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怀旧】那一年花开花未落(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怀旧】那一年花开花未落(散文) ——支教经历回顾


作者:周飞永 白丁,3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58发表时间:2015-06-29 02:59:31
摘要:2009年初春,我来到了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中建乡野那小学进行支教,前后一年半的时间,这篇文章写得就是发生在那里那时人、事、情感。

当春天已来临,可冬天的气温依然肆虐着大地时,我没有感受到以往那种彻骨的寒冷。因为,我走在了一条特殊的道路上。这条路上有太多的温暖存在。而这些温暖,是由我的前辈们用自己的爱心烘烤出来的。
   武汉的天气潮湿阴冷。当我第一次踏上这个陌生的城市大街时,突然有一种离别的乡愁从心底升起。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有着与别的城市不一样的特点,但这里却不是我的归属点,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两天以后,告别了爱心之家的人,我终于踏上了这一段旅途的最后一段路程。
   火车晃悠悠地开出了车站,在遥远的贵州省,在贵州省偏僻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群体在等着我的到来。很多次在内心中问过我自己,接下来的这一年生活是否我已准备好了?我能否像我的前辈们那样,把这一年的支教生活过的更有意义呢?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倪西老师在临走前所编的《红板手册》。从前言到正文,从正文到后序,无不体现着倪西老师的细心与认真,热情与真诚。我非常的佩服她,佩服她这一年所做的所有的事情。并且,在最后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足迹深深地印在了那一片美丽与善良的土地上。我呢?我也会吗?
   在火车上,我忘记了在武汉时升起的离别乡愁,满心思都是未来的一年生活,满脑子都是我将看到的土地到底有多么令人向往。火车在凯里停了,也到了我转车的时候了。从火车站的出站口走出来,又转进了火车站。我抬起头,惊讶地打量着周围的人群。这不是我一直所看到的熙熙攘攘的汉族人群,而是有着众多少数民族打扮的人群,语言也似乎听得不大懂了。
   此时,我才终于意识到,我终于离开了那个我一直生活的北方,来到了一片更加陌生的土地。从凯里到贵阳的路程短了很多,当夜幕西垂,我走下火车,走出火车站时,长嘘了一口气:“这个漫长的旅途终于就要结束了。”来接我的是两个陌生的面孔,但是他们亲切的笑容,却让我心头感到万分的温暖。
   从一个省城到另一个省城,从另一个省城又到了另另一个省城。几千里的路程,却让我有一种两世为人的感觉。“避暑之都”的贵阳,并没有给我太多的美好的印象,那堵起的长龙般的汽车队伍,还有那拥挤的建筑物,还未来得及在我眼中留恋,我已坐上了远去的汽车。汽车在平坦地公路疾驰着,越过一座座雄伟的山峰,跨过一座座高高矗立的大桥,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愈接近目的地,我的心中愈是紧张,而这个县城,这个县城所下辖的某一个乡镇,将是我要生活一年的地方。
   又是一个陌生的面孔(黄艺老师)出现我的面前,他热情地欢迎了我,同时将我送上了去往目的地的另一辆汽车。
   汽车拐出县城的道路,道路开始曲折起来。远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山峰,而汽车就在这些山峰之间穿梭着。一会儿加大马力努力地向上攀爬着,一会儿又轻松地顺着坡道向下滑行着。记得以前,听过那首《山路十八弯》,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如今,亲身体会了山路原来还不止十八弯后,内心的震惊无可言喻。
   而当我从山路N道弯的震惊里清醒过来后,痛苦的发现自己竟然失去了方向感,东西南北在我的脑海里迷糊了起来。一直到我写这篇感言后的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地方的东西南北我还是依然无法分辨。幸好我还能认识路,记得走过的道路,才不至于迷失在这莽莽的群山之中。而就在迷失方向以后,我开始迫切地希望目的地的出现,可连绵起伏的群山依然亘古不变地阻挡在我的面前。正当我在车上逐渐不耐烦时,老天爷似乎也听到了我的咒骂声,终于让一个叫中建的乡镇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拨通了电话,便等待着接我的人的到来。也没有等了多久,隆隆的摩托车响声在我的身边停下了。他(孙卫)热情地带着我到了他家,随便地聊了一会儿,又一阵摩托车响声在屋外停下来了。一个更加年轻的脸庞上同样带着热情的笑容。经过介绍,我知道了这是我以后支教学校——野那小学的教导主任(胡华波)。我在内心里惊讶这个主任年轻的同时,内心也有着很多的欣喜。年轻人或许更好相处一点吧!
