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初涉市场(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初涉市场(散文) ——收藏系列二


作者:文言文 童生,58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09发表时间:2015-03-25 23:13:38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的收藏市场刚刚起步。当时人们的收藏意识比较模糊,没有意识到收藏也是一种投资,缺少相应的知识储备。多数人只管收藏,而对藏品的研究和藏品如何走向市场的意识还很淡薄,况且收藏方法也较简单。就拿我收藏烟标来说吧,主要靠捡拾,至于搞交换活动,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当时的收藏思想还很僵化,也很狭隘。往往收藏到一个藏品,就不想再要第二个了,导致收藏者手中的复品很有限,增大了后期市场交换活动的困难程度。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很多做法用现在的眼光看,实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当时收藏烟标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活动,经常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收藏的方法主要是捡拾和交换。
   说到捡拾,那真是让人很难堪的事情。白天工作,单位离家很远,傍晚回家的时候不坐公交车,特意步行,就是为了能在路上捡拾几个别人丢弃的烟盒。顺着马路牙子前行,目光四处寻找。忽然发现,不远处的树下,一个烟盒正静静的躺在那里。我忙奔过去,但绝不能直接捡起来。你想想,一个在办公室搞技术工作,穿着十分光鲜的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在马路上捡烟盒,这也太“掉价”了(掉价:东北话,有失身份的意思)。知道的你是在搞收藏,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捡破烂的呢。但烟盒就在眼前,不能放弃。为了既保住颜面,又能捡到烟盒,我想出了很多办法。像在树下,电线杆子下,墙根下的烟盒是最好捡拾的。当然,这次面对树下的烟盒,我还是故技重演,直接走到树旁,一只手扶着树,另一只手脱下一只鞋抖了抖,把鞋扔在地上,弯腰提鞋。这一切在路人看来再正常不过了,他们会认为这个人的鞋一定进了沙子。但就在我弯腰提鞋的时候,随手把脚边的烟盒捡起来揣进裤兜。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不露痕迹。捡拾马路中间和广场上的烟盒有点难度。首先要不经意的走向目标,脚故意绊上烟盒,力度一定要大,只要把烟盒踢到路边或树下就好办了,因为这时候的鞋又进沙子了。难度最大的是烟盒落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而这种地方的烟盒往往最多。为了捡到心怡的烟盒,很多时候只能使用最笨的方法,那就是等待。等玩牌的人、闲聊的人或搞其它活动的人散去后,我再付诸行动。
   当时的烟盒都是软包装的,必须把捡拾来的烟盒拆开。拆的过程一定要小心,不能损坏烟标,必要时可使用牙签、针、刀片等小工具。拆开的烟标要大致地抚平褶皱,如果表面有污渍,可用棉签蘸水或酒精擦拭。只有顽固的污渍才能用酒精,但还要注意,千万不要把烟标的颜色擦拭掉。然后把清理干净的烟标夹到书本中,上面再放上重物,压一段时间,时间越长越好。当然还有一种方法:水洗法。但这种方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因为洗过的烟盒压平后极不自然,也会失去表面原有的光泽,烟标变得灰突突的。如果心急用熨斗熨烫,那就更糟了,烟标会出现波浪或凹陷,这种缺陷是毁灭性的,不可恢复。
   整理好的烟标不要急于进册,而是要好好的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新增加的品种。同种类的烟标更需要相互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小区别”。说到小区别,这可是烟标收藏的重点。过去的烟标印刷都是手工制版,还没有现在的电脑照排,所以不同批次的烟标会有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图案颜色、厂名字迹的大小、贴白的有无以及顶边的有无等等。烟标每个批次生产的数量并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有的小区别品种非常稀少,在后来的市场交易中,价格提升最快。