是二流的化妆,柳如是的是一流的化妆。

【雀巢】古代美人化妆的境界(随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浓妆淡抹是女人的爱好之一。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化妆的习惯,从杜牧写的《阿房宫赋》中“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就可知先秦宫廷中的女子已用上了胭脂。确实,适当的化妆,经过人为的妆点修饰,人会显得更加美丽,所以,从古到今,女人们都喜欢化妆。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写过一篇题为《生命的化妆》的散文,文章通过一个化妆师的体会,向我们揭示了化妆的三种境界:“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同时指出,化妆的最高境界乃是无妆,乃是自然。
   翻开历史的书卷,可以看到美女多如牛毛,数也数不尽,环肥燕瘦,各具美态,在“化妆”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如下几位美人。
   1、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
   宫廷里的美人,都喜欢化妆,天生丽质的杨贵妃也不例外。据有关史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高达百万两,可见她用在化妆上的投资不少。白居易在《长恨歌》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这“柳如眉”应该是指描了眉,化了妆的。传说她还发明了泪妆。杨贵妃因上火齿痛,痛得眼泪直流,当时还没有那从不离玉鱼儿镇痛,于是流下的眼泪把脂粉冲得留下两条印迹,却不料美人就是美人,如此一来反而更增添了一番楚楚动人的风韵,于是乎宫内女人群起而效之,甚至流行到了民间。
   2、拒见皇帝的绝世佳人李夫人
   “夫人”是嫔妃的称号,李夫人没有留下她的名字,有几个成语“倾国倾城”“绝世佳人”“姗姗来迟”却与她有关,这位死后许多年还能让汉武帝恋恋不忘的李夫人实在不寻常。李夫人出身于倡家,即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她的哥哥李延年因善歌受到皇帝喜爱。汉书记载: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酒宴前献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武帝听了后叹息说:“好歌!但世上真有这样的绝色佳人吗?”平阳公主告诉他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位佳人。于是武帝便召见延年的妹妹,果真“妙丽善舞”,李氏被武帝立为夫人。
   李夫人入宫只短短几年就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卧床不起。武帝去看她。李夫人一见武帝到来,急忙以被覆面,口中说:“妾长久卧病,容貌已毁,不可复见陛下。”并把儿子和兄弟托付给他。武帝一再说要见她的容颜,李夫人推辞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妾实不敢与陛下相见。”武帝说,如果给他一见,马上可以赐与千金,并封她的兄弟为官。李夫人说:“封不封在帝,不在一见。”武帝又说一定要看她,并用手揭被子,李夫人转面向内,掩泣,任凭武帝再三呼唤,李夫人只是独自啜泣。武帝心里不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后来李夫人的姊妹责备她违忤皇上,李夫人叹气说:“我不见帝的原因,正是为了深托兄弟。我本出身微贱,他之所以眷恋我,只因平时容貌而已。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今天我病已将死,他若见我颜色与以前大不相同,必然心生嫌恶,惟恐弃置不及,怎么会在我死去后照顾我的兄弟?”几天后李夫人去世。事情的结局果然不出李夫人所料。李夫人拒见武帝,非但没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他无限的怀念,于是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
   李夫人很聪明,她知道汉武帝看中的是她的姿色,姿色不在,爱就荡然无存。现在她病入膏肓,形容枯槁,所以她以“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为由,拒绝见武帝,这实是明智之举。