   到达目的地的兴奋让我忘记了旅途的疲劳,和两位老师打了一会儿篮球,便又在孙老师的热情招呼下,在他家里吃了到达这个地方的第一顿饭。天完全黑了以后,我才和教导主任胡老师踏上了去往学校的道路。第一次坐着摩托车行走在曲折而路况奇差的山路上,因为天色太暗,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而当第二次白天,我再次坐着摩托车下山时,才发现那天晚上所走的道路是如此让人害怕。
   和在前面驾驶着摩托车的胡老师聊着天,时间过得似乎快了一点点,没有多久,我们便到了一个山谷中。在幽深的山谷中,一座二层楼房静静地伫立在我的面前,静默无语。这时,早我两天到来的另一个支教者小夏迎了上来。简单地寒暄了一下,胡老师又忙着给这位支教者做起饭来。
   我奇怪地想:“难道,在放学到现在九点多的时间里,他没有时间做饭给自己吃吗?”这时的我,还没有了解情况,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我选择的是沉默。夜晚,还没有通电的学校里一片漆黑,点上蜡烛,写下了在这里的第一篇日记,便准备着上床休息了。虽然刚才忘记了疲劳,可当夜晚来临时,疲劳还是占据了上风。
   第二天是周末,没有上课,我便跟着胡老师,还有小夏一起到另一个学校里去耍,他们很热情,喝酒的花样也很多。最后,我是喝得有多头重脚轻,但心里却有着太多的欣喜,因为这边的人民似乎对我们这种特殊的人群有着特殊的关照。第二天回来,我开始收拾着属于自己的房间,一间狭小的楼梯间。但我很满足。明天就是周一,不知道我是否能够给学生上课。就在星期天的晚上,我躺在床上想了N种和学生见面的方式以及见面要说的话,久久难以入睡。
   不管我怎么样的没有准备好,周一还是按照它古老不变的方式到来了。在听了胡老师一节课以后,胡老师终于让我拿起了书本,走进了三年级的教室。昨晚酝酿了一夜的和学生见面时要说的话,在我面对满堂的学生时,一句都没有使用得上,内心有点紧张。当下课铃敲响时,我都无法记起自己这节课到底上了些什么?头脑中一片浑浊。我也不知道讲台下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感受,总之,我内心有一种失败的感觉。
   第三节课前,我见到了野那小学的校长,一位也是如此年轻的女校长。简单的寒暄背后,我似乎能感觉到她对我到来的喜悦之情。也许是第一节课的浑浑噩噩,第二节课似乎知道了自己该讲什么,该干什么了,课也讲得稍微顺溜了一些。胡老师询问了我这两节课所教的学生对我上课的印象,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羞愧。我自己并不觉得自己讲的课是好的,反而觉得是非常槽糕的。
   但是,在这些孩子的心理,我讲得课竟然能用很好来形容,这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的让自己的课好起来。我仔细回想了听胡老师的那一节课,把胡老师在一节课中所说的话,上课的过程全部在脑海里回想了好多遍,又经过自己在内心中的总结,我终于确定了自己的上课方式。虽然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但我已决心试一试。
   第三节课,我屏弃了前两节课模仿胡老师的痕迹,开始按照自己总结的上课方式去讲。果然,这节课我讲得顺畅多了,没有前一节课那种很多的脱节现象,讲课的顺序也理得清晰许多,和学生间的合作也多了起来。看到讲台下学生那一幅幅应该听懂了的神情,我决心以后就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讲,也许,我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识吧!
   三月的黔西,依然冷的渗人,虽然在枝头可以看见微微的春意,但那料峭的春寒可以把任何要赏春的情绪打回肚子里去。每天,依然穿着厚厚的衣裳,每节课,依然卖力地讲着课,但日子过得似乎并不是很快。当我感觉好象过了一年那样长久的时候,也才将将过了一个月而已。
   我让胡老师把我的课排的满一点,是为了能让日子过得充实。即使这样,在空下来的三节课,我依然会“胡思乱想”。而在每个夜晚来临,学校里空寂了下来以后,那种深深的寂寞和思念家乡的乡愁便会充满整个心房,堵得慌。写日记似乎成了我宣泄寂寞和慰藉乡愁的最好方式了,每天晚上,备完了课,便拿出日记本写下自己内心中寂寞的感觉和思念的印迹。
   四月份虽然到来了,但在我身边却发生了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情。小夏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差,很多认识我和小夏的人见到我都在问我:“那个夏老师,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啊?”对于,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微笑着摇头说不知。
   从我来到野那小学开始,小夏的一些行为不但这边学校的老师看不过去,就连我也感觉和他越来越难以相处了。我就不举具体的例子来说了,总之一句话,小夏已经不适合在这里继续支教了。终于,在四月十号左右,小夏做出了一件让他不得不离开的事情了。事后,曹校长和胡老师加上我一起到学生的家里赔礼道歉,事情也终于没有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而小夏的离开,也终于确定了。说真的,小夏离开的那天,我看着他背着包,拖着行李箱,身影显得是那么的萧索,我竟有一种舍不得的感觉。后来,听说小夏在离开的路上哭了。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回头打量小夏这个人。是的,他是做错了一些事,可我们无法抹杀他的一棵善良的心灵。
   也许,一个月的时间并不能让他做出多少有效的事情,但,怀着这样一颗爱心来的人,我们又何必给予过多的苛责呢?不同的只是,他做事的方式稍微出现了偏差而已。小夏走了,也许他是带着满心的遗憾而走的吧。可是,他的离开彻底让我陷入了孤独寂寞的旋涡。以前,或许我还可以和小夏打打嘴仗,磨磨时间,可现在呢?只有我一个人面对着空落落的校园,面对着周围无比黑暗的夜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走过来的我已经无法把它完全描述出来了,也许,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出来吧。
