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勃朗宁手枪(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勃朗宁手枪(散文)


作者:山那边 布衣,496.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42发表时间:2015-05-11 11:39:05
摘要:现代人的标志出门看车,战争年代的青年人看配枪。其实人比物重要,做一个好人有用的人,比你开什么车、配什么枪更重要,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道理总不会变。

【荷塘】勃朗宁手枪(散文) 【一】
   常言道:往事依稀魂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人到老年,总是忆旧,老是想起当兵时光:那时候我正年轻,作为一个新兵,我在一群老兵中显得十分幼稚,他们讲述西路军征战往事,那血淋淋的激战场面,惊得我闭不上张开的嘴巴。一个湖南籍老兵好开玩笑,他会手托住我的下巴,让我的嘴巴回位,他说:“小伢子,莫要被吓到。要好好练兵做准备哦,改天和日本人打仗,怕比马匪更凶哦。”其后,我被调到总部特务团教导队,学习军事技术,我们的老师有老兵,有高级将领,学习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德国的、苏联的、日本的战略战术,还要操练打野外、游击战术的单兵训练,在肉搏战术讲解中,还请“反战同盟”的日本兵,教我们拼刺刀……等到下课,也没时间休息,大家都到野地里去挖野菜,到石头缝里去扒拉陈年旧岁掉落在里面的核桃,我们的肚子需要任何能把它填满的东西,正经的粮食极其稀缺,远远不够大家食用。
   教导队的集训,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所有的学员都是排以上干部,环境艰险,规定结业后立即回归原作战部队,我和另外几个人却没有回归原来的连队,39年底,通知我们到总部另行分配工作。还没有跟大家告别就离开刚刚熟悉的老部队,我们的心里都有些别扭,作为军人,对未来的新任务没有猜测只有服从。
   在太行前总司令部,见到一个女首长,漂亮又精干,她细细的腰上别着一把小手枪。别人告我说,她是总部组织科长,长征过来的。同时说,她腰上是一把小号勃朗宁手枪。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勃朗宁手枪。她首先向我们讲明了军工部建立的作用和意义,然后鼓励我们在新的战线上努力完成这“比打仗更艰巨的任务”。工作交待完,她和我们握手道别,没想到这是我们最后一面。42年反扫荡战役,她壮烈牺牲。
   以后的时光,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接手了地方上的工厂作坊,组建兵工厂,白手起家,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造枪炮和炸弹,几年间我也从普通一兵变成了兵工厂长。1942年,我到军工部所在地河北邯郸开会。会议期间,我发现在领导席位上有一个我认识的人,姓袁,他是阎锡山部队的军官,我参军以前,地方上建立“牺盟会”,当时给老百姓做报告的就有这个人,他当时穿闫军制服,我立即报告给保卫部门,保卫部门也不清楚,陪我到了办公房间,两位部长都听了我的揭发,一会儿,政治部张主任就把那人带来了,张主任向他耳语几句又指了指我,他笑着过来和我握手,两位周部长都笑了:“一家人,一家人。”张主任郑重介绍:袁处长,1931年的老党员,曾潜入阎军作地下工作,担任过阎锡山新军的军事教官,所以你误会了。后来,新军身份暴露归入八路军建制,他终于回家。我啪的一个立正:“对不起,首长,误会你了,向你赔罪,敬礼!”袁处长对部长说:“不简单,这位同志很有警惕性,对党忠诚。”会后,我们回工厂前,袁处长鼓励我:“不错,参军四年就有这么大的进步,现在当了厂长也算领导了,来,给你开个小灶,换换装备吧。”于是,我拿着处长批条子到后勤部的军械部门领武器,一进库房,我立即看中了一把小号勃朗宁手枪。
   这些年在军工部门工作,我对各种武器,尤其是长短枪支有了些了解。在库房的众多型号手枪中,我立即看中了一把精巧的比利时生产的勃朗宁1906小手枪,当时俗称“掌心雷”。我当时选择小枪,并没有从实用上过多考虑,这也许是年轻时的虚荣心吧。