   话又说回来,古代的美女,尤其是宫中的美女,是非常注重化妆的。确实,皇帝喜欢女人,首先喜欢的是美丽的容颜。而后宫三千,个个都想将皇帝的百般宠爱集于一身,哪个不去浓妆艳抹去博得皇帝的青睐?然而,像李夫人、杨贵妃之人,她们看中的只是容颜的化妆,而过忽略了心灵的装扮。试想,在皇宫中,妃嫔美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人人小心翼翼,个个如履薄冰,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打扮得花枝招展,也难有自然纯朴、乐观美好的性情,也就是说,她们无法为自己的心灵化妆。而缺少心灵化妆的女人,美丽是不会长久的,艳丽的容颜会随岁月的流逝而衰减。她们一旦年老色衰就容易遭到皇帝的冷落或者被抛弃,所以宫中的美女,大多结局都较凄惨。
   妆化得再美,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只能算是三流的化妆。李夫人、杨贵妃等人的化妆当属此类。
   2、宁做平民不做皇后的王珠
   王珠是唐德宗李适当太子时所结识的朋友王承升的妹妹。善弹琴作画,吟诗莳花。她的琴弹得悠扬,如天籁之音。王承升把妹妹介绍给李适时,身材婀娜的王珠一袭红衣,素面朝天,虽不施粉脂,却难掩天生丽质,如清水芙蓉清新靓丽。纯真独特的气质把李适迷住了。太子李适身边美女不少,但基本是浓妆艳抹型,如今看到清纯淡雅的王小姐,一见钟情。李适回宫后满脑子都是王小姐,茶饭不思,皇后了解情况马上派人去王家,要接王珠进宫。王珠对进宫没兴趣,她以自己年纪小,要先学习宫中礼仪为由,婉绝进宫。王珠用的是缓兵之计,认为太子是一时冲动,时间长了也就把自己忘了。779年4月太子即位,封太子妃为皇后,786年11月皇后病逝,唐德宗李适伤心极了,后想起当年与王小姐的承诺,马上封王珠为贵妃,并荣任四妃之首,皇后空缺,贵妃就是母仪天下的准皇后,可见唐德宗对王珠的喜爱。
   这时的王珠出落得更漂亮了,她的绝色美貌让唐德宗疑为天人。他天天陪着贵妃,江山社稷放在一边,后宫佳丽三千,他看着索然无味。贵妃肤如凝雪,温婉如玉,皇上觉得她不似天仙胜似天仙,唐德宗不知如何表达宠爱之情,给贵妃奖赏待遇都是一流的,身边有八名宫女伺候,到花园走走,宫女太监几百人前呼后拥,这种生活王珠讨厌透顶,为此她闷闷不乐,沉默不语,皇上和她在一起时也没有一丝笑容。为博美人高兴,唐德宗花巨资派工匠专门建起一座豪华的水晶楼,水晶楼建好了,唐德宗召集大臣嫔妃们在此歌舞欢宴,正当大伙欢歌笑语时,贵妃却独自在楼上哭,唐德宗很扫兴地说:你让朕如何你才高兴呢?贵妃说:万岁恩宠妾无福承受,宫内礼仪规矩太多,妾就像进了豪华监狱,失去自由实在难受,请万岁放我出宫回家吧!皇上听了大为恼火,本想训斥她几句,又看她哭得梨花带雨,只是好言安慰。过几天又去看望贵妃,一看吃惊不小:只见贵妃头发随便一扎,也不化妆,穿着宫女的粗布衣,和宫女一块干杂活,显得挺开心。唐德宗气愤地质问:你这样做是为什么?贵妃伏地跪求:妾乃布衣女子,喜耕种,不慕荣华,平生只追求心灵的自由,万岁恩宠,妾如坐针毡无福受用,皇宫是妾豪华监狱,今虽富贵,终无意趣,望吾皇降皇恩,赐放妾身还家。唐德宗无奈,只得下旨:免去王珠贵妃名号,送王珠回娘家,并约定今后不许嫁给官宦人家。后来她与哥哥的朋友、当时文人圈中著名才子元士会相识,元士会精通音律,长的一表人才,两人情投意合,浪迹天涯,男耕女织,琴棋书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王珠吸引唐德宗的地方是她的天生丽质,纯真烂漫,多才多艺,这是皇宫里浓妆艳抹的妃嫔媵嫱所没有的。而王珠最可贵之处是她淡泊名利、不贪图富贵豪华,热爱自由又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幸福生活。她只喜欢与志趣相投的人,过简单宁静的百姓生活。在她看来,皇宫就是豪华监狱,没有自由,心似枯井一口,活得无滋无味。聪明的王珠不被荣华蒙蔽双眼,她向往自由,大胆追求,那种看似平淡的生活才是人世间最可靠的幸福。王珠不同于一般流俗之人,有胆略,有主见,她的精神境界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她不注重表面的浓妆艳抹,不追求外在的雍荣华贵,只追求心灵的纯净和自由,她的美丽外表与丰盈的内心完美统一,凝聚成一股“精神”,用这“精神”来装扮,使她的人生精彩浪漫,绚丽多姿。
   王珠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
   3、忠肝义胆的柳如是
   明崇祯十三年冬天,原朝廷礼部侍郎钱谦益削籍归乡已经两年,他所居住的“半野堂”门庭冷落。一个冬日的午后,忽听得家人传报说有个叫柳儒士的客人来访。
   钱谦益慢条斯礼地踱进客厅,来客已站在屋里翘首欣赏墙上的字画了,听到脚步声,来客连忙转过身来对钱谦益作揖,钱谦益打量着来客,见他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举止虽有板有眼,却身材娇小,明眸生辉,鼻挺嘴秀,皮肤白嫩,清秀有余而刚健不足。看着看着,钱谦益猛觉得有几分面熟,可就是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来客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泠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真没想到啊!柳姑娘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得罪!得罪!”钱谦益热情地请“柳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
