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夜访戏园子(随笔)

编辑推荐 【星月】夜访戏园子(随笔)


作者:荧屏之旅 秀才,2226.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63发表时间:2015-04-13 15:33:02
摘要:一场河北梆子道尽了我的美好乡愁。

离家十六个春夏秋风、在数不清的昨夜星辰、昨夜风里。自己一年又一年,像一片无法着地的落叶、浮萍,飘在风里、淋在雨里、炙在烈日里……一点一点地淌着自己的路、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在十六年的漂泊追寻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那个生养自己的家,渐渐的产生了莫名的近乡情伤的——乡愁。
   当一个人走在异乡的街头,走在一座座枯黄街灯渲染的城市。没有归属感的陌生是一只浇在心里的挑战冰桶。当那时、那刻、那景,在某个环境某个时间段,显现出一点儿与家有关的讯息:一句带有任丘口音的乡音;视野里出现关于白洋淀的词汇;公园里传来的梆评板胡声等等。无论多么微弱、闪过和短暂,都是一团点燃的烛光、一座彼岸的桥、一朵甜甜的棉花糖,家的那扇门“吱”地一声瞬间打开。关于家的温暖、温度和温情,像是细水长流的温泉流淌在人心灵深处的心田…….
   在没有春意的春天,在汩汩寒流里。我们又进了囚牢,开始了一年焚烧、煅化、亵渎自己的工作里。在周而复始、昨天重复昨天里,青春是一朵昙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陷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人的心脏永远浇筑在冰冷的墙里。渐渐没有了生机、自由和不羁。上上个周五,两位年过花甲的同事要带我去听河北梆子。开始,我并没往心里去。戏曲在我跟前就如同第一次吃螃蟹的尴尬,不知道该往哪里动手动嘴。我用听不懂根部无法支走他们。俩老头像传教士似的,让我无论如何加入他们的队伍:“现在唱戏的先进了,跟电视剧似的唱词有字幕。”“进戏园子,就跟去德云社听相声、去刘老根大舞台看二人转一样。”…….
   到了戏园子,天色刚刚擦黑。那是一座粉饰装修不久的文化活动中心,在两位老人的引导下,走进了据说能够容纳两千人的剧场。眼下,剧场的前三排座位都拉上了绳子。专门有几位白发脸皱的老人把守,原来是他们给结伴看戏的老友们占座位。我们选择了坐在西侧第五排,同两位老师傅断定,我将成为整个戏园子最小的观众。话音还未落,两个一笑没了眼睛的小胖墩,举着山楂糖葫芦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撅嘴问奶奶何时开戏,他们的天真外在让人倍感新鲜熟络。恍惚间,让人鼻子泛起一阵酸。家乡的青砖小屋、小巷小路和芦苇垛一一浮现。亲人、苇子、渔网和小船等,俨然成为影响、牵绊自己一生的家春秋。轻飘飘的日子像溢出的牛奶,甜蜜甘甜。而小前街大海爷的院里响起拉弦声,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电波。那时我们就是灵活的小猴子,为了一睹村老调团演员的风采。我们会爬上他家的院墙,迎着风站在高处东施效颦的,学他们调嗓子、走台步,最终换来的是被大海爷拿着扫帚赶散。那一幕幕的往事,像一张发黄的纪念册和一坛深埋的老酒,那份甜蜜的醇香永远藏在自己的心间,品尝着、回味着和感受着。
   天色完全染黑,络绎不绝的人流填充着硕大的场子,不久空旷的戏园子淹没在人的海洋里。前后左右的老头老太太虽然倍感亲切,可坐在他们中间我是那么另类。就在我磕着瓜子无聊的四周张望时,突然吃了一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原来也有不少与我年岁相仿的人来听戏。一切尘埃落定,戏园里的惬意和慵懒像点燃的薰香,人和人之间的掠夺、欺诈、计较和争吵等等全都放下了,心里只剩下一潭静止的清水……
   舞台的大红幕终于拉开,乐队的伴奏开始。由著名河北梆子演员许荷英、刘凤岭等倾情演绎的古装剧《秦香莲》拉开帷幕。当那刚劲沧桑的演奏响彻千人剧场时,我心里是那么地激动,因为那是久违了的家的声音。台上的演员一亮嗓子,我们同事三人不再做任何交流。剧场里上千人也不再言语,观众都完全入戏了。跌宕起伏、除恶扬善的戏剧,让老人们不停擦拭着浑浊的泪。看到他们苍老的容颜、满头的白发和不再挺拔的身形,莫名地想起了父亲、母亲和家里一年年老去的父辈。听戏让人触景生情,我和母亲还有一段关于戏曲交集的小插曲。
   记得每年到了秋风瑟瑟,黄叶飘飞的时节。母亲则进入为全家抵御寒冬的攻坚战里。她和布匹、棉花、针线、顶针等占满整个土炕上,铺展棉布,撕拉、拍打、填补白棉花,用嘴抿抿线头,定睛往针眼里穿,一切准备就绪。开始缝制我们一家四口的棉被、棉衣。
   在母亲忙碌碌的针线活里,总伴着老腔老调的戏曲,到了有精彩过门的段落里,她都要跟着哼唱几句。这一唱不要紧,招来了同母亲交好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她们一拉溜坐在炕沿上,记得那天放的是评剧《秦香莲》。也不知道这出戏哪来的魅力,这群不识字的女人,跟着命苦的秦香莲哭了好几个来回。我实在不理解走上前,按下暂停键,“亲人们,你们这是闹什么呢?”想不到这个举动捅了马蜂窝,她们异口同声一起嚷,“你说这孩子,倒什么乱,你快打开!打开!”秦香莲刚一出声,瞬间把她们带走。那会儿,我正迷情歌王子齐秦。好不容从一位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那,连蒙带骗,外加承诺的,借来一盘齐秦西藏演唱会的磁盘准备翻录。舍不得自己小虎队、张学友等歌星歌曲的磁带,最后用《秦香莲》的带子做了翻录盘。这不要紧,为这事我付出了惨痛代价,母亲整骂了我两天。
   树的年轮在树心里镌刻着圈圈环环,光阴西斜在墙上映射着最后的云彩,白洋淀东岸的家传来的风声等等,再回头看时,人生的三十三年已经永远丢在不知名的世界里,失落里是一阵悸动和伤感。当剧终人散时,我从戏园子里出来,外面下起了雨,车灯照亮的小雨点像是晶珠。走在春雨里,雨水打在身上凉飕飕的,可心里却是暖的。除了河北梆子《秦香莲》带给自己的感动,我开始计划起这个月工作以外的行程,月底回家,陪着已是不惑之年的老母亲听听戏……
  

