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指间】情寄象峪河(散文)

精品 【指间】情寄象峪河(散文)


作者:思绪飞扬淡墨痕 举人,312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15发表时间:2015-05-28 20:25:20
摘要:欢腾的象峪河给了童年无尽的欢乐,伴随着她潺潺湲湲的浅吟低唱,匆匆流逝的日子也就演绎成了一首首轻快的歌谣。

人类历史早已证明,大凡一个民族或种族,皆发源兴盛于某一水系。滚滚江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一样哺育了人类,也孵化出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最典型的当属发端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孕育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河、黄河滋养下的印度文明与华夏文明。正因如此,各民族才会不约而同地将这些河流亲切地誉为“母亲河”。
   我的家乡也有这样一条“母亲河”,她的名字就叫象峪河。我的“母亲河”旧称“小涂水”,民间又俗称为“向阳河”。她属于汾河支流与乌马河北岸的支流,全长六十三公里,流域总面积达三百四十多平方公里。作为山西省太谷县境内的第二大河流,史上并无记载她发源于哪朝哪代,只知她的上游有东、南、北三源,而其正源——东源,发源于太谷、榆次、和顺三县交界之处的八赋岭。象峪河的上游,植被郁郁葱葱,形成了古老的区域性原始森林,而河谷大多呈V型,谷深、坡陡、水急。遇到雨季,千流竞发,呼啸而下,银花碎玉撞击于巨石之上,乱似飞雪,巨大的轰鸣声常常响彻山谷。千百年来,一泻而下的象峪河并无固定河道,常夺旧官道渲泄洪水,甚而会如脱缰之野马,汹涌澎湃,向两岸四处漫溢。民国二十一年(1932)之后,经自然冲刷与历代百姓人工开挖,才逐渐固定成为今日之河槽。
   我的家乡——范村,一处黄土覆盖的丘陵地区,居于象峪河的中上游。河水如莽撞的壮汉一样,从上游奔腾而来,行至范村,却转而变成了一位温润的少女,只缓缓流动在厢形的开阔河槽中,并一路向西,逶迤奔向了远方。
   我的祖辈就在象峪河水冲击而成的河谷两侧,栉风沐雨,耕耘收获,养儿育女,生生不息。象峪河水与南岸巍峨的南山遥相呼应,不仅灌溉着百亩良田,默默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憨厚朴实的乡民,而且,还赋予了乡民几多灵气,使得这里钟灵毓秀,造就了许许多多传奇人物与他们的传奇故事。
   就在象峪河上游北岸,有一个行政划分隶属于范村镇的明清古村落,名叫“上安村”。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居然祖祖辈辈人才辈出——入仕做官者竟繁若星辰。在山村中散落的一百多块庙碑和墓碑上,无言地记载了这个小村落曾经辉煌的历史印迹。在现有家谱所记载的不足家族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就有品级官员六十余人,而石碑上记载的仅七品县官则多达七百多个。更为神奇的是,在这里,明清时还出过数位阁老以及若干一品大官和一品诰命夫人。而最具代表性的,莫属牛先年与牛天畀两人。牛先年早年曾是乾隆皇帝的老师,而牛天畀在乾隆年间,官至湖广总督兼总兵。就是这样一位牛总兵,位列满清王朝一百二十位功臣之一,生前战功赫赫、位极人臣,即便死后,也是殊遇有加。乾隆皇帝按照旗员一品大臣之礼下令例赐,并亲自为其撰写了祭文和碑文。时至今日,太谷县档案馆依然保存着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御制青石碑文,而他的画像则保存到了故宫紫光阁。
   源远流长的象峪河不仅哺育了我的祖辈,而且也是我儿时伙伴们的天堂。夏日的象峪河就像斜卧在南山脚下的一位慵懒的少女,只把那长长的秀发流泻而成了清粼粼的河水。象峪河的水,最深处也不过一米有余,浅处更是清澈见底。一丛丛深绿的水草随了回旋的溪流来来回回摇晃着头脑,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偶有几十尾小鱼儿成群结队,轻快地穿梭于水草与石子之间,似乎是与那一群大脑袋细尾巴的蝌蚪在嬉戏打闹。河水冲过鹅卵石,昼夜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就像母亲哼唱的催眠曲,这首曲子与一起一落的蛙鸣应和着,直引得河岸两侧密林中的各色雀儿也不安分起来,纷纷扑啦啦飞到葱茏的草叶间,一边觅食,一边叽叽喳喳乱叫个不停。
   就在这广袤的蓝天下,一群野孩子光着脚丫,穿林过草,嘻嘻哈哈哈跑到了河水边。也不管周围有没有人,三下五除二就能褪下“二股筋”背心与小裤衩,就如下饺子一样,“扑通扑通”,一个接一个跃入了清洌洌的河水中。河水激起几朵浅浅的浪花,似乎在敞开胸怀迎接这群快乐的小伙伴。小伙伴们其实并不会游泳,但对于乡下的孩子来说,“狗刨”还是会的。有几个伙伴玩累了,就会光着屁股立在那里,双手掬起河水,恶作剧地向同伴泼去。这下不打紧,大伙儿瞬间欢腾起来,这边的人惊叫着,那边的人就又组织起了反击——你泼我,我泼你,身上、脸上、头上,水淋淋地往下滴,都弄不清哪滴是河水,哪滴是汗水了。有体力不支败下阵去的小伙伴,会呼啸着逃向河岸。河岸上遍布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在阳光照射下微微有些发烫,而且踩在上面多少有点烙脚,但就是这样的温度,却是那样地暖,那样地贴心,仰面躺在上面,不消一会儿,就能把身上的水滴烘干。
   有几个淘气的伙伴一刻也闲不住,他们就如灵巧的猴子一样,三下两下就爬到了河岸边粗壮而直立的白杨树上。伴随着咔嚓咔嚓几声脆响,一根根树枝儿被折断后,瞬间就能在小伙伴手中编织成一顶顶“草帽”。这“手艺”是从电影里解放军叔叔那里学的,帽子虽说简陋了些,却是足以遮阳。就这样,一人一顶“草帽”,顺便再从河水中捕得几尾小鱼,装进预先准备好的罐头瓶里,三五成群,打闹着、嬉笑着、浩浩荡荡地,就像凯旋的军队一样一溜烟奔回了镇子。
   冬天的象峪河相比于夏日时分,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已变得沉静了许多。河水早就结成了厚厚的冰,远远望去,冰面反射着冬日的阳光,明亮得晃人的眼。河岸边高大的白杨树光秃秃的,喜鹊把窝高高地建在树杈上,就那样立在枝桠间“嘎嘎”地鸣叫着。夏季里郁郁葱葱的芦草也已枯萎,顶端却开出了串串如棉絮一般的芦花。只须把芦草杆齐刷刷地扎在一起,就能做成有如道士手中拂尘一般的物件。然而,更让伙伴们欢喜的是,这个季节正是溜冰的大好时候。取两根等长的四棱木条,分别在底面上打两个孔,然后找两根粗粗的铁丝,将铁丝两头弯曲后,钉进孔中。而后用锯条锯几块薄木板,钉在四棱木条上面,这样,一个简易的滑冰车就做好了。光有滑冰车那是不够的,还需找来两根尺把长的粗钢筋,在炉火中烧红后,一头用锤子敲打出尖尖来,另一头还要弯出手柄。这样,滑冰的用具也就一应俱全了。
   就这样,伙伴们一人一套滑冰车,纷纷将滑冰车放到冰面上,然后盘腿往冰车上一坐,双手紧握钢筋手柄,一扎一推,冰车就会如离弦的箭镞一样,“倏”地一声,向远处疾驰而去。冰面宽阔,平如明镜,冰车儿前逐后赶,还有撞在一起的,只惹得伙伴们哄笑起来,那爽朗朗的笑声惊跑了鹊儿,也惊艳了温馨的冬岁。
   欢乐自不待言,但偶尔也会有意外发生。遇到河水结冰较薄的地方,一不小心,冰车就会陷落于冰窟之中,直把棉衣棉裤都弄了个透湿。这样的尴尬,是逃不掉母亲锐利的眼睛的。遇到她老人家心情好,无非责备几句;若恰遇老人家心烦之际,屁股是免不了要遭点小罪的。家里的扫炕笤帚是母亲常用的“家法”,只待屁股被打红了之后,母亲就会含泪催促着让换上干衣,而后默默地把打湿的棉衣棉裤晾到火炉边,一边烤着,一边翻腾着,只待细细地把它们烤干后才会放心。
   欢腾的象峪河给了童年无尽的欢乐,伴随着她潺潺湲湲的浅吟低唱,匆匆流逝的日子也就演绎成了一首首轻快的歌谣。在这首歌中,没有物质匮乏的愁绪,没有岁月艰难的苦涩,唯有轻灵灵的音符始终在耳边回旋!
  

