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幺娘心中有本书

编辑推荐 幺娘心中有本书


作者:椰帆 布衣,27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46发表时间:2015-05-09 22:04:29
摘要:通过对幺娘少年因贫辍学、自由恋爱、结婚生子、孝敬婆婆等事例的叙述,客观地反映了乡村留守妇女婚育观念的变化。

冷雨霏霏,八十五岁的祖母下葬了,幺娘在坟前跪着痛哭。
   她太伤心了,祖母去世前,幺爷外出打工,堂弟在外求学,幺娘一人在家孝敬祖母。老人家先是骨折,幺娘包车送到合江骨科医院确诊为无法治疗后只能回家躺卧在床。祖母年轻时耳朵就不很灵便,满过七十后接近全聋。近三四年里,祖母双眼也失明了。幺娘家单身独户的,我在镇上工作,两个弟弟在外打工。我父亲母亲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身体也不怎么好,居家距离祖母家有一段距离。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幺娘一人在她家照顾年迈多病的祖母。
   幺爷只比我大三岁多一点,我读师范的时候,幺爷写信给我说她和未来的幺娘订婚了。幺娘的婆家在习水河南岸的半山腰上,幺爷家和幺娘婆家隔河相望。那时候还没有手机,结婚前,幺爷说她喜欢在晚上遥望幺娘家的灯光,灯光热烈而又红火,看着看着,灯光里就有幺娘娇好的面容,甜甜的微笑,幺娘在幺爷心中是如花似玉的。
   祖父在幺爷四岁的时候去世。那时正值文革时期,早已去世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地主,曾祖父前后一共娶了六房妻室,祖父是第三个曾祖母所生。解放前的荣耀正是“文革”时期的耻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月,祖母带着我的父亲母亲,三岁的我,一岁的弟弟;十三岁的姑姑和四岁的幺爷顽强度日。为了尽量减少半饥饿状态的煎熬,祖母和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分家,我和弟弟自然跟着年轻的爸爸妈妈走。两个家庭都缺少劳动力,两个家庭都只得靠勤劳节俭过日子。
   幺娘刚进门的头一年,本来那时候已经开始打工了。一般的观点认为,幺爷个子矮小,是不适宜外出打工的。其实幺爷身体结实,一米五八的身高,在崎岖的山路上扛着一百多斤的重担也能健步如飞。也许是害怕出远门的缘故,也许是幺娘要留下来陪伴年老的祖母,幺爷又舍不得与幺娘分居的缘故,幺爷幺娘都留在了老家。幺娘在家养猪,幺爷在家种田。粮食是够吃了,幺娘喂猪赚来的钱不得不用来还她和幺爷订婚结婚所欠的债,家里经济是拮据的。
   幺娘第一胎小孩难产。幺爷、我父亲抬着难产的幺娘往镇医院赶,为什么不包车呢?一则那时候车子少,二则幺爷幺娘家甚至我们家实在没有钱。幺爷和父亲他们汗流浃背地抬着幺娘赶到镇医院,经过医生努力,小孩生出来了,是个死胎。幺娘的身体也被折磨虚弱了,医生大力抢救,幺娘身体才渐渐得以康复,我们悬着的心情也稍稍平静。又过了两个春花秋月,幺娘即将再次分娩。这一回,一向忙着农活的母亲都早早停止劳作,幺爷也和包车的车主作了联系。母亲接到消息赶到幺爷家,进了幺娘的卧室,小孩很顺利地出生了,是个完美无缺的男孩。这个小孩就是我的堂弟,是幺爷幺娘唯一的孩子!
   幺娘为人谦和,遇事忍让。尽管祖母有时候“斯文人”、“笨儿媳”地对着幺娘唠叨,幺娘却总是笑呵呵的,好像耳朵聋的人不是祖母而是幺娘自己。说真的,幺娘一点儿也不笨。我和妻子新婚不久,幺娘送我妻子一本书,是关于优生优育的。妻子告诉我,幺娘在生下头胎是死胎后,就找计生站办了准生证并拿了一本优生优育的书,怪不得她生第二个孩子顺顺利利,原来幺娘相信科学,原来计生协会的工作人员在对幺娘进行热心的帮助。
   幺娘是婆家里的“大姐大”,在她读初中的时候,她已有了一个妹妹三个弟弟。家里还有幺娘爸爸、后奶奶,与幺娘爸爸同父异母的小姑姑。幺娘爸爸领着一大家的老老小小在温饱线上拼命挣扎,后来竟衍生了家庭矛盾。后来,幺娘的后奶奶居然用沾了老鼠药的甜糖毒死了幺娘最小的两个弟弟。这件事好像直至幺娘后奶奶衰老死亡都没有上报执法机关,事情也只在山民的唏嘘声中渐渐消停,幺娘的爷爷,幺娘的后奶奶和幺娘后奶奶出生的小姑姑自然和幺娘他们分家了。听幺娘讲,他们并没有对毒死弟弟的奶奶有太多的怨恨。生活条件逐渐好转以后,幺娘他们吃腊肉豆花等好吃的饭菜,一定要邀请爷爷一家子分享。幺娘读书的日子,既要打猪草,洗衣服,做菜做饭,还必须照料兄弟妹妹。幺娘的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有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可惜她在读初中时就因要为弟弟妹妹节约学费钱而辍学了。
