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逆流悲情的河(小说)

编辑推荐 【星月】逆流悲情的河(小说)


作者: 秀才,212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8发表时间:2015-03-15 22:28:20
摘要:郭玉依靠在他怀里,笑了,泪水却顺腮而下!朦胧了她的双眼,眼睛迷糊起来。她突然看到河水逆流而去,缓缓地,吟着悲情的音乐,向北流去....

我是一片快乐的雪花,随风摇曳而下;我是一片温暖的雪花,融化着你的寂寞和生命;我是一片即将消失的雪花,当我走的那一刻,我将留下一缕温情,让你的生命绽放鲜花;我在河水里流淌,默默地陪着风月,在天堂的梦境里举着灯,照亮你行走天涯。
   ——题记
   (一)
   因为有雪相伴,今年的冬季很美。虽然已经过了立春节气,依旧是大雪纷飞,飘飘洒洒,像烟一样轻,像玉一样莹.像银一样白,从天空洒下,亲吻着大地。雪花并没有气味,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气息,花园里深浓的玫瑰气息,清淡的茉莉花气息。玉树琼枝,掩映如画。整个村庄笼罩在洁白的雪下,圣洁而美丽。
   郭自民骑着电动车,慢悠悠地行走在雪地上。已近春节,近日商店的货物销售很快,一大早他就开着车去县城里进货。去的时候还瑞雪霏霏,回来时,已是午后光景,雪已经停了。被雪覆盖的路上已经有一些车轮痕迹,沿着痕迹,他将车开得很慢。
   路上几乎没有人,极目远眺,田野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很是安静,只有他电动车嗡嗡的声音以及车轮轧着雪发出的沙沙声。
   他想着满车的货物,不几天都能售出去,在眼前仿佛有崭新的红色票子在晃动着,他不由自主地笑了!看着一望无际被雪覆盖的田野,来年又是丰收年,他哼起了小曲。
   “救人呀,救人呀……”,走到村口的河桥西边时,郭自民模糊地听到有人的喊声,在积雪覆盖的田野上传得很远。他停止哼唱,停下电车,仔细听,“救人呀!”又有声音传来,这次听清楚了,是河南边传来的!
   他飞速打开电车,加了速度,上了河的桥上。在桥上,向南望去,他看到有两个孩子在河的边缘挣扎着,头露出水面,小手不时地从水里举起来,声音很小地哭喊着。车轮打滑了一下,他使劲地控制着车把的方向,向前开去,过了河桥,他麻利地停下电车,没有顾上放稳妥,跳下电车,向孩子的地方跑去。电车在雪地上扭动着车轮,转了几十度的位置在雪路上停下了。
   “快来救人,有人掉水里了!他边跑边嘶声地喊道!他的喊声冲破了天空,环绕在村庄的上空。
   护栏已经断开,他在断开的位置跳了下去,他身材很高,河边缘的水不算深,他水性也好,在河里,他一只手拉起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上身露出了水面。
   有村民听到喊声,向这边跑来,二个村民已经跑了过来,两个孩子得救了。郭自民爬上了岸,又累又冷,蹲在雪地上喘气,突然,他看到身边的雪地上放着一件成人的蓝色鸭绒袄,一部手机放在袄的上面。
   “这是谁的棉袄和手机?”他问来的村民和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全身湿漉漉地站在那里,一直在哭,两个村民说都不是自己的。
   这时候,孩子的母亲郭梅花跑到了河边,看着两个湿漉漉的孩子,摸着冻得红肿的小手,她对着大一点的孩子喊道:“铃儿,怎么将小朵带这里玩?”接着自己也哭了起来。
   “梅花,快带两个孩子回家换衣服吧!别吵了,差一点呀,吓死我了……”郭自民依然很紧张地说。
   “谢谢自民哥,谢谢!”郭梅花急忙感谢。
   “梅花,这棉袄是你家的吗?”郭自民问道。
   “不是的,自民哥。”郭自民看着依旧浮着雪花的河面,看着两个哭着的孩子。“铃儿,水里还有人吗?”他急忙问就要被梅花领走的铃儿。
   “河里还有一位!”铃儿被吓得脸色苍白,哭啼啼地说。村民劝郭梅花快回家给孩子换衣服,她急忙拉着铃儿,一个村民帮忙抱着小朵回家了。
   此时,郭玉也跑到了河边,她看着湿漉漉哭着的孩子,看着雪地上放着的棉袄。
   “自民哥,我男朋友在河里!”她吓得脸色苍白嘶声喊道,“快去救他,他不会游泳!”郭玉哭了起来。
   郭自民和另外一个男青年立即跳进了河里,在河边缘的底部摸索,但是没有摸到人,他继续向河深处摸去。河边的村民越聚越多,有几个男青年也下河帮助找人。
