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年(散文)

精品 【山水】年(散文)


作者:陈小乾 布衣,48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65发表时间:2015-05-15 18:56:46
摘要:年的一些现象及感想。


   鲁迅先生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年是从腊月八开始的,俗语说的吃糊心饭,老回回调侃汉人:糊心饭一吃就胡弄开了。一碗撒饭下肚,人们就开始犯迷糊,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倾其所有开始备年,似乎以后日子不过了,只要年过的好,其他的年后再说。一家一家比赛样地置办年货,养猪的,先从杀猪开始,不养猪的城里人和乡下人,就四处购买,从猪头到猪脚,一样都不能少。爆竹一定是要放的,现在人日子好了,买爆竹用小车装,天上开花的,地下响雷的,装上满满一车,美美地放,图个乐子嘛!瓜果蔬菜必须置办全乎,旧时的腌菜全变成新鲜的“活”菜,大棚早让人没有了四季的概念,只要腰包鼓涨,铁嘴钢牙,不怕吃不到,就怕吃不好。烟酒糖茶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现在的人重面子比阔气,家里来客人,没有几样拿出手的东西,别人私下里一定会笑话:混得不行。县城的街道上到处是写春联的人,字的好坏先不要去说,话都是发财的吉祥话;乡下写春联的少,偶尔有几个,大部分人家都是批发印制的大路货,不图好坏,只图个吉祥。
   腊月的日子像狼,紧追慢赶,依旧叫人心慌气喘,年货还缺这少那,小年一下子就来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家家迫不及待地爆竹齐鸣,送灶神爷回娘家,让她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祈求一家人来年健康平安发大财。小年过后的日子已经不叫日子,而叫战场,人人慌慌张张,个个风风火火,似乎都很忙,忙这干什么?忙着花钱!商家的促销大战怪招频出:美女、挥泪、打折、大放血,字眼很恐怖,宰你没商量。可人们乐意,谁让咱摊上这么好的时代呢?
   说到这儿,我无端地想起和年没有联系的一件事。儿子初一有一门课程叫历史,某天我高谈阔论,说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那时老百姓的日子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儿子问:什么叫“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说:就是家家晚上睡觉不关门,小偷也不去光顾,看见路上遗弃的钱物也没人去捡拾。儿子接着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唐朝富裕啊!儿子闭起眼睛向往地说:我要是生在唐朝多好啊!我问:为什么要生在唐朝?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他陶醉地接口道:我可以在街上随便捡钱随便花啊!看着儿子向往的脸,我一时哭笑不得!
   2014年流行一个词叫任性。老百姓有了钱就是任性,任性到腊月三十了还在超市备年,等贴春联的爆竹响起,才急匆匆地停止抢购。这时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小孩子们穿上各式各样的花衣服到处炫耀,厨房的肉香四处飘溢,男人们擦干净尘封一年的香裱盘赶紧进庙拜神,年也任性,说来就来,毫不含糊。
   腊月三十傍晚,族人团聚在一起接纸,也就是把逝去的亲人请来一起过年,享受后辈儿孙的供奉。我想,这是个温暖的习俗,人死后有无灵魂先不要去说,只说后辈儿孙每年接回家过一次年,就能让活着的人不再惧怕死亡,即使死了,乡愁还在!先人接来后,真正的除夕夜---也就是年来了。一家人围着热腾腾地年夜饭,举杯共饮,给小孩子压岁钱,央视的晚会在亲人的祝福声中欢歌笑语,歌舞升平,漫天的礼花让一年的种种烦恼和忧愁都在这祥和的气氛中烟消云散,快乐,使人憧憬着来年的幸福。
   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端着香裱盘开始出家入户祭奠乡人的祖先兼顾着给村上长者拜年,大部分外面讨生活的人早已不认识祭祖和拜年的孩子们,只是大家都很体面地用问好发烟维系着这种习俗。对于在外讨生活的人来说,这种习俗里饱含着一股浓厚的乡情,踏离故土一尺就有乡愁,这个习俗就是要让跟着大人外出讨生活的孩子懂得: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没有乡愁的孩子永远是一个没有故乡的孩子。祭祖之后,匆匆吃几口长面,就开始“迎喜神”,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来到几百年前约定俗成的地点,年轻人敲锣打鼓,燃放爆竹,年长者端着香裱盘,虔诚地朝着喜神方向三拜九叩,“尼桑”“迈腾”“比亚迪”喇叭齐鸣,骡马驴羊头戴红花集聚一处迎喜神景象已成为一道风景线,留在乡人的记忆里。
