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军师(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军师(小说)


作者:刘宏民 秀才,182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62发表时间:2015-04-11 21:59:54
摘要:李邈微微一笑,调侃刘嘉说:“你不像刘备,像袁绍,专门采纳馊主意。”

令三国迷刘嘉引以为豪的是,他和一千八百多年前他的老祖先刘备一样,有两个得力的军师:一个是卧龙李邈,另一个是凤雏张浩。刘嘉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总会与李邈、张浩商议一番,然后再做决断,用他的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出智慧嘛!”其实刘嘉只不过是某国有企业财务部一名普通科员,李邈和张浩也只是他的好友而已,三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挣公家的钱,不像诸葛亮和庞统,是给刘备打工的。
   这天,刘嘉遇到一件颇为烧脑的事。舅舅给刘嘉介绍了一个对象——老同学的女儿,让刘嘉去相亲。刘嘉早就和同事龚梅恋爱了,却遭到了父母的竭力反对。刘嘉的父亲是作家,母亲是高中教师,刘嘉毕业于某“985”工程大学,一家三口都是知识分子。刘母嫌弃龚梅相貌平平,文凭虽说是本科,但上的是提不上串串的三本院校。在刘母眼里,这类院校根本不是大学,而是教育产业化的歪风催生的赚钱工具;这类院校的学生也不是真正的大学生,而是一帮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尽管龚梅并无任何劣迹,单位群众口碑也不错,但三本院校的标签已经让刘母给她定了性——一只不可能变成天鹅的丑小鸭。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也可能是根本原因,不过身为知识分子的刘嘉父母不便对人说出口。龚梅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城市的知识分子和农民做亲家,有损颜面不说,还可能招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刘嘉拗不过父母,便佯装答应,和龚梅的恋爱也只能由地上转入地下。
   关于相亲一事,刘嘉问计于李邈和张浩。李邈说:“去应付一下吧,要不你舅舅脸上挂不住。”
   张浩却说:“还是不见面好,万一被龚梅知道了,她肯定心里不好受,再说你俩的事早晚要和家里人摊牌,我看宜早不宜迟。”
   李邈微微颔首说:“张浩说得也有道理。”刘嘉见两个军师意见一致,便作出决定不去见面。
   刘嘉没有胆量直接拒绝舅舅。到了约定的那天,他玩起了消失,手机也关了。刘嘉的舅舅、舅母和老同学一家三口在酒店等了一个多小时,不见外甥的人影儿,场面很尴尬。后来,老同学的女儿找借口离去,更让舅舅、舅母脸上发烫无地自容。老同学夫妇倒挺给面子的,吃过饭后才告辞。一顿丰盛的午餐,却没了两个主角,四个大人看上去有说有笑,但谁心里都不是滋味。大丢颜面的舅舅非常生气,立即向姐姐、姐夫告了黑状,并准确判断出外甥还和那个农村姑娘来往着。
   躲过了初一的刘嘉回到家里,一进门就被父亲打了两个耳光,紧接着就迎来了父母的一顿臭骂。脾气暴躁的刘母发下狠话,如果刘嘉不和龚梅断恋人关系,她就和刘嘉断母子关系。刘母还不解恨,亲自去儿子单位,当着许多人的面把龚梅羞辱了一番。龚梅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抹干了眼泪,毅然决然地向刘嘉提出分手。
   失恋的刘嘉向两个军师大倒苦水。李邈抱怨说:“我让你去应付一下,你不听我的,看看,还真把事搞砸了!”
   刘嘉说:“你不是也觉得张浩说的有道理,不去见面吗?”
   李邈说:“我只是说有道理,可并不赞成那样做。”
   财务科要提一名主办,刘嘉认为自己很有希望,但希望如何才能变成现实,还得找军师商量。
   李邈说:“这还不好办!老套路,带些烟酒,到经理家里走一趟,说明来意,不就搞定了?”
   张浩说:“走一趟是必须的,但不要说明来意。这种事大家心知肚明,点破了反而不好。”
   李邈随口说:“这样也行,免得给经理压力。”
   刘嘉买了两瓶酒和两条烟,晚上去了经理家里。经理夫妇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三个人天南海北随便聊了一阵子后,刘嘉借故离开。临走前,他突然觉得应该按李邈说的点明来意,免得经理还不清楚他此行的目的。于是出门前,刘嘉对经理说:“提主办的事,还请您多多关照!”
   “应该的,应该的。”经理微笑着点点头。就在刘嘉心中窃喜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给他火热的心浇了一盆凉水。经理好像突然才记起似的,转身从餐桌上拎起装有烟酒的塑料袋:“东西你请带走。”
   刘嘉心里“咯噔”一下,不知怎样才好。“这……这……没什么……这……”他支支吾吾,言不达意。
   经理把塑料袋往刘嘉手里塞,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刘嘉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一时手脚慌乱不知所措。他看经理的表情带着几分严肃,不像虚意推脱,最后还是不自觉地把塑料袋接了过去。
   经理换上了一副释然的表情,说:“这就对了。小刘,你记住,来家里坐坐我欢迎,千万别搞这一套!”
   刘嘉提着没有送出的礼物悻悻离去。他越想越觉得提主办一事可能被他的拙劣作法搅黄了,因为他知道,经理决不是两袖清风。他又把两个军师请来,商量接下来该咋办。李邈听刘嘉讲述了去经理家送礼的过程后,埋怨说:“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怎么能说破呢?”
   刘嘉哭丧着脸反问:“不是你让我表明来意吗?我是听了你的话才那样做的。”
   李邈说:“我开始那样说过,最后我还是赞同张浩的主意,不要点明,免得给经理压力,难道你忘了?”这话刘嘉自然没有忘记,只是当时没有想起。他万分懊恼,低下头不说话了。
   工会给了财务部一个公费疗养名额,按各类条件卡下来,只有刘嘉和一个叫张敏的够资格。工会主席的意思是,今年去不了的明年就可以去,让他俩商量一下,最好和和气气的,不要因这事闹别扭。
   刘嘉打听到今年疗养去庐山。他以前从未到过江西,刚好借此机会多去几个景点游览一番。然而当他听说张敏也没有去过庐山后,心里不踏实了。张敏的丈夫是公司某部门经理,受此影响,虽说张敏只是一个无官无衔的普通女人,可人脉很广,和好多领导都能搭上话;也是受此影响,她平时说话做事或多或少带着霸气,一般人都要让她三分。刘嘉连忙召集李邈和张浩商量对策。这次李邈来了个死鱼不张嘴。张浩献计说:“女人都喜欢吃喝玩乐,你和她商量,能商量出啥好结果?干脆编个合适的理由,直接去找工会主席。”
   刘嘉觉得只有这么做了。为了谨慎起见,他把目光转向了李邈,征求这位卧龙先生的意见。李邈一副释然的样子说:“这不明摆着吗,还有啥可说的?”
   “你的意思是……”刘嘉迷惑不解。
   李邈抬高了嗓音颇似着急地说:“我的意思你不明白?真不明白!啊——!”
   刘嘉皱起眉头一脸茫然。他刚要说什么,张浩抢先说:“你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要不今年就别去了,说不定明年还是庐山。”刘嘉已经激发起了去庐山的心,让蹦跳的心重新安静下来确实不容易,再说了,明年疗养是不是去庐山根本不靠谱儿,还不如抓现成的。他把大腿一拍,斩钉截铁地说:“好,就去找工会主席,搏一搏!”李邈面如净水,没有吭声。
   工会主席对刘嘉不和张敏商量而直接找他的作法很不满意。尽管刘嘉精心编造的理由很充分,工会主席还是给他撂了一句:“谁去谁留,你俩商量吧!”刘嘉又一次失意而归。
   张敏喜好游玩不假,可她儿子今年小学毕业,而且即将进行小升初考试,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很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今年能否进重点中学决定着六年后能否进重点大学。张敏的丈夫应酬多,一个礼拜不沾家也是常事,平日里由张敏照管儿子的生活与学习。张敏很想去庐山玩,却又担心自己不在家儿子松懈下来,万一考不上重点中学后悔都来不及了。她前后两难犹豫不决。如果刘嘉去找张敏商量,张敏可能会送他个顺水人情,问题也就解决了。
   张敏听说刘嘉直接去找工会主席,心里来气了。儿子的学习是否耽误不再考虑,她憋了一股劲儿,非要和刘嘉争这个名额。结果可想而知,刘嘉怎会是经理夫人的对手,他败下阵来。
   后来刘嘉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埋怨李邈和张浩。张浩看自己出了瞎点子,连连给好友赔不是。李邈却辩解说:“我当初的意思就是让你找张敏。你也不想想,工会主席让你俩商量,你却直接去找他,人家肯定对你有看法,而且找工会主席也把张敏得罪了,咋说哩?没把她当人嘛!”
   刘嘉说:“那你直接反对得了,打哑谜干啥?”
   李邈说:“我直接反对张浩脸上不好看,再说我以为你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更没有必要点破了。”
   刘嘉狠狠地说:“刘备凭借卧龙和凤雏,建立了蜀国。你俩狗头军师,净给我出馊主意,让和我和周瑜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邈说:“别怪我俩。你熟读三国,知道袁绍为什么会兵败官渡吗?”刘嘉没好气地说:“那与我有啥关系?”
   李邈微微一笑,调侃刘嘉说:“你不像刘备,像袁绍,专门采纳馊主意哦。”
   ......