   不久,战争进入艰苦岁月,敌我拉锯战激烈进行,一次,队伍打散了,我们工厂一部分人员与县武工队相逢,于是结伴进入深山掩蔽,和武工队汇合,使我稍感安心,因为我们兵工厂的人员大都没有经历战阵,没想到走过了几道山梁,突然与一股日军迎面相逢,一开始大家都没有看出来,等到离得近了,大家一起惊呼散开,由于山沟里灌木和野草茂盛,虽然遮蔽了我们,可是也看不到敌人,于是大家冲着前方不断开枪,武工队的还依托着土梁抛手榴弹,打了许久,不见了对方动静,以为把敌人都打死了。胆大的摸索过去查看,原来对方人少是一个小队,居然后撤溜了。大家松了一口气,坐下来歇息。突然,王大队长说:“敌人去向不明,注意隐蔽。”话音刚落,大家还没找好地方,头顶上一梭子子弹扫了过来,大家就地卧倒,慢慢向弹道的死角移动,原来小股敌人绕道占据了一处制高点,架设了机枪,用火力掩护他们撤退。我由于精神紧张,打了几枪,最后想起要给自己留一发子弹,打开弹夹一看,子弹没了,心里又是一阵子慌张,因为大家都知道,不能当俘虏。所幸敌人也不敢恋战晃虚一枪,终于撤得杳无人烟了。敌人跑了,大家反而更紧张了,谁知到周围潜伏着多少危险呢,最后,大家找了一处山崖顶部休息,说是如果打,咱们在高处,打不过,身后就是山崖,咱们就跳下去。歇下来,我查看自己的手枪,看见王大队长在笑,我问他笑啥,他揶揄我:“你那个枪比老娘们的炕笤帚强,离着几百米远,你那玩意儿能顶啥用,留一颗子儿给自己,你到都打光了,舍不得自己用。”我也有点惭愧,作战部队都呆过,现在用这把只能打五十米的玩意儿,等于在战场上玩命,令人后怕。由于过度疲劳,大家都躺在野地里熟睡过去。半夜,枪声大起,惊醒了大家,看到不远处火光一片,枪炮声密集,似乎是总部所在的XX镇方向。不一会,听见,武工队王队长一声大叫,只见他手指着地面张着嘴说不出话。大家看见,地面上一大片过兵的痕迹,其中的马蹄印迹历历可见,这是夜里绕过我们的日军留下的,他们的目的是偷袭既定目标——前线总司令部,所以就没有惊动我们。大家偷偷吸了一口凉气,我们的生死处于一线间。虽然在半夜的山梁上冷风习习,可是我们都惊出了一头冷汗。
   天刚放亮,几个人牵来一匹大白马,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东洋马。虽然我当兵就在通信营,经常骑马,对这匹显然是受了惊、乱蹦乱跳的大洋马也不敢造次试骑。中午时分,几个战士跑来寻找,见到了大白马立即向我们索要,说是陈赓司令员的。有人不服,说:“口说无凭,你怎么能证明是你们的?”那个小警卫员没理我们,打了一声唿哨,那马立即跑了过来欢跳,又随着警卫员的口令卧倒、起立。我双手一拍,没得说,是陈司令的马,归还。小警卫看见我腰间的枪,跑来一个敬礼:“谢谢首长!”我的天,沾这枪的光,成首长了。那个年头,我军可没有军衔,所以,看佩枪判断。
   知道我这把小撸子的人还不少。一天,有人找上门来,拿来一个沉掂掂的布包,小心翼翼打开,一把大号的22式勃朗宁。想起在山里跑反时,王队长说过我的枪中看不中用,是女同志护身的。后来,在紧急时刻,我也觉察到它威力不足,弹夹里只有六发子弹。别人告诉我,真正的好枪是新的大号带连发的勃朗宁,装十发子弹,一枪打过去,能把人打一个跟头。现在,这么巧,有人送了过来。原来,我的佩枪早有人惦记,所以,有人便用这把大号的勃朗宁来换,其实,经历了那场遭遇战,换一把威力大的手枪,正合我意。
   反扫荡战役后,我打听到自己原来的部队驻扎在附近,就抽空去看望,从调工作离开他们快三年了,等大家见了面我才知道,原来鬼子偷袭总部那场战斗,就是我们的部队在保卫总部,敌人的武器凶猛,我军损失很大。当下我们清点教导队的同学们,发现一半人都已经牺牲了,我抱着剩下这些战友大哭起来,他们有许多人是红军西路军战士,躲过了馬匪的屠杀,却牺牲在抗日战场,牺牲以后许多人的尸体都找不到。
  
   【二】
   1944年继延安整风后,我们太行根据地开始整风,家庭成分高的、有文化的、国统区来的、参军没有介绍人的、找不到证明人的,都进学习班,问题严重的进顽固班,被看管起来。我是个农民出身,没多少文化,因此没我什么事,许多同志被关起来,全部工作都压在少数人身上,我们简直忙不过来。许多人受到刑讯逼供,尽管上面就延安整风出现的问题,提前打了招呼,但运动一旦展开就不管那些。一些原来极左时期受过整的还有经验扛得住,但知识分子出身的新同志就惨了,一位姓路的秘书被打得乱交待,他不但说自己是特务,还说他在单位里发展了特务组织,于是更多的同志,包括一字不识的大老粗老红军都被关起来。由于此案牵扯到敌特,部队的敌工部与地方公安局协同办案。县公安特派员韩XX被派到我单位,一次在一起吃饭,他忽然谈到我的枪,我立时警觉,最后我明白,是县公安局长想要跟我换。我以军队与地方武器管理部门不同回拒了他。
