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最暖的目光 (散文)

精品 【雀巢】最暖的目光 (散文)


作者:凉月 布衣,30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90发表时间:2015-07-13 10:55:44
摘要:俯在您的胸前,多么想一遍遍地说出那句:我爱您,妈妈!可是,和您一样,我们只有无声的目光温暖着彼此。


   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离开我了,可我还深深感受着她目光的温暖。我想,哪怕再过十几年几十年,只要我在,那目光,就依然会如此温暖地照拂着我,和我的生命同在。
   妈,您并没有走远,您就在我们每一刻的思念里。妈,您并没有离开,只不过,以您深深的影响活在子孙后代的心里。
   二O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八点三十分,母亲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安详的笑容似乎还挂在脸上。我只好放下一直握了几个小时的母亲的手。那手,再也不能这样让我握着了。母亲走过了八十年艰辛的路程,累了,要歇歇了。
   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我就往回赶,但是,当我奔到母亲的身边,那瘦削的脸庞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母亲,您真的不能再多陪儿女们走一段路了吗?您那双总是充满笑意的眼睛艰难地睁着,努力地坚持着,只为能再看一看远方归来的女儿。那双眼睛啊,那终于盼回了想念的亲人的目光,让我们多么痛恨自己的自私和薄情!您知道,我一定会回来看您的。只是,原来想要到春节时再回来看望您,还算计着明年儿子高考之后我们会有大段的时间陪您说话,听您讲那些听不够的往事。前些天,妹妹问您,让不让二姐回来看您。您说,别让她回来了,一年折腾好几次了。可是,此刻,您想说话,干裂的嘴唇,僵硬的舌头让您无法说出来了。前一天您还能和大家说话呢。您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们,有太多的眷恋,有太多的倾诉。妈妈,我懂得。
   我和爱人拉着您的手,围在您的身边,您要求翻身平躺着。此刻,您的目光水一样的平静,您静静地听着我和爱人跟您说话。爱人说,妈,您坚强了一辈子,要挺住。刚到冬天,适应一段时间就会好的。您要坚持住。爱人一手拉着母亲,一手细心地抚摩着母亲的白发,像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那一刻,我知道,爱人的心也很痛很痛。妈妈,多年前,您支持我选择他这个孤儿恋爱结婚,他曾经像儿子一样地待您。可是,有一段时间,我却因为他要把您送回到故乡兄妹身边而与他经常不睦。可是,看到您在兄妹身边安享了晚年的幸福,我总算原谅了他。屋子里站满了来看望您的老老少少的亲友。您还想说话,一直细心照顾您的妹妹问您,想喝点水?想含块冰?您轻轻地摇头。我问,是不是您想让大家找地方坐着?您眨了一下眼睛,表示我懂得了您。有几位邻居的姐妹看到您的样子,实在忍不住哭泣,转过身去捂住了脸。而我只想时时望着您,让相依的每分每秒无限地延长。
   母亲,我特别喜欢满文军演唱的那首《懂你》。每次特别想念您的时候,我都把自己沉浸在那深情的旋律之中:“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你的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俯在您的胸前,多么想一遍遍地说出那句:我爱您,妈妈!可是,和您一样,我们只有无声的目光温暖着彼此。
