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青山不老

精品 青山不老


作者:因为有你 秀才,121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8发表时间:2015-04-26 18:29:30

青山不老
   不久前的清明时节,雨雾蒙蒙,老天仿佛要把人间这一季的思念泼撒大地。我与大哥泱及侄儿伟依照传统习俗从陆水县城回老家祭祖。
   我的家乡是出城北约25里的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大村庄。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昔日若大的村子里的常住农户也越来越少,但每年清明前后回乡祭祖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约上午10时,我们驱车便来到了村前山黄花林祖坟地。黄花林是地处丘陵的一块高地,花草茂盛、树木葱郁;举头望见四周稻田,细雨下油菜花开,满目一片金黄,蜂蝶翻飞,芳香扑鼻。
   来到父亲、爷爷的坟前,我们拱手把寄托思念的常青花蓝插于坟头,放上随带供品,跪在地上,点燃冥纸后,然后开始祭拜。依照惯例,祭祖时,最后还为紧邻祖父的一块巍巍隆起,春芽萌动,生机勃发的无名墓地祭奠扫墓。
   侄子伟不解其故,你们在这个无名墓前参拜,是什么人的墓地呀?记得父亲在世时的一年清明节,父亲带大哥与我在祭典爷爷时也被我问到过同样的问题。
   这块无名的墓地是我们爷爷的武术师父的!大哥只得将当年从父亲那儿听来的故事,再跟我和侄子伟讲一遍。当年受人崇敬的长辈们,就长眠在这长满篙草的坟丘下面,让人追忆,叫人感慨。
  
   二
   曾听父亲生前时说起,爷爷中等身材,体格健壮,头脑灵活,是个会武功的人。
   十九世纪未,爷爷王恒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读了几年私塾之后,为了强身健体,家里就把他送到邻县跟着外祖父学武功,爷爷的外祖父也是一名武术师傅,对其从扎马步等基本动作开始,然后拳术、棍术、剑术等,手把手一招一式地教,示范武术动作,时间不长,爷爷有了浓厚的武术兴趣和一定的功底。12岁那年,他的外祖父突然因故去世,爷爷只得回到家中。
   同村有恶少金、银、宝三兄弟,听说爷爷学了点功夫,便故意找茬打架,爷爷也不示弱,以一战三,打了个平手,各有一些外伤,后来,大人们出面把事摆平;事后,爷爷对自己之前所学功夫产生动摇,并发誓将继续外出拜师学艺,不学成武功不还乡。
   在家里的安排下,不久,爷爷便赴崇阳县拜一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陈师傅为师。师父在看了爷爷之前所学基本功演示后对他说,你这些动作只是一些基本功,有些还是花拳绣腿,还很不够,习武必须吃很多苦,流许多汗甚至流泪,否则前功尽弃,你能坚持吗?
   爷爷回答说,请师父放心!我一定会选择坚持!
   陈师傅所在的陈家庄位于天城不远处的青山脚下,那里山清水秀,是练拳习武的好地方。爷爷在师傅那里勤学苦练,真的说到时做到;梅花桩、鹰爪功、绑沙袋以刀、枪、棍棒等武术练习尽管很苦,但爷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坚持下来了。师父对爷爷很满意,特别是爷爷有一定武术天赋让师父打心里喜欢。几年后,爷爷终于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有一次,爷爷在因事路过七里冲的途中,天色渐晚,突然,有两个强人手持刀具拦住了爷爷的去路,要求留下买路钱;爷爷沉着应对,在与其周旋中,果断出手,赤手空拳制服了两盗匪。
   爷爷学成后还乡,曾祖父已过世,便与其母亲共同生活,日子也过得清闲自在。
   村子里原金、银、宝三兄弟,也都是二十岁左右,从小习武、好逸恶劳、偷鸡摸狗之人。他们在那年的一个冬日,又想仗势欺爷爷,当时,十八岁的爷爷正在安排自家的门口水塘捕获准备过年用的鲜鱼,三兄弟便明目张胆地到池塘边抢鱼。
   年轻气盛的爷爷也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头糸一条毛巾,手持一根扁担冲上前去:你们这三个无赖之徒,简直是欺人太甚,老子今天要教训你们!
   不一会儿,爷爷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金、银、宝三兄弟打得求爷告饶:爷爷,鱼我们不要了,饶了我们吧,我们三兄弟再也不敢了。
   爷爷“勇斗恶人三兄弟”,并得饶人处且饶人,展现了自己的武功和品德,震慑了危害一方的地痞流氓;也成为了村子里与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武术师傅。
   爷爷不但武功了得,但从不欺侮弱小。一次,与同村伙计贤外出在武汉的一码头上行走时,由于贤语出无礼貌在先,被对方狠狠地抽了一记耳光;待对方再行出手时,爷爷上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制止了事态,也并没有大打出手。
  
