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全国粮票

编辑推荐 全国粮票


作者:湖北武戈 进士,10579.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30发表时间:2015-05-18 10:47:50
摘要:“全国粮票”是大坝河镇靠山村女村民张英的绰号。在面临谈婚论嫁的问题上,她始终坚持一个铁打的允婚标准,无论男方长相咋样,必须能够拿得出一百斤全国粮票作为定婚彩礼。否则,一概免谈!

“全国粮票”是大坝河镇靠山村女村民张英的绰号。
   张英是我的小学同学,长相一般,但心高气傲。在面临谈婚论嫁的问题上,她始终坚持一个铁打的允婚标准,无论男方长相咋样,必须能够拿得出一百斤全国粮票作为定婚彩礼。否则,一概免谈!
   张英在家中属于老幺,也是唯一的女宝贝。她的头上有四个哥哥,其中一个哥哥还是她母亲从前方带过来的。
   读过几年小学的张英,一直寻思着跳出农门,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因为家里成份不好的原因,跳农门的愿望几乎很渺茫。因此,张英便把跳农门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找婆家方面。按照张英的思维逻辑,在那个非常时期,一般人是搞不到全国粮票的,能够搞到全国粮票的只有三种人:一是国家干部,二是粮食部门的职工,三是现役军人。能够嫁给这种拥有全国粮票的男人,也等于自己跳出了农门。
   小学毕业后,张英也有十五、六岁的年龄了,上门求亲的人不少,张英也就免不了隔三差五地跟着媒人出去相亲、看家儿。但是,没有一户能够达到她的婚嫁标准,核心问题是对方凑不够一百斤全国粮票!其中有一个退伍军人勉强凑到八十斤全国粮票和二十斤湖北粮票,当媒人征求张英的意见时,张英却咬紧嘴唇说:“不行!拿不出一百斤全国粮票的,免谈!”张英妈把张英叫到一边悄悄地跟她商量:“我的姑奶奶,人家能凑够八十斤全国粮票,就已经不错了,你就将就一下吧!”张英还是那句话:“拿不出一百斤全国粮票的,免谈!”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张英的允婚标准,让后来的百余个求婚者望而却步。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一个农民一年只有二尺五寸布票和半斤油票,一个城镇居民一年也只有五尺布票、三斤油票、三斤糖票和每月二十斤本地通用的粮票;国家干部一个月倒是拥有二十斤粮票,但却是省内流通的粮票,只有极个别国家干部、粮站职工和现役军人才拥有少量的全国粮票。
   读过几年小学的张英,深知全国粮票的份量,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个铁打的允婚标准。因为一直没有人能凑够一百斤全国粮票去向张英求婚,张英的婚事便一拖再拖,一直把张英拖成了大龄女青年。
   在张英刚满二十四岁的那一年,终于有一个退伍军人,能够拿出一百斤全国粮票向张英求婚了,张英便高高兴兴地嫁给了那个退伍军人,那一百斤全国粮票也成了娘家给她的最贵重的陪嫁。
   然而,就在张英嫁给退伍军人没几天,国家放开了粮食市场,到饭铺子买馍和到粮站买米,再也不需要粮票了,被张英当作身价宝贝的一百斤全国粮票,也成了一沓废纸。不过,张英还是蛮高兴的,全国粮票虽然作废了,却可以随时买到白米细面,饿肚子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了。

共 10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全国粮票做允婚条件,反映了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的现实,张英想通过婚姻缓解饥饿问题。 但作品对那一时期票证发放政策不了解,脱离了实际。切记情节可以虚构,细节一定真实。鼓励发表。 【微编 王老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老大        2015-05-18 11:17:06
  努力,期盼新作!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5-18 14:31:03
  王老师的意见非常地中肯,武戈虚心接受。只是,对于农民身份且文化素质很低的张英来说,她才不管票证发放政策,所以说,她的奢求是不管脱离实际的。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3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05-21 09:09:33
  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的确能拿出一百斤全国粮票的确是牛人。作品反应张英急切想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心愿,虽说最终嫁出去了,但市场放开了。作品不错,赞一个
卫斯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