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不堪回首 母子隔阂的二十年

编辑推荐 不堪回首 母子隔阂的二十年


作者:许世礼 童生,95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07发表时间:2015-02-22 18:09:58

母子隔阂说的是我和养母的隔阂。说来话长了。
   养母29岁还没有生过孩子,那时候,养父已经40岁。养父弟兄4人,在他的前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养父命苦,4岁上就没了母亲,他的下面还有个两岁的妹妹。养父从小没人管,最小的妹妹还是由他照管着长大的。所以,养父最和妹妹亲。养父从小和村里的光棍们一块混大,自然吃喝嫖赌抽五毒俱通。26岁时,家里给他娶了我的养母,但并没有把他拴住,在外面“打平伙”瞎混那是常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有“打平伙”的恶习。不管家里吃得多好,只要有朋友撺掇“喝酒去!”扔下碗筷就走,家里人再不高兴也没用。养母从小没了父母,六七岁就开始当童养媳,转到养父手里已经是第二处。养父母的光景过得很差,一般情况是有好东西一顿吃好,下一顿有没有吃的,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所以,抱回我的时候,家里除了一间低矮破旧像看瓜庵的小房外,什么也没有。据养母讲,他们和老大分家的时候,养父的父亲什么也没有给他们,只扔给他们一只破笼屉和一口小锅。养母毫不隐晦地说,老辈人因为他们没有过光景的样儿,怕分给他们把东西踢跶了。爹娘都是爱好的,“讨吃鬼”谁都厌恶。他们两人想到老来无靠,才收养了我。
   我被抱养的过程说来还很曲折。养父的妹妹,我叫二姑,就嫁在我生父的村里。二姑从小和养父感情深,见他们一直没有孩子,早就有了给他们抱养个孩子的心思。我的生母生我时只有24岁,可前面已经生下了我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我是母亲的第五个孩子。三哥生下不久,被本家姑姑抱走了。我实际上也是送人的对象。只是我被抱走时,父亲在外做买卖没在。据父亲后来讲,我养父这边的二姑,听到我母亲生产了,就天天到我们家缠我母亲,要给自己的哥哥抱走我。我母亲一来因为我父亲不在自己做不了主,二来已奶了我几天,实在不忍心把我送出去。我的二姑是个很精明也很泼辣的女人。一天来到我们家,乘人不注意把抱孩子应送给主家的蓝布放到炕上,抱上我就走。母亲还在坐月子,父亲不在,二姑的阴谋得逞了。巧的是那天正好父亲从外面回来了,听了母亲的述说,父亲撒腿就追了出去。他说,这是明抢人哩嘛。二姑抢回我,把我藏在家里,让人警惕地望着风。当知道我父亲要来追孩子,她让人把自己和生下只有10天的我锁在了家里。我父亲追到二姑家,见门上有锁,反身出来,就往二姑的娘家追。我的生父和养父所在的村庄中间隔着一条河,叫桑干河。深秋的河水很大,也很深,气候冷了,父亲追到河边,过不了河,看着浩浩淼淼的河水,心想也难为她有一片至诚的心,想来以后他们不会难为孩子,就返了回去。二姑等父亲回去,第二天才把我送到养父家。
   我的出现,对养父母寂寞的家庭无疑增添了生机。养父好像有了希望,原先的一些毛病开始改变,养母更像变了个人。两人常常吵架的局面不存在了。人们都觉得他们有了好好过日子的心思。养父母给我在本村找了奶妈。他们天天到奶妈家看我,一个心眼都放在我身上。
   我稍大一点的时候,养母最在乎的是别人说孩子抱养的话。听到有人说这类话,她会立马领我离开,有时会变了脸冲撞人家。在我懂事以后,她常常编一些故事,给我一种是她亲生了我的感觉。其实,这类事是瞒不过人的,我在5岁的时候就被孩子们说出是抱来的。那时候我很呆,不知道抱养是什么意思,还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就是抱养的。实际上说那话是孩子们在骂我。养母知道后,还找上门去跟孩子的家长吵,结果被人家骂得更凶。我后来才明白那不是什么好话,就常常躲开那些爱欺负人的孩子,甚至不找他们玩,走好远的路去找奶弟兄们玩。我的孤僻内向的性格就是这样形成的。
