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闲读木心(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闲读木心(随笔)


作者:劭彤 布衣,29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10发表时间:2015-04-18 21:45:09

为木心,请停一停。
   ——题记
  
   一、木心生平概况:
   木心,原名孙璞,号牧心,后改木心,诗人,画家,散文家。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当地富商家庭的独生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私塾教育,十几岁在离家不远的“茅盾书屋”里接触到大量西方经典著作。1964年进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没多久又转到林风眠的“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1982年,56岁的木心离开中国,旅居美国纽约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自1984年至2000年,他已出版了12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据说他曾用文言文将一本充满人间情愫的《诗经》译得至纯如水,不含一丝杂质。木心在台湾和纽约的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有一批人会定期听他习文授课。
   1984至2000,他已出版了十多本小说、散文和诗集。他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也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全国搞旅游开发,乌镇一青年干部了解到木心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名流,通过王安忆,又转至陈丹青,再三邀请其回乡居住。先生的落叶归根,给这个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又增加了一份艺术气息。生活五年后,木心于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去世,卒年84岁。
  
   二、我心里的木心
   我心里的木心,是个很有“腔调”的海派男人(指气派、风度、格调、情调、素质、品格)。夏天,一身黑西装,带着黑礼帽,衬衣领白得发亮;冬天,黑呢大衣,黑呢礼帽,一条格子围脖一丝不苟地叠加在大衣领里。也见过穿着白衣白裤的木心照片,一样的气度不凡,有格调,有风度,一双大眼安静地注视着世界,仿佛洞穿一切。
   说到先生外貌,用了最恰当的“腔调”,说到先生的才华,用两个字“渊博”。他不仅通晓美术,文学,还精通音乐和历史。想到时下用“小鲜肉”来形容有型有貌的明星,先生该算是一份“老鲜肉”了,可木心先生有句:“绝色美貌是看不清看不准看不完的”,想必他的美,是内外兼修,非平常可比。
   十多年前,作家陈村便竭力介绍国内的读者阅读木心的散文和诗歌,那时我粗鄙不知。后来陈丹青笔录、木心讲述的《文学回忆录》,虽然造了一定的声势,随后也波澜不惊。只是,在一些资深读者那里,木心的书已落地开花,我偶然得知,一些我崇拜的书虫们在读木心,便也趁势买来名气最响的陈丹青笔录的《文学回忆录》来读,终因年老眼花,在搁置了好久之后,所幸有一朋友,向我推荐一款手机音频,安装好后,第一时间下载木心的这本《文学回忆录》来听,于是,古今中外的作家轶事、文学典故、先生的观点等等,便伴了我晨昏假寐,逼退了世间嘈杂,心在他的讲述中,渐渐的往岁月里沉入。
   文学这件事,跟儿时听老祖母讲故事一样,老的会讲,小的自然爱听,听到信以为:月亮里住着嫦娥,小鸟填平了大海。木心说阿波罗不安于天,常来人间,怎样,怎样。非常好听,我就信了,一路听着,从希腊神话到魔幻现实主义,从莎士比亚到唐诗宋词,呜呼哀哉——人说一醉解千愁,我这是一书解春秋了。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由一位叫林木垚播讲。她朗读时略带口音,有股生疏的味道。除了梁文道的前言,陈丹青的后记,一共四十二讲,我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听了一个多月,她那特有的一个语调,少有起伏情绪,却又那么执着的讲述,被我认可到认定她差不多是木心的精神代言的地步:平静,如深谷中汩汩流淌的山泉,知不知道,它都在那里,不卑不亢,不喜不忧。
   木心精神好懂,就比如他说一件事:“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这是看透人间万象的警句,十四个字就可以颠覆世俗观念,细想想,他说的还真有道理。最好的例证是马未都,玩着玩着,不仅养已志,还传播了中国古文明古文化,成为社会名流。还有一句,说得到位:“要脱尽名利心,唯一的办法是有名有利,然后弃之如敝屣。”像扔烂鞋子一样扔掉名利,首先得有名利,这话太实在了,不禁令人莞尔。类似绯句,百度一搜,不下百句。
   木心把凛凛然的文学史,当成家教,不能不说这是高人,世上最难的,大概就是把复杂简单化。他像私塾老师,只不过是脱了长袍,换了光鲜的西装革履。外貌好,讲课好,人又清雅得如仙人落入凡间。
   开始听他的《文学回忆录》时,还没有学习写古诗词,那时我尤爱他讲的英法文学,及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他对世界文学史简直描述得出神入化,他甚至和拜伦雪莱称兄道弟起来,使人感觉,文学史里的那些伟大作家没那么高不可攀。我有全套的莎士比亚戏剧vcd,束之高阁多年,借此拿出来播放,自觉已不似当年那般看的是热闹,人性的美丑,跟随先生的解读,再也不会浮于表象了。最近学古诗词,又开始听木心讲唐诗宋词,越听越入迷,仿佛也成了他的学生,幸喜既不交学费,又可卧可躺的没了样子,写不写得出诗词在其次,重要的是,精神得到精神的沐浴,整个人似尝到了甘怡,美妙不可言说。
   我通过木心的讲述,将那些早已淡忘的文学名著一点点回忆起来:文革后期的苏联文学、文革结束后解禁的但丁的《神曲》,《奥赛罗》、《荷马史诗》、《唐吉坷德》、《世界名著100部》、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我的学生时代,处在文革十年,十年荒芜了学业,逢到冰雪融化,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中外名著。阅读是一种救赎,这话不假,我在阅读里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但毕竟年少,阅读时囫囵吞枣,看的是书中的热闹,所幸遇到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经由先生生动的讲解,高屋建瓴的注解,那些模糊的形象,便又鲜活起来。
   通过文字,似能仰视到三尺讲台上的木心,平静外表之下,沧海桑田中不着岁月的痕迹,独享那简练的语言里的高山流水:“我的文学,有政治性,是企图唤回人类的自爱……若人人知爱自己,就好办了。”先生所说的自爱,莫不是一种胜却人间无数后的自知,自知之后的自尊,唯有自尊,才懂敬畏,敬畏众生的一种结论,因此才有他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依旧无言的表情。
  