   原来这个女扮男装的柳姑娘就是苏州一代名妓柳如是。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十三岁便进了青楼。她不仅色艺双绝,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无一不精,且性格豪放,萍踪浪迹。十五岁被当时的宰相周道登收为侍妾。可惜好景不长,周道登病死后被赶出家门,后主动结识当时的复社巨子陈子龙,自称为女弟,两人诗唱曲和,好不风流。也是此时,柳如是见辛弃疾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而改名柳如是。后因迫于家庭的压力,陈子龙和柳如是分了手(陈子龙后来从事抗清运动直至被俘而死)。
   柳如是重回青楼,此时在江南已颇有名气,成为秦淮名姬。倾慕结交者甚众,但柳如是只是诗文会友。一次她到杭州访友,一下子被美丽的西湖山水迷住了,于是,平湖秋月时常会响起她那清丽婉约的歌声,西泠桥畔留下了她香艳华丽的词章。不久,江左才子、东林领袖钱谦益路过杭州,见了她写的一首小诗,大为赞赏,他们在西湖见了面。一见到娇小玲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分外动人的柳姑娘,钱谦益立即生出怜爱之情。柳如是性格开朗,虽是与鼎鼎有名的钱谦益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那活泼可爱的神情,使钱谦益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悒郁,诗兴大发,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以表示对柳姑娘的倾慕之情。
   柳如是吟来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中的一首。之后钱谦益爱上了柳如是,纳她为妾。当时钱谦益已年近六旬,而柳如是不过二十出头。柳如是常着男装,与朋友聚会玩乐,潇洒恣意,颇有太白遗风。
   1644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满清入关,第二年清军下江南。当时,钱谦益正在南京的弘光南明朝廷任职。清军到南京城外,几十万明军早已随弘光帝逃的干干净净。柳如是对钱说:你殉国,我殉夫。共约投水,但钱谦益试了一下水后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要自投水,被钱抱住不放。之后,钱谦益与在南京的高官冒雨跪迎清军入城,被柳如是所鄙视。后钱谦益被召去北京为官,柳如是没有跟随。送别时,柳如是朱衣立与道旁,以示不忘国耻。不到半年,钱谦益被柳如是坚贞的气节所感动,即托病辞官南归。
   西湖边,钱谦益与柳如是开始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柳如是生下了一个女儿,两人更加醉心于平淡而欢乐的小家庭生活。然而就在这一年,钱谦益的门生黄毓琪因写诗讽刺清廷而受责,事情牵连到钱谦益身上,他被总督衙门捕入了大牢。丈夫的性命危在旦夕,产后卧病在床的柳如是挣扎着起来,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总督府感其诚心苦意,又查证钱谦益确无乱上之举,便将他放了出来。后两人虽隐于苏州,但实际暗中扶助反清复明,庇护志士,联络义军,资助财物,筹划夺取江南。柳如是还多次亲身慰劳义军。
   钱谦益死后,其族人前来分家产,苦苦相逼,柳如是在女婿赵管的帮助下,演了一出投湖自尽的戏,然后趁机逃走,逃到了杭州。后来钱家的族人探听到她在杭州,赶来把她抓回去,还说要以族规处置,此时,她又做了她生前的最后一次壮举,她将众人请进院内,说去后堂取财物,入屋后,令下人急送事先写好的书信于衙门,而她就在这西子湖畔,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一生,陷来分家产的族人于逼死主母的罪名,保住了家产,也免受了羞辱。
   柳如是有貌有才,有胆有识。她的诗作《湖上草》“脱尽红闺脂粉气”,富有豪侠的男士气魄。她个性坚强,被世人称为“风骨嶒峻柳如是”。由于她本人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她可以在社会上独自谋生,比名门闺秀有更多的活动自由,因而见识更广、阅历更深。她对人情世态有独到的见解,处事很有魄力,被称为一代风流奇女。她的“奇”,就在于她用内在的智慧和生命的力量,为自己“化妆”出无比高尚的人生境界:对爱情和自由的大胆追求,对夫君和国家的忠贞不二;对邪恶势力的无所畏惧、大义凛然;巾帼不让须眉。她的行动感动了夫君,并为人们所称颂。她是女中豪杰,她美丽而高大的光辉形象植入了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里。
