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情断木桥

编辑推荐 情断木桥


作者:柳溪小樵 童生,726.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65发表时间:2015-06-14 19:18:49


   老韩今天收拾东西,翻出了过去的老照片,坐在沙发上,大概浏览一番。有些照片是什么时候照得,都记不太清了。老韩会心一笑,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那些照片,大家都叫她小韩或韩会计,现在人们见她都是老韩或韩姨啦!
   翻了几本,就不想翻了,本想放起来,没想到从一本没有翻过的像册里掉出一张当年小韩刚参加工作一年后调走时,全体乡干部们照的合影像。老韩又坐回沙发上,望着这张照片上的自己,是那种年轻漂亮但很羞涩的微笑,同时这笑容里还有一种淡淡的不舍和伤感及留恋。当然了,这一切只有老韩自己才能从照片中看出来。
   照片中的李书记是那种大气温和的微笑,很有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范儿。当然了,那时老韩,不,应当说是小韩,还不知道有阎维文这个人呢!当然了,那时阎维文还不是歌唱家。只是十几年后,当小韩看到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在电视上声情并茂的演唱时,就会常常想起了李书记,李书记说话的声音和歌声都很象阎维文,特别是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深深地吸引着小韩,因为李书记,小韩特别喜欢听阎维文的歌声,可以说到了很痴迷的程度!
   如今照片上那些乡干部们,都已经退休了,而且岁数大的几个已经离世。老韩感概人生的苦短,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照片,就象当年轻轻地抚摸李书记那光洁英俊的脸一样,心里泛起一丝丝酸痛。想想老韩会心的笑了,都快六十岁的人了,还有这种情愫。
   老韩仔细戴上老花镜,细细地观看这张黑白照片,因年岁已久,这张照片有些泛黄,只是微黄,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照片是全体乡干部排成三排,前排蹲着,那是小韩和乡里最年轻的干部;中排坐着,那是乡里领导和几位岁数大的老干部;后排站着,那是年岁比小韩大些,资格比小韩她们前排老一些的干部。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小韩身后就是李书记。
   这张照片取景是乡政府前面的木桥,和木桥后面的那片杨树林。虽然只看到木桥和杨树林,但老韩知道那木桥下,那潺潺的溪水,是那样的清澈,小溪里那鹅卵石清晰可见,溪水碰撞着鹅卵石翻滚着雪白的浪花,发出哗哗清脆的笑声,就象多情的姑娘看到心上人一样开心!
   老韩清楚记得,当年她从财校毕业,分到了寨王山乡政府工作,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小韩担任乡财政所出纳。乡里一切对小韩来说,都是那样陌生!虽然书本上学些,但实际工作起来,还是有一些不懂。李书记比小韩大四岁,他是全县最年轻的书记,人非常和蔼可亲,对乡里的干部,很少发脾气。
   晚上,大家都喜欢坐在李书记屋听他拉二胡,唱样板戏,而且他唱得字正腔圆,也板有眼,有滋有味。那时交通非常不方便,大家不管远近,都得骑自行车回家,所以说一般人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两次。象小韩一个月回家一次,给父母送点钱,连让母亲给自己打打牙祭。
   八十年代初期,那时乡政府很穷,大家只挣三四十元,书记乡长也没超过五十元去。下乡无论远近都是骑自行车。
   去县城开会,也是骑很远的路,把自行车放到另一个乡政府,然后再坐班车。
   如果下雪或雨那就惨了,那可真是顶风冒雨,或顶风冒雪,推着自行车艰难的走回乡政府。路难走不说,而且步步是上坡,还都是顶头风。
   不过年轻就是好,那时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累了,喘口气的功夫就歇过来。如果被大雨或鹅毛大雪浇个落汤鸡,回到乡政府洗把脸,换上件干衣服,打几个喷嚏就好。什么感冒发烧,都不知道什么滋味。小韩她们常常一天能骑一百四五十里山路,回到乡里擦把汗,就过去。
   小韩记得刚参加工作几天后,李书记从县里开会回乡政府,当时正是三伏天,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烤的地上冒白烟。小韩在学校睡了几年床。在乡政府住炕,这炕一烧,有些嫌热,睡不着。
   小韩暂时和组宣委员张姐住在一个屋中,是那种办公兼宿舍。刚分来的几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办公室兼宿舍,只是小韩还没有,不是没有,还有一间,是被李书记锁着呢。
   据说前段时间李书记的爱人在那屋坐月子生小孩。张姐在炕上打着呼噜睡,小韩怎么也睡不着,觉得燥热得身体要爆炸一样,就悄悄起来,来到院中。
   只见那明晃晃的太阳,和火辣辣的空气,还有那大杨树上的蝉,不知疲倦的叫声此伏彼起。走廊上倒是晒不到,但也很是闷热,水泥面上一走,就腾起尘土。
   小韩悄悄进屋,小心地拿起脸盆,到院中压了一盆冷水,把走廊从西到东,用手轻轻地撩着水,撒了个遍,这下走廊立刻清凉了不少。
   当撒到走廊东尽头撒完水时,小韩一转时,看见一位穿一身草绿色军便装的年轻人,正推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往走廊东面走来。
   这行头,是当年最时髦时尚的着装。小韩以为是送报纸的邮递员,就侧了一下身子让过去。正想拿着脸盆走过去,不想这位邮递员却停住了脚步说:“你是新来的小韩吧?”