我认为,玩好小区别相当于撑起烟标收藏的半个天。最后,需要进册的烟标,按收藏的主题进行分类。收藏主题是根据个人喜好而定的,主要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地名、一字标等等。也有按烟标的时期分类的,可分为解放前的老标、解放后至文革前的早期标、文革时期的中烟标、七十年代的三无标、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含焦标以及后来的警句标、条码标等。也有按烟标规格尺寸分类的,主要分为70s直、70s横、84s直、84s横、100号加长、120号超长、异形等。也可按烟标的厂名分类,主要分为公私合营标、地方国营标、国营标、早期特殊厂名标、中烟标、普通厂名标、无厂名标等。林林总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把烟标装进收藏册便于欣赏和研究,也适合长期保存。
   当烟标收藏数量达到几百种后,单靠捡拾的方法来增加烟标品种,就显得很困难了。因为一个地方出售的烟标品种很有限,偶尔从外地带进来的烟标数量也不多。烟标收藏者需要交流交换的愿望与日俱增。基于这种情况,各地依附于收藏市场的烟标交易场所应运而生。我所在的城市也不例外,烟标走进市场的时期到来了。
   我首次参加烟标交流是在一个公园里,烟标交易场地临时设在一处钢筋水泥建成的露天大舞台周边。当时玩烟标的人很少,摆地摊进行交流的也就几个人,而且是以交换为主。这是因为当时烟标的价格很低,一般的三无标才几分钱一张,以至于交换双方都懒得过数,直接比摞,厚度差不多就成交了。后来,烟标交易场所转移到公园的长廊里。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还有供游人休息的木凳和石桌,在这里交易更惬意一些。但好景不长,公园管理方为了整顿公园的秩序,把邮票收藏、钱币卡收藏和列在杂项收藏里的烟标收藏,统统安排在了同一个地方,公园南侧一个用铁栅栏围成的场地里。以至于很多年后的今天,一提起当初公园里的“铁笼子”,市场里的老江湖都知道。在铁笼子里交换的日子进行了好几年,这时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控制人数,公园方开始售票,进铁笼子的人要买五毛的门票。即使后来门票涨到了一元,也丝毫没有阻挡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热情。每到周六周日开市的日子,铁笼子里摩肩接踵,人满为患。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争吵声响成一片。
   恰逢此时,市里的工会成立了“烟标收藏协会”,每周日在工人俱乐部六楼的会议室搞活动。会议室的桌椅板凳靠墙摆成一圈,中间放一张大桌子,上面铺着宣纸。交换之余,懂书法的藏友经常舞文弄墨,写出一些与收藏有关的书法作品挂在墙上。浓浓的文化氛围让我痴迷,因而经常光顾。
   这一天上午,刚刚走进会议室,马上就被一群藏友围住。大家纷纷拿出烟标和我交换,我手中的烟标册在他们中间传来传去,一会儿功夫,册里的烟标就被交换的所剩无几了。这段时间,我收藏的烟标数量增加的很快,手中的烟标复品交换出去很多。当交换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又进入了一个收藏的瓶颈。因为我手中的烟标复品大多数是捡拾来的或孩提时留下的,高质量的不是很多。要想得到更好的烟标藏品,最好的办法就是出钱购买。但当时很多藏友也都是烟标的痴迷者,他们也想得到自己没有的藏品,所以采取只交换不出让的原则。也就是说,你有钱也难买到心怡的烟标。面对这种情况,我苦恼了相当长的一段日子。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前面提到的铁笼子收藏市场,已经搬到市邮政支局楼下停车场的大院里,那里是本市最繁华的地段。这个场地很大,再加上周边的小马路,一到周六周日,成百上千的收藏爱好者在此交易。当时收藏市场炒作的热点是邮票中的军邮,钱币中的八分币等。在这股突如其来的收藏投资大潮中,多少人发了横财,又有多少人赔的倾家荡产?。
   烟标收藏也受当时投资热情的影响,易货交易越来越少,货币交易占据主流。烟标是商标的一部分,属于无价票证的范畴。看似没有价格,其实它的价格是真实存在的。每一张烟标的价格,都非常大的受到烟标自身的稀缺程度、品相、图案、题材以及生产时期影响。要搞通烟标的价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正是因为烟标收藏的技术堡垒不容易攻克,以至于让很多想入行的人望而却步。除了价格的因素,辨别真假也是一道难关。有关烟标真假的鉴别,将在后续的系列文章中详述。