   母亲一九三四年冬月出生在以她父亲安姓家族命名的村庄里。快乐无忧的童年在母亲十岁那年结束了。她的父母相继因时疫去世,留下她和两个妹妹,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弟弟。只有十岁的小女孩儿只能尽量张开自己的双翼保护更小的弟弟妹妹。最初寄人篱下的几年里,母亲最早地学会了隐忍宽容,学会了“宁可身上受苦,不叫脸上受热”的处事方式。母亲容貌不算秀丽但很端庄大方。她勤劳朴实,温和善良,这些优秀的品质和很多农村的劳动妇女是一样的。但她和很多农村妇女不一样的是那种磊落大方知书达理的品格。
   母亲只读过两个多月书。最小的姨母读过六年书,还曾埋怨母亲当年不让她将书读完。母亲后来说,那时好几张嘴在舅家吃饭就很难了,还要读书,怎么能不顾及人家只想着自己读书啊?母亲又何尝不想多读一天书呢?母亲一直感激自己的外祖母一家。虽说她的外祖母家是富有田产的地主,但人口众多的大家庭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母亲时时体谅到她外祖母的不容易。母亲也常常念及她的几位舅母当初对她的信赖和友爱。
   母亲嫁给父亲时是由她吸大烟的大舅做了主,大概更主要的是因为父亲那时虽然家庭贫困,但表现得比一般农民内秀。父亲曾读过一年多的夜校,在外地出工回来时,买回六七本大书,每一本都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母亲凭着超常的记忆力,在父亲去世后多年,还能像说书人一样一套一套地讲出那些故事,其中的人名地名以及唱词都一点不差。
   母亲对带字的纸很敬畏。我们读书时,她偶尔也会过来摩挲一阵书本,有时笨拙地写上几笔。从小我就喜欢为母亲朗读,有时还自作聪明地解说。有一次,从劳作中直起腰的母亲站在炕沿边,听我边读边解说一张墙上贴的连环画。我读到“螟蛉女”一词,顾名思义说,就是螟蛉那地方的女子。母亲犹豫一下问,是不是认为义女了?母亲真行,我再不敢在母亲面前自以为是了。哥哥也曾把自己写的特别得意的诗句读给母亲听。母亲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并叮嘱一句:“别自己先说好,别人都说好了,那才好。”
   父亲因病去世时母亲只有四十五岁。虽然那时有大姐和姐夫帮衬着,但主要还是母亲一直支持着这个贫困的家。那时,母亲还显得很年轻健康,为她提亲再嫁的人不少。一个城里的有钱人是大家特别惋惜的,因为如果他娶了母亲就会取消我们四口人每年欠生产队的三角债,还会给哥哥安排工作,供我和妹妹读书。可是,母亲仍然拒绝了。她说,在别人家,脾气好的孩子还行,像二姑娘这么倔的脾气,不知道要受多少气呢。原来曾经多年当妇女队长的母亲,每年都受到奖励的母亲,那时,面对着一年年积压在身上的三角债,听着耳朵边这样那样的风言风语,要吃多少苦,要上多少火,当时幼小的我怎么能懂得!
   那时年少的哥哥虽然聪明好学,成绩十分优秀,但毕竟年少贪玩。母亲常常在油灯下一边做着家务,一边开导哥哥。人穷志不穷,咱可得为你爹争气啊。当哥哥和我先后考上大学时,母亲还常常告诫我们,工作中多吃点苦不算什么,做什么都得像个样。
   乡亲们评价母亲,了解她的人十个有十个说她的好。当年乡亲们的日子都不好过,虽然我们欠了很多三角债,但母亲从来不欠个人一分钱,有时还会把自己节省下来的东西匀给别人。记得母亲总是在灶坑门口用麻杆夹起一个红红的火炭,一下一下地吹起火苗来再点火点灯,来省下一盒半盒的火柴。可有时邻居的林姨常来向母亲借火柴点烟卷,总是一借不还。我曾生气地数落母亲,省着给别人用,费那么大劲干什么啊?母亲说,能省就省,省下来有用就行啊。
   在多数人家的粮食吃不够一年的时候,很多和我一般大小的学生放学回家路过苞米地的时候都会顺手掰上几棒苞米装在书包里。有一天,看青的老大爷喊住我,把几棒苞米塞进我的书包里,说,傻孩子,这来来往往的学生里,就你没进过苞米地。把这几棒拿回去烀了吃吧。我为那几棒苞米受了母亲一顿训斥。记得母亲说,宁可粥喝得再稀点,也不能做见不得人的事!