   到祖母越来越需要幺娘照顾的时候,祖母的话语变得慈爱起来。以后幺爷外出打工,堂弟在石堡学校住校读书,照顾祖母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幺娘肩上。除幺娘以外的人都判断祖母的听力接近全聋了,幺娘有办法让祖母知晓家里家外的事情。比如我——祖母的长孙,考进县城工作,后来又主动调回石堡的事情,比如幺爷买回液晶电视的事情,比如堂弟光荣考进赤水一中的事情,祖母靠着幺娘的特殊表达方式知道得一清二楚。祖母解大小便时需要人搀扶。母亲、姑姑都曾亲手搀扶,祖母比较两人和幺娘的搀扶方法后,还是选择了幺娘来搀扶。祖母说,搀扶她自己解大小便时需要巧力,需要柔顺的力,而这一切,幺娘拿握得最为到位。
   幺爷一人在外挣钱,幺娘还存起了钱修小洋楼。幺娘在家,除了料理祖母外,还种田种菜,养鸡喂猪。村里的留守妇女,很多人喜欢赶集,喜欢玩点儿娱乐性质的麻将大二。幺娘除了办事外一般不赶集,从来没有玩过麻将大二。祖母节约,幺娘节约,堂弟也节约。幺爷从外寄回家的钱,幺娘差不多都存进了信用社。幺娘修小洋楼的时候,我亲眼看见幺娘背着一百多斤重的河沙爬梯子,看来,幺娘的斯文,只是不愿和人吵架斗嘴,说话轻言细语罢了。幺娘修房子“断水“(就是盖楼坪)那天,下起了冻雨,飘起了雪花,幺娘平时在村里“帮忙”是个踏实人,村里的男男女女都来帮忙,该是对幺娘踏实帮忙的回报吧。祖母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在晚年也会像城里人一样住进小洋楼。
   幺娘平日言语不多,堂弟的性格和幺娘有些相似。堂弟在校学习就像幺娘当年一样勤奋,堂弟每学期期中期末都会捧着奖状奖品回家。他们母子俩应该有悄悄话:班上的大事小事,老师的张王李性,幺娘心里十分清楚。唉,应该的吧!幺娘,祖母,堂弟他们三人,相互体贴入微,除了辈分关系,在心灵深处他们更是心心相映的朋友。堂弟假期在家,幺娘陪着他看书。幺娘喜欢看的好像还是有关“计生”方面的书籍。据石堡乡计生站袁平会站长讲,乡里举行的计生、卫生知识抢答赛,只要有红星村四组的杨显会(就是我幺娘)参加,杨显会拿到的奖品总是最多的。前年,赤水县城一批妇科病专家来石堡计生站为妇女免费检查妇科病。幺娘接受了专家们的检查,及时检查出了妇科病,后来到赤水县城一家妇科医院成功治愈。
   安葬祖母时,幺娘痛不欲生。人们理解幺娘的那种感情。祖母虽说重病缠身,对幺娘孝心备至心知肚明,弥留之际都在想着如何减轻幺娘的护理负担。面对一个越来越知恩感恩的婆婆,幺娘更是觉得自己的孝顺和护理理所当然,更希望自己的孝顺能对婆婆延年益寿。幺娘知道婆婆终究会辞世西归,可那一天真的来临了,幺娘和我们还是感觉有些突然,毕竟是生死两重天啊!从此,祖母再也不可能享受到幺娘的熬汤送药、做菜做饭了。往昔的音容笑貌,往昔的嘘寒问暖,竟然被眼前的一堆黄土阻隔。望云思亲,云海茫茫,祖母啊,孝顺您的一举一动,分明早已成了幺娘的习惯,随着您的驾鹤升天,幺娘不能在您老人家面前亲手表达了……
   祖母去世后,幺娘遵从祖母遗嘱,半年之内继续留在老家为村里人红白喜事帮忙。春节后又一个月,祖母嘱托之期已过,幺娘随幺爷外出打工,打电话回来说一个月有三千多的工资。堂弟在赤水一中读高三,成绩在特优班也是名列前茅,我对堂弟能考上重点大学是一百个放心的。因为,堂弟和幺娘一样,心中有本书。那本书,是一本孝亲敬老、勤奋踏实的书,那本书里有真善美,那本书里有正能量!

共 29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幺娘心中有本书,这本书是应对苦难的沉着镇定,这本书是勤劳节俭,这本书是孝顺忍让宽容。文章从幺娘的身世说到作者的家庭,通过具体的生活故事和细节,把幺娘这本书写得具体感人。人生怎样过?作者幺娘的故事是能给我们以很好启迪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5-09 22:13:06
  做人就是要有一本明白书,能像作者的幺娘一样,有了这一本书,人生之路何愁不顺,人生又怎么不会得到尊重?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椰帆        2015-05-09 23:14:28
  谢谢春雨阳光,这篇文章,绝对真实。初稿时为了弄点感人的效果,后来发现那样其实是对亲人的不尊重,所以改稿删掉了虚构的成分。没有想到,您也能读出平淡的感动,不愧是江山文学的好编辑,谢谢,真诚的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