   小韩只得站住脚说:“是!”然后就走了。
   小韩走了几步听到身后开门锁声,一扭头,发现邮递员在开李书记的门。
   小韩想,那可能不是邮递员,是李书记。只是非常纳闷,这么热的三伏天,大中午天的,李书记怎么就赶回来啦!同时也觉得自己刚才也太没有礼貌了,刚一见面就给李书记这种印象,同时也抱有侥幸心理,可能不是李书记,是邮递员送报纸方便,有李书记屋中的钥匙,但心中还是惴惴不安的。
   回到屋中,小韩更没了睡意,就拿起一本唐诗伴着张姐的呼噜声看了起来。快两点,走廊上响起了各种脚步声,各屋午休的乡干部们都陆续起来,听到院子压水井嘎吱嘎吱不断叫唤声。
   张姐也睡醒了,伸伸懒腰说:“小韩你没睡啊?是不是我的呼噜声太大,你睡不着啊?”小韩笑笑说:“没有,不困!”
   小韩下炕拿脸盆到院中压了一盆凉水,放在地上的盆脸架上,对张姐说:“张姐,你洗把脸吧!”张姐说:“你先洗吧!我一会洗。”
   小韩笑着说:“我早洗啦!你洗吧!”张姐下地洗着脸,听到走廊上有人和李书记打招呼:“李书记回来啦!”
   张姐停一下正在洗着的脸扭头问小韩:“李书记回来啦?”
   小韩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李书记!刚才我在走廊上往地上掸水时,碰见一个穿一身草绿色军装,推自行车的人,开了走廊尽东头那间办公室的门。”
   张姐肯定地说:“那就是李书记!”
   小韩说:“李书记可够年轻的!”
   张姐说:“嗯!他是咱们县最年轻的书记,比你也大不了几岁!小韩你多大啊?”
   小韩说:“我二十二!”
   张姐很自信地说:“李书记二十六岁!我说比你大不多少吧!只是他十七八就当大队书记!”
   小韩非常吃惊:“啊!那么年轻就当了大队书记啊?”
   张姐很夸张地说:“嗯!人非常有才!口才也好,他唱样板戏唱得可好啦!还会拉二胡。晚上没事时,大家都喜欢上他屋里听他唱样板戏拉二胡。”
   听着张姐的话,小韩对李书记油然而生敬意!原来小韩还觉得乡政府干部,都是土老帽,大老粗。原来也有有气质,有文化的干部中!
   晚饭时,小韩随张姐进了伙房,大家都在呢!氛围比往常热闹许多,连平时不苟言笑的王乡长,脸上也平添了些许笑容。
   李书记见张姐和小韩到了,停止了和大家说笑,对小韩说:“小韩来了,咱乡政府又添了一员女将,原来只有咱张姐,现在又有了小韩,还是女同志少一些!不过以后咱男同志得多照顾一下女同志,特别是小韩刚毕业,对乡政府有些工作还不太熟悉,大家以后要多帮着点!”话说得虽然朴实,但是小韩心里热乎乎的,非常感动!
   两天后,李书记叫去小韩,李书记把他隔壁的房间打开,一股血腥味和腥臭味直扑小韩鼻子。
   小韩后退了一步,李书记不好意思地说:“这间屋子原来是我爱人做月子时用来,后来我忙也就没收拾!”
   说着一步跳到炕上,打开了窗子,这屋中的味道才不那么喷嗓子。小韩紧闭着的呼吸才敢放开点,但有李书记在,小韩也不好太过了。
   李书记说:“一会我找几个人来收拾一下,再给你买一领新炕席。”小韩望着还很新的炕席,还有席上那一滩滩的污黑血渍,小孩大便痕迹,还有满炕上的污纸,破烂布,真是一团糟。
   平时干净惯了的小韩,觉得胃里有东西直往上涌,但她还是克制住了。对李书记说:“不用找人,我自己就能收拾,炕席也不要买,我看那炕席也没用多长时间,我涮涮就行啦!”
   李书记望着干净漂亮娇小玲珑的小韩,有些不相信地说:“你能收拾了吗?”
   小韩非常肯定地说:“能收拾了,没关系!”
   小韩这一天,没干别的,就是收拾屋子,当晚上李书记下乡回来,路过小韩办公室兼宿舍,屋里炕席和新的一样,窗明几净,屋里还开着窗子,屋中的空气是相当清新,和原来的屋判若两样。李书记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屋子只要是姑娘住,和我们这些人住就是不一样,焕然一新,连空气都是新鲜的!”
