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立夏和一个老人的临终

精品 立夏和一个老人的临终


作者:慕雪林白 举人,5008.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06发表时间:2015-07-11 21:27:44

立夏和一个老人的临终 听到爷爷快要不行了的消息,父亲撇了手中的铁锹就跑了。
   半个小时的车程,父亲第一次觉得时间是那么漫长。车子开着冷气,但还是有细密的汗珠沁在父亲额头。他焦灼难耐,于是连同一声叹息把头埋进了双臂。他像一个担心失去爸爸的小孩,顷刻间变得脆弱而可怜。
   父亲赶回去的时候,他的几个兄弟姊妹已经给爷爷穿上了老衣。姑姑抽泣着说:“你来迟了,爹已经走了。”父亲长嚎一声跪倒在爷爷的炕塌之侧,他悔恨没有来得及和自己的父亲最后告别。父亲泪如雨下,想要凑上前去看看爷爷最后的神情。就在这个时候,爷爷突然慢慢睁开了眼睛,用游丝般的气息说:“我娃你来了。”
   一屋子的人都被怔住了。明明已经走了都快20多分钟的人,怎么突然又活过来了呢?
   看着被自己“嚎”回来的老爹,父亲的眼泪簌簌而下。
   在爷爷众多的10个儿女中,父亲曾是最被“穷养”的一个。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一个口多人穷的家庭里出现“偏心”还是再正常不过的。
   据说五岁之前,父亲一直都是光着屁股的。吃不上饭的日子,那更是如影随同。极度的贫穷和饥饿,让父亲从小就有一种想要逃离那个村庄的叛逆。
   终于有一天,当其他几个兄弟姊妹还在睡梦里的时候,13岁的父亲拖拉着一双破鞋扒上了一辆去往城里的拖拉机……
   爷爷知道情况后暴跳如雷,他当着全家人的面怒吼着:“我知道这是个吃飞食的货!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死在外面都不要再回来!”
   父亲在城里吃尽了苦头。给人搬砖、修路、卸货……十三四岁的年纪,俨然已经走上了大人们讨生活的轨迹。有一次修马路,一桶滚烫的柏油沥青被人不小心撞到,正好倒在了父亲的脚面上,当时整个脚几乎都被汤熟了。包工头怕担责任,于是让同村的一个人捎话给爷爷。爷爷再一次暴跳如雷:“都是自找的!我说过死了都不要再回来!”
   父亲也是一个老倔老倔的人。拗着一口气,他硬是没有回家去。
   渐渐到了该成家的年纪,爷爷给比父亲还小的三叔、四叔和五叔都说好了亲事。眼看就要打光棍,父亲自己去母亲家里给外公跪下提了亲。领完结婚证的第二天,爷爷就给父亲分了家。
   虽说是分家,其实没有任何的家当,只不过赶出去单住罢了。拿着仅有的一张破席,父亲带着母亲住进了杏树园子的一口土窑里。自那时起,父亲似乎是恨着爷爷的。
   为了能和母亲过上好日子,父亲先去外地做小生意打拼了好几年。后来政策放宽后,父亲在村里自己办了一个砖窑厂。不但烧砖卖瓦赚了点小钱,而且还用自烧的砖瓦盖起了一院房子。
   就这样凭着一股闯劲儿,父亲和母亲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当我们兄弟几个出生的时候,父亲终于实现了他当初所说的“决不让我娃再挨饿”的宏伟目标。
   我们一天天长大,父亲和母亲也一天天老去。半生的拼搏,还没好好享受就老了。
   后来母亲得了病,父亲散尽所有积蓄,也最终没能把母亲留住。劳燕分飞的变迁,让父亲一下子就老了。他用一把铜锁,锁上了家里那一院的伤感。从此,很少再回去。
   这两年爷爷频繁生病,父亲便回去的次数多了。爷爷对父亲的召唤,也日益多了起来。人到老年,大概都是会慢慢忏悔的吧。爷爷是,父亲也是。每一次的相见,都是两个父亲的忏悔。