   每到交易日,我都去收藏市场扫货。那时,全国各大城市开始举办烟标收藏交流会。本市第一批走出去的人带回来大量的烟标,烟标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这就为我们烟标爱好者拓宽了选择的机会。我的很多烟标都是那个时期购买的。当时的投资意识还很模糊,主要是从个人的兴趣喜好出发,尽管错过了很多好的投资机会,但凭兴趣留下的藏品,多年以后也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纵观涉足收藏市场的十几年历程,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收藏爱好者,成长为一个收藏海洋中的弄潮儿。风尘仆仆,一路走来,有欢乐,有苦恼,有彷徨也有坚持。当多年后的今天写下这些文字时,不禁感慨万千,当年的许多人和事在我的脑海中再次鲜活起来。

共 33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任何行业,开始的时候都是看不到希望的。凭的就是那执着,那坚持,那不朽的意志,那不辞辛苦的信念,那乐此不疲的永恒的情致,所有这些,汇集成坚定的步履所迈进的前方那永不熄灭的高耸的灯塔,当漫漫长夜过,方可得见首先在东方出现的,无比辉煌。收藏,也一样。文章,由对于烟标的收藏写起,一路走来,有忐忑,有羞涩,有喜悦,更有成就感,以及,最终的收获、回报和成功。点点滴滴,详尽仔细,看文,仿佛就可以看到作者在本没有路的大地上愣是走出来的那条路上行走时的风姿神韵和风尘仆仆,尤其其间的坎坷和蜿蜒逶迤,可以说也正是中华新时代大地上的一条靓丽的风景,令人看到了那种美,也看到了那种难,同时,更令人看到了激励人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的不朽的正能量和启迪。好样的,为你喝彩!【编辑:理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理野        2015-03-25 23:16:27
  文编好!应该是系统问题吧,你的文字的所有段落的开始空两格的部位,都是四个问号!代为修改排版了。
回复1 楼        文友:文言文        2015-03-26 08:24:09
  十分感谢理野老师的精彩编评。也许是同龄人的缘故,老师把当时的那种收藏心境和心路历程归纳总结的十分到位,“在本没有路的大地上愣是走出来的那条路”在我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再一次的感谢理野老师,辛苦了。祝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刘恋        2015-03-26 10:36:25
  立题有含义,副标题有新引力,读之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问好作者!
刘恋
回复2 楼        文友:文言文        2015-03-26 11:15:39
  能得到刘恋老师的肯定,对我是巨大的鞭策。谢谢老师百忙中留评,敬茶!!
3 楼        文友:沅水墨人        2015-03-26 15:02:48
  写得栩栩如生,把收藏烟标往事记录得鲜活有味。
回复3 楼        文友:文言文        2015-03-26 17:37:36
  谢谢沅水墨人老师的鼓励。遥握!
4 楼        文友:玉彊道人        2015-03-26 18:27:03
  然来文言文老师喜欢玩收藏小众藏品,真可谓多才多艺。收藏玩得好,文章写得更佳!
2015年元月29日,特将原网名“玉彊道人”更改为“寻梦潇湘”。
回复4 楼        文友:文言文        2015-03-26 18:58:58
  玉疆老师好,我写的是一位朋友的经历,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收藏是个门外汉。谢谢老师的留评,敬茶!
5 楼        文友:青青湖边草        2015-03-26 19:06:43
  把对烟标的收藏写得有声有色。收藏在于执着,老师终有成就。欣赏老师的雅兴。我原本收藏邮票,因为一次丢失,从此心灰意冷。学习老师的坚持,韧性。
青青湖边草
回复5 楼        文友:文言文        2015-03-26 19:20:47
  谢谢青青老师的精彩留评,若您对收藏感兴趣,可以看看我日前发文:玩兴初起——收藏系列之一。祝好!
6 楼        文友:潮仙        2015-04-07 08:01:49
  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收藏爱好者,成长为一个收藏海洋中的弄潮儿。风尘仆仆,一路走来,有欢乐,有苦恼,有彷徨也有坚持。当多年后的今天写下这些文字时,不禁感慨万千,当年的许多人和事在我的脑海中再次鲜活起来。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