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再寻长城梦(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再寻长城梦(散文)


作者:手心的太阳 布衣,262.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0发表时间:2015-07-03 16:45:13

【流年】再寻长城梦(散文) 没去长城前,长城是一座迷城。走过长城,长城依然迷惑着每一次行走的梦想。亦舒说:“相熟会生出蔑视。”我说,越是走近,越是为它的大气,沉稳,厚重而迷恋。从不后悔在孤零的城上,萎落成尘。
   ——题记
  
   【忆念中走向长城】
   很多地方,都是到此一游的感觉。走过了,看过了,时间远了,就渐渐淡了。尤其是人文的建筑。而唯长存于心的有两处,一个是西藏的布达拉宫,去过一次西藏,在如今雾霾泛滥的城市,时常想念那里的蓝天白云,而红山上恢弘的布达拉宫,始终只是肤浅的亲近,叹自己的底蕴不够,不能领悟其中禅意。而遥遥万里之路,不知今生能否再有缘探访。再一处就是长城,长城的梦,一次结缘以后,一直念念不忘,离它不算远,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这个秋天,就再一次整装出发,踏上长城的寻梦之行。较之同行的长城友,我不敢说我是长城迷,他们有的走过八九次,有的这次挂着滴流依然坚持,不肯错过每一次亲近它。它老态龙钟,老亦老矣,却龙骨遒劲,像传说中的沙漠上的胡杨,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腐。这是它的哪一个千年?是的,它已经很老了,脚下的散落的砖石,像老者口中松动的牙齿,它墙外斜身的枣树已经开过花,结了果,枣子酸甜,一年又一年了。
   长城上的野草春风吹又生,长城上的桃花艳红了夏桃,长城上的秋叶红了,落了,而长城上的冬雪一年一年覆盖着龙骨……我的思念从未间断,尽管我只当是对长城如此简单的依恋。这座城写着俊秀,含了沧桑,情迷之处是美也是泪。抚摸城脊,聆听它沉重的喘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悲怆、喜悦,无以言表。当一种感情写成沉默,不是不爱了,是爱的无话可说。于是打马归来的,是鸣金收兵的整装待发,随着硝烟战火散不去的是,隔着人山人海的思念。
  
