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夏日征文】哭嫁(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夏日征文】哭嫁(散文)


作者:通德江南虎 童生,87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5发表时间:2015-07-14 09:52:31
摘要:哭嫁也是一种文化,只是现已失传淡化。挖掘搜集整理,显我博大中华。


   哭、是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还发出声音。嫁、是女子到了结婚年龄,女方娘家嫁出,男方婆家娶入的一种形式。哭嫁自然就是女方在这种形式上,难舍难离的一种感情流露。哭、民间有发的意思,叫哭发,越哭越发之意,娘家、婆家有一个好兆头,所以过去女子出嫁一定要哭。而且这哭腔一定要有韵味,哭词一定要有内容。它既能表现女方心里素质又能显示家庭文化素养。
   哭嫁的原由有:1、伤离别、念亲恩——出嫁女通过哭嫁,以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和亲友难舍难分之情,具有孝、义的伦理价值。即将远嫁他方,出嫁女首先想到的是离别亲人,依依难舍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要离别,平日不曾给予过多关注的亲情,此刻历历凸现。回顾往事,出嫁女悲从中来,用哭泣的歌声表达对闺门生活的不舍,对父母恩情的感念。十月怀胎的辛苦、养护的艰辛,件件往事、点点细节都浸润着父母的深情,做女儿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内心深处溢出。
   2、换身份、忧前途——婚嫁是女性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其主要功能是将女性从女儿转换成媳妇。女儿和媳妇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角色,其间呈现出一种断裂:一方面,出嫁女要告别女儿角色,因而内心充满了对往日生活的依恋之情;另一方面,出嫁女要开始履行陌生的媳妇职责,因而恐惧万分。所以,出嫁女必须通过某种途径脱离原来的角色,进入新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突变必然会对女性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压力和负担,她们需要通过某种途径消除紧张,“哭嫁歌”正好为其提供了一个合法有效的途径。女性在哭嫁仪式中被赋予话语权,她们借此权利,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重负,告别旧的女儿角色,为接受新的角色作心理准备。
   3、怨婚姻、骂媒人——那么又是谁把自己送进这火坑的呢?是花言巧语的媒人。不能不生出对媒人的诅咒和对父母的埋怨。哭嫁歌中的“骂媒人”部分与前面哭亲别友的缠绵难舍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对照,痛快淋漓,战斗性极强。出嫁女把扼杀自己幸福自由的满腔怒火,此时化成为对媒人的最怨毒的诅咒。
   4、不平等、怨命运——哭嫁还发泄了男女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表现女性在丧失了经济地位和权利后的失望痛苦与不满心情。随着父权制、私有制的产生,女性逐渐失去了财产继承权,失去了传递氏族香火的权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妇女地位卑贱低下,逐渐使女性沦落为男性的附庸,乃至成为男性的“财产”,女性便被无情地排斥于家族之外,与家族利益无关了。
   这哭嫁在宿松还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一个后娘与出嫁女斗嘴斗智的传说。
   话说古时宿松有这样一个家庭:出嫁女娘亲死得早,父亲给她讨了个后娘。后娘毕竟是后娘,无论出嫁女怎样小心谨慎,勤快麻利,后娘总看不顺眼她,不是骂就是打,并且还在父亲面前说她的坏话,好在出嫁女己到了待嫁年龄,再怎么着也有出头之日,所以始终都是忍着,免得因她的搅和惹得爹娘不和,家庭紧张。
   出嫁女这天出嫁,婆家花轿打到家门口,出嫁女由牵娘进入花轿,这时后娘在众人面前借着舍不得女儿为由头就哭起嫁来,但哭里吐出来的言词却恶毒异常。
   后娘一把鼻涕一把泪:“儿啊儿!你上了轿,订上钉,头上搭的盖面巾,今日花轿抬轿走,明朝