   过了约十多分钟,他们在河的深处找到了杜建林,抱到岸上时,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脸色苍白,双眼瞪着……
   郭玉吓得晕倒在冰冷的雪地上。
   郭自民打了110和120。
   此时正是腊月二十二日下午三点左右,距离春节还有一周的光景。
   二十分钟后,赵大安民警带着两个民警赶来了。
   民警来了开始询问现场最早的目击人—郭自民,郭自民将看到的情况一一陈述。当民警问杜建林是如何落水时,郭自民说他没有见到他落水,他看到时,就只有两个孩子在水里,问村里的村民都说没有看到以前发生的场景。那么只有两个孩子知道吗?杜建林是如何如何掉进河里的?他为何在河的深处呢?究竟在郭自民救两个孩子之前发生了什么呢?
   赵大安只能记录下郭自民和村民说的情况,看看断开的护栏。他们问了被救孩子的情况,向村里走去。
   郭梅花的老公一直在外打工,前几天捎来信说到腊月二十八才能到家,平日里,就只有她和两个孩子在家里,日子虽然简朴还算可以。
   赵民警敲响了郭梅花的院门。郭梅花见是民警来了,吓得不敢开门。赵民警说,“我们只想问问孩子几句话。”
   郭梅花慢慢地打开了大门。
   两个孩子已经换下了湿漉漉的衣服,坐在屋里的火炉边取暖。小朵还在哭着,看来这次孩子也是被惊吓了。赵民警轻轻地抚摸着小朵的头。“乖,不哭了!这会还冷吗?”小朵不回答,一直哭。铃儿呆呆地坐着,一言不发。他知道孩子被吓得没有回过神来,这时候问也许不合适,但是毕竟河里死了人,这是一桩人命案,做为民警不得不调查。
   “两个孩子被吓着了吧,平日照看好!”赵民警嘱咐道。
   “谢谢,小朵有点吓着了,铃儿就是有点受凉。”郭梅花道。
   “我们在河里发现一个男士,是本村郭玉的男朋友,我想问问铃儿知道不知道他是如何掉下水里的?”赵民警轻声地说道。
   铃儿瞪着两只失神的大眼睛,看着身穿警服的民警们。站起来,躲在了郭梅花的身后。
   “孩子有点胆小!”郭梅花歉意地说。她将铃儿从自己的身后拉过来,站在民警面前,神色难看地对着铃儿说,“来,铃儿乖,告诉警察叔叔,你将刚才对妈妈说的再说一遍。”
   铃儿看看郭梅花的眼睛,看看民警,低着头不说话。
   “说呀,铃儿!”郭梅花大声地对铃儿说。
   铃儿撇撇嘴想哭,但是没有哭出来,低声嘟囔道。“他和我们在河边倚着护栏玩,他是玩手机时,护栏断了,和我们一起掉进去的。”说完,她又开始大哭起来。
   赵民警听了铃儿的话,沉默了一会,看着孩子又哭了起来,起身告别走出了院门。
   离开郭梅花的家,赵民警几人又向河边走去。
  
   (二)
   安定市晚报的记者李西西接到电话后,根据电话里提供的溺水人名字及就读学校,马上安排人专门去杜建林的学校收集他所有的资料。当李西西踏着雪路赶到村子里时,已经是晚上五点多。
   来到那条河边时,在湖边有几个村民在讨论着。河岸的雪地上依旧放着杜建林上干燥的棉袄和放在一边的手机,杜建林的尸体已经被安置在郭玉家院里,李西西在河边看了看断开的护栏,断口很不整齐,木质有些腐朽了。河边缘的水缓缓地向南流动着。河中心依旧是冰雪覆盖,今天的风不大。
   经村民的指引,她来到郭自民家里,她必须先向见义勇为的英雄致敬,然后做一个专访。郭自民将当时的情况简单说了一下。
   “你听到有人喊救人,你听到是谁喊的吗?能确定是杜建林喊的吗?””李西西问。
   “不能确定,因为我对杜建林的声音不熟悉,而且刚开始只隐约地听到声音,没有看到人。”郭自民无奈地说。“当我看到河里的人时,只见到了两个孩子。”
   “河水里那么冷,而且刚下过雪,你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你不怕有生命危险吗?”李西西赞赏地问道。
   郭自民笑了笑,“我从小就会游泳,就是在那条河里学会的,我身体很好,看到孩子在水里挣扎,没有想那么多,而且都是街坊邻居的,我必须下河去救人。”
   “听郭玉说,她男朋友不会游泳。”郭自民突然说。“现在不会游泳的男孩子不多了!”他感慨道,无奈地摇摇头。
   当李西西来到郭梅花门口,她家的院门门仅仅关闭着,怎么敲也没有开。
   李西西又向郭玉家走去。
   郭玉抚摸着杜建林冰冷的身体,看着他紧闭的双眼,泪簌簌而下。“建林,我们说好的一起读研究生,一辈子不分开的!你醒来呀!”她不相信就这么短的时间就这样阴阳两隔了,郭玉双眼呆呆地看着建林。