   养母最重视对我的教育。她没有文化,但却懂得言传身教。她的最典型的目的就是教育我要对他们孝顺。吃饭的时候,她给养父头一份,说家里就靠他养活,要让他吃饱吃好。那时,家家户户的口粮不够吃,多数要靠掺糠咽菜度日,真材实料的饭几乎吃不到,妇女和孩子一般以稀食为主。
   养父为多挣补助,给生产队熬盐当上池工。我们村的土地盐份很重,春秋两季,地下的盐潮了上来,地表白花花的像铺了一层雪。人们就把表皮的盐土用刮耙刮起来,然后装进池子里用水淋,淋下的盐水担回盐坊倒进大铁锅里熬,滤去杂质,把水熬掉,就剩下白花花的盐了,这就是人们日常吃的盐。尽管这种盐里有许多对身体不利的元素。但那时人们不懂,还说那是最好的盐呢。我们村里的财主就是靠立盐坊发达了的。这种盐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叫停了。我们村南面那么多盐土疙瘩、大盐沟,就是祖祖辈辈熬盐造就的。
   养父身体很棒,每天装盐土,清盐池,还要担几十担水灌池,把几十担淋下的盐水挑回盐坊。清盐池是很费力的事,安着六七尺长柄子的盐杈,挖起五六斤重的盐土,要扔到七八尺高的乏土堆上。一米半宽,将近两米长,一米多深的满满一盐池土,清一次就得一个多小时,再好的后生挖完一池土全身的汗也会像水浇了一样。由于养母持家的不节俭,养父尽管挣的补贴不少,但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家里饿肚子的时候经常会有。记得到奶妈家,大家问起我家里吃啥时,我最常说的话便是“稀糊糊,糠片片。”这六个字成了后来奶弟兄们对我过去的清晰记忆。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早晨,养母去给养父送饭,锅里是我们娘儿俩的饭——一小锅玉米面糊糊。养母怕我偷喝了糊糊,就让我在外面玩,等她送饭回来。养母走后,我感觉肚子饿得实在不行了,就从窗户爬进屋里,坐在锅台上,偷着喝起那些糊糊来。纯玉米面的糊糊特别香甜。我喝了一碗想喝一碗,等养母回来,我不仅喝光了糊糊,连锅和碗都刮了个精光。肚子像装着个皮球的我,坐在锅台上成精蜘蛛似的,一动不动。养母回家看到我的样子,又气又笑。后来她哭了,慢慢把我抱到炕上,等待着一肚子稀糊糊消化。
   养母对我的另一种教育就是要勤劳。我虽然是养母家里的独苗,可养母从来不娇惯我。那时家里养着鸡、羊、兔,还有猪,为这些畜生打草就是我的事儿。夏天放学后,太阳还很高,我和五六个小同学背着筐子出了地。我们村是个人少地多的村子,地里的草特别旺,猪羊兔能吃的草多得很,但养母不让我割别的草,只让挑苦菜。苦菜有两种,一种是白毛苦菜,一种是甜苣。这两种苦菜身上都有白白的奶子,家畜吃了长膘快。甜苣是农家的下饭小菜。夏季,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吃甜苣做成的小菜为主。我们每天走老远的路,去挑苦菜,每个人都能挑满满的一大筐。那时,我人长得瘦小,但我很要强,每次总比别人背的多,回家常常得到养母的夸奖。
   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是最快乐的。尽管那时贫困,但心情是舒畅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我一共读了八年书,一直是班里的尖子学生,且一直当着班长。从家庭到老师、同学都夸着我,捧着我。高中毕业后,升大学靠保送,我无依无靠上大学的美梦破灭了。不过,因为我的好学生名声在外,村干部又没有大一些的子弟,毕业不久,我就跨进了学校门当起了民办教师。
