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马】挚爱(散文)
挚爱
前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三弟的电话:“大姐,琦珍恐怕不行了,你给写悼词吧!”虽然这个结果早已在意料之中,可是我却管不住自己的泪水,声音哽咽地答应了。今天下午我接到妹妹的电话,告诉我她三嫂今天早晨去世了。
我心情非常沉痛,忍不住泪流满面。
一周前儿子开车拉我和妹妹回农安去看望住院的弟妹。走进病房我极其吃惊地看到琦珍已经瘦得皮包骨了,她极其艰难地睁开眼睛看着我们,一句话都没说,手始终按着左胸。她是肺癌晚期,疼痛难忍,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就给她打烈性止疼药——吗啡。她不吃不喝好多天了,靠打营养液维持生命。
我知道,这位乐观坚强的人即将到达生命旅途的终点,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是她死而无憾,因为她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是非常精彩。她把满腔的挚爱毫不保留地奉献给深爱她的丈夫、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以及她的亲朋好友。她有个非常幸福的家庭,她有两个非常有出息的女儿,有两个出类拔萃,身居要职的女婿和两个聪明美貌高智商的外孙女。她一定是含笑离开人世的。
琦珍和三弟的爱情具有传奇色彩。1963年三弟高中二年下学期,班里来了一位瘦高的大姐姐,她是上三届因病休学的王琦珍。她来到班级里不久,就被选为团支部书记。我三弟一直是班长,两人因为工作经常接触,互相尊重,配合默契。他俩是老师最得力的助手,是同学最拥护的好干部。
三弟是全校公认的尖子生,十几个班,600多人,每次模拟考试都没出过前三名。1964年高中毕业,他放弃考大学,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坚决要求上山下乡。在他下乡的第二年王琦珍找到集体户,去看望我三弟,而且公开表示要和三弟相伴一生。琦珍比我三弟整整大三岁,可是她执着的爱打动了这个帅小伙,他不顾一切地接受了她的爱。
他们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琦珍心甘情愿要和我三弟在农村过一辈子,她不嫌我家因是多子女家庭而一贫如洗,她不嫌我家家庭成分不好,她更不在乎他们将要在农村生活一辈子。我三弟也不在乎她比自己大三岁,更不在乎她身体不好。他俩毅然决然地相爱了。
文化大革命之后,集体户的同学都相继离开了集体户,他俩就把家安在这简陋的集体户里。没有新房、没有家具、没有新被褥,也没有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婚礼,然而这空空荡荡的房子里却洋溢着浓浓的挚爱。
三弟是集体户的户长,又是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人,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找他,同辈人不管年龄大小,一律管他叫三哥,管琦珍叫三嫂。
后来村里买了拖拉机,三弟自己琢磨学开拖拉机,仅仅用了八个小时,就能开拖拉机上路了。
中央下达复课闹革命的通知之后,他俩到当地中学当老师。三弟教数学,琦珍教物理。身兼多职的三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改变农村面貌上,琦珍是他的得力助手和参谋。
他俩除了挣工分以外,还有少得可怜的工资,相比之下,他们比当地农民收入略高,所以他们就成了村里人依赖的大善人。谁家娶妻生子、生老病死、都要到“三哥”家去“借钱”。其实哪里是借钱?在那个年代农民每天的工分核不上两毛钱,根本没有能力还钱。后来供销社要开业、砖窑要生产、也要到“三哥”家去拿钱。他俩没钱,勒紧裤带,省吃俭用把钱留给大家用。他们全年菜里几乎看不到一滴油,吃不上大米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一两顿猪肉,可是他们却无私地把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钱,拿出来帮助比他们还困难的村民。在穷山僻壤里,三哥三嫂就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
后来在知识青年中招工、参军和推荐上大学,我三弟把名额都让给户里的其他同学。一批批的知青返城了,他俩仍然留在了农村。因为他们是当地农民共有的三哥三嫂,村民离不开他们,他们也离不开村民。
在所有知青全部返城后,三弟一家依然留在农村。
三弟是县里的劳动模范,他的感人事迹被县里的有关领导知道后,工业局长亲自下乡,动员三弟回城,几乎是三顾茅庐。在领导苦口婆心地动员下,三弟才同意回城,在一个建筑公司任职,后来被选上了县人民代表。
可是他们回城后,没有住处,只能在公司停放设备的大院,一个小破值班室里安家。其实,那两间小破房,就是一个工棚子,没有上下水,没有厕所,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夏热冬冷。他们一家四口就在这个环境里生活了十多年。堂堂的建筑公司设备处总负责人,成了看设备的“打更老头”。
三弟和琦珍在他俩的前半生中是苦是累,是难是穷,可是他们过得非常充实,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爱,夫妻挚爱,父女之爱,母女之爱纵横交错,编织出一个大大的无形的爱网,把四口人紧紧地罩在暖融融的网里,能抵御暴风骤雨、能抗拒酷暑严寒,乐在苦中,其乐无穷。