   【五连台,吾名口,都是长城一首英雄赞歌】
   到达锥子山沟,是夕阳滑落的瞬间,抬头可见连绵山脊,山梁上长城的烽火台巍然屹立,垛口处,斜射着晚霞的金辉。就这样,再一次同长城一起沐浴在夕阳落晚,仿佛我也变得一样坚强而温柔,不曾跌倒,不曾失落。一起行走的长城的队友三十人。原定征服五连台的路线让许多新友心存畏惧。于是领队决定大家一起攀登锥子山,在锥子山顶兵分两路,一路向西挑战五连台,另一路沿着长城线向东,预定目的地吾名口,体力好可再前行黄土岭去寻找一块“夜不收”的石碑。晚餐的烤全羊美味可口,唱歌跳舞,一起向往第二天长城的模样。直到躺在了墨黑的夜里,心里依然不能明朗自己该走这一次长城的哪一段。长城的脚下的小村,静谧的夜,满天繁星做了我的窗帘,一条清晰的银河链,星星河里,有一颗星离银河很远,不肯群居,离索的孤独却明亮。五连台?吾名口?我做了一夜的梦,跟那颗离索的星聊了很久。天亮了,它隐去了。我的心里也隐隐的有了答案。
   老天是眷顾我们的,这天清晨,阳光晴朗,初秋的天气,天高云清,是个登山的好气候。司机老孟用他高超的驾驶技术,攀越蜿蜒蛇形的山路,带我们车行至锥子山半山腰下,直接踏上长城的城脊。长城并不是步步相连的,很多地方就借了山险。攀越山险无论对于当时的外敌还是如今怀古的我们,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当时太阳初升,回首时阳光穿过两山之间,跳入空中,阳光的射线长长的穿过雾霭,射向山谷,有轻薄晨雾,反射阳光的色彩,山谷的秋色,红色黄色间杂沉夏的绿色,斑斓的秋,让登山者感受山川的大美。远处还可见一条白色链带,是秋皮水库,山间有水,多了灵气和俊秀。恰有一群飞鸟飞过群山,飞到了长城的那一边,令人满心遐思。美景悦目赏心,却不忘脚下的路,总是回首会耽误赶路,前面还有我们既定的目标。锥子山,也有一处山险,两米多高的山石,右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左侧是突兀的山石相连,没有他路,只有爬上去,爬高其实没什么技术难度,只是得克服恐高心里。没害怕,很顺利借着队友的胳膊,直接爬过去了,可是回头再望向下的山谷,还是不禁心脏狂跳几下。据说锥子山山顶原来是锥子形的,风化雨侵,加之长城三龙汇首之处,很多人慕名前来,如今锥子已经被磨成了圆圆的山头,可容三五人同时站立。站在锥子山顶,正西方就可见连绵的山梁,蜿蜒着远去,每个山头上一座烽火台,那是一条勇敢者的路,山坡险峻,并有两面深谷的石砬相连。第一梯队的十二名队友与我们在锥子山分手,去征服他们心目中的挑战。我与剩下的十几个队友奔向吾名口。这一刻,我知道,对于五连台,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深情的望一望远处的五连台,我按了按心中那个英雄的梦,将它抻直,叠平,放在了衣箱的最底层。有一天,跟我的孩子讲起,我会说,我来过五连台,完成了我的仰慕。其时,我并没有脸红,惭愧我的退缩。至此,也没有后悔,我高兴我认识了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一个我。勇敢是相对的,就像四岁时,身体病弱的我,在一个不足一步宽的小水沟前抱住了妈妈的大腿。所以,无论哪一条路上,不用仰慕高山,做自己石坡的主人就好。
   如果不能跨越险峻,那么俊美也是最好的收获。和剩下一同选择吾名口的十几个队友出发。期间,翻越了三座高一些的山头,经过八个烽火台。流连在每一个烽火台处,台子留存的样子各异,有的只剩下光秃的台座,由巨大的条石垒砌成,上面荒草丛生。有的是设在山口的关城,便于当时的交通和防守。每隔一段的敌楼,用于存放武器、粮食和士兵居住,战时用作掩体。沿线的烽火台,用于在敌人入侵时,举火燃烟,迅速传递信息。若是晚上,燃起篝火,这样消息能以罕见的速度横越全国。至此,在讯息亨达的现今,很是感叹古人的智慧。到达烽火台底下,有第一次爬长城的友问,怎么没有方便的路上去?我笑着:“那么容易上去,还怎么防守?”可是它们挡不住我们攀越的脚步,沿着石窝,爬上两米多高的烽火台,西望,正是远眺五连台的地方。不用燃起烽火,我们用对讲机喊着彼此的位置,听着它们欢呼爬过第二座最高的台子了。我也汇报我们的位置。当我穿过只有一米宽的薄石板,望了一眼两边深不见底的山谷,我不敢举起相机,提起颤抖的双腿,故作镇定的通过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定,我不怕在小河沟前抱着妈妈的腿。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自我的认知。
   至吾名口这一段是秀美的。我们在风中飘飞红巾,扬起发丝,我们用我们想的起来的浪漫,将柔情倾注在长城之上。友带了本书,《长城之外的草香》,我在坐车的间隙看完了这篇散文,一位蒙古作者,用游牧人的眼光写就的长城。那时的长城很大一部分就是农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的,两种文化的格格不入,燃起多少战火。和平年代的如今,长城内外,农耕和游牧早已统一,长城已然不是界限,只是作为历史的遗迹蜿蜒在祖国大地。让怀古的人面壁临风,浩然慨叹。
   我也带着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故都的秋》,虽并未深读,却勾起我对长城秋色的无限怀恋。
   留在骨子里依然是野长城的残旧,不禁伤怀,不懂平仄韵律,只仿着七言的模样写了这样四句:
   城残秋晚雁归鸣,
   日落凌风月清莹。
   荒草摇曳箭口冷,
   烟尘散去魂孤伶。
   其时,坐在长城的一个烽火台,通往二层的石阶上,在那一米阳光里,仿佛石化,即刻凋零成尘。枕着长城古老而悠长的梦想,我的泪水已经浇灌那蓬荒草长在了千年的城墙。倾听,长城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几块残破的城砖,几缕残留的秋风,牵引着我的目光,和目光都不曾到达的依恋。一身素衣,一米红巾,描摹着我的思念,和思念都不能触及的古老。从没有此刻的宁静,在人群里微笑,内心的喧哗哔剥凋落,映着秋天的红。如此,在长城的苍凉里孤独的冥想,已然添了韧,增了柔。如此,在一片空旷和辽远里,内心沉静,秋风也已吹不摇,扰不乱。
   用相机拍到了一朵常见的喇叭花,开的正好,喜欢它是因为它的根植的大地上一块散落的长城砖。若此,便羡慕起这朵小花。就像刻在长城门楣上的花朵图案,那是守城的匠人表达对守护长城的一种决心和安守。
   午后不久,五连台一队穿越成功,我们也顺利到达吾名口,没能去往黄土岭去寻那块“夜不收”的石碑,留下一些遗憾。直接拐到了下山的路,我们的向导小叶是个热情的并且极有耐心的小伙子,陪着我们拍照,替我们背包。险滑路段伸手一个一个接应我们过去。在一片苹果里,上树摘苹果给我们吃。我们还担心四望有没有看果园的人。小叶笑着说:“姐姐们随便吃,这是咱家的果园。”感谢小叶请我们到他家的果园,那苹果的润甜滋味至今舌尖萦绕。
  
