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平凡世界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平凡】我所理解的平凡(随笔)

精品 【平凡】我所理解的平凡(随笔)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作者:贝之纯 举人,346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96发表时间:2015-04-18 19:10:31

【平凡】我所理解的平凡(随笔)
   1
   新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路遥和他这部长篇力作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激起了人们重读《平凡的世界》原著的浓厚兴趣。
   初闻《平凡的世界》和路遥的作品是在高三。那时虽然学习压力山大,但我却“不务正业”、忙里偷闲地游览各种小说。在《韩寒精品集》的封二上,看到出版社推广的作品里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心想,平凡的世界怎能写出吸引人的东西?好奇心引发了我阅读的兴趣。那时流行用电子书阅读,既方便又不易被老师发现。也许是习惯了“快餐”式的阅读,大块头的《平凡的世界》让我无法很快读完,再加上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没有体会,觉得小说不是说苦就是说难,便认为的确是“平凡”的。于是,就没有兴趣和耐性读下去了。
   大一时,写作老师在讲课中提到了路遥。他说,路遥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体验过很多生活。有一次为了体验饥饿的感受,竟两天没有吃饭……写作老师的那番话,使我对路遥先生的创作态度十分敬佩。正好同学有本路遥作品集,我借过来一看,并无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就读了《人生》、《惊心动魄的一幕》等短篇小说和创作随笔。
   路遥先生作品里散发的泥土香使我感到新鲜,传递的那种不甘现状、奋力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让我感动感怀。我就自己买了一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读完,我对路遥先生有了许多亲切感,对那个时代的生活也有了大概的了解。特别是看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后,更使我生发出许多的感触,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了出来。
  
   2
   路遥先生这部作品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他的作品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这部作品反映了1975年到1985年中国当代变革最为剧烈的十年,也是普通人生活发生转折、思维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不论是读原著,还是看电视剧,都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感怀,为之发奋。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让我感动落泪有三个因素。
   一是为剧中人物所泣。剧中以孙家人生活为主线,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骨肉丰满、呼之欲出的人物。如踏实肯干、有责任心的孙少安,不甘现状、追求理想的孙少平,老实憨厚的孙玉厚,热衷政治的孙玉亭,无知死板的孙兰花,精明能干的贺秀莲,浪荡“逛鬼”王满银,为官正直的田福军,好弄权术的田福堂,美丽善良的田润叶与田晓霞,真诚温柔的惠英嫂子等。特别是给少平二次量血压机会的女医生,虽然戏份不多,但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孙少安和孙少平是两个男主角,对人的印象是最深的。
   对于孙少安来说,他也应该有过与弟弟少平、妹妹兰香通过求学改变人生的梦想,只因家里太贫太穷,使他不得不在十三岁时就辍学回家务农,瘦弱的肩膀与父亲一道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顽强地扛起拉扯这个“烂包”大家的责任。或许是命运的坎坷、残酷的现实、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没有时间与精力为自己诉不平、鸣冤鼓;也或许是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他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坚强,他要软弱的话,这个家庭就坍塌了。在剧中,我们没有看到他为自己流过眼泪,看到的则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多么挫折、多么困苦,他依然是那副倔强、坚强、要强、图强的模样。
   孙少安首先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当少平因家庭困难不想再上学,而故意骗他说钱丢的时候,他只是不管不顾不停地在雨中、淤泥地里来回寻找,少平怎么劝说他都不为所动。他有的只是一句话,得赶快把钱找到,交了学费继续上学!当他与心爱的润叶分手时,他虽然心中万分留恋,但现实的距离使他只能将对润叶的爱埋藏在心底。当他得知润叶与向前结婚后受到委屈时,他鲁莽地教训了向前一通,以期润叶能够幸福。在与秀莲结婚后,他没有淡忘了责任。秀莲心疼他干重活,吃饭给他捞稠的、给他白面馍,他却嫌她偏心,说“我捶你呀”;秀莲偶尔抱怨这个“烂包”大家太拖累,嘟囔着要分家时,他不解地问,“照你这么说,奶奶爸爸,弟弟妹妹都不管了?”