   我在县城读高中时,因请假频繁很惹老师生气,一周刚满就回家显得过分,但两周时间我必得回家一次。客车到镇里停车后我还要走三四里小路才能到家。好几次,我到家时,已是灯光朦胧的夜里了。母亲担心地埋怨说,这么晚了,也不知道害怕。咱这个穷家,有什么好想的?可是,只要看看妈妈,还有我那与母亲相依相守的小妹妹,我的心就会安静下来,学习就会专注一段时间。
   有一次,是个寒风瑟瑟的清早,我要赶车回到县城的学校。离开家门,母亲却紧紧地跟在我身边。我说,妈,回去吧,挺冷的。还戴着围裙的母亲却一直送我到了村东的路口。没有几句话,只是默默看着我往前走。我不时地回头望望,太阳还没有出来,母亲一个人站在那里,寒风吹起她花白的头发。母亲的目光一直在我身后,暖暖地,让我浑身热乎乎的,满怀信心地走上了冰雪覆盖的小路。
   刚刚参加工作在故乡教学的时候,母亲陪我在一起住。刚刚走出校门的我还有很多孩子气。有一天下班,母亲说,你再走路时别总低头耷脑随随便便的,抬起头来走路好看。我再走出家门去上班的时候,总会想起母亲的话。我相信,当我抬起头走路的时候,母亲的目光一定是笑盈盈地从窗子里望着我呢。
   我多么希望,母亲的目光还能这样望着我,一直望着我。
   可是,最近几年,母亲瘫痪的身体不能再劳作,只能勉强自己穿衣吃饭。母亲似乎有了点小心眼儿。有时我笑着指出她在某件事上的小心眼儿时,母亲总会有些不好意思地辩解说,我就是心疼你老妹儿,就是觉得她太傻,一点也不为自己着想。我说,妈,那不正是你影响的吗?母亲就翘起好看的嘴角,目光里也充满着温暖的笑意。
   母亲总是担心自己赶上农忙的时候去世。她说,农时金贵,可别耽误大家做活啊。今年初春母亲病重那次,我说等农忙时我再回来陪她,为妹妹做家务。当我真的在关键时候回到母亲身边时,母亲很宽慰。当我带着几多不舍离开母亲的时候,母亲慈爱的目光里充满了依恋。我的心,融化在了那软软的目光里。千里迢迢回到家,儿子打电话说,姥姥,我考上大学就去看您。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母亲说,好。只怕……只怕你见不到我啊。一句话,让我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儿。又是将近半年的分别,多少次,梦里又见母亲操劳的身影,慈蔼的目光。前些天的一个夜里,我哭醒时,把爱人吓醒了。我的脸莫名地肿了起来。正是那几天,母亲再次病重,哥哥和妹妹都没有早点通知我。直到那天夜里,妹妹告诉我,咱妈真要不行了。我的泪,瞬间哽住了喉咙。母亲啊,我还曾设想过多少次,等明年暑假,我可以一直陪着您了,可以推着轮椅带您上楼下楼,去河边听流水淙淙鸟鸣声声,到山前看日出日落,春去秋来。
   妹妹说,我买回的轮椅母亲只坐过两次。我买回轮椅的时候,母亲埋怨说,这里的农村哪有老人坐轮椅的?这得花多少钱啊。我不以为然地说,等明年我有时间就推你去外面溜达。今年夏天,东北一直多雨,妹妹农忙结束时有了时间,可是,雨水一直太多,路也泥泞,无法推着母亲去外面转转。只有一天午后,阳光很温和,路面刚刚风干,院子里能禁住脚了。妹妹将干干净净的母亲抱上轮椅,推到院子里去晒太阳。母亲坐在那里遥望着远处的天空、田野、树木,久久不愿意回到屋里去。妹妹担心母亲着凉,商量母亲以后有机会再出来。
   初秋的一天,哥哥单位派车让哥哥带母亲去哈尔滨市去走走。母亲穿着大姐的女儿从国外为她买回来的藕荷色毛衣(母亲说过她最喜欢茄花色),黑色的纱裤,柔软的老北京布鞋,坐上轮椅进了车子。一路上,母亲的目光总是追随着车窗外澄澈的天空缤纷的田野错落的山林,还有那些时而在前面公路上飞起落下的长尾喜鹊。妹妹说,满头银发,一身清爽的母亲,真的很漂亮,只可惜她没有清晰的手机为母亲拍下照片。但是,我知道,太多太多珍贵的记忆是属于妹妹的,属于母亲这个最贴心的女儿。
   母亲走了,再也不能回到我们的身边了。可是,母亲那从小就养成的为别人着想的处事习惯,母亲那在困境面前坚忍不拔的毅力应该多多少少地在她的子孙身上有所继承吧。这就是母亲留给我们的最大的财富。儿子说,我将来要给我姥姥写一本书。我笑了,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不过,有的可能丰富些厚重些。哥哥把平时和母亲独处时拍的母亲读书的照片配上了一首诗:曾受无数苦,亦获最大福……看到母亲那专注于书本的目光,那沉浸于精神世界的平和自足的神态,我觉得母亲一点也没有走远。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即便这样,一代代人,在这人生的驿站中,总应该将一些美好的东西无私地留给未来的人,就像母亲的目光,终将不断地温暖着我的背影。
  

