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征文】叶挺指挥皖南反“扫荡”斗争(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征文】叶挺指挥皖南反“扫荡”斗争(散文)


作者: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布衣,472.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4发表时间:2015-06-19 13:09:10
摘要:日军眼看离新四军军部驻地只有7公里,但就是可望而不可及,只好转头向东,渡过青弋江,进袭泾县县城。当地国民党五十二师不战而撤,泾县县城失守。叶挺一向注重在追击战中扩大战果,此时亲率指挥所和特务营也渡过青弋江尾追击敌人。

【雀巢征文】叶挺指挥皖南反“扫荡”斗争(散文) 日本军国主义自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10月攻占武汉、广州,虽然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和许多重要城市,但未能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和抵抗力量。日本帝国主义的“两个月就可以结束战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胜战略和神话宣告破产,不得不改变侵华战略方针,基本上停止了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把军事打击的重心移向后方战场,以确保主要交通线和占领区。
   1940年9月,日军调动万余兵力(内伪军3000余人),步兵、骑兵、炮兵、空军诸兵种联合行动,计划再次大举“扫荡”皖南。10月初,日军从苏南、江北调集第十五、第一一六师团各一部进到皖南芜湖一带,先向铜陵、繁昌地区“扫荡”,继又以5000余人在空军配合下直扑我新四军军部驻地云岭地区,企图以优势兵力一举消灭新四军领导机关。
   当时我方离军部较近的作战部队,只有驻在云岭以北汀潭的第一团,汀潭距云岭8公里,是敌人进攻的必经之地。除此之外,就只有200多人的军直特务团第一营,还有只能称为准作战部队的随营学校——教导总队的千余名学员。在敌我军力十分悬殊的形势下,叶挺军长毅然决定亲自出马,直接指挥战斗。
   叶挺亲自研究了三里店、汀潭一带地形。这里山峦重叠,树林荫郁,道路狭窄,利于我军隐蔽伏击。他决定于三里店、汀潭两侧,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以皖南新四军主力一团、三团部队,分别伏击,先开展分散兵力、打了就走的“麻雀战”以使敌人疲惫,再相机实施反击。出发前一天,举行了誓师大会。副军长项英先讲话,讲了严重的敌情,讲了打败敌人的有利条件,要大家树立必胜信心。接着叶挺走上讲台,首先向听众发出了几问:
   一问:“今天开的是什么会?”引来齐声回答:“战争动员大会!”
   二问:“我们开会做什么?”齐声回答:“准备打鬼子!”
   三问:“打鬼子要流血牺牲,你们怕不怕?”齐声吼喊:“不怕!”喊声有如天崩地裂。
   叶挺只用这几句问答,把蕴藏在人们心底的杀敌怒火进一步激发起来了。叶挺略停一下,然后高声提议:“不怕死的举起手来!”随着叶挺的举手动作,千余只有力的手臂,“刷”地一声举了起来。“好!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是我们为人民流血牺牲的时候了,只要我们不怕死,就能打败敌人的进攻!”叶挺的战斗动员,前后只用了几分钟,会后,队伍很快就进入了战斗状态。
   叶挺一直全神贯注地指道着军部参谋处的工作。他要他们从速派人前往汀潭,督促一团向前占领阵地,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还要他们派人前往茂林、中村调集援军,限定时间向北开进。
   10月4日,日寇两个联队5000余人,在空军掩护下,沿繁昌至南陵的大道向三里店进犯。日寇所到之处,烟尘滚滚,村舍被烧毁,田园被践踏,百姓被杀害,实行“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当敌先头部队和骑兵部队200多人进入三里店附近我伏击圈时,我部队按计划全面开火,对敌发起冲击,日寇被打得人仰马翻,四处逃窜,尸体塞满了道路。敌人遭到初次打击后,更加疯狂。我军按预先计划,在敌人进犯到三里店附近的螺丝桥时,用密集的地雷阵布置了第二个伏击圈。当敌人主力刚跨过桥面时,我趁其拥挤过桥之机,以猛烈火力狠狠打击。当敌人四下逃散时,又陷于我地雷阵中,倒下一片又一片。当其后续部队拼命向前赶来支援时,我伏击部队已隐蔽地迅速转移了。时近黄昏,敌人只好在三里店及其以南地区扎营。
   叶挺预料日寇占领三里店后,将会向河潭进犯,汀潭离云岭十余里。于是决定在汀潭附近继续利用有利地形设伏,进行阻击战、“麻雀战”。5日清晨,20余架敌机轮番进行盘旋侦察后,日寇先头部队500余人,迂回进至汀潭的南许桥。当200余人已经过桥,300余人正在过桥时,我埋伏在桥头两侧的部队,突然猛烈开火,激战20多分钟,毙伤敌人数十人,余敌仓皇后撤。在稍加整顿后,他们又投入主力向我军阵地发起攻击。可是,我军主力已按计划转移了。
   这样,从10月2日至7日,我军在许多险要地段,以轻便小分队,夜以继日地阻击、袭扰敌人,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延缓其前进速度,杀伤其有生力量,使其装备、兵力上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不到20华里的路程,敌人整整走了6天6夜。