   和养母有了隔阂是我三十岁那年。那年我到公社写材料已经六年了。在公社工作,一般下乡的时候比较多,几个人包一个村,还年年调整,全公社20个村,我很快都熟了,不只和村干部熟,连社员也差不多都认识。世界说大真大,说小小得让人难以理解。就在我包的一个村子里,且和我所住的村子仅隔二里地,竟住着我的同胞妹妹。另一个我包过的村子里有我的亲姑的女儿我的表姐。而这两个村子里又分别住着养父的亲侄女和本族妹妹。麻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妹妹的公公就是大队主任。我常常要在他们家里吃饭。把我和妹妹关系点明的是养父的本族傻弟弟。他到我妹妹家讨饭,妹妹家人见他可怜,让他饱吃了一顿,他一激动就告诉我妹妹说:“你的哥哥就是我的侄儿,他在你们这儿下乡,你怎么不和他相认呢?”妹妹早就听说自己的哥哥在附近村庄,早就看我很像她的哥哥,可没有确凿的证据,她不敢贸然行事。有了傻子的提醒,妹妹有了办法。当我又一次到妹妹家吃饭的时候,妹夫的父亲先把傻子的话说了出来。妹妹紧接着说:“我早就看出你是我哥,可我不敢认你,怕你不高兴。”我很不自然,不知如何应对。尽管妹妹特意做了好吃的,我却没吃出一点味道来。妹妹讲了一中午我的故事和家里父母弟兄的情况,我脑子里一塌糊涂。说老实活,我孤独了多少年,是渴望认识自己的亲兄妹的,但我受养母的影响太深,从骨子里害怕养母,所以,尽管妹妹那样热情,那样急迫地想和我相认,可我没敢表态,甚至还表现出了冷漠。妹妹有了开头,以后就步步和我加深感情,再到她家吃饭的时候,她就哥哥长哥哥短地称呼我。我当然不能拒绝,只能默认,慢慢就发展到言来语去地交谈。这些事情没有瞒过养父本族妹妹的耳朵。她很快把情报送到了养父家。养父好像对这事并不看重,表现的是无所谓的样子。养母可不然,等我回到家就看到养母黑森着脸仇人似地盯着我。人说做贼心虚,我浑身不自然,像犯人一样等待着养母对我的惩罚。养母是聪明的,她没有把事情挑明,只是给我脸色看。可不久我预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弟弟考上大学后,到了妹妹家,妹妹竟没有通知我,领着弟弟直接来到我家,说弟弟要到天津上学,临走想见见我。我们弟兄面目几乎一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弟兄。养母在这个事上最敏感,妹妹和弟弟一走,养母就躺在炕上叫喊说肚疼。我被吓坏了,跑前跑后忙着给养母找药舀水。养母有肚疼的毛病,常常是病症说来就来,说好就好。养母见我慌张,没有发作,这一次又算混了过去。我知道养母是不会放过我的,一次次平静是在酝酿着巨大的爆发。果然,这年年底,我回家过年的时候,养母把积攒了很久的愤怒一并爆发了出来。
   我们这儿有请祖宗的习俗。除夕傍晚,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祖坟附近的路边烧纸敬香,邀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请回祖宗后,要点三声麻炮或一串鞭炮,表示对祖宗的欢迎。然后在供着祖宗牌位的供桌前烧纸敬香,在供桌上点烛上供。从除夕到正月十六,天天三顿饭都要先给祖宗送到桌上,别人才能吃饭。正月十六黄昏,又打着灯笼把祖宗送走。
   除夕我请回祖宗,烧了香纸点了蜡烛,响过炮竹后,养母突然跪在供桌前放声大哭,嘴里叫着“祖宗啊,你们要给我做主呀!”我知道养母是向着我来的,赶忙跪到她的跟前,向她认错,表示如果她不愿意我和弟兄们相认,我不认就行了,希望她保重身体,不要把自己弄病了。养母因为心性太强,常常犯病,本来不是年纪太大的一个人,看上去已经很老了。养母当时答应我说:“我知道你没个弟兄,也孤孤单单的,我让你认。”我心里暗暗高兴,以为养母通情达理,向养母说了许多安慰的话,保证好好孝顺他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可哪知养母并不是真心同意我认,而是诓骗我,试探我。随后我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养母心里不高兴就在我身上出气,天天指着院里的家畜家禽骂我,和别人一块啦闲话,只要我在场,就会指桑骂槐地骂我。我不能出门,一出去就说我是去找亲人会面去了,用很毒的话语咒我的生父生母和我的兄弟姐妹。我不敢回话,一说话,她就借机扩大事态,用头撞我,大吵大闹着拉我到大街上去说理。养母把我说成是白眼狼,说她把我喂大了就反过来咬她了,说我是忘恩负义的东西。农村抱养子女的人很多,别人不明真相,有的人只看热闹不发言,有的人就跟着骂。我无言以对,只能是痛苦地哭。
