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孤独的三毛

编辑推荐 孤独的三毛 ——活出生命的原汁原味


作者:汉水银湖 秀才,153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7发表时间:2015-04-19 09:30:13
摘要:通过三毛的生平事迹和言语,想表达用心生活的人,都能触摸到生活的本质。看起来喜庆热闹,骨子里却是孤独的。

三毛去世好多年了,但我依然深深地爱她。我一直在问自己:究竟为什么喜欢三毛?到底喜欢三毛的什么?
   有人讲了一个笑话,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美丽的狐仙为什么仅仅只爱穷书生呢?答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最是这一句深情的独白足以叫人心生追慕。在三毛的文字里,相视一笑莲花开。
   三毛的一生是文海寻梦的一生。
   三毛说,她没有不识字的记忆,在小学里,拼拼注音,念念《国语日报》就一下子看故事书了,这是一种天才的文人,直接秒杀了所有的探寻因子。小学对她就意味着:背书,考试,考不好就挨打!她从小就爱书成瘾,醉心于大家作品,能和优秀的文章共鸣。她的一生坦然率真,勇敢传奇,是那个时代的一支奇葩。
   我喜欢她的个性,没有一点的矫揉造作,忠于自己的内心。尤其是三毛在写《赤足天使》时,能记得四五岁时穿的鞋子,却想不起少年时穿什么鞋。内心是生活的内化记忆,没有谁愿意把无聊的苦痛深埋心底。选择性记忆是人脑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机制。人体是一架精密的智能机器,它会自我优化记忆愈合伤口。从她年少的文字里就能读出少年的尴尬,“向街的大门是没有意义的,对我,街上没有可走的路。”丝毫不勉强自己,找不到可走的路,就把自己深深地关起来。在心灵没有合适出口时就如水中的月亮停泊在心的中央,把生命灵魂和尊严演绎到了极致。原地不动是最好找到的地方,不勉强才能解读真正的心意,才能活出本色人生。能做到这样的忠于自己的内心,首先要感谢她的家人,没有这样开明的父母,三毛断然不会成就她的流浪生涯,也不会妙笔生花,写出这么感人的经历和感悟;其次,要感恩她优秀的兄弟姐妹,没有他们在学校的优秀表现,也激发不出三毛对自己的挖掘;最奇妙的就是三毛在情窦初开的花季,碰到的那位改变了她一生的人,“五月画会”的顾福生,还有情系一生的荷西。
   我以为:一个人能否成就自己,家人和恩师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碰到麻烦时,“我很少开口求人,这使我自由。”“我多看书,这是我多活了几度生命。”从这些话里,我们能否看到三毛对生命炉火纯青的爱。她的这种唯有源头的活水就是她的性格,自我倔强,毫不让步。为了成就有质量的人生,不打丝毫的折扣。最是这一点,折服我的心。席慕蓉在《栀子花》里写道:“有些深印在生命里的记忆,却是不容我随意增减,也不容我退让迁就的,那怕只是一棵小小树。”对一颗花树如此,对自己的内心就可想而知了。
   在三毛的作品中,我们能读出一个真实勇敢的三毛本身。我们知道她生在重庆,小学时想嫁给“匪兵甲”,有个痴人爱人荷西,游历过五十九个国家,十九岁情困阳明山,二十六岁时有个情人死在她的怀中,晚上睡觉容易惊醒,怕吵。她活得如此简单而透明,坦荡而不羁。她似乎不是作家而是一位生活的勇士,精神上一位可以学习参考的大姐姐。“一般性的快乐往往可以言传,真正深刻的快乐,没有可能使得他人意会。快乐和悲伤都是寂寞的。”三毛这样说,我感觉极是。一个不懂生活和生命本质的人,很难让人信服,特别是作家。
   童年自闭七年,是心灵探秘的七年。这七年让他赤裸裸地面对自己寻找自己,一个有幼小的心灵里能装多少能量才可以自燃这么久!本应该上学和小伙伴游戏的年龄,她却只能在家人陪伴下独自面对受伤敏感的自己。有位心理学研究者告诉我们:我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儿时的梦想。梦想和爱人一样,轻易得到的,一般不会太珍惜。对三毛来说,梦想和爱人都来得特别的曲径通幽。她才如此要死要活地爱惜和努力。
   酷爱读书的三毛一定是太孤独了,才如此渴望高水平的交流沟通。“要是三毛死了,《红楼梦》请千万烧一本来,不要弄错了去烧纸钱”,她是如此对自己的弟子们说的。一个人有没有梦想怎么样来衡量,用排除法。什么东西是生命里最重要的,就是没有他你的生命不再完整。梦想就是你把想做的都做了,还感觉不对味不满意。就像挠痒痒,找到了痒痒的震中。梦想就像找到对的自己,心一下子沉静了下来。也像浪子要回头一样,他找到了内心对的自己。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不是外面的金碧辉煌,而是内心的淡定从容。我喜欢三毛,真实地面对自己,大胆地挖掘自己。不断地迁就和懈怠只能在俗世应景,红尘陪衬。
   诚然,有人就会反问我:那三毛一生数次的自杀也能让人心生敬佩?我负责任地认为:生命的质量在于质不在于量。我比任何三毛的任何其他粉丝都渴望,三毛能活到杨绛的境界,给我们这些文海探秘的莘莘学子们,一些忠告一些启迪,哪怕一点点。就像英年早逝的李小龙杰克逊海子一样,他们的一生就是传奇的一生,专门用来让人心生瞻仰的。
   三毛的文字,在流浪中传奇。三毛的爱情,在曲折中生辉。她绝不是我们所描述的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女青年。红尘三扣,从出生结婚到她的死亡的每一个桥段,都给我们演绎了一曲凄美而悠扬的生命乐章,而主旋律确实是孤独。其实细细想来,谁又不孤独呢?
  
  

共 19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三毛深深热爱,对三毛的一生做了比较深入的解读,三毛传奇的一生是一个谜语,至今令人好奇,三毛的内心肯定非常孤独,她喜欢《红楼梦》,那是一种“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苍凉,一种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易逝生命的悲悯之情,给人深深的感慨和思考。【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汉水银湖        2015-04-19 22:04:03
  谢谢老师深刻点评,我将用更好地作品回馈大家。
汉水银湖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