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昨夜的悲伤(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昨夜的悲伤(散文)


作者:湘南一枝梅 秀才,1954.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7发表时间:2015-06-16 20:17:02
摘要: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算算爷爷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里,可以想见奶奶的孤寂。尤其在寒冷的冬夜,每当我与妻子相拥而眠时,我总禁不住想,奶奶一个人睡,会不会很冷啊。这时候,我就忍不住想给奶奶打电话,问问她冷不冷。可让人难过的是,随着年老体衰,奶奶眼也花耳也聋,腿脚也不灵便了——电视看不清听不明白,想跟人聊天下不了楼,我在电话里想叫她一声奶奶,可她都却听不见……

【丁香】昨夜的悲伤(散文) 昨天夜里,我梦见奶奶去世了。远远地,看见她披散在床头那一堆如雪的白发,我顿时心痛得扑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在我还只有八个月大时,母亲就怀上了妹妹,没有乳汁的母亲不胜其烦我夜夜的哭闹,就把我扔给了奶奶。是奶奶用米汤和稀饭将我一天天喂大,再加上我从小体弱多病,因此奶奶的臂弯成了我童年最贪恋的摇篮。
   记得刚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就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因为妈妈是世上最亲也最爱我们的。我当即反驳说,世上最亲最爱我的是奶奶。老师听了,就无奈地说,那你就像爱奶奶一样爱自己的祖国吧。因此,当我后来读到“祖国啊,我的母亲”的诗句时,我总要把它改作,“祖国啊,我的祖母”,让老师哭笑不得。
   值得一提的是,像天下所有婆媳一样,母亲与奶奶之间,一直有纠缠不清的矛盾。而最大的冲突是观念上的:奶奶善良慷慨、乐于助人,是村里出了名的活菩萨,而母亲勤俭节约、斤斤计较,也是村里出了名的小气鬼。这样一来,两人一度势成水火。
   当年,父亲常年在外面工作,鞭长莫及,爷爷又是一个没主见的人,每次看她们婆媳争吵,总是躲进里屋或垂泪或叹气。而每次吵架的结果,总是以母亲的大获全胜收场。
   这无疑让我恨母亲,因此在我十岁那年,我第一次对母亲表现出我强烈的愤慨。
   当时,母亲在与奶奶争吵时,口不择言地说:“你这个老败家婆,不晓得爱惜东西,等你们将来老了,不能动了,你们就是讨米要饭,我也不会养你。”奶奶一听,就委屈得哭了。当时,正值我放学回家,一见奶奶流泪,心疼得不得了,就忍无可忍地指着母亲说:“你也莫了不起,等你将来老了,我也不会养你!”
   母亲一听,当时就惊呆了,过后,她近乎歇斯底里大哭起来,说我这个儿子白养了,她也不想活了,而且当真拿出了一瓶农药要喝。我知道自己闯祸了,吓得一面大哭一面死死抱住母亲的腿,哀求她不要死,并再三保证说,只要她待爷爷奶奶好,我将来也一定会待她好。
   最后,事情总算平息了,但母亲对奶奶越发怨恨,因为她一直认为,我小小年纪不可能说出那么成熟的话,唯一的可能的就是奶奶教唆我说的。不过后来,母亲渐渐发现,我是真的长大了,此后,她每每与奶奶发生争吵,我总是站出来主持公道,当然每次都判奶奶有理。这就让她很伤心,常常被我气哭。可她不知道,其实看母亲流泪,我心里也非常难受。我们当地,属于丘陵地区,有时挑一担禾,要翻山越岭,来回需一个小时。因此,一个丈夫不在家的女人,是非常辛苦的,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最疲惫的时候,常常一边吃饭一边打瞌睡,以至打碎了不少碗。
   都说人到二十五,才知光棍苦,眼看同龄的伙伴纷纷娶妻生子,我却依然不为所动。虽然也恋爱过,但一直不想结婚。最后,在全家人的再三逼问下,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顾虑。我说:“家里两个女人的战争已经够我头痛了,要是再来一个更厉害的,我还活不活啊!”此言一出,全家人都愣住了,母亲不高兴地说:“你结婚后分开过就是了,我眼不见心不烦。”我说:“分开过有什么用,你和奶奶也是分开过的,还不是一样的吵。”
   母亲听了,心有所动,嘴上却说:“牙齿和舌头那么好,不也有打架的时候,再吵再闹,关起门来还不是一家人。我也是嘴上说说,哪里就刻薄了两个老人家?”奶奶一听,也连忙自我检讨说:“以前的事也有我不对的时候,其实你娘就是脾气丑,心还是蛮好的。”就这样,两个女人开始讲和了,就像当年为了抗日,国共两党勉强进行的合作。
   让人遗憾的是,当我真正决定结婚的时候,爷爷却因病去世了。
   好在第三个女人进门后,并没有挑起更大的战争,相反,妻子就像一只和平鸽,给这个家庭带来少有的安宁。当然这与妻子的温顺有关,她虽然对母亲颇多怨言,但也是对我说说罢了,并不与母亲直接发生争执。而母亲呢,背后也对妻子颇有微词,不过她说道:“我也是看在你的份上,让着她罢了,要是由着我以前的性子……”只有奶奶,对妻子一百个满意,见人就夸自己的孙媳妇。不过,妻子并不因此感动得一塌糊涂,相反,有一回,她被奶奶差点气哭。
   那次,她从娘家带回几十斤土特产,结果奶奶未经妻子的同意,就擅自将土特产的一半,分送给了左右邻居。妻子心痛得要哭,她说:“十多里路啊,我肩挑手提多不容易。她倒好,一下子就送掉了一半。你奶奶怎么一点也不心疼自家的东西?我现在终于明白,你妈妈为什么对你奶奶有意见了。”
   之后,我们全家随父亲进了城。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我和妻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摆地摊。后来,因种种原因,连地摊也摆不下去了。于是,我和妻子不得不告别这座冷酷的小城,漂泊他乡。
   这一漂泊,就是十年。
   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算算爷爷去世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里,可以想见奶奶的孤寂。尤其在寒冷的冬夜,每当我与妻子相拥而眠时,我总禁不住想,奶奶一个人睡,会不会很冷啊。这时候,我就忍不住想给奶奶打电话,问问她冷不冷。可让人难过的是,随着年老体衰,奶奶眼也花耳也聋,腿脚也不灵便了——电视看不清听不明白,想跟人聊天下不了楼,我在电话里想叫她一声奶奶都听不见……
   而更让人痛苦的是,因为母亲的影响,我那八岁的儿子跟他奶奶亲得不得了,甚至还出语惊人地说,“奶奶是最好的妈妈”,可对于我的奶奶,他的曾祖母却淡漠得很,我当然可以想见老人是如何的失落。而父亲每天下班后,除了在吃饭时给奶奶盛盛饭、夹夹菜表示他的孝心外,更多的时间是教我儿子做做题目,或泡在麻将桌上。好在弟弟在附近小镇做医生,只要奶奶有个头痛脑热的,父亲一个电话就把他召来了……
   而我呢,背井离乡、在外打工十年,每年春节回家也就十天半月,而在这十天半月里,我除了走亲访友,陪孩子上街,我真正陪伴在奶奶身边又有多少时间呢。每年,除了给她买一大堆补品,以表示我的孝心外,我又对她作了什么?甚至每每听她唠叨那些我听了足有一万遍的陈年旧事时,我是不是也曾显出过不耐烦?……我不能想象,一个耳聋,眼花,加上腿脚不便的老人,她是如何度过那些漫长而寂寞的时光……
   那晚梦醒后,我的心还在隐隐作痛,再一摸脸上,湿漉漉的。我庆幸昨夜做的只是一场恶梦,否则我该怎么办?那一刻,我恨不能立即飞越千山万水,回到奶奶身边——
   好在厂里马上就要放假了,我想,这个春节,我一定全部送给奶奶,以弥补我这么多年对她的疏忽,我一定搀扶奶奶去街上走走,去公园看看,去超市逛逛,回家后给她泡泡脚,按按肩,睡觉前给她暖暖被子,然后不厌其烦地听她唠叨那些陈谷子烂芝麻……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不久前做的一个极温馨的梦,在那个装满故园的梦里,一头黑发的奶奶同邻居们坐在葡萄架下家长里短地聊天,而我则娇懒地趴在奶奶暖暖的膝盖上昏昏欲睡……当时起床的铃声响了很久,我依然不愿睁开眼睛,我不想这么快从梦境里出来,我还在重温奶奶身上那久违的“气息”,一如留恋那早已远去却突然造访的幸福时光。
  