   为了改善我和养母的关系,我请养父母的亲戚帮我说服养母,我保证以后不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们来往,希望养母给我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并且我保证自己和儿女们以后会好好孝顺他们。养母在来人面前表现的通情达理,还是说让我来往,可客人走后,她就变了脸。我让老婆和孩子们事事顺着她,有好吃的先给她。我在村里开了个小卖店,经销烟酒副食和日用百货。她爱抽烟,想抽啥烟就在货架上取啥烟,想吃啥吃的就取啥,想拿多少钱也没人敢阻止。我开了工资后,首先把零花钱给他们。可养母却到处散布说我不给她吃,不给她钱。1984年,我调到县里工作。我想,这下好了,县城离生父母四十多里,且在相反方向,养母再不会怀疑我去和生父母及弟兄姐妹们会面了,哪知,我完全想错了,我和弟弟、妹妹的那次相见已经深深刻在她的脑子里。她再也不肯把它抹掉。
   后来我感觉到养母根本没有原谅我的想法,她是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各种机会报复我。1986年夏天,麦收时节,我回村收割麦子。我家在农村,一直由养父和我老婆种着责任田。那年,我家种了五亩麦子,长得很好。我请了村里的几个朋友帮助收割。我和大家刚刚割了一会儿,就见儿子跑到地里通知我,说县里召开会议,让我赶快回去。我放下镰刀就回村换衣服,正准备出门骑自行车赶回县城,养母突然抓住我的衣领,恶狠狠地说:“你不能走!”我问:“怎么啦?”她说:“咋也不咋,你就是不能走!”我说:“妈,县里让我回去开会,您放开吧,别耽误了工作。”她就是不放。我女儿向奶奶祈求,让她放开我。她却抓得更紧了。进小卖店买东西的顾客帮着向养母求情,让放我走,养母说啥也不行。最后,大伙动手扒开她的手,让我赶快离开。我蹬车刚离开家门就听养母在后面疯狂地骂我,街坊们都劝说着。以前,人们不知道内情,大都怪我认了弟弟妹妹,现在都知道了实情,纷纷替我开脱,对养母说,你儿子对你太好了,谁的儿子能有这么孝顺。养母根本不听别人怎么说,竟高声在我身后喊:“我今天死给你看!”我以为她是在吓唬我,村里的人们也以为她不会去死。可是等我开会回来,一进村,就得到了养母跳井的消息。原来我走后不一会儿,养母就大喊着“我给你死!”跑回了我们住的院里。院里有一口井,是我盖房时打的,有七尺多深,水有一米多。是一口吃水井,周围村民都到我院里挑水。养母跳进井里,还喊叫着,邻居听到喊声,发现她果然跳了井,到小卖店告诉了我老婆,老婆哭着喊着请大家帮忙,街上的男女老幼都跑到我院里看热闹。一个小伙子让伙伴抓住脚,头朝下抓住养母,把她拉了上来。

共 75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描写了养母把自己从小养到大,并娶妻生子。但自己一次偶然认了自己的亲妹妹,却招来了养母的猜疑,尽管邻里百般相劝,养母也是心口不一,仍然对自己变本加厉的步步相逼。作者描写了自己如亲生儿子般对待养母,侍候养母,却也换不回养母当初对自己的那样母子情。最终因为雷雨天的两个带着火球的响雷劈掉了院子里的杨树,养母以为是自己的过分举动惹怒了上天,是上天来惩罚自己。于是,一场持续了二十年的隔阂终于平息了。拜读。【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5-02-22 18:10:15
  拜读文章,敬佩作者对养母的容忍和孝顺。问好。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2 楼        文友:抒云        2015-02-22 20:20:45
  作者对养母的孝敬之心令人钦佩,但对养母死因的解释和对养父的怀疑缺乏依据,难以令人信服,让人感觉别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