   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里写到,“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而“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指出,精神的化妆是指“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多读书,经常欣赏艺术,让高雅艺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举手投足之间自然会有一种文化与艺术的气韵;善于思考,对生活有主见,有追求,热爱生活,乐观豁达。你就会睿智,自信,淡定,有这种精神面貌的人,即使外表不漂亮,也丑不到那里去。如果有美丽的外表,那就是内在美和外在美都见面兼备了,王珠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对“生命的化妆”,我的理解是指内在的质朴自然、善良正直、慈悲宽容,或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情怀;或拥有“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宽广胸襟;或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样的生命状态是饱满的,富有张力的,以这样的生命状态折射出的容颜,不用涂脂抹粉也会美丽如花,它比精神的化妆又高了一个境界。这是无妆而妆,柳如是就是最好的明证。
   生命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而妆,即自然。

共 549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作者从女人因爱美而修饰自己的容颜谈起,引用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一文把化妆分为三个层次:即容颜化妆、精神化妆和生命化妆。文中列举了我国古代的几位有名的女性的化妆境界。杨贵妃、李夫人(唐·李延年之妹)为讨得皇帝的欢心,靠的是对一张贴在脸上的皮的修饰,这属于三流的化妆,因为一旦容颜色衰,妩媚不再,便会失宠不说,而且这种脸上化妆的结局是悲惨的;而王珠天生丽质,深得唐德宗的喜爱,然而她身为贵妃,却“也不化妆,穿着宫女的粗布衣,和宫女一块干杂活,显得挺开心”,“不慕荣华,平生只追求心灵的自由”,最后离开皇宫,与平民元士会“两人情投意合,浪迹天涯,男耕女织,琴棋书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作者称之为精神化妆;给生命化妆的人当属柳如是,她是青楼女子秦淮名妓,色艺双全,有胆有识。她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容貌和才艺,而在于她用内在的智慧和生命的力量,为自己“化妆”出无比高尚的人生境界:对爱情和自由的大胆追求,对夫君和国家的忠贞不二;对邪恶势力的无所畏惧、大义凛然;巾帼不让须眉。她的行动感动了夫君,并为人们所称颂。她是女中豪杰,她美丽而高大的光辉形象植入了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里。作者用比较的方法,看似是写容颜之美,实则是在歌颂精神境界的美、生命价值的美。内在的美,精神的美,生命价值的美,不知道要比外表的一张脸皮的“美”高多少倍!读这样的文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品质修养。这样优秀的文字值得一读。推荐给更多的女性朋友学习鉴赏。编辑:苏庸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苏庸平        2015-02-16 14:38:49
  我的意见是:女人爱美是天性,因为男人也爱娇媚的女人。可是精神之美比容颜之美更可贵。赞!杨柳依依写了一篇好文章!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02-16 15:16:06
  拙文能得到苏教授的编辑,杨柳深感荣幸!辛苦了!俺在花市买花中,回家再认真回帖。
热爱文学和音乐
3 楼        文友:瘦马宇龙        2015-02-16 17:04:37
  好一个无妆而妆,很好的立意,很美的文字,很广的知识,令人启迪,给人思索……学习!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02-16 22:28:22
  感谢瘦马宇龙朋友的美评,俺的文章写得一般般,你过奖了。倒是你的游记写得棒,特别是那篇《你来,我才美》,俺很喜欢。以后要多多向你学习。祝新年佳作不断,精彩连连。
4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02-16 22:23:20
  苏教授是俺所认识的雀巢编辑中最勤奋、最认真的其中一个,单是看到这洋洋洒洒六百多字的按语,俺就十分感动。更何况这按语写得那么棒:提纲挈领,分析深入、透彻,画龙点睛,彰显了文章的主题。因这按语,文章增色不少。非常喜欢,俺收藏这按语了。再次感谢苏教授,祝新年一切顺利!
