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忆端午(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忆端午(散文)


作者:诗遗江南 布衣,28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85发表时间:2015-06-21 11:52:17
摘要: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有时候思念的并不仅仅是亲人,还有根深蒂固的乡情,还有沉淀在故乡的幼时记忆和青春过往。

清晨,五点半,没有闹钟的催促,竟然第一次这么早醒了。睁开眼,细碎的阳光穿过没拉严实的窗帘幕布直挺挺地投射进来,使得昏暗的屋子也有了细碎的明媚。今日是端阳,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手腕,摸了摸脖颈,没有五彩绳,床头也没有艾叶也没有香包,顿时一种叫作怅然若失的情绪迅速蔓延开来。
   很小很小的时候,对端午节没有什么深刻的感知,只隐隐约约晓得一个叫作屈原的人在端午这天投了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要在这一天吃粽子。不过,端午节除了有粽子吃,还有好看的五彩绳和香包戴。记得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妈妈便会和二婶婶三婶婶聚到一起,编五彩绳、绣荷包,做鞋垫儿……三妈妈还会用火柴匣、烟盒什么的编个裸粽子出来,然后用五彩线将它缠绕完全,再坠一缕穗子,一个顶好看的粽子就活脱脱呈现在大家眼前了。大概是因为白羊座女生好奇又好动的天性,看着三婶婶编粽子,我也编起粽子来,看着大人们绣花做鞋垫,我也绣起鞋垫儿来,虽然笨拙的手法扎的手上满是针眼儿,但是一时之间的成就感会让人忘了疼痛,只记得欢喜与开心。
   端午节的前一晚,妈妈会把准备好的荷包、艾叶、熏黄包等通通挂在门外,并会在我们熟睡后给我们的手腕、脚腕以及脖颈上戴上用香草包熏过的五彩绳。许是一夜激动根本不曾睡,端午节的早晨,小孩子们往往会起个大早,抹过熏黄、吃过荷包蛋之后就可以带上属于自己的荷包了。往年戴过的、今年又新做的,总之有多少就想戴多少,小孩子们聚到一起,这个说我的老鼠贼机灵,那个说我的马儿特精神,还有她温顺的小羊儿,还有他精致的小黄龙……有时候达成协议了,小伙伴们会私下交换除了自己属相以外的其他荷包,舒心了,满意了,两个人的交情就显得更加深厚了,要是没商量好,准保会有一个孩子得意洋洋地笑着,而一个则是委屈地抹着眼泪。待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吃“粳糕”,所谓粳糕,其实就是粽子的一种简易做法,是将粳米淘洗干净之后,放进去些红枣、葡萄干等什物,搅拌均匀之后不用粽叶儿包,而是直接下锅蒸,熟了之后盛在碗里,倒上些蜂蜜儿直接吃。对于这种甜腻的东西,小孩子似乎都很喜欢,总是嚷嚷着要大人们给自己盛很多,然后扒拉上三四口就把碗放在一旁,撒着欢儿玩去了。
   上学之后,对于端午节的认识也就深了一些,知道公元前340年,面临亡国之痛,爱国诗人屈原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了汩罗江。人们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就是最早的“筒粽”。我们过节时所吃的粽子、粳糕,和筒粽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表达纪念。而对于端午节戴五彩绳,我也有了新的认识。五彩绳又叫“五色线”、“朱索”、“百索”等,东汉应劭所著的《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端午节当天把五彩绳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寓意长命百岁,不仅可以带来一年好运,还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不过,按照家乡的习俗,五彩绳要在端午过后的第三日解下来,丢在大路上或者将其烧掉,否则就会招来蝎子、蛇之类的比较可怕的东西。女孩子们往往爱臭美,尤其是我,在学会自己编五彩绳之后,便不再让母亲准备花绳了。我会和学校里的小姐妹一起编好看的五彩手链,还会串上一些小珠子、缀上些小铃铛,等到端午节戴上手腕儿后就不舍得解下来了,即使母亲吓唬我说:“小蛇儿正转着圈儿找你呢,你再不解下来,小心它绕到你的手腕上去。”听着似乎很可怕,但是在我手腕上的毕竟是好看的五彩手链,而不是长的寒碜的小蛇不是么?不过,现在想想,端午过后一直到收麦子的那段时间,家周围总会出现很多蛇,白的、花的、浅绿的,麻的,粗壮的、细小的,有时候一天会连着出现两次。邻居们说这是好兆头,蛇是来送福气的,不过我心里总会犯嘀咕,这是不是我的五彩绳招来的呢?