   孙少安还是一个勤劳肯干、有福同享、讲诚信的人。
   他虽然没有上初中,却是原西县最年轻能干的生产队长。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乡巴佬”,但却有着“不敢再穷下去了”的观念。他先将猪饲料地分到户,后又率先将责任田分到户,先后受到过大队批判、公社关押,可以看出他在勤劳致富上是有远见的。他开砖窑后,他让村里许多人、甚至邻村的人到他砖窑干活。当砖窑一批砖烧坏后,他除了发问苍天“穷人干点事怎么就这么难”外,先是买高价砖送到向他砖窑定砖的建筑工地,再是想方设法给砖窑工人发工资。他致富后,又为村里捐款建学校,造福子孙后代。
   孙少平这个人物应该是路遥小说里的“常客”。如《人生》里的高加林,《你怎么也想不到》里的薛峰,《姐姐》里的高立民,《风雪腊梅》中的康庄一样。他们都是些积极进取、聪明好学、不甘平庸、渴望走出去的农村知识青年。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一个不甘现状、不愿平庸、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
   上学时期因为吃“非洲馍”而感到自卑,因为高干子弟条件优越而产生嫉妒反感,因为郝红梅与他同样的遭遇而倍加同情。他因为在村里教不成学时,他不甘一辈子就待在双水村里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虽然少安与他为此争吵过,但他还是执意要出去寻找自己的世界。他在黄原地区揽工时,为了让村支部书记收下他,他宁愿人家给他工资少一点。因为不会说谎而得罪了他的远房舅舅马顺,不但被舅舅拿走了一个月的工资,而且还不能在此继续干了。他在丢掉饭碗后,对亲戚关系的思考同样现实客观。后来有幸进入大牙湾煤矿当了一名矿工。这个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看不上眼的职业,孙少平却不惜“送礼”想争取这个名额。当上矿工后,在没有太阳温暖、死神如影相随的工作环境中,他将生活的苦难作为人生磨练的必修课,没有停止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没有停止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行创作。当他有希望离开煤矿时,他却认为他的心属于这一片,或许是为了一辈子照顾惠英和孩子,心甘情愿做一辈子“黑媒子”。孙少平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既不甘命运平庸、想出人头地,又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身上所具备的真诚、正直、恒心正是我应该学习的。
   二是为剧中的情节感动。
   该剧最为虐心的情节当属田晓霞之死了。田晓霞这么率真善良、有情有义的一个姑娘死了,让人为她好人没好报的结局感到悲伤,也为少平失去一份来之不易的真爱、失去一个有望改变人生命运的机遇而感到悲哀。丰满的理想转眼就变成骨感的现实让人接受不了。我们都希望少安润叶、少平晓霞能够跳过现实的鸿沟,你情我意、相亲相爱。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是不可能的,少安与润叶因身份差别、地位悬殊最终未能如愿喜结连理,少平与晓霞倒冲破世俗阻挡,但却被上天“破坏”、阴阳相隔,让人唏嘘不已。
   诚然,与自己心爱的人分离,确实很痛苦,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适应现实。看结局,少安、少平、润叶,他们三人虽然都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但生活还得继续,责任还应承担,虽然生活很平凡,但都能从中体会到幸福。正如少安与润叶的最后谈话: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又如少平元旦在惠英家中喝醉说的那番话:感谢生活赐予我的一切。我们分明可以看出他眼中的满足和幸福。
   秀莲不嫌弃少安家的“烂包”光景,离开山西老家远嫁给少安,帮着少安挑起生活重担,同甘共苦十几年,好不容易熬到了好日子,却得了绝症,让人再次感叹上天的不公。少安虽然心里还爱着润叶,但他知道,最适合他的还是秀莲。当他打算与秀莲共度美好人生时,上天却不再给他机会了。他唱着信天游,拉着秀莲回村过年的情节,让我哽咽不已。为什么路遥先生会对这样一个任劳任怨、体贴温柔的女性的结局安排的如此之惨,我无法知道。或许这正是人常说的人有旦夕祸福吧。我得到的启示是珍惜眼前,感恩生活,关照好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三是路遥的创作态度使我钦佩。
   路遥是个人生坎坷、命运多舛的作家。七岁因家庭条件困难而过继给伯父。高中毕业后他便回乡务农。参加过红卫兵,种过地,教过书,做过临时工,吃过不少苦头。后因写作才华崭露头角,有幸到延安大学中文系深造,随即开始了写作生涯。
