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梧桐】此曲只应天上有(随笔)

编辑推荐 【梧桐】此曲只应天上有(随笔)


作者:青山如黛 秀才,112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01发表时间:2015-06-02 14:33:31

要说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音乐的,青山也是喜欢听音乐和歌曲,尤其是喜欢舒缓悦耳一些的音乐,倾听曼妙的天籁之音的时候那就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更喜欢和有此技艺者的人交朋友那样我就可以多听几遍我喜欢的曲子。记得青山小的时候也曾和几位学友摆弄过竹笛口琴之类的小乐器,也曾经照猫画虎的吹出过几个音符,无奈性格过于顽劣加上没有音乐的天分,更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音乐。
   上小学时最喜欢上语文课和音乐课,虽然语文学的并不好,歌子唱的也不怎么样然而青山就是喜欢,当时教音乐的是冯老师和高淑英老师,五六年级时的教授语文课是段绍芝老师,一位特别和蔼可亲的老师。而进入学校后启蒙的女老师姓汪,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由于当时的年纪太小老师的名字实在记不得了,一年多以后汪老师就退休了。说实话六年的音乐课程学下来真没学到几首歌曲,因为在一个学期的课程内音乐老师也就是教你几首歌曲,其它的则是教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但这并不影响我爱唱歌,间天的没腔没调的瞎唱着,喜欢音乐是人的天生之本。
   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似乎也不再那么的清晰,然而有几首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就一直留在我的心中,也可以说是铭刻于心吧。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小鸭子》哪首歌曲吗?那是宁夏的作曲家潘振声老师年轻时谱写的曲子,我随口就能唱出来一点儿都不打奔儿“合作社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我每天赶着它们到池塘去,小鸭子见了我嘎嘎的叫,再见吧,小鸭子,我要上学了……”其实潘振声老师还有一支歌曲被儿童们广为传唱,那就是《嘀哩嘀哩》词作者是望安,曲作者潘振声,不过这首儿童歌曲流行时我已然三十多岁了,非常喜欢那歌曲中那欢快的节奏。
   三年级时学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全北京市的学校都教唱这首歌曲,也算是当年的流行歌曲吧。而这首歌曲则是少儿影片《花儿朵朵》的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小学时期学得最后一支歌曲就是《延安颂》了,词作者莫耶作曲是郑律成,那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大作曲家。“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一哼唱延安颂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高高地宝塔山耳边回响着雄浑的旋律,一首令人热血沸腾大气磅礴音乐,令人最动情的一首歌曲。
   就是现在我依然记得曾经学唱过许多歌曲,依然记得的名字;紫竹调、游击队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学习雷锋好榜样、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唱得幸福落满坡、我们的田野、保卫黄河、我爱祖国的蓝天、人民海军向前进等,谁实话这些都是五十多年前的歌曲了,在当时也算是流行歌曲了。虽然歌词未必记得那么全,但我依然能哼唱出完整的曲调来。有时看综艺节目,许多儿童都在演唱成人的歌曲,颇有天赋孩子们声情并茂的唱着,虽然想法很多但我心默然。
   现在想来真应当感谢教我们音乐的那几位老师,因为少年时的我就是想让老师直接地教我们唱歌就行了,什么休止符号、下滑音、上滑音,二分之一音节、停顿符号、A、B、C、F调等基础知识都不要学了。而音乐老师们依然按部就班的教我们学唱那些枯燥的四声音符啊、啊、啊、啊,不厌其烦说教音乐的简单理论,并为每一个同学纠正发音,使我们得到了音乐基本上的知识,最起码的不是一个音乐盲。考入音乐学院的人毕竟是少数,其他的人学业有成后的您不一定去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但你应当知道世界上第一运动是足球,而最美妙的就是音乐了。喜欢音乐大概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小学毕业后喜爱音乐也从课堂上转到了社会的大课堂上。
