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专栏】大美采蒲台(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专栏】大美采蒲台(散文)


作者:荧屏之旅 秀才,2226.4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06发表时间:2015-07-04 12:28:32
摘要:一个地方的文明,要经历很多很多的积淀,保定白洋淀的采蒲台岛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和故事呢?

【杨柳专栏】大美采蒲台(散文) 大美采蒲台
  
   一、采蒲台的名字
   366平方公里的北国白洋淀,纵横于河北保定、沧州两个地区。大淀迷濠,荷塘苇荡,堤坝沟渠,素描勾勒和浓妆淡抹成一方、百卷、万幅美景。珍珠小岛似的村子四面环水,是她们让这片遥远的水泽,成为中国北方最美的水乡。水乡的村庄多以头、庄、庄子、寨、堡和姓氏命名。白洋淀淀南一溜十八庄,淀北一排十二个庄子,淀中圈头、淀头、王家寨、寨南和马堡等环环绕绕。采蒲台同样沐在淀里,可她的名字为白洋淀带来文雅、文艺的气质。
   松坊溪和采蒲台两座南北水乡,成就了中国最美地名的典范。具史料记载,采蒲台是明朝嘉靖年间建村,小岛和新生的婴儿一样要取个名字。以采蒲草为生的先人们,在劳作时为自己生活的高地,取名叫“采蒲台”。从此这颗水洗的珠子,在历史的沧海桑田、日月星辰里,以采蒲台为名一过就是五百年,一直到千年、万年和永远……
   二、采蒲台环绕千里堤
   曾经河海是中国北方最不听话的一条河,而海河水系葫芦藤上的白洋淀,成为海河水患泄流分洪的肾脏。1963年北方七天七夜认真的雨,让海河变得异常凶猛危险,为保下游天津等大镇。豁开的白洋淀千里堤一个口子,让静谧的白洋淀水乡从地平线上消失,没入水底。当迅猛的洪水要漫过新安县的老城墙时,老天放晴水漫金山的悲剧没有上演。
   广义上的千里堤从保定清苑一直向东延伸至廊坊固安,而随着白洋淀生命的更迭,千里堤势力范围缩小了。可在人小小的身影下,它依然伟岸、庞大。如今千里堤成为安新和任丘两县的界标。因采蒲台环绕千里堤,同任丘和安新十多个堤上村庄为邻,一岛跨两洲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冀东人进入冀中的哨子口。
   三、采蒲台和孙犁先生
   孙犁,荷花淀派文学流派的创始人,写作风格“含蓄蕴藉,朴素洁净,像在水中淘洗过似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平淡自然难,做到“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就更难。特别是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刻画,达到无法超越的境界。”
   中国大大小小,色彩各异的村庄不计其数,村名、风光和特产成为文学大师作品背景和素材的不多,而在孙犁文集《白洋淀纪事》中,《采蒲台》和《采蒲台的苇》两篇作品醒目,《白洋淀纪事—采蒲台的苇》记事散文性短文,被选为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成为华语文学永远的经典。如果说孙犁成就了采蒲台,那么采蒲台的水乡风光、淳朴民风和历史底蕴,同样成就了孙犁先生和他的荷花淀派。
   四、采蒲台大前街
   白洋淀水乡村庄土地稀缺,渔民的房子填满岛的每个角落,蜘蛛网似的巷子成为水乡人脚下的路。水乡的街面窄,没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畅通。关于采蒲台岛大前街名字的由来,已经无从考证了。大前街北起二层青砖小楼的烈士祠,虽不宏伟气派,磅礴和尊贵。可烈士祠里供奉着几十名采蒲台籍烈士的骨灰和灵牌,英雄之家,为国之魂铸成的青屋,胜于登黄鹤楼、岳阳楼的手摘星辰。在历史的风云里,大前街不断向南延伸。同时留下很多口头代代相传的故事。碾子院里先人后己的碾面,大、小前街槐花香里忙碌的苇事,日寇岗楼、练兵场遗址等。大前街的最南端止于聚龙淀,白洋淀有99个大小不一的淀。而聚龙淀的名字是乾隆大帝御赐的,传说乾隆爷来白洋淀游玩赏景,大画坊行至采蒲台南淀时,突然风云突变,狂风肆虐。满船的文武大臣、妃嫔宫娥眼见着葬身于此。乾隆帝解下腰间玉带,抛进风浪滚滚的南淀,顷刻凶猛大淀风平浪静,一掷定乾坤,从此聚龙淀家喻户晓。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前街固然不能用长度和宽度去衡量,而它日积月累留下的财富,够采蒲台人永远品下去……