   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播晃着,那纸条上的雪球儿就簌簌抖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落在郭玉的身上,落在杜建林的身边。
   郭玉的父母心里一直在忐忑,建林在春节前来看望他二老,确定下和女儿的关系,春节后再去趟他家里,二老对建林很是满意。就留在家里多住了一天,父母见了孩子,也算是对两个孩子爱情的认可,祝愿两个有情人一起。现在突然出现这样的意外。郭玉的父亲在院子里徘徊着,叹着气。
   李西西前去安慰了郭玉。和郭玉交流了一会,就又向村河边走去。
   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在这个河面,闪着寒冷的银光。
   李西西再看着河岸上干燥的棉袄和放在一边的手机,根据多年的经验推断,杜建林一定是下河救人了,然后体力不支而溺亡的。
   近年来,大学生救人的事件很多,每一次的采访都触动着西西疼痛的心,她想这一次更疼痛,因为没有确切的目击证人证明他为何跳进河里的,更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他跳进河里就是救人的。
   腊月二十三日,安定市的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名字为《救起两个落水儿童的的英雄——郭自民和杜建林》,文章中写,“两名儿童在村庄河边玩雪,不慎落入河里。此时正在附近看雪景的杜建林看到有小孩儿落水,虽然自己不会游泳,但是依然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跳入水中,为抢救两个孩子延长了时间。村民郭自民刚好路过,看到两个孩子在河里,救出了孩子,后来得知河里还有一个人,郭自民又毫不犹豫地掉进河里,十几分钟后,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在河的深处找到了杜建林,但是已经溺亡,河边有杜建林干燥的衣服和手机。我们去采访当事人郭自民,他向我们讲诉了救人的经过,被救的两个孩子和母亲目前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我们要向见义勇为的英雄郭自民致敬和学习,更像救人而溺亡的英雄杜建林致敬!……”
   于是杜建林的故事被众多媒体争相发布,数万名网友惋惜“英雄早逝”。
  
   (三)
   郭玉一个人走在校园的小道上,路两旁的灌木丛上浮着没有融化的雪,一堆一堆的,在阳光映照下,晶莹娟洁,宛若天鹅不曾揉乱的胸脯。已是季冬,空气异常寒冷,能看到自己呵出的气化成了雾,在空中弥散开来。路上已经没有积雪,抬头看看刺眼的阳光,“好冷呀!”她自言自语道,加快了脚步,不时地抽出冰冷的手相互揉搓一下。
   走到学校图书馆的门口,她站住了,里面很是寂静。
   图书馆内宽敞明亮,学校图书馆建成已经有十余年,面积约19000平方米,西侧是放满书的书架,右半部分是阅读的场地,备有桌子和椅子。虽然学校寒假已经开始,但是很多学子依旧未归,在为自己的前程而努力。她抚下眼镜扫视了一下阅读区,人很多,没有能看到他。她就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杜建林正坐在那儿静静地看书,已经是大四了,过了春天,本科就要毕业,但是他不想这么早去工作,他想接着读研究生,这是他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规划,当然也是郭玉的规划。
   “喂!建林!”有人拍他的肩膀。
   回头看去,郭玉已经嫣然地站在他的身后。
   “建林,我们该启程回老家了!”郭玉笑盈盈地说。
   建林想起来了,前几天和郭玉约好的,今年的春节假期中,二人一起要探望双方的父母。除夕前先去郭玉家探望她的父母,和郭玉相恋二年了,他真地该去拜访下二老。然后除夕后再一起到自家,让郭玉见下自己的父母。
   他站起来,笑了笑,轻轻地刮了一下郭玉冰冷得微红的鼻子,收起书,拉着她走出了图书馆。
   回家的路上,雪花又悄然开始飘落,那飞舞的雪花,一朵,又一朵像是漫天的蒲公英,又像是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在天空中颤动、沉浮、荡漾。神情是那样怡然,变幻是那样神奇。郭玉仿佛觉得有一只白色的巨翼正在冥冥之中掩过大地,不知不觉眼前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