   父亲总在后悔,年轻时的执拗没能让他好好孝敬爷爷;爷爷总在自责,当年对父亲太过决绝和残酷。不过还好,时间终究还是让曾经坚硬的两个人都变得柔软和亲密。
   爷爷自上次奇迹般地活过来后,在父亲的日夜陪伴中竟又熬过了几天。那几天里,爷爷总是在似梦非梦的状态。有时喃喃自语,有时老泪纵横,清醒的时候会一直紧紧抓着父亲的手。
   就这样到了第五天下午的时候,爷爷突然神志清醒,精神变得很好。那天正好是立夏。
   他让父亲背他到后院,说要给父亲一样重要的东西。到了后院,把爷爷放在躺椅上后,按照吩咐,父亲开始挖掘那棵白花开得很是荼蘼的李子树。那棵树,还是父亲十三四岁的时候爷爷栽的,突然让挖掉,父亲很不忍。
   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刨开了整个树的根系,一个黑色的老旧瓦罐裸露了出来。
   岁月的侵蚀让这个沉睡了有些年头的“古董”看去锈迹斑斑。父亲一层层剥去粘在罐身的泥土,小心翼翼把它盛到爷爷的面前。看到瓦罐的瞬间,爷爷高兴得竟像孩童般差点笑出了声儿。他用颤巍巍的手抚摸着罐身,像是挖出了一段珍藏已久的岁月。
   爷爷指着瓦罐喃喃地对父亲说着:“这是你的东西,打开看看。这是你的东西。”
   父亲捅开紧紧的塞着罐口的一团朽布,发现里面竟是半罐锈迹斑斑的白元,还有一张快要化掉了的有字的纸张。惊愕中,父亲看到纸张上写着:“这些钱,一半给老二盖房,一半给老二娶媳妇。不得他用。”
   眼泪迷住了父亲的双眼,当他抬起头来想要问个究竟的时候,爷爷已经带着笑意安然走了。
   看着“睡熟了”的老爹,父亲终于明白,有些光阴总是寂寞的,须得静心地去养,就如熬汤,蛋白与盐细细地融了,你忘了自己的时候,它便熟了,有了香津,待你慢慢地去喝,便入骨入味了。于是他把那张纸片小心叠好,放进衣兜,从此,便是接过了一段未曾公开的父爱与光阴。
   下午的光晕里,刨倒的李子树依然散发着一股股醉人的清香,那罐沉甸甸的白元,也随李子树的重新栽植,被永远地被埋在了根系。父亲拍拍手上的泥土,有一只蝉儿正好落在树头,它鼓起蝉翼,叫醒了又一个夏天。

共 21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写亲情故事,写得曲折感人。开篇写父亲奔赴回家,哭醒了爷爷,这份孝心让人感动。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写父亲和爷爷心中横亘了一辈子的心结。原来,饥饿让父亲受到了不公正的家庭待遇,年少的父亲离家进城了。十三岁的父亲开始了“打工”生涯。得知父亲离家的消息,受伤的消息,爷爷两次怒骂。是什么让隔阂这么深的父子俩却有了这么深厚的情感?原来爷爷的怒骂中藏着的是爱。爷爷苏醒后,让父亲背他到院子里,于是,父亲在李子树下挖出了一罐白元,还有那张留在罐里的纸条,爷爷也安然地闭上了眼睛。文章至此,把亲情的感染力推向了高潮。文章描写的父亲和爷爷形象,都个性鲜明,情感分明,让人看后难忘。感人的亲情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712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7-11 21:39:57
  父子亲情,有什么能隔断?这父亲就是“硬”,他们表达爱的情感方式都是一种“不屈”。好在爷爷醒过来了,不然,那李子树下的情感怎么能见天日?这也许就是老天也被爷爷和父亲之间的爱感动了吧。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秋静人        2015-07-12 10:23:39
  感人的亲情文章,拜读了。
秋静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