   某天中午吃饭,这位县公安局长来这边办案,正巧坐在我身边,当然也许是有意坐在我身边,他和我捣闲话说:“你们机关属于部队编制好,配枪挺松,一个营级干部都能用勃朗宁啊!”公安特派员老韩说:“他以前是厂长,现在是总部的科长(团级)。”我没说别的,只是告诉他说:“不管我是干什么的,我的枪是‘前总’袁处长批的。”
   路XX特务组织案,牵扯到七个人,都是各部门领导,包括我的直接上司和许多同事,他们都是37年“事变”前参加革命的老红军。由于他们坚决不承认又缺乏证据,一直不能结案。后来,时局紧张,大反攻需要充分动员,大量任务压了下来,为扩大巩固我根据地,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于是上面下了一道命令:运动立即停止,一概问题等局势稳定后另行甄别解决,于是,大家各回各单位继续工作。
   1945年,我们分区司令员要结婚,他的前妻就是总部当年给我安排工作的那位女科长,湖南籍老红军,在42年反扫荡战役牺牲了。现在这位未婚妻是太行地区有名的女县长,由于去分区司令部要路过我们这里,就安排由我招待她住宿,我立刻把我的住房打扫好,安排我爱人来招待她过夜休息。吃饭时,我陪着她,同时注意到她腰里别着一把“掌心雷”——这就是我原来那把1906型勃朗宁小手枪,连枪套都是原来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造反派夺取我所在单位的权利,我们这些“当权派”纷纷靠边站。年底,忽然来了许多“红卫兵”抄家并把我揪到厂里斗争,批斗台上的大横幅:彻底打倒大特务XXX。我怎么成大特务了?原来,路XX特务案当时作了一个总结材料交给上级部门。XX县公安局领导及韩特派员等在分析案情时,那个县公安局长说:“路XX上上下下交待了那么多人,而他与XXX厂长关系最密切,交待的名单里怎么没有他!是不是有意隐瞒?”最后,他们写了一个分析意见,很武断地认为我有特务嫌疑,建议控制使用。这个材料没有直接上报,而是塞在我的个人档案中。过后我细究此事,感到一切起因皆因为这把勃朗宁手枪,而且,他们特意说我的手枪未交回,其实我进学习班以前就交还前总后勤部军械部门了。也许,我这么想有点儿小心眼儿,也许县公安的人不至于为了一把手枪诬陷我,他们这么做,也许是对革命事业的最大忠诚,不漏掉一个嫌疑分子,至于我个人,这几十年受些委屈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是由于这件子虚乌有的特务案作祟,有几个革命几十年,战争年代都挺过来的老同志已经在文革初期自杀身死,他们死后多年才得到平反。
   厂里造反组织当初接管了组织部门的档案室,在我的档案袋中翻出了这份“特嫌、控制使用”黑材料,于是如获至宝,以为挖出了大特务,为了彻查我的历史,他们前往中央组织部查阅我的档案,结果发现,那是个已经由中组部甄别平反的错案,而且上面也没有我的名字。
   1973年工厂革委会组织部门派人向我宣布平反决定,我向组织表示感谢,感谢组织弄清原委、还我清白。
   ……

共 45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的记事散文。此文中作者以勃朗宁手枪为线索,以时间的顺序贯穿于整个叙述的过程,比较详细的回忆了在教导队的集训,在太行前总司令部,在军工部门工作时的情景;在文章行到第二部分时,作者又回忆起了1944年继延安整风后,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的一些情况……直到1973年工厂革委会组织部门派人向我宣布平反决定。“……没有文人的雅兴,也不会借景抒情,只是在这阴雨天气,我那腿部的老骨头一阵阵刺痛,提醒我回忆战争岁月,实实在在的,想忘也忘不掉。”作者想必对最艰苦岁月的那段记忆最为上心,其所表露出来的情感真真切切。纵观全文,叙述清晰,语句通畅,值得推荐共赏!【编辑:旷达人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那边        2015-06-09 01:02:22
  这篇文章发文时候标明是“小说”,不知缘何变成“散文”,成了一篇老干部的回忆录了,这大约是第一人称写文章的误会吧。特此说明,以免误导大家。
来到江山园地,流连忘返——目不暇给的欣赏和学习。思想的交流通过文字载体会更加深入,逐步提高写作水平是我的希望。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