   在我小时候民族音乐最为普遍,而播放音乐的各种器材除了机关单位外就是学校了,就连谁家有一台电子管的话匣子都会引来邻居们羡慕的眼光,每到播放评书的时间我就会麻利的打开桌子上的收音机然后坐在旁边聚精会神的听着“现在是小说连续广播时间,请继续收听连阔如先生说的长篇评书‘三国演义’。”播音员因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人们,播放的时间好像是每天中午的十二点半,下午六点重播一次。
   有一段时间内话匣子里经常播放着广东音乐,大概是此音乐栏目的负责人是位老广的缘故吧,使我足不出户就听到了颇具特色的岭南之音——广东音乐。只要是音乐一响就可以判断出它是广东音乐,用北京人的话说;那就是西山的蝉鸣——另一个音,太有地域特色了。演奏的曲目有“雨打芭蕉、彩云追月、金蛇狂舞、旱天雷、蕉窗夜雨、寒鸦戏水、饿马摇铃、步步高等,而演奏用的乐器主要有;高胡、椰胡、洞箫、扬琴、秦琴等。
   中国的音乐文化太有地域特色了就拿戏曲来说吧,山西梆子(晋剧)还是河北梆子,河南坠子也是特色分明。其它的戏曲有;山东吕剧,唐山皮影戏,扬州评弹,江浙一带的越剧,广东粤剧,安徽的花鼓,曲调委婉特色明显,您一听就会就知道是何剧种。尤其是陕西的秦腔以高亢洪亮的音色而著称,唱秦腔似乎是外地人的说法而当地人则说是吼秦腔。我也给您吼上一句“一文钱,买豆腐,能吃三天。”说句玩笑。有人说秦腔来源于古老的秦朝,其实也不尽然。
   初次听到“二泉映月”就为音乐所变现出的内容所感动,盲人阿炳用手中的一把二胡,将一支曲子演奏得出神入化委婉悠长如泣如诉而催人泪下。拉的是一支曲子,诉说的却是阿炳饱尝人世的艰辛悲惨的一生,有过憧憬、有过酸楚,更有过痛苦。那是他用心血谱写出的一支曲子,一支阿炳一生所经受苦难的曲子,也是一支生命的曲子。无锡二泉的月色是美好的,可现实是残酷的,这首用他生命谱写的曲子那就是《二泉映月》在这首曲子中彻底的展示了阿炳的音乐天赋,无论是弓法还是演奏的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情的地步,他是用生命演凑着自己的苦难的命运,后来者用二胡演奏此曲无人能出其右,这也是我喜欢听的一支曲子。
   最为可惜的是阿炳一生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解放后也仅仅录制了一首他亲自操琴演奏的“二泉映月”,还没有来得及整理他其余的音乐作品就因疾病去世了。仅此一首也许您会心生遗憾,但反过来说留有一首精华中的精华作品,也可能就是阿炳最大的心愿。“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阵阵秋风,吹动着他的青衫袖。淡淡的月光,石板路上人影瘦,步履遥遥出巷口……”
   建国初期中国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尤其是影片最后结尾时画面最为靓丽,双双化蝶的那一幕最为感人,两只不同颜色的大蝴蝶互相追逐翩跹起舞在百花丛中,那不是一对蝴蝶而是一对追求自由的灵魂。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何占豪,陈刚的毕业作品创作于一九五九年,此协奏曲中首席小提琴演奏者是俞丽拿,当时也是音乐学院的学生用她精湛的演奏技艺将《梁祝》乐曲的内涵用音乐表现出来,彻底折服了爱好音乐的观众而一炮成名,顺理成章的跻身为演奏小提琴的大家。
   《梁祝》也是我最喜爱听的一首曲子,不瞒您说青山的手机的彩铃声就是梁祝的曲子,您只要打电话给青山首先听到的就是这支曲子中的一小节,好的音乐要共同的享受呦,不为别的就是喜爱此曲中如梦如幻的优美旋律。每当听到此音乐时思绪就会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而神思曼舞。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叙述的就是一个千古传颂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不同的章节的乐曲在柔美、委婉、深情地旋律中表现出对封建礼教的无情鞭笞,对真挚纯洁爱情的颂赞,给人以穿云裂石之震撼,是一曲令听者为之倾倒的作品。说不完的委婉音律,道不尽的心中感叹,演不完的千古奇缘。“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共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每当音乐声响起心儿就会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