   周末有了大把时间的我,似乎有了闲心来观看周围的景物了。这已经是四月中旬了,终于可以明显地看见山上有很多粉红色的花朵在盛开着。满山的绿色并不明显,但那一小片一小片的粉红色似乎逐渐把生机带给了满山的植物,绿色随着时间向着五月迈动的脚步,占领了整个山峰,还有万千山峰。贵州看起来什么最多?当然是山。当我眼前所有的群山都已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时,终于不再是单一的粉红色鲜花独显魅力了,只见漫山遍野的绿色中间总会有着各种颜色的花朵随着春风绽放自己最美丽的笑脸。花开了,而我也在花朵盛开的日子里习惯了孤独与寂寞的日子,生活似乎又走上了正轨,依旧是教书教书再教书。也许,没有寄托的日子里,做事情就是唯一的寄托。
   五月份来到了,从王远贵那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在五月二十八号那天,我所在的野那小学和另外一个红板小学将再次迎来两个志愿者。我们学校,不管是校长还是主任,或是我这个志愿者,都在盼望着二十八号的到来。终于,胡老师接来了一个名叫吴丹霞的女志愿者,而我们学校的老师人数也终于再次增加了一个。也就在吴丹霞到来前,我一个人度过了一个多月没有人陪伴的周末。以后,是不是在无人的周末,我终于有个可以说话的人了呢?五月的野那沟,依然需要穿上外套,虽然群山早已被染绿,早已被鲜花打扮得无比美丽,但早上和夜晚的温暖依旧没有到来。只有在中午,我们才能体会到一点天气的温暖。
   进入了六月份,日子似乎过得快了许多,暑假就在眼前了,学校也进入了繁忙的复习阶段。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我所带的学生的成绩成了眼下我最担心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在我的教学下,提高了成绩呢?害怕他们考不好,也害怕别人说我无能。所以,在复习的紧张阶段,我比讲台下一群学生还要紧张,还要担忧。在六月渐渐结束的时候,我终于感到了温暖的气息,厚重的外套已闲置,身上轻松的夏装似乎也减轻了心里的沉重负担,我似乎也有信心自己的学生可以考个好的成绩出来。可是,班级里还有三四个学生是令我无法放心的,他们不憨不笨,但怎么都不愿意学习,成绩差得很,很有可能考个零分啊。在这个学期里,我采取了很多方法,希望能提高他们的成绩,可惜全部失败了。这次的考试,我只希望他们不要考个零分,我就满足了。
   考试的日期到来了,和我的学生絮絮叨叨了很久,我才跟随胡老师踏上了到红板小学监考的路程。监考的日子是轻松的,远比平常的上课要来得容易,而日子也是过得极快的。考试结束以后,便又赶着到中建去批改卷子。一天的时间,忙碌的老师们便把全乡的试卷批改完了,而成绩也是统计出来了。令我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们班的一个同学还是考了个零分。看到那张零分的试卷,我都无法生出愤怒的感觉,只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到底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个学生走出这个零分呢?虽然我在这边着急上火,但当我将成绩单发给那位同学时,人家一点都不在乎,依然在那里嘻嘻哈哈的,我还能怎么办呢?一个人连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了,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令其振作起来呢?反正,我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共 1309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支教,一段特殊的经历,也是作者经年一段美丽的回忆。作者在文章中写了这样一句话,“那种感觉和天荒地老的爱情一样沉重,和深厚如山的亲情一样的令人感动和不舍。”我相信这是作者对于这段特殊岁月的感悟。作者怀揣着一颗爱心,来到了穷困边远的山区,这里的教学条件无疑是艰苦的,但是,作者从最初的陌生到一点点融入,从最初教学的不知道所措到摸索出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无疑都是作者人生路程中,一段深刻的美丽的回忆。本文作者将去支教的路上,整个支教生涯,一直到离开,都做了细致的描写。这段过程中讲述了山区的艰苦,以及在支教过程中的心境与感悟。本文情景交融,刻画细腻,语言凝练,同时亦紧扣着怀旧主题。问好作者,倾情推荐!【编辑:樱水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6-29 03:00:27
  问好作者,感谢对江南的支持,编发的有些晚了还望作者见谅!
樱水寒
2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6-29 03:00:42
  问好作者,感谢对江南的支持,编发的有些晚了还望作者见谅!
樱水寒
3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6-29 03:00:44
  问好作者,感谢对江南的支持,编发的有些晚了还望作者见谅!
樱水寒
4 楼        文友:樱水寒        2015-06-29 03:13:50
  网络问题,发了几次,不好意思!很精彩的散文,很精彩的一段回忆!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樱水寒
回复4 楼        文友:周飞永        2015-06-29 12:47:03
  谢谢你的审核和评论,我这文章还有着太多的不足,希望指正批评。
5 楼        文友:康乐        2015-06-29 13:07:30
  静静地欣赏和品读,问好作者
6 楼        文友:这一生        2015-06-29 21:56:39
  很艰苦,问好同行。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