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西风】娘在家(散文)

精品 【西风】娘在家(散文)


作者:云中书僮 布衣,28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23发表时间:2015-05-10 21:31:10
摘要: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却没有担忧到娘就在这寒冷的夜色中等着我的归来,刹那间,无限歉意填满了我的心田,泪水情不自禁盈满眼眶。“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   有家,就有娘。常回家看看,我又想起了这首歌曲。

【西风】娘在家(散文)
   岁月蹉跎,我从十几岁离开家乡,转眼已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到老家与爹娘相聚。随着爹娘一天比一天老,其他兄弟姐妹拖家带口陆续离开农村。尤其是爹病逝后,只有娘孤身一人留在老家。我几次试着和哥哥姐姐商讨安置娘的晚年生活,但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虽然五个家庭都争着接受娘,娘却不愿意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家庭里长久生活下去。
   常回家看看,歌声虽不时触及了灵魂深处的情感,却又难以带动回家的脚步。
   从周六决定动身回家,直至周日上午,刚准备踏上回家的路,手机上的QQ头像急速闪动,点击,发现是客户发来的订单,匆匆打开软件处理。下午二点,娘打来电话,说:“怎么还没到,饭菜都凉了!”我抱歉地对娘说:“上午回不去了,下午再回家。”
   将文件整理结束发给下道生产工艺,急忙上路,时针已指向下午四点。回家的路,是从市区转乘两次公交到达县城,在县城的路边等候回乡的农村客运班车,简单的几次换乘,区区七十公里不到的路程,但却需要耗时至少两个钟头。
   车内人挤人,周围充满着时急时缓的喘息声,空气变得异常浑浊。不过,想到终于踏上回家的征程,心情也就变得开朗起来,感到车内的拥挤不再是煎熬,而是一种热闹。
   车子穿过闹市区,因为堵车,时开时停,几站路开了半个小时。好在换乘上至县城的公交车走的是出城高架,车轮滚滚,一帆风顺。
   到了县城,堵车重演,每遇堵车,我就会联想起中国的人口问题。十三亿,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堵到了众多的二三线城市;从省城堵到了县城;从县城堵到了乡镇;从火车站堵到了汽车站;从汽车站堵到了公交车站,常回家看看的道路,常常被堵。十三亿,难道我们真的是被人口问题堵住了吗?
   看似简单的常回家看看,其实是千呼万呼始出来,我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去蹚北上广的浑水,到了那,家也就更远了。
   到达县城郊外的公路边,这是回家的客车必经之路。没有车站,等车的人都站在路边,初冬的风裹挟着尘埃扑面而来,路旁除了光秃秃的树干,没有任何遮挡寒风的物体,路人冷得不停地挪动着脚步,眯着眼睛焦急地向远处张望着。残存的一抹夕阳渐渐西沉时,我开始怀疑通往老家的最后一班客车是否已经开走了。
   此时,对面路上行走着三三两两放学的孩子,我想,生活在城里的女儿应当也放学回家了吧。如果不是城乡二元结构,隔离了亲情,娘就不会留在老家,每个这样的傍晚,正是我们全家相聚、其乐融融的时光啊!
   可这个简单而美好的憧憬,却在我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的那一刻就彻底毁灭了。
   娘也曾试着在城里生活,但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娘进了城,度日如年,每天在我们上班,孩子上学的时间里,娘独自一人留在家中,更是如坐针毡。娘在城里经常唉声叹气,不断催着我送她回农村的老家,说老农村可以串门,可以种菜,娘还挂念着家中的老屋、农田、菜地等等,娘可以说出城里的一百个不是,全然忘了在农村的一万个不便。
   我常常在梦中惊醒,在夜深人静时忧虑。娘,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留在农村,要自己一个人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自己乘车去集镇上买菜购物,自己去交电费、电话费,自己去寻医问药,还要为回老家看望她的儿孙们准备饭菜……柴米油盐酱醋茶,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出差错的可能。而娘,八十多岁了,怎么会不出差错呢?作为子女,又有什么理由让娘来承担差错的后果呢?
   城市渐渐远了,车上的人渐渐少了,家渐渐近了。冬天的乡村,荒凉、阴冷、寂静无声,我睁大眼睛,借着车灯吃力地留意路旁的标记,担心一不留神,车子开过了村里的道口。
   车灯扫过一块坟地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下车后,还要步行两公里没有人家的村道,心里暗暗叫苦,那段路,正有一块三面环水的老坟地。
   客车在我的忧郁中到了村口,车门在乡村黑乎乎的夜色中打开,我茫然无头绪地一脚踏进漆黑的夜色中,正欲定定神分辨一下方向时,眼前亮起一束手电筒的光芒。
   “娘!”我惊呆了,我万万没有想到,娘竟然不顾耳聋眼花、不畏严寒站在这黑夜的寒风中等着我归来。
   “娘在家,还能让你走黑路?”娘冷得直打哆嗦,但我听到娘说话的语气依然十分坚定。
   儿行千里母担忧,我却没有担忧到娘就在这寒冷的夜色中等着我的归来,刹那间,无限歉意填满了我的心田,泪水情不自禁盈满眼眶。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问个平平安安!”
   有家,就有娘,无论多么忙,都要常回家看看。
  