   作为一个作家,他的确是值得尊敬的。据说在《平凡的世界》创作中,路遥曾因小说中“田晓霞”之死而痛哭流涕,可见他已将自己置身戏中。在写孙少平下铜矿时,曾亲身下铜矿体验生活。为了实现精神价值,路遥独自去了毛乌素沙漠,在那审视自己,观照社会。为了积累充足的写作时间,他经常挑灯夜战,使身体生物钟紊乱。为了有写作灵感和驱赶疲劳,他烟不离嘴,终于积劳成疾、身患绝症。我看《平凡的世界》落泪,不仅是因为情节感人,最主要的还是为路遥先生的那种舍我忘我的创作态度和写作境界而感动。
  
   3
   另外,剧中有四处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一是没有想到当年人们的生活是那样的苦。少平在学校一日三餐竟然都是两个“非洲馍”,没有菜没有汤,天天如此,他怎么能咽下去?他怎能坚持下去?
   二是没有想到当时的社会是那样可以随意践踏人权。少安踏实肯干,年纪轻轻就当上生产队队长。民以食为天。他为了能让大家多吃几口饭,就把生产队留的养猪地分到家户作为自留地。被人发现后,公社和大队竟召开批判大会,由民兵押着站在台上接受社员批判。少安与润叶不能成双,在当地找不下婆姨,一是因为少安家穷,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与少安受到批判有关吧。可见在人治的社会,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是得不到保障的。
   三是没想到当时的人怎么会那样极左?最典型的就是少安二叔和二婶。他们的生活都到了衣不裹体、三餐不继的地步了,但他们不是想着怎样谋生存、求温饱,却还热衷于政治活动。特别是到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期,人人都抓住机会,或在责任田里精耕细作,或在村里开砖窑、办企业,或外出揽工、做生意,生活都芝麻开花节节高。而只有孙玉亭两口子还是像在大集体一样,说是关心政治要看报、学习、开会,其实就是想偷懒耍滑混日子。他在少安的砖窑干活不务实也罢,还给少安出了个馊主意,搞什么开窑点火仪式,让少安辛辛苦苦挣得血汗钱打水漂,花到没有意义的形式主义上,真是害人不浅。由此可见,当前中央把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点,可谓抓住了要害,顺应了人民群众所盼,必须要巩固整改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决不能让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形象工程”等形式主义死灰复燃。
   四是当时人们真的就那么不讲究门当户对吗?少平诚然爱学习、好上进,能吃苦、人诚实,但他在黄原地区毕竟只是个揽工汉,就是最后招了工也只是个“煤黑子”,那么一个地委书记的千金真的会死心塌地爱上他?还有少平妹妹兰香,虽然学业好、人品好、长相好,但省委副书记的公子真的会钟爱她这个来自偏远农村的“灰姑娘”?是上天有意眷顾他们兄妹俩,还是当时的人们确实是那样找对象只重视人品而轻视门当户对?反正,在现如今的社会简直不可思议。也许这是路遥先生一种美好的理想,也许他以这种小说结局来满足常人那种苦尽甘来、好人有好报的心理吧。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忠实于原著,片头开场白是用路遥先生的原声,主人公地道的陕北方言,特色鲜明的黄土气息,向人们真实再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代特征和人们的平凡生活……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三十年后拍摄成电视剧还能吸引众多观众,引起强烈反响,既说明路遥先生的原著有非凡的感染力,又说明这部电视剧的改编拍摄是成功的。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人指出电视剧改编中有几处漏洞:一是黄原大桥坍塌后,纪检部门调查发现,该桥在建设中监理环节出现问题。而我国建筑工程实行监理制度是1985年以后实行的。二是田晓霞被洪水冲走后,她妈妈带着她六七岁的弟弟来到她父亲田福军的住处,指着她的照片,让弟弟记住姐姐,向姐姐学习。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全面推行,到1982年上升为国策。田福军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可能生育二胎。另外,还有人对电视剧中城里人说的是方言,而农村的一些老头、老太太却说着普通话等等。这正说明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之理。但瑕不掩瑜,这部电视剧还是得到众多观众的认可和好评。
  