热爱文学和音乐
5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02-16 22:34:17
  谢谢雀巢社团的领导配了这幅漂亮的插图。辛苦了,请用茶。
热爱文学和音乐
6 楼        文友:苏庸平        2015-02-16 23:13:33
  随笔,需要兼顾现实,有很宽的跨越性,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有时候要用实例来辅以说理,这一点你做的不仅好,而且做得精!赞!点赞!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回复6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02-16 23:29:22
  谢谢苏教授的鼓励。俺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不高,与雀巢这里的大家相比,俺还差得远。不瞒您说,俺是壮着胆子才敢发文的。但有了您和其他编辑老师的鼓励,俺就有不怕献丑了,还请多多指点。
7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2-16 23:54:57
  好一篇漂亮的美文!作者将女人化妆的境界分析得头头是道,既有清晰的逻辑,更有历史人物的佐证,尤其是参透了林清玄先生的《生命的化妆》,文字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品质感。
   先说说皮相上的化妆吧。有人说,女人不化妆外出,相当于穿着睡衣出门。在我,一直是喜欢化妆的,认为这是女人有别于男人的一大优势和特权。就为了这,下辈子我也还要做女人。
   年轻时,清水出芙蓉,化不化妆都好看;中年时,不化妆不敢出门,怕那张憔悴的黄褐斑脸吓着了别人(女儿曾经嘲笑我,出去到个垃圾你也要化妆);如今,进入老年,就有了不同的对待:买菜,素面朝天;见客户或与客户谈判或参加重要活动,浓妆艳抹,职业套裙;与朋友们相聚,化淡妆,俏装扮。
   于是,就有人对我说,你做电视剧制片人很合适。你往那一站,小演员们都不敢要高价了。为啥?制片人都这么漂亮,她们哪敢要价啊!原来如此。
   至于精神的化妆和生命的化妆,显然是一个大命题。简言之,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最好的精神化妆;求真求善求美是生命的化妆。我以为。
   契科夫说的好:“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容貌、衣裳、心灵、思想。”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7 楼        文友:杨柳依        2015-02-17 09:38:21
  月楼社长,夜深了,您还在跟帖,而且写得那么认真,叫俺既感动又感激。您的赞美俺收下了,您的按语俺收藏了,谢谢!
   在俺心目中,您无论化妆与不化妆,都很美----外表的美和人格的美您都具备了。用拙文的观点来评判,您当属一流的化妆。
8 楼        文友:石佛        2015-02-17 10:03:27
  男女的修饰还是应该有的,把握一个度足矣。但学识、修养、性格构成人的气质,胜于化妆。
中国作协会员。写字为生。出版多部长篇。
9 楼        文友:老树老树        2015-02-18 11:05:34
  今天是除夕,新春马上到来,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体健文丰,心想事成!
男人的力量原夲就不是来自肉体,而是他的精神和思想的外化与延伸而已。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