   三、说说木心的尴尬地位
   “先知在自己的国度,没有床位。”现代文学,怠慢了这位大智大美的木心,实在令人寒心也令人揪心。
   艺术服务于大众,作为大众的一份子,在阅读之后,颇有些个收获,说到底还是比较私人的事情。网络文学大行其道,那些作家即得了名也得了利,我不忍观看,除了怕虐心,还如鲠在喉般的难受,找谁要药去?
   倾尽精力,引导读者去阅读木心,作家陈村是第一人,他说:“初读木心,如遭雷击,彻底词穷,当真觉得自己瘪下去矮下去,却又无比愉悦。”可惜引来读书界的争议、不以为然,致使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师一直没有大红大紫起来。还有一位记者,中肯地说:“木心是孤独的实验者,思想的流浪汉。”他是独立的,没有八股文那般迂腐套路,他延续了民国之风,文字有一种老清新的味道。这位记者说:“整个社会,特别是读书界,对木心的价值是低估的。”
   陈丹青力荐木心,在文学界读书界颇有微词。感谢媒体,提供给普通民众以这些信息,我们自会判断哪些人喜欢木心,哪些人不喜欢木心。很多人知道陈,画家、文学评论家、作家,他揭露过美术高考黑幕,骂过人。这样的人推荐自己的导师,自然会落以不实把柄。恐怕目前,木心的存在,正如南唐后主李煜——唐诗里不入列,宋词里不入行,但是不妨碍他的诗词成为千古绝唱。木心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却也没有被雪藏,毕竟有一些人,愿意并喜爱他的散文,他的诗歌,以及他的《文学回忆录》。
   2015.4.16

共 29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于木心,我也是知之甚少,但通过作者的讲述对木心也有了大概的了解。作者学识渊博,文笔老道,语言简练,言简意赅的表达出作者对木心的景仰之心。其实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失败者,无论是有效还是无效的试验和探索性尝试,对于文学都是大有裨益的。敬重木心,我们应该记住像木心一样对文学热爱并作出自己贡献的人。【编辑:旷世苍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旷世苍狼        2015-04-18 21:45:39
  作者标注的是散文,不过我感觉更像是随笔
我的微信号是ksclang
回复1 楼        文友:劭彤        2015-04-19 14:29:48
  写作上,我一直犯愁自己的生涩,渴望学习,却总不得要领。谢谢苍狼,仅两次评论,使我受益匪浅。远握!祝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潮仙        2015-04-29 08:26:38
  唐诗里不入列,宋词里不入行,但是不妨碍他的诗词成为千古绝唱。木心虽然没有大红大紫,却也没有被雪藏,毕竟有一些人,愿意并喜爱他的散文,他的诗歌,以及他的《文学回忆录》。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劭彤        2015-06-22 20:24:52
  回复迟,抱歉!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