   现在的人,过年也是很忙的。忙什么呢?忙着喝酒、打麻将、掷骰子、会朋友,亲情在忙乱中似一股轻烟似聚似散,家是睡觉吃饭的驿站,老人们喊吃饭声再也没有理直气壮的余音,拨通电话,陪着小心,压低声气,生怕话筒里传来别样的气势;邻里之间的客气声里暗含着生分,远远地看着,似乎你短了他家的铁锹不还,早已没了三人一堆五人一伙话李家长说王家短的热闹。农村人鸡飞狗跳才是日子!
   三天年很短,眼一睁,到了送纸的日子,也就是把各自的先人送回去的意思。送到哪里?谁也说不好,或许大家都成仙得道上天了,或许还回到黑咕隆咚的地下了,反正大家年都过好了,回去各过各的日子了。当然,走了还要拿上金银财宝,那一世也要买柴米油盐,甚至还要打点各路神仙,防止断电缺水。元宝都是印好的,后人也大方,在年前早都置办好了,都是大面额,不怕不够,就怕花不完,不过还是要印几张纸钱的,为的是烧起来方便。初三下午,把小年轻从麻将桌上千呼万唤地喊下来,他们也聪明,整沓整沓地印几下,胡乱地捆起来就算完事,大人也不糊涂,明白怎么回事,也不过问。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脾气比较暴躁,不好说的。
   纸送完了,年还没完,正月初五要“端五穷”,端是方言,赶走的意思,“端五穷”就是把猫鬼小神赶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意思,字典里不好找,胡乱写在这里,表达个意思。这是民间自发组织,各村由庙会会长主持,扮上花脸,装成王灵官、赵灵官、天官、仙女、刘海等几个戏身子,敲锣打鼓,爆竹齐鸣,出门入户,祛邪祈福。小孩子在自家门口点燃爆竹,大人们焚起香裱,迎到院内,发烟的发烟,倒酒的倒酒,挂红的挂红,上钱的上钱,几分钟的时间,煞是热闹。家家户户转完后,全村人聚在一起看天官赐福和刘海撒钱,这是“端五穷”的压轴戏,锅子沸腾,长者入座,天官赐福后,刘海开始撒钱,边撒边念叨,纸钱和着小钢元到处乱飞,大人小孩子乱哄哄地疯抢,运气好的,可以抢枚钢元,面值大小不计,只为图个吉利,讨个彩头。
   今年春天来得早,初五一过,果农们已开始给苹果树施肥浇水,外面讨生活的早都急匆匆上班去了,上学的孩子一窝蜂地随着家长进城读书,闹哄哄的村子突然安静下来。满脸落寞的老人们又提个小凳子在公路旁看人来车往,春风扬起的灰尘填充进他们被岁月雕刻的横七竖八的皱纹里,在家长里短的闲话中,还有对下一个年的感叹和企盼!
   年真正要完,还有个正月十五,也就是乡下早先点灯笼、找蚰蜒,点灯盏、“偷”看门狗的节日,这其实是个孩子的节日。早在正月初八,家里的姐姐们就给小弟弟做纸灯笼,有本事大,还会做转灯,灯面上有胖娃娃吃桃、桃园三结义等人物故事,煞是好看。正月十五白天,大人用荞面捏成有花边的灯盏,根据小孩子的出生年份,捏成鼠、鸡、狗等十二生肖,孩子们最关心谁家的看门狗捏得大,好晚上去偷。到了晚上,小孩子打着灯笼,口里喊着“寻蚰蜒来”成群结队地在村子里走动,淘气的小男孩早都藏着别人的大门边等着“偷”看门狗,大人们把点着的看门狗刚放在大门顶上,一转身,它们早已“跑”得不见踪影,这天的大人也不生气,笑眯眯地骂道:小东西,着会儿偷走不行吗?时代在变,乡下人的正月十五也跟着与时俱进,灯盏还点,看门狗已无人去偷,除了漫天的礼花,还要猜灯谜、吃元宵、放天灯。
   十五过完,年算结束,人们开始心平气和地工作学习挣钱。许多人掐着日子感叹:无情岁月增中减,又老了一岁啊!
  
   2015年4月15日再改
  

共 30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通过细腻而深有感触的笔法描写出一股清新的年味,表达出作者对过去记忆里的的年的深切怀念。从文章的构思来看,作者紧紧抓住“年”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尽情发挥,突显出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充分地把年的味道呈现在读者面前。从文章的主题方面来看,抒发的是对过去传统年俗的深切怀念,表达出过去的时光里那些年给人带来的种种快乐,传递出传统习俗的特点。同时也把作者对记忆里的年味的感受充分体现出来。文章表达细腻,描写传神,结构紧凑,构思严密,这是一篇艺术手法十分鲜明的散文,感谢作者赐稿,推荐阅读!【山水神韵编辑:九井居士】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15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九井居士        2015-05-15 18:59:36
  作者笔法娴熟,构思巧妙,主题深邃,好文章,当赞!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回复1 楼        文友:陈小乾        2015-05-18 11:32:04
  感谢老师推荐。小文很不成熟,多谢鼓励,我会更加努力。
2 楼        文友:西郊        2015-05-16 00:50:11
  一篇年味十足的好文章,欣赏了!问好作者!
回复2 楼        文友:陈小乾        2015-05-18 11:32:48
  请老师批评指正,我努力修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