  

共 27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读来感人至深,因为它有广泛的共性,作者刻画了“奶奶”这样一个不辞辛苦,心中充满善良的人,“我”从小就与她在一起,是“她”将“我”养大,养育之恩使得“我”对“奶奶”的感情变得更加醇厚而真挚,甚至在母亲与奶奶之间吵架时,也会偏袒奶奶。 作者又着重刻画了“母亲”、“妻子”,妻子温顺善良,“母亲”操劳持家,其实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都在努力地构筑着家的温馨。 读这篇文章,尤其读到最后,我发现它触碰到我心底那最痛楚的地方,繁忙的工作使得“我”与“奶奶”久未见面,而那种思念又久久不能平复,甚至在睡梦里都会惊醒,可见对“奶奶”是何等思念。 整文在叙事上有条不紊,脉络清晰,感情充沛,是一篇催人泪下的好文章,同时也祝福作者。感谢您赐稿丁香,期待您更多文字。【丁香编辑:于国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5-06-16 20:54:48
  作品描写的是很多普通家庭也常发生的家长里短的故事,婆媳关系,母子关系,祖孙关系,处理不好,就有很多矛盾。奶奶大方热情,疼爱孙子,母亲勤俭节约,会被人认为是小气,妻子温顺贤惠。作者最放不下的是把他养大的奶奶,梦里都思念她。欣赏感人的佳作,期待精彩继续!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回复1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15-06-17 20:33:07
  谢谢依依的点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没名儿        2015-06-17 09:10:16
  深感您对妻子、母亲、奶奶的深沉的爱!忙碌的现实让您忽略了对奶奶的关怀,还好及时醒悟!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和遗憾!感同身受!向您问好!
文字,要先悦己才悦人!
回复2 楼        文友:湘南一枝梅        2015-06-17 20:33:36
  谢谢无名的点评,问好祝福。
3 楼        文友:没名儿        2015-06-17 21:02:50
  喜欢您的文章,欣赏之后留个脚印儿,呵呵!
文字,要先悦己才悦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