共 46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追思母亲的散文。作者情真意切满怀深情的想念母亲、回忆母亲的点点滴滴,可见母女感情之深,母亲的品德对儿女的影响之大。作为没怎么读书的母亲,懂得的做人做事之本不比有文化的人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灌输给子女的为人处世之道也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母亲所表现出来的人生理念是自强自立自尊自爱。作者娓娓道来,宛如端坐一偶,品着茶与大家聊天,慢慢例数着母亲的人生路程,展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一位善良可敬可爱的老人。其实,作者写自己的母亲,也是在写大家的母亲形象,这样的母亲是大众化的,我们大多数人的母亲不也都如此吗?如作者的母亲一样,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给了儿女们,自己“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只求孩子健康快乐茁壮的成长,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推荐阅读:编辑:剑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714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剑叶        2015-07-13 11:13:32
  有一个人,她永远在你心里不远走,有一种爱,它随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一篇情深意切的好文,一篇懂得感恩的好文。
回复1 楼        文友:凉月        2015-07-13 21:06:11
  谢谢您,剑叶老师!炎炎夏日,辛苦编辑我随性的文字并给予郑重推荐。辛苦了!祝您如意!
2 楼        文友:只想做个乞儿        2015-07-13 11:53:42
  情感丰富 文笔细腻 问候作者
只想做个乞儿
回复2 楼        文友:凉月        2015-07-13 21:07:24
  谢谢朋友热情的鼓励!祝您创作顺利!
回复2 楼        文友:凉月        2015-07-13 21:09:46
  是啊,小泥儿!生活中正是很多这样优秀的母亲传承着中华的文明。感谢她们,祝福所有母亲!
3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7-13 12:25:14
  写得真好一字一句都是亲情,点点滴滴都是岁月,读着读着觉得很像我那已故的婆婆妈。很多地方相似,聪明、善良、刚强、总是想着别人.....你说得对,妈妈没有走远,她们就在我们心里。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4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07-13 17:11:54
  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善良勤劳坚强的乡下女人,她用尽全身心支撑着全家,她没能给儿女留下什么财富,却把那温暖的目光留在了儿女的心里,更把自己的优秀品质留给了儿女。我见过作者的哥哥,他的优秀让我想到了作者:兄妹都这么优秀啊!作者本身也是一位好母亲,她把儿子教育得非常优秀!
回复4 楼        文友:凉月        2015-07-13 21:22:37
  老师,您好!您多年来对我无私帮助和热情的鼓励是我前待的重要动力。我儿子虽只见过您一次,但对您十分敬重,十分喜欢。但愿孩子们遇到更多像您一样的好老师。祝您夏安!
5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7-15 02:40:29
  “乡亲们评价母亲,了解她的人十个有十个说她的好。”——这样的母亲,一定天下最好的女人了!
   我这辈子,最不敢说的就是母亲。她似乎从来没有长大过。父亲走后,不到40岁的她便失去了独自生活的勇气。她会把安眠药撒一桌子吓唬我,只因我的假期已满要回部队去。于是,我像训孩子那样呵斥她。她便哭成了泪人。唉,我那时也只有20岁......
   所以,每每读到赞颂母亲的文字,我都会心里发慌,找不到感觉。不过,只要想到,我能来世界走一趟,是因为母亲给了自己生命,无限的感恩便涌上心头。
   很温暖的文字,因为有了母爱。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5 楼        文友:凉月        2015-07-15 15:37:05
  月楼老师:您好!您的母亲一定也承受了很多磨难。母亲,永远都是最富情感的称呼。在此,也深深祝福她老人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