   再长大一些,十二岁那年五小毕业后,我就开始住校了,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在学校里过的,那个时候很流行互赠手链和荷包,大凡关系密切的朋友,都是你给我戴手链,我赠你荷包,然后一起到路边的小摊儿吃个香甜的粽子。当然,在那个青春懵懂的年纪,除了好闺蜜互赠的香包,也有一些女孩子会亲手缝制香包给喜欢的男生,也有一些男孩子会买来好看的荷包送给心仪的女生。如此,端午节并不会被我们只看成端午节,倒隐隐约约有了些许情人节的味道了。
   上大学时,离开了从小生活的小镇,一些乡俗也就慢慢地衍生出了不一样的感觉了。相比于故乡的端午节,城市的节日气氛似乎更浓郁一些。每年端午还未到,学校门口乃至天桥上尽是卖五彩绳的大爷大妈们,许是竞争激烈的原因,五彩绳一点儿都不贵,很普通的一根只卖一块钱,有串珠的也就两三块。当然,除了各式各样的花绳,还有千奇百怪的荷包,有属相类的,如一马当先、三羊开泰、猴子上竿、斗鸡赶免等。也有寓意鸟语花香、万事如意的,如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双莲并蒂等。除了这些戴的玩的,还有卖各种粽子的小摊儿,豆沙的、枣泥的、花生的、莲蓉的、蛋黄的还有各种肉馅儿的。每每和朋友经过,看着这些五彩的花绳,闻着清新的粽香,心里越发感激屈大夫,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传统节日对当代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在兰州市内,端午节当天,中山桥那儿还会举行祭祀活动和龙舟比赛。身着汉服,附和着黄河水泠泠流动的节拍,吟诵纪念诗词,尔后以精彩的龙舟赛作为收场,这样的纪念活动似乎喧闹了些,但是屈大夫应该是开心的吧。
   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泉城济南,端午的情怀似乎淡了许多。这里的街上没有卖五彩绳的,跟朋友聊起,也说没有戴五彩绳的习俗。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母脚下出生的女孩儿多是沾染了西王母的一些调皮劲儿的,所以对于每一个节日的盼望还是那样的深切。看看空荡荡的手腕,我想有那么一瞬我是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的,对,我是想家,想念家乡的端午了。

共 23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文笔朴素馨香,语言自然流畅,笔下的粽子香包艾叶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思乡味道和细碎的明媚。又是一年端午节,读到如此清爽雅致的散文,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年少时光,同作者一起经历那温馨时刻。作者起笔自然流香,画面感十足,可见情真意切很有文学素养。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王母脚下出生的女孩儿多是沾染了西王母的一些调皮劲儿的,所以对于每一个节日的盼望还是那样的深切。看看空荡荡的手腕,我想有那么一瞬我是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的,对,我是想家,想念家乡的端午了。”能用如此家常话来叙写散文,就像自说自话,可见文笔功夫实在了得。拜读了!【编辑:汉水银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5-06-21 18:10:21
  感谢老师投稿笔尖!希望看到老师更多的文章入驻情暖笔尖!谢谢!
峥嵘岁月
2 楼        文友:日久抒情        2015-06-22 15:15:11
  文字好感人‘写出了许多人的心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