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情况未明,别急着发声

编辑推荐 情况未明,别急着发声


作者:汉字很奇妙 童生,62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3发表时间:2015-05-16 15:36:06

生活当中,或文学作品当中,都有过这样的情境,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不讲话,没有人会把你当哑巴。显然,这“另一个”人肯定讲了不符合场景的话,或是不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结果的话,只能落得被人“教训”的结局。
   人的嘴巴除了进食以外,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讲话。人与人之间,讲话的能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但只要会讲话,情况未明时,是不应急于表达所谓的主张的。
   因为情况未明而急着讲,所讲的话就有可能不符合实际,而讲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但它已经产生的副作用,往往一时难以克服。
   稍微年纪大一点的人,假如细细回顾一下工作生活的全部,或许都能从自身或他人身上找到过这种“情况不明急着发言表达主张”的故事。
   其实,这是一种做人做事不成熟的表现,是一种对自己的话不负责的表现。
   如果说,一般人的口头讲话,所影响的只是小范围的人的话,现在科技发达时代,每个人身上都有了麦克风,这种发声可能就加入了一种合唱,会影响整个社会。所以,这时的发声,不仅仅是指嘴巴发出的声音,而是转化为文字、图片、视频等等了。在这种大范围有受众的情况下,情况不明就急着发声,产生的后果可能是难以预料的。
   中国这么一个超大型的国家,超大型的社会,偶尔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是不奇怪的。在这样一些事件发生后,在官方没有正式发布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前,作为局外人,我们固有关心、发表看法的权利,但我们能凭着一种似是而非的、混淆是非的所谓“事实”作出一种语言“判决”吗?如果这样,还有什么事实可言,还有什么法治可言?这既是对当事人不公正,也是对处理机关不公正。
   最近发生的黑龙江庆安火车站一名暴力袭警犯罪嫌疑人被当场击毙的事件中,一开始网上舆论几乎一边倒指责警察过度执法,而当官方调查结果正式公布,特别是同时公布事件发生的全程视频后,网上舆论开始出现转折,支持警察开枪,谴责被击毙者对抗执法并袭警的行为。
   在此事件中,早先的舆论为什么会是这样,这里面有反体制积极分子合作引导公众情绪的明显作用,这些人总喜欢抓住这样一些机会兴风作浪,把社会搞乱、把政府搞垮是他们的“使命”,这些人根本不想把情况弄明再发声,正相反,他们用的手法就是想歪曲事实,颠倒黑白,这些人恐怕一时难以改变。而我们普通大众能被他们挟持着走吗?教训应该说很深刻了。
   在工作中,在生活中,讲话、发声,特别是要加入网络世界发声,还真需要想想,慎重发声是明智的选择。被不怀好意的人错误引导而随意胡乱发声,只能给这个社会、给这个国家添堵添乱,无知而酿祸,难道不觉得惭愧吗?手指动一动,但它产生的消极能量可能是巨大的呀,为何不慎之又慎呢?毕竟,谁不会因我们的慎重而觉得我们没有表达能力,相反,正确的表达,才是一个有思想、会表达的标志,外人会更肯定这个社会、这个群体。
   社会中发生的事,总有一个调查处理的过程,谁去做这件事?当然是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为主体。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好秩序、健康的发展,难道不是他们努力工作的结果,难道可以抛开他们而行之,在我看来,不可想象。是的,或许他们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或许有工作人员做了不好的事,但我们能以偏概全吗?以个别代替全体吗?显然不能。
   因此,当再出现什么大的社会事件时,相信官方是很必要的,毕竟,我们是人民的政权。当官方正式结论出来前,我们不要跟着一些公知大V一起起哄吧。否则,正中他们的下怀,而我们失去的是社会的正能量。
  

共 14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对一些突发事件,在实际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在网上发布对事件的评论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我们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仅仅通过新闻是无法全部了解的,而一些人在有关事件的新闻发布以后发布的评论,往往是比较主观和不全面的,如果一味跟风评论,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编辑:铁血胡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血胡杨        2015-05-16 15:40:59
  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在情况未名时,最好要慎之又慎。
铁血胡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