共 33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颇有讽刺意味的小说。主人公刘嘉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身边有两个所谓的军师李邈和张浩,每当他遇到生活中的难题时,就会去找李邈和张浩商量,最初是他的恋爱问题,由于两个军师意见不统一,导致刘嘉不但遭到了父母的打骂,更是失去了自己热恋的女友。在单位的人员升迁之时,因为他的自作主张,使得原本很有希望的事情弄巧成拙,最终泡汤。最后一次,是在去庐山旅游的事情上,由于不尊任别人,而失去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悔之晚矣。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听从好的建议,但不能时时依赖别人,这样的话,恐怕一辈子都将一事无成的。一篇具有现实警示意义的精彩小说,值得细品慢读,倾情推荐共赏!【编辑:蔺忙珠】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蔺忙珠        2015-04-11 22:01:42
  感谢乡党老师赐稿【荷塘】,【荷塘】因你的参与而更加精彩!
2 楼        文友:蔺忙珠        2015-04-11 22:02:56
  一个人,多多少少要有点主见,不能事事依赖别人。
3 楼        文友:蔺忙珠        2015-04-11 22:03:29
  问好老师,开心快乐,事事顺意!
4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4-13 21:47:06
  老师的文风,专业,地道,还具有时代气息。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4-13 21:49:09
  学习开头第一段,学习学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