   广东音乐是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不是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小的时候经常从话匣子里听到播放的广东的民间音乐,还有王铁锤、刘森演奏的笛子曲,刘德海弹的琵琶曲,二胡是刘天华,那些人可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彩云追月》就是广东音乐中一支有名的曲子,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支乐曲,描述的是在浩瀚的夜空中圆月清辉流溢,薄云疏淡静静地划过夜空情景。其实从歌词上看更像是一首思念爱人的歌曲,从字面上看重点就是两个字“彩”字和“追”字,彩,指的就是月亮,追字则赋予了乐曲的动感,就这两个字盘活了整只支曲子。静谧的月夜皓月当空清澈如水,夜幕上星辉斑斓,云月相映,云月相逐,比翼长空的静谧画面,听着就足以让心醉不已。
   就如同一首歌曲唱的那样“游云遮住了一轮明月,云儿出没水中”此曲以轻盈优美灵巧的节奏演绎出了一段云月相嬉的曼妙情景。如此静好的月夜,形象的描述了浩瀚夜空中迷人的景色,月夜中充满着云月的诗情画意,那是一曲想起来就会令人心醉的音乐,那优美的旋律也最适合青山的口味。
   在中国人的心里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超脱、空灵,而《彩云追月》这首南音表述出和谐圆融优美抒情的旋律,这也更加衬托出月夜的空灵静谧,开阔旷远天象上呈现出云月相逐、云月相嬉的动人画面。尤其是一轮皓月照着如絮一般的白云,而白云的边缘之处受到月光的照射闪着奇异的色彩,画面非常的美丽,就有了彩云追月的音乐“站在白沙滩,翘首遥想,情意绵绵……”
   我是极为喜欢《彩云追月》这首充满想象曲子的,小的时候几乎天天都能听到由于喜欢也会跟着广播瞎哼哼,时间长了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彩云追月的曲调淳朴的旋律,舒缓的节奏给了我一个甜蜜的遐想,乐曲变化的音符向人们展现出了一幅静谧的夜空中云月相随、相逐、相嬉的温馨画面,温婉甜美的旋律拨动着我的心灵,在袅袅的乐曲中任思绪飘扬。借用一句古诗文“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日前,观看了苏迪曼杯的羽毛球赛,中国队第六次获此殊荣,颁奖仪式上播放的乐曲就是广东音乐“步步高”耳闻南国之音令人心情澎湃,最主要的就是中国队蝉联冠军有感而写多有谬论,多多见谅。
   就写到这里吧,收工!一蓑烟雨任平生
  

共 40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儿时学习音乐的记忆在作者心里尤为清晰。文章从小学说起,说到了当时的几位音乐老师,也详述了那时曾广为流传的几首儿童歌曲。然后讲到成年后,广播里时常放出的名曲,这些个曲子在几十年前没有很多获取音乐声源的时代,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知名曲目。文章后段用了大量篇幅,说到了几首广东名曲。其中重点提到了彩云追月这首曲目给自己留下的深刻联想意境。一首曲目之所以深入人心,经久不忘,它必定是跟听众的某些人生经历有所共鸣。有音乐陪伴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尽情在音乐声里去体会人生路上的苦辣酸甜。感谢作者心情分享,期待更多精彩呈现。【编辑:云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裳        2015-06-02 14:34:32
  乘着歌声的翅膀,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飞翔
馨香自心。不求国色天香,只为满园芬芳。
2 楼        文友:幽谷静雅        2015-06-03 11:15:39
  品味音乐,品味生活。悠扬【梁祝】让你沉浸凄婉,哀怨,荡气回肠的爱情绝恋;优雅,激荡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给你无限的畅想和神往;阿炳的【二泉映月】让你体会悲惨酸楚的人生;【回家】给你温馨和安宁......一种音乐,一种心情,倾听音乐,倾听岁月的时光。
3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5-06-04 23:27:40
  欣赏青山如黛精彩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