   乘坐的车里播放着歌曲《回家的路上》,“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数一数,一年三百六十五,回家吧……能抱一抱父母……”二人相依坐在车厢里,幸福地听着歌曲,赏着外面飘舞的雪花,雪悠悠地飘着,将天地渲染成白茫茫的一片。柳絮一般的雪,芦花一般的雪,轻烟一般的雪,流转,追逐,来时纤尘不染,落时点尘不惊。郭玉不禁感叹着,“好美的雪花!”

共 1587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等。这篇小说也是围绕舍己救人展开了故事情节。雪后,村民郭梅花的两个孩子——大约8岁大的铃儿和5岁大的小朵在玩雪,她俩离河边越来越近,开始抓起雪向河里洒去,结果到护栏处洒雪时一个不小心,小朵侄在铃儿的身上,铃儿的身体撞在护栏上,脚一滑,俩孩子一下子掉进了河里。这时候,大学放假后陪女朋友郭玉回家的杜建林看到后,毫不犹豫地下河救人,可是,他水性差,把俩孩子推送到河边便没有力气,这时候起来的郭自民下也看到了水中求救的两个孩子,赶忙救人。没想到,救上两个孩子后,说河里还有个人,于是郭自民和几个村民又下水救人,结果,人是找到了,杜建林却是永远地停止了呼吸。当民警和记者等闻讯赶来时,听到的信息是杜建林和那俩孩子一起掉进的河里,而杜建林的女朋友刚认为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是杜建林先救人未果,而两个孩子的母亲郭梅花则因怕说出实情陪不起人家救人的费用而故意让两个孩子说谎,直到他的丈夫回家后,孩子才说出实情。于是,他带孩子去澄清事实,终于给救人者本杜建林以公道。而郭梅花的做法恰恰与他丈夫的做法、与那雪花的洁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这篇小说在开头结尾描写雪花的用意所在。不是所有的爱心行为都能感化人,但是,不能因为一时的被误解而不去做,这应该是这篇小说给我们的启示。【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3-16 00:00:18
  问好闲,这篇小说可以说是下了功夫了。
回复1 楼        文友:        2015-03-16 07:56:43
  社长辛苦了,那么晚还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3-16 00:03:10
  情节得引人入胜。对于人物的刻画、事件的描写有条不紊,而且让事实说话,少有议论,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可以看出,明显进步了许多。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3-16 08:04:02
  写这篇文字,我哭了几次,其实很多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假如身边没有证人,不敢搀扶起来摔倒的老人,或者会引来意外的被敲诈,这个社会太需要向杜建林这样的人了,毫不犹豫的去做!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于别人的爱与帮助!我想,世界是美好的!我们需要高赞那些奉献爱的人!
3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5-03-16 00:05:17
  几处插叙起到了更好地心理描写的作用,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回复3 楼        文友:        2015-03-16 08:05:34
  谢谢老大的欣赏,在星月,因为有你们,才有进步!我是需要学习的!感谢你们的帮助!
4 楼        文友:楚远航        2015-03-16 08:55:05
  一篇故事曲折,拷问人良心的震撼作品。
年少时卖过菜,做过建筑小工,当过工人,做过会计,搞过管理,出过国。经历复杂坎坷。 我的文集地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space/myspace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