   五、采蒲台东头巷
   白洋淀是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区,这道红色的闪电旋风,除了闻名遐迩的雁翎队、荷花淀和孙犁先生。采蒲台东头巷也是红色经典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岛上居民临水而居,生活环境狭窄,在五百多年的历史进程里,采蒲台东头巷子和民居、民居和民居、巷子和巷子之间,以十字、丁字、不规则交叉等等纵横相连,渐渐形成蛛网巷子的建筑景观。因其罕见独特的布局,抗日战争时期是巷战的主要战场。如今采蒲台东头巷已落寞陈旧,不见天日的小路长满苔藓,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依然几十年如一日的织席、打箔,坚守着原始水乡生活的阵地。
   六、采蒲台碾子院
   某年采蒲台一郭姓男子,到任丘河各庄一位姓陆的大财主家佣工。由于长工诚实肯干很得东家赏识。闲聊之时,东家得知雇员家吃的米、面等口粮,每天都要走街串村的到别人家去碾,陆财主便把自家一套闲置的碾子送给了他。从这一年,陆家和郭家成了交情很深的朋友与雇佣的关系。直到解放后两家人才断了来往。
   郭家人的善良正直和勤劳,白天碾子都是紧着乡邻们先碾面,等人走静了粮食才铺在碾子上,有时天太晚了,要点着煤油灯碾面。有时碾面的人多,避免不了有乱排队、插队的。这时,人们都听碾子主家说个公平理儿。后来这户人家三个儿子相继娶妻生子,乡亲们不知道外来的媳妇,新生孩子叫什么,人们干脆就说前街碾子那家的人。久而久之,人们都称呼这老老少少的一大家子人“碾子院”,直到如今。
   在这个人人向往追求正能量的时代,当年碾子院半夜碾面的事迹,是最鲜明正能量,如今碾子院已经埋入碾子院后人的墙根下,可仁义向尚的家风世代传。
   七、采蒲台四大淀、四小淀
   都说江南水魅,杭州西湖柔美、苏州太湖娇媚、昆明滇池神奇、台北日月潭神秘。其实采蒲台秀色可餐的八大淀,景色不输他们一分一毫。八个淀让人亲临到大海、湖泊形态迥异水世界。差的只是品牌效应和人为印象。泛渔淀、聚龙淀、后塘淀、前塘淀四大淀将采蒲台包裹,许多条弯曲的沟壕像是一条条丝带,把四颗珍珠串在一起。让人领略到如同大海的恢宏无垠、波光荡漾、渔舟晚唱。弯篓淀、黄淀、胡家洼、孟家湾的四小淀,将采蒲台的西南分割成河淀相通,田园交错,水村掩映的生态美景。
   大淀是采蒲台人每天生活的支出和来源。老话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平原、丘陵和山地的采蒲台人。要学会撑船到辽远无边,深邃似海23000亩的淀里,采集、收获着淀的各种馈赠。
   后塘淀—位于东田庄正东。总面积10113亩,排名白洋淀99个淀泊第5位,淀底高程6.2,为东田庄和采蒲台两村共有的水域。前塘淀—由采蒲台、东田庄、东李庄和西李庄四村共辖。总面积5094.4亩,排名99淀第8位,淀底高程5.8。
   泛渔淀—位于采蒲台东北,总面积3963亩,排名99淀第12位,淀底高程6.3。
   聚龙淀—位于采蒲台东南,为安新和任丘交界点。总面积3813.7亩,排名99淀第13名。淀底高程5.4。
   八、采蒲台的水运
   千条万条的水濠,把采蒲台分割成大小不小、形态各异的无数小岛。采蒲台人家依水而居,在水一方。渐渐的形成了港汊交错、沟渠纵横、堤坝相连特有的景观。曾几何时,船是采蒲台人唯一的代步工具。为了缩短航运距离,实现出门就上船的水运。渔民们因地制宜,完全靠人力把水引到自己家门前。船停泊在离自己眼皮底下。当淀上一叶叶木舟摇曳,一尊华美画舫闲游,一面梭鱼汽艇飞驰等,为宁静温顺的淀带来一丝丝动态和涟漪。
   白洋淀通航兴起于50年代至60年代,上下游皆通航。经府河上通保定,经赵王河、大清河下达天津,并与运河、子牙河航线连通。在津保航线上,任丘设苟各庄、十方院、七间房等码头。一路上风光璀璨,国家一级防护大堤-白洋淀千里堤,河堤两岸杨柳成带,绵绵数十里,防风固堤,蔚为壮观。为中国最著名的防御堤之一。清河河畔有天下第一大庙鄚州庙和扁鹊祠遗迹,船驶出赵王河进入河港交错、河坝纵横、蒲草碧如丝的东淀和文安洼。船向大清河的中下游继续航行。胜芳镇是不得不提的地方,清朝时期这里被誉为“南有苏杭、北有胜芳”。胜芳镇三宝“戏楼、牌坊、文昌阁”“花会”“花灯”名扬天下。