改革开放之后,家家户户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三弟一家也苦尽甜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条件非常好的楼房;两个女儿都大学毕业,而且都有一个出类拔萃的好丈夫,大女儿的爱人研究生毕业之后,在检察院工作,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二女儿的爱人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一个部门的总经理,多年来,经常带着各类技术人员到国外搞一些大工程。两个外孙女,一个研究生,一个大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高材生。
这对患难夫妻的晚年是非常幸福的,他俩携手整整走过了半个世纪,品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他们是无私的奉献者,所以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他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后代的楷模,所以他们的后代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这位饱经风霜的坚强女性,一生中屡次遭到病魔的袭击:肺结核、因为患肾结核摘掉一个肾,前两年,腰锥锥又做了一次大手术,去年春天又确诊为肺癌,医生预言说她最多还能活七个月。然而她乐观豁达,使她的生命得到奇迹般的延续,从确诊到现在又活了一年半了。是伟大的挚爱支撑着她顽强的活着,她明明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可是她总是谈笑风生,说:“就是咳嗦,没啥大不了的病。不要当回事!”弟弟和他们的女儿找熟人伪造肺XI和核磁共振报告单,说她得的是肺炎。两边都在编织善意的谎言在欺骗对方,这是何等催人泪下的无奈!
大家都眼睁睁地看到她这支火炬一点点地熄灭了,亲人们陪伴她走到生命的终点。这位非常顽强的人,她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抗争,自己强忍剧烈的病痛,不哼不叫。甚至到生命的最后,她也不让亲人看到她极其痛苦的病容。
虽然癌魔夺走了她的生命,但是她的精神永存,她爽朗的笑声还会萦绕在我们耳边,她慈祥的笑脸还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她永远是弟弟妹妹和晚辈们学习的榜样。虽然癌魔夺走了她的生命,但是她的精神永存,她爽朗的笑声还会萦绕在我们的耳边,她慈祥的笑脸还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她永远是弟弟妹妹和晚辈们学习的榜样。因为她胸中装满了浓浓的挚爱,她爱家人、她爱亲朋好友,她爱农村的乡里乡人,她更爱让她晚年获得幸福的国家。她如今无奈地离开她所爱的一切走了,永远地走了!
琦珍,一路走好!永别了!
2015年7月9日深夜
李世雁(我侄女)
人生就是一列火车,总有人上车,有人到站下车。我们每个人都有沿途的旅伴。不同的旅伴给我们每一个人讲着一个不同的故事。三婶的故事结束了,给我们讲完了,她走了。要已经启程去了西方,去听佛祖讲故事,也要演绎自己新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祝愿三婶走向未来的新故事,新开始!
五弟新建致悼词
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向大家报告一个最不幸的消息,我的三嫂王琦珍于2015年7月9日11时58分,走到生命旅途的尽头,告别了她生活77年的人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三嫂生于1939年农历2月14日,享年77岁,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与世长辞。
我三嫂王琦珍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最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和我三哥结婚整整半个世纪。在这50年里,他们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她和三哥从来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她把满腔的挚爱给了我三哥和女儿、女婿,外孙女。她像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把光明和温暖给了这幸福的家庭,给了周围的亲朋好友。
三嫂是一位多才多艺、乐观开朗、聪明睿智的,朴实善良、大公无私的人。在上山下乡那些年里,她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民办教师,把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农村孩子。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和三哥省吃俭用,全力以赴帮助比自己还困难的村民。
三嫂是一位非常顽强的人,这一生中,患有多种疾病,可是她都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抗争,自己强忍剧烈的病痛,不哼不叫。甚至到生命的最后,她也不让亲人看到她极其痛苦的病容。
三嫂,虽然癌魔夺走了你的生命,但是你的精神永存,你爽朗的笑声还会萦绕在我们耳边,你慈祥的笑脸还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你永远是弟弟妹妹和晚辈们学习的榜样。
三嫂,放心地走吧!不要惦心三哥,你们的女儿、女婿一定会把他照顾好,让他的晚年过得更幸福、更愉快!
三嫂,走好!我们仿佛看到你带着满身的光辉,飞向蓝天,飞到一个极乐世界。
永别了!三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