   4
   《平凡的世界》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他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或经历过的那个世界。我读了原著,看了电视剧,从中对平凡的含义加深了理解。
   我认为,世上有两种苦。一种是物质上的苦,一种则是精神上的苦。两者相比,或许物质上的苦人们还好承受。因为穷则思变,多难兴邦,苦难的生活可激发人们改变现状的努力。但精神之苦对人却是致命的。比如一些贪官一失足成千古恨,不是被处极刑,就是身陷囹圄,顿时名声扫地,灰头土脸,虽有吃有喝,但生不如死;有的人痛失亲人,精神崩溃,整日以泪洗面,难以走出痛苦的阴影;有的人吃穿不愁、有房有车,但精神空虚、寻花问柳,萎靡颓废、自毁前程。

共 630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平凡的世界》当属一本不朽的文学著作,一部全景式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以温暖的方式诠释了人们的爱恨纠葛和人性,凸显了劳动和奋斗的主题。作者先是介绍了自己与《平凡的世界》的故事,为下文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接着作者在自己熟读小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点让其感动的因素、四点不可思议的地方以及自己对平凡二字的深刻理解,为我们理解《平凡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在作者看来,书中的人物让他感动,孙少安的责任、担任和能力,孙少平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等;还有书中的情节,特别是田晓霞之死,以及秀莲对于孙少安的爱情,让人记忆深刻;最后便是路遥先生的创作态度,都足以让作者感动,也让我们感动。接下来作者不仅立足于小说本身进行分析,还能够根据当时的实际对小说提出了一些疑问,或是不可思议地地方,足以反映作者对于历史的熟悉程度,令我们拜服。当然作者并没有紧抓这些不足,反而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给人以启示,进而阐发了作者对于平凡的看法。在作者看来,世间只有两种苦,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便是精神上的,而当前人们精神上空虚,进而陷入一种苦闷。因而我们需要一种坚持的精神,对待自己的生活,不抱怨,不放弃,从而使自己不平凡。而且作者还从中认识了爱情的含义,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空想一些虚幻而美好的事情。严谨的结构,清晰的逻辑,富有感情的文字,作者为我们分享了一部《平凡的世界》,也给我们带来一场文化盛宴,给我们很多不同的视点和感受,让我们对这部小说又有一个新的认识,相信我们会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问好作者,谢谢赐稿平凡。好文,欣赏并且倾情推荐。【编辑:青木小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420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嫣然盼晨曦        2015-04-18 19:13:36
  问好作者,谢谢作者为我们解读了《平凡的世界》,让我们有一个新的理解和认识。
嫣然盼晨曦
回复1 楼        文友:贝之纯        2015-04-19 08:45:45
  感谢文友的支持。
2 楼        文友:青木小屋        2015-04-18 19:14:56
  其实我也很喜欢这部小说,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青木小屋
回复2 楼        文友:贝之纯        2015-04-19 08:46:58
  感谢编辑的精心编辑,小贝遥祝春安。
3 楼        文友:青木小屋        2015-04-18 19:15:20
  问好作者,期待作者更多精彩。
青木小屋
4 楼        文友:潮仙        2015-05-10 09:24:09
  《平凡的世界》的热播,激起我重温路遥先生作品的兴趣,勾起我对路遥先生从心底的怀念和敬重,引发我对人生真谛的深入思考,鼓起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扬起实现人生价值、追逐心中梦想的风帆,乘风破浪,直济沧海。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