   7日傍晚,敌人以飞机大炮为先道,冲进了我军主动撤出的汀潭,并分兵两路直扑云岭。我第1、第3团英勇抗击,军直特务营和教导总队也都上了前线,展开多次激烈的白刃战斗,先后十余次击退了日军的冲击。当夜,我军又派出精干分队,从西、南及东北三个方向,同时突袭。日军在睡眠中仓皇应战,战至午夜,日军伤亡惨重,而且疲劳不堪。到8日凌晨,叶挺指挥自中村、茂林调来的增援部队,投入战斗,把敌人从汀潭打了出去。
   日军眼看离新四军军部驻地只有7公里,但就是可望而不可及,只好转头向东,渡过青弋江,进袭泾县县城。当地国民党五十二师不战而撤,泾县县城失守。叶挺一向注重在追击战中扩大战果,此时亲率指挥所和特务营也渡过青弋江尾追击敌人。追到泾县城南门和西门时,叶挺下令攻城。这一场易地再打的苦战,一口气打到9日早晨。敌人调来十几架飞机狂轰滥炸,又在城内外到处放火。在爆炸的硝烟中,叶挺脸不变色心不慌,仍然聚精会神地指挥战斗,有时还拿出照相机对着俯冲的敌机拍照,说是要把东方强盗的狰狞面目拍摄下来。战士们看到这一情景,心中赞佩不已,而且勇气倍增。叶军长真不愧是一位久经考验英勇善战的名将!
   日寇这次“扫荡”,历时8昼夜。最后,我军与敌交战于泾县南关,歼敌大量。9日天亮以后,敌在南门以纵火为掩护,奔出北门,向南陵撤退。我军于9日晨光复泾县,并派一部分兵力继续尾追敌人。同时,新四军周子昆副参谋长指挥的另一部,乘胜也在9日收复南陵。
   新四军的皖南反“扫荡”作战,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广大群众空室清野,断桥破路,当响道,运弹药,探敌情,抬担架,踊跃支前。仅云岭、童家渡两地在4个小时内即动员了3000余人支前,对战斗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次皖南秋季反“扫荡”,历时8天,歼敌1000余人,打退了日寇的进攻,震动了大江南北。新四军皖南作战部队,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主要是由于运用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内线与外线相结合的战法,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利用地形,出敌不意,造成敌人处于日夜不得安宁,顾此失彼的被动挨打局面,削弱了其战斗意志,然后给予猛击。
   在这场战役中,叶挺军长原有的“北伐名将”的英名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叶挺率部进入硝烟弥漫的泾县城内后,立即组织部队灭火救灾,维护地方治安,救护受难群众,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之后,新四军为顾全大局,团结抗战,将泾县城交还给友军,自家部队沿原路凯旋而归。
   1940年10月10日,叶挺从前线返回云岭军部,沿途群众夹道欢迎。军部召开了庆祝反“扫荡”胜利大会,当叶挺在大会上报告反“扫荡”情况时,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共 28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叶挺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既是“北伐”名将,又是抗日先锋,还是一个高风亮节的民族英雄。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提供的这篇文章,让我们见识了叶挺将军卓越的指挥才能、临危不惧的胆识,同时也见识了新四军的英勇顽强,克敌制胜的本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推荐阅读,编辑:唐雄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6-19 13:18:58
  叶挺将军是我党我军早期领导人之一,从文章里看出叶挺将军有着卓越的指挥才能、临危不惧,英勇善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纪念抗战胜利,纪念叶挺将军!他的英灵永在,精神不死!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2 楼        文友:唐雄        2015-06-19 14:34:19
  80年代,我曾写过一个剧本,叫《血战汀泗桥》,主要人物便是叶挺将军。可以说,我对叶挺将军是十分崇拜的。这篇文章,我让对叶挺将军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3 楼        文友:唐雄        2015-06-19 14:35:24
  更正:80年代,我曾写过一个剧本,叫《血战汀泗桥》,主要人物便是叶挺将军。可以说,我对叶挺将军是十分崇拜的。这篇文章,让我对叶挺将军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谢谢!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4 楼        文友:北京新四军研究会        2015-06-21 22:57:31
  “新四军为顾全大局,团结抗战,将泾县城交还给友军,自家部队沿原路凯旋而归。” 说新四军是抢地盘不抗日的谣言可以歇歇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