   自此后,每天下乡回来,或是要下乡,李书记总是关心一下小韩。问今天都打算做什么工作,或是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工作,有什么困难吗?有时李书记也带小韩和其他干部下乡,每次都和村干部强调一下,小韩年龄小,又是女同志,要各村干部多照顾些。听得小韩心里暖暖的。
   晚上没事时,大家都聚集在李书记屋中,说说笑笑,很是热闹。开始时,小韩没去,每次李书记都让人叫小韩,说是怕小韩想家。
   后来天就渐渐转寒,小韩屋中有炕,每天晚上大家都转移到小韩屋中热闹。
   刚搬进来时,小韩要把炕拆了,也换成床。李书记说,乡政府只有两铺炕,就是张姐和小韩这屋,张姐只是中午休息,因为离家几里路,平时晚上都回家住,只是晚上有时开会,她才住下。小韩的炕不要拆,女同志还是住炕好,寨王山乡政府偏僻,冬天非常寒冷,山风又大,煤又不好烧,屋中非常冷,睡床是很凉的,女同志睡凉了不好。
   虽然小韩当时一百个不愿意,但也不好说什么。当秋天来临时,小韩知道了李书记说话的道理。大家每个屋中都和冰窖似的,只有小韩这屋里非常暖和。特别是那热乎乎的炕,坐上去特别舒服。炕炉子还能为大家烧开水喝,比伙房用铁锅烧水好喝多了,伙房铁锅烧水有股子油腥味。
   到了冬天,各屋的炉子都不太好烧,屋中也不暖和,床更是冰得很,只有小韩的屋暖暖的,炕热乎乎的。这时李书记和小韩的关系也如这炕,热乎乎的。只是彼此还没有说破,只是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需要什么。
   这种微妙的变化来自一次李书记回家过中秋节回来,那天只有小韩、李书记、王乡长回来了!小韩是因为有点工作没做完,就提前回来一天,王乡长是要去县城开会也提前回乡拿资料。没想到李书记也提前回来了!
   李书记回来后,在走廊上锁好自行车,不象往常那样路过小韩屋,进来和小韩打声招呼,而是直接进了自己屋。小韩以为自己哪里得罪了李书记,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李书记。
   正在这时,从李书记屋中时断时续传来了哭声,小韩非常吃惊,听了一会,这哭声还是不断。小韩只得敲敲门,听到李书记沙哑的声音说:“请进!”
   小韩进屋,见李书记正在擦眼泪,但泪水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
   小韩回自屋给李书记倒了一杯水放在办公桌上。看到李书记的眼泪象断了线的珍珠,不断滚落下来,怎么擦也擦不净。
   小韩慌了,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李书记,只得去王乡长办公室找王乡长说:“王乡长,您快看看去,李书记不知道怎么啦!刚回来就哭,已经哭一会啦!”
   王乡长听后,急忙随小韩来到李书记屋中,这时李书记虽然眼睛红肿起来,但泪水止住了,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请王乡长坐下。
   王乡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怎么回一趟家,回来成了泪人了啦!这男子汉大丈夫,就得想开些,你想不开行吗?家里家外,老的少得都指望着你呢!”
   听着王乡长数落开导李书记,小韩知趣地走开。
   中午吃完饭,小韩过去看李书记,李书记情绪好多了。起身给小韩倒了一杯茶,让小韩坐在桌子对面的椅子上。
   李书记和小韩说了上午自己哭的原因:原来李书记和爱人相识并结婚,是李书记一位铁哥们当的媒人。李书记当年听别人说过,铁哥们有位相好的女干部,会来让铁哥们的媳妇知道了,去单位闹了几次,甚至惊动了县领导,县领导提出了警告,并把那位女干部调走了。
   没想到这位女干部就是自己现在的爱人,而且自己爱人,现在还和自己的铁哥们扯不清楚。这次李书记回家过中秋节,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心中非常痛苦,质问爱人,没想到爱人还理直气壮的承认,并说离婚也可以!
   两人争吵起来,他爱人非常泼辣,和李书记动了手,致使李书记手上挂了彩。李书记说着,伸出手给小韩看,小韩看到李书记手上多处挠伤,真是对李书记充满同情。
   李书记的铁哥们也是一个乡的书记,只是比李书记当书记早四五年,当然了也长李书记年长八九岁。长着个冬瓜头,大马脸,鼻头红红的,据说是酒糟鼻子,个子要比李书记高很多。

共 1007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如此深明大义的女人,真的值得被他人所爱。作者通过塑造老韩的角色来回顾昔日青春的情感历程,从爱上李书记开始,到离开他,成全他与他的妻女,这样的女人可谓是委曲求全,深明大义。有时候爱不一定要在一起,退一步换一种守护,也是爱。整篇小说从整体上来看,也能够看出李书记对於小韩当年的那种上司对下属的关心之情,即使彼此不在一起,但朋友之间的关心也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此篇小说算是比较正能量的,在小说的布局里能够为人物的性格,以及情节的推动起到不错的作者。欢迎赐稿,祝福夏安,问好作者。推荐共赏。【责编:洛漾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洛漾熙        2015-06-14 19:22:08
  有时候退一步,也是一种成熟与守护。
   真的要为昔日善良又懂得成全别人的小韩点赞。
   小说整体算是不错的,能够体现正能量。
   欢迎赐稿,祝福作者创作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柳溪小樵        2015-06-14 21:33:42
  谢谢老师的点评,前半部分还觉得可以,后半部分自己也不太满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