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那远去的麦客(散文)

编辑推荐 【军警】那远去的麦客(散文)


作者:张海峰 秀才,285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94发表时间:2015-06-19 20:24:58
摘要:我一致认为,麦客赶麦场只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老家日子逐渐好转,赶麦场的麦客越来越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挣钱环境和数额与麦客赶场不能相比。像堂哥一样有着麦客经历的农民也随着时光流逝渐渐老去;前些还能割自家地里的麦子,近几年,随着移民搬迁,随着退耕还林,可供收割的麦子也没有了。而现在,地势高一些的山地都封山育林了,靠近公路两边的平地都成了松树圃,药材地。有关麦客的话题,只能通过媒体网络去了解了。

五六月间,是陕西的汉中一带麦黄季节,而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正是麦子还在拔节抽穗的时候。
   以往的这个时节,老家大多数生活艰难家庭,为了多挣几个钱,贴补家里,男主人便早早安顿好家人,便三个一帮,五个一群结伙去陕西当麦客子去赶场。来来去去,一个月左右,等到陕西甘肃一带麦子割得差不多了,自家的麦子也黄了。
   山区的男人文化程度不高,也缺乏生产技能,祖祖辈辈面朝黄土,在贫瘠土地上过着属于自己的岁月。尽管一无所能,但他们各个有副硬朗身板,有使不完的蛮劲和力气。有在烈日炎炎的骄阳下挥舞镰刀的本领。在炎热的夏天,没有什么技能的他们,出门赚钱就唯有去陕西甘肃当麦客最合适不过了。
   我不知道去陕西甘肃当麦客,始于何年,无据可究,也不得而知。但是在我记忆中,去陕西赶麦场似乎成了老家人每年雷打不动、约定俗成的规矩。在他们看来,靠苦力吃饭,靠力气挣钱,落得个腰鼓肚圆,因此,他们往往把外出当麦客看成一件体面的事。形成了老子当麦客,儿子当麦客,甚至连那些性格泼辣,干活不输男人的女汉子当麦客的局面。
   那时候,看到村子里那些赶卖场的麦客,各个带着一把镰刀,各个提着一个编织袋,头上一顶草帽,脚上一双布鞋。袋子里装着干粮也自家婆娘烙的馍馍,和炒熟的炒面。条件差的麦客甚至草帽不带,鞋也不穿。有些甚至麦客把鞋装在编织袋里,等到有了雇主,进了麦田才肯穿上,千百里路来来回回全凭那两只赤裸裸双脚。怎么去赶麦场,怎么回到家,在我心中永远都是谜。
   一九九四年五月我结婚那年,我去西安旅游,正赶上陕西潼关一带麦黄,在去西安的客车上,透过车窗,黄灿灿的田野一望无际,阳光下小麦翻着金色的波浪,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那年旅游,去了几个旅游景点倒记不清了。但一路上,那黄橙橙的麦子,那在麦田里挥汗如雨躬身收麦的麦客,那些衣着脏旧的麦客三三两两行进在路上,不时回过头朝车窗投来的目光,给我留下的记忆很深很深。他们也让我想到老家在麦收前去关中甘肃一带当麦客的老家人,尤其是我那家庭条件尚好却不安分的堂哥。
   堂哥是我家亲戚中最早当麦客的,他因为跟着村里同龄人下关中去当麦客,两次错过了进城当工人的机会,最后只好像他的同龄人一样在山大沟深,梁峁纵横,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土地上刨食,耕耘着自己的光阴。对于不听长辈劝阻,听信别人花言巧语而去当麦客的举止,他丝毫没有表现出后悔之意。
   当堂哥提着半袋子干馒头回来之时,脸嗮得黑里透红,肩膀手臂上脱了一层又一层皮,衣服鞋烂的跟讨饭没什么两样。伯父伯母见他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又气又心痛,一肚子话到了嘴边又咽到肚子里。我们能想象到那一眼看不到头的麦趟,能想象来麦厚的像森林,能想象太阳毒毒地晒着,没有树荫没有凉风,有的只是热风,有的是汗流浃背,那苦那热只有他自己知道。也能想象一天下来,天一黑,饭一吃,在麦垛下,或者屋檐下,树荫下,拉开袋子的棉袄,讨饭的讨吃子一般,倒头便睡的邋遢样子。
   堂哥赶场让我们这些没出过远门的孩子甚是好奇,就有一句没一句地问一些赶场的话题,以及外面的新鲜事。这时,平时不善言辞的堂哥,便滔滔不绝地讲起当麦客的好处,那种得意的情形溢于言表:“当麦客好着呢!一天三顿饭,要馍有馍,要汤有汤,割得快,不掉麦子人家还发烟,切西瓜哩!钱也一天一算,然后赶着去别的地方去寻找成熟麦子,往往,走路的时间比赶场的时间多,而来来回回赶场,靠的是布鞋里那双脚。”我们又不解地问堂哥:“靠两双脚哪得走多长时间啊,到了地方恐怕早被别人割完了?”堂哥笑着说:“割不完的,地方大着呢,多着呢!就看你跑不跑那个路”。
   堂哥告诉我们,不光有好事,心奸的雇主多着呢!割完麦,量完地,吃罢饭,付了钱,便早早打发你走,生怕你偷了他的东西,就连在他家屋檐睡一晚也不行。堂哥说:“这不是最难怅的时候。最难怅的是遇到大雨,割不成麦,没地方躲,只好找树避雨。没人管饭,只好吃自带的发霉干粮,或者难咽的炒面,那才就难怅呢!”。
   既然那么难怅,他还出去受那个罪?伯父为他两次找了关系让他将来当工人,吃国家饭的机会,结果都跟着人出去了,招工名额被别人顶了,让别人得了便宜还时常在他面前卖乖。吃了亏的伯父只好一肚子委屈往肚里咽,谁让他摊上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
   我一致认为,麦客赶麦场只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老家日子逐渐好转,赶麦场的麦客越来越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挣钱环境和数额与麦客赶场不能相比。像堂哥一样有着麦客经历的农民也随着时光流逝渐渐老去;前些还能割自家地里的麦子,近几年,随着移民搬迁,随着退耕还林,可供收割的麦子也没有了。而现在,地势高一些的山地都封山育林了,靠近公路两边的平地都成了松树圃,药材地。有关麦客的话题,只能通过媒体网络去了解了。
  

共 1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麦客是指流动的替别人割麦子的人。作者这篇《那远去的麦客》以淳朴的语言,真情地细数了当年麦客出外打工的酸甜苦辣。麦客这种比较特殊的体力劳动,其实也很辛苦。有时甚至不被雇主理解。说白了就是不信任。但每位麦客都不会因为雇主的挑三拣四而贻误了麦收。尽自己所能所力,给人家收好麦子。堂哥是最早当麦客,经验丰富,也从来不后悔当麦客。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家族人里学习的。远去的麦客,也是那远去的风景。每当想起的时候依然很温馨。赏读推荐!感谢赐稿!问好海峰!【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5-06-19 20:25:46
  远去的麦客,也是那远去的风景。每当想起的时候依然很温馨。赏读推荐!感谢赐稿!问好海峰!创作愉快!致安!节日快乐!
林雨荷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