共 21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游子思乡的感情只有真正远离过家乡的人才能体会,思乡的人行走在异乡的街头巷尾,空气中哪怕是有一点点与家乡有关的气息,他们也能敏锐地捕捉到。作者就是这样,一个人行走在异乡的街头,内心的漂泊感使得自己的视觉和听觉都对那些熟悉的家乡影子极其敏感,满心满眼都是家乡的往事。一次听戏的经历,将作者心里的这份乡思乡情乡愁完全引诱出来,随着那些关于母亲关于家乡的童年旧事不断在脑海里翻涌,作者终于难抑思乡之情,决定月底回家陪母亲听听戏……一篇充满乡情和孝心的文章,感动,推荐欣赏!【编辑:凌江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凌江雪        2015-04-13 15:34:22
  感谢作者赐稿星月!期待您的更多精彩!
凌江雪
2 楼        文友:凌江雪        2015-04-13 15:39:37
  一篇随笔,文章朴实,情感真挚,文笔娴熟,能够看出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但是些许的语病和错字还是应该能免则免,好作品里的瑕疵比一般作品里的问题更让人觉得遗憾。
凌江雪
3 楼        文友:凌江雪        2015-04-13 15:41:33
  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至少33岁,江雪冒昧问一句,您的母亲真的是不惑之年?
凌江雪
回复3 楼        文友:荧屏之旅        2015-04-18 21:07:05
  嗯,谢谢编辑,这是常识性的错误,感谢指正!!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