  

共 18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家,就有娘;有娘,才是家。作者以一次艰难的回家过程,道出了外出打工族的繁忙与艰辛,道出了人满为患的回家之难。抒发了内心对娘亲的挂念和不能亲侍老人膝前的无奈。谁不想常回家看看?但是,城市工作的快节奏,路途上的坐车难,时时困扰着在外的游子。虽然我没有作者这样的经历,但我耳闻眼见了周围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人在外,心却惦念远在家乡的爹娘,的确是个让人非常纠结的问题。作者用平凡的叙述,抒发了深厚的亲情,让人动容。感谢作者赐稿西风,推荐文友们赏读。【编辑 午夜梦回】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15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午夜梦回        2015-05-10 21:38:43
  羡慕云中书僮家有老母在堂,也为你的困扰纠结。一头是生身的娘,一头是赖以生存的工作,尽孝真的很难。这种状况要改变,因为母亲已经很老了,不要给自己留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
午夜梦回
2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5-05-11 09:26:15
  这又何偿不是天下无数儿女的纠结?
3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5-05-11 10:14:58
  有娘真好!既是是回家的路再艰难,回家的脚步依然是坚定的!非常感动人的一篇佳作!拜读了,问好书僮老师!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4 楼        文友:春闺梦里人        2015-05-11 10:32:20
  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读罢不觉热沮盈眶了。
( (
回复4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5-05-11 13:33:51
  很多人看了这篇都流泪了,这篇曾发表在新安晚报上
5 楼        文友:晶莹        2015-05-11 17:55:03
  什么也不说了,书僮的文是发自内心的真言,当读到最后,你看到手电筒的光,叫了一声“娘”时,我的眼泪顿时出来了,对娘感恩的话讲不完啊!想办法给娘一个归宿吧,毕竟80高龄了,不能有闪失啊!
( (
6 楼        文友:雪雪竹        2015-05-11 18:44:24
  千辛万苦回娘家,有娘就有家,喊一声娘亲,心里踏实无比,这是家里的主心骨
7 楼        文友:泸溪灵子        2015-05-12 16:48:25
  是母亲节送给母亲的吗?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好好享受母爱,欣赏,深情而又质朴的好文章。问好你的母亲
回复7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5-05-12 19:08:22
  感谢您的品读与问候,祝福
8 楼        文友:斯琴        2015-05-13 07:51:16
  姐以前读过这文,感动,今读还是感动,对照自己,有点蒙羞,悄悄的骂自己是个没良心的东西。其实你是写出所以在外漂泊者的心声,我村有一个50岁的北漂,他在北京交响乐团,经常出国参加演出,回一趟家也很难,那年农村还没有电话,他忽然回来,母亲正吃剩面条,看他回来,放下碗就炖肉,他端起母亲的碗就吃,母亲潸然泪下,说:你很饿吗?妈以为你下午回来,正准备吃了这剩面条再给你炖肉,都怪妈。少吃几口。一会吃肉。
   他边吃边说:妈,不是饿,我是吃家里的饭香。他妈炖好肉,他又吃了不少。后来他才说,回家多吃娘做的饭也是一种孝顺。因为娘的心愿是盼儿想着她
回复8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5-05-14 09:15:34
  你的故事更感人,也更能体现游子的心情
9 楼        文友:斯琴        2015-05-14 22:49:12
  你这文在我心中是绝品
10 楼        文友:斯琴        2015-05-14 22:50:43
  江山评审发挥不好,我理解不了,能给个不精的理由吗?
回复10 楼        文友:云中书僮        2015-05-15 17:35:30
  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精不精无所谓,大伙喜欢就好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