   船到了天津,白洋淀的席子、莲蓬、鱼虾蟹等,为天津卫的美食增加了水乡颜色和滋味。1965年以后河道水源逐渐减少,先是保定至白洋淀断航,随后白洋淀至天津也断航。
   采蒲台宋氏面塑
   随着各种新兴事物和文化的涌入爆发,民族传统工艺受到了致命的冲击。在这个当口有良知的人,开始保护、拯救和传承中国本土本民族特有的技艺。各门类、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像雨后春笋,悄悄露头,经过几年的发展论证。濒临失传、绝迹的传统文化有了归属。
   采蒲台文化多是口头流传,留下可翻阅考证的文献资料很少。使得采蒲台的积淀显得空洞没有内涵。直到前年,历经百年两代面塑师的完善。采蒲台宋氏面塑入选安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本土填补了历史缺陷的空白。那一尊尊面塑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表现力,面人、飞禽、走兽、山石、丛林等栩栩如生。面塑师巧妙的把它们组合到一起,错落有致的层次,《八仙过海》《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大戏上演。
   十、采蒲台文学栖息地
   地域的风土人情是文学作品的一道彩虹。文学大师用方块字,把中国的黑土地、黄土高原、江南水乡、凤凰古城、北京城等展现给世界人民欣赏。采蒲台因为特有的北方水乡风情,有着孕育文学的肥沃土壤。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孙犁先生到采蒲台采风,创作《采蒲台》和《采蒲台的苇》开始,到现在网络文学兴起的年代。采蒲台本土文学爱好者,接过孙犁先生的衣钵,继续书写同采蒲台的人和故事,陆续发表、出版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上百篇。
   2005年,沧州日报的主编高海涛和荷花淀文学传承人蔡楠先生来采蒲台采风,源远流长的水乡风土,镌刻着朴实的美、简单的美和幽长的美,曾经感动于孙犁先生,激发了创作灵感。那一刻两位作家有着同样的感怀,返城,高海涛先生以《采蒲台文学栖息地》一文记录了采蒲台之行。
  

共 38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白洋淀景色迷人给人们留有极为深刻的印象。作者通过一些景点描绘了白洋淀采蒲台的风光,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与爱,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丽。作者既叙事,又写景,贴切自然,使读者所看到采蒲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更加美丽壮观,画面开阔,同时作者把自己的深切的感受与心情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亲切自然,如身临其境。看完作者的文字,给我的感觉---河北白洋淀采蒲台,是个令人着迷的地方。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青州大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5-07-04 12:33:31
  采蒲台的大美源于其文化内涵丰富。问好作者!
2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5-07-04 12:34:20
  感谢赐稿杨柳,杨柳因您的文字而精彩!
3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5-07-04 12:34:47
  期待作者继续赐稿杨柳,祝吉祥如意!创作更进!
4 楼        文友:家乡的梅子        2015-07-05 17:22:17
  文笔细腻,情感深刻!把家乡的一景一幕在作者的笔下笔笔生辉。白洋淀那富有的风华!徜徉在世人的眼帘。拜读学习!问好作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