   三
   后来,爷爷成家了,共生育了九个子女;但那个年境,不幸夭折六个,仅成活三个儿子;我的父亲本来排名第九,因此成了“三爷”。在生活中奋斗的爷爷没有忘记他的师傅,在一次拜见师傅时,得知师傅家因灾妻离子散、孤独在家的命运时,便毫不犹豫地将师傅从一百多里外的崇阳县接来家中,怡养天年。
   爷爷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还是那句话,请师傅安心在此生活。他的师傅其实也十分了解他的这个徒弟的品格和为人,只得应允。
   师傅在爷爷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后,便觉得拖累了爷爷,欲外出谋生。爷爷看出师傅的心思后,便在村子里开办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家庭式武馆,为师傅招募了一些小学员,教授功夫,并常伴师傅切磋武学,日子虽说清贫闲散,但也怡然自得。
   随着时间推移,爷爷的师傅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能得到爷爷及家人的精心照顾,师徒俩亲如父子的情谊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在村子前有一片被人们称为黄花林的青山,那是师徒俩喜欢的大自然习武之地。师傅过世后,爷爷按地方习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他的师傅安葬在黄花林。
   再后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未,爷爷去世。父亲根据爷爷的遗愿,将爷爷也安葬在了村前的那座青山黄花林,并紧靠他的师傅坟墓;也许青山不老、师徒情深才是爷爷的本意。
  
   四
   大哥的讲述,让侄儿伟不停地点头;其实,关于爷爷与他师傅的故事也让我深受感染。
   我曾听父亲生前说起过爷爷的一些事,只知道爷爷是我们当地有点名气会武功的人,曾勇斗同村的三恶少;很少打听爷爷与他师傅的故事,当年的清明祭祖时,也不知道爷爷与他的武术师徒葬在一起,同眠于祖坟青山。
   我虽说没见过我的爷爷,但我想象中有一身武功的爷爷,其威武干练及慈祥的音容笑貌,有时也确如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闪现。
   每逢清明,心中不免思念。为我的爷爷及其师傅的坟头填上几锹土,摆上几件供品,烧上几张纸钱,以表示我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我感到欣慰的是,母亲虽已年近九旬;但仍有我们晚辈照顾以尽孝顺之心;尽管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财富家产,但是我能勤奋务实,忠于职守,以诚待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基层公务员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愧于心,无悔祖辈!
  
   五
   临近午时,祭祖完毕,雨水也渐渐停歇了下来。爷爷为其晚年的独身武术师傅养老送终的故事,足以见爷爷的师徒情深以及爷爷的为人品德;爷爷对儿孙们的教育不言而喻,对良风善俗的传承更具别样情怀。
   “人生易老天难老”,谁也离不开人生的自然规律。看破红尘,善行善言;清明祭祖,不忘祖宗。此时此刻,我似乎看到了当年我的父亲带我们,来给我的爷爷和他的师傅及祖先坟头填土扫墓的场景;并清楚地记得父亲生前曾喜欢的一首诗:“日日开门见青山,青山一色不改颜,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问我几时闲?”
   我的爷爷和他武术师傅的故事,有如青山不老的传说;武功是中华的传承,武德更是不可多得,因此,我虽然没有得到爷爷的武功传授,但我更羡慕爷爷;特别是其师徒情深的美德,也将永远为后人所称颂与敬仰!
  

共 29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爷爷的师傅,被爷爷当做父亲一样来对待,正所师徒如父子。在师傅遭遇危难时候,爷爷把师傅接到家里,精心照顾。师傅过世后,爷爷按地方习俗将他隆重的安葬在了黄花林。爷爷去世时。父亲根据爷爷的遗愿,将爷爷也安葬在了黄花林紧靠他师傅的坟墓。文字之中,表达了作者对爷爷人品的敬佩之情,赞扬了爷爷对师傅的感恩之情和回报之举,令乡里敬佩,令后人仰慕。拜读。 【编辑:紫气东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427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5-04-26 18:29:56
  文章描写的爷爷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对恩师亲如父子,并为其养老送终,其仁、义之举,令后人感叹。问好。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回复1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15-04-26 20:15:00
  深谢指导,遥祝春安!
2 楼        文友:清心妙语        2015-05-06 11:05:43
  浓浓的亲情,厚厚的敬意!有其祖,必有其孙也!!!
   非常令人敬佩的老人!!!
回复2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15-05-06 16:45:08
  深谢好友指导!遥祝春天安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