共 28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欢腾的象峪河给了童年无尽的欢乐,伴随着她潺潺湲湲的浅吟低唱,匆匆流逝的日子也就演绎成了一首首轻快的歌谣。在这首歌中,没有物质匮乏的愁绪,没有岁月艰难的苦涩,唯有轻灵灵的音符始终在耳边回旋!——好!点睛之笔,浮世繁华中的淡然意境,难得。【编辑:颖骄】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531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15-05-28 22:38:52
  中华民族文化文明源远流长,黄河滋养下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的家乡“母亲河”象峪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祖祖辈辈家乡父老,孕育出令人骄傲、扬眉吐气的家乡文明,山村中散落的一百多块庙碑和墓碑上,无言地记载了这个小村落曾经辉煌的历史。作为饮象峪河水长大的优秀后世子孙,大作深情记载了可爱家乡的骄人历史、优美自然风光、欢腾的山村生活,直让读者艳羡不已!拜读。
   其间一处漏笔请先生补上【(?)品级官员六十余人】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5-05-28 22:58:01
  郭老师,【(?)品级官员六十余人】非为漏笔,而是这些官员品级有高有低,大小不定,故而这里只统计有品级的官员,达六十余人。
2 楼        文友:郭永涤        2015-05-29 08:20:12
  “有品级官员六十余人,石碑上记载的七品县官也多达七百多个”是否矛盾?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2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5-05-29 10:49:26
  郭老师,不矛盾。六十多个有品级的官员记载于家谱,而七百多个七品官员则记载于石碑。
3 楼        文友:郭永涤        2015-05-29 12:34:52
  好的,谢谢先生。飞扬君午安!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回复3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5-05-29 12:56:00
  郭老师认真求证、一丝不苟的精神让我等晚辈敬佩!顺祝安好!
4 楼        文友:郭永涤        2015-05-29 18:47:34
  不客气,大家好!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5 楼        文友:林皋湖畔        2015-06-04 22:37:16
  人类文明的发源有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两种,您所列举的都是大河文明。不好意思,心直口快
回复5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5-06-04 22:43:29
  谢谢文友提出批评意见!您说的很对!我诚恳接受批评意见。只不过,我主旨,是为了写家乡的母亲河,因而作为引子,我做了一些取舍。但,没有躲过您锐利的眼睛。谢谢了!
6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6-05 20:17:43
  欣赏厚重的文字,问候太谷文友。祝福!
涓涓细流
回复6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15-06-05 21:38:52
  朋友是榆社人吧?也算半个老乡了。谢谢您来读评,愿共同努力!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