   【止行止锚湾】
   把酒欢歌,锥子山长城脚下的“三龙客栈”里,掩不住大家胜利的欢喜。征服五连台的队友带着自豪讲述着惊险传奇,第一次行走长城领略吾名口的秀美的队友传递着对长城的欣喜和热爱。一友竟然从家里带来了茶具,于是我们三五人以茶代酒,品茗般细细的品味长城。豪情,柔情,就这样融化在对长城无限的热爱里。
   又一次行走长城,不再匆匆,较之第一次的激动慨然从容平淡了很多。回程在渤海的东戴河止锚湾稍作停留,走过了山峰险秀,水的萦绕倍显柔情。天有些阴,海鸟盘旋,我把纱巾围在腰间,忘记昨日攀爬长城的疲累,温柔的做一回海的女儿。
   止行止锚湾,长城的路还很长,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盼望下一次,继续我的长城我的梦。

共 36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祖国的河山上,风雨兼程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它虽然静默着,但却散发着一股魔力,让多少人为其跋涉千万里,只为一睹它的尊容。 长城在作者心中,是一个任何风景都无法取替的存在,虽然已经亲临过,但却还是对其着魔,于是才有了再次造访。 这篇散文是关于登锥子山长城的游记类散文,除了景物描写,作者更多的是向我们展示她内心深处,对自然对万物虔诚热爱的精神原貌,当然,这必然与长城有关。从开始准备登长城,到在各个烽火台流连,五连台穿越,到最后收队歇息于客栈,作者一直在用一种舒缓而从容的笔调,描所见,绘所思,带着对长城的热爱与崇敬。 欣赏美文,推荐赏阅。【编辑:一朵怜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5-07-03 16:47:28
  问候朋友,感谢赐稿流年,分享美文,祝创作愉快,诸事安顺。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2 楼        文友:一朵怜幽        2015-07-03 16:48:29
  文章的小标题我做了一些小改动,您要是觉得不妥,留言给我再改回去。
   夏安。
没有什么比相信更像爱。
回复2 楼        文友:手心的太阳        2015-07-06 09:25:56
  感谢编辑一朵怜幽的推荐阅读。改动我看了,很好。谢谢编辑。文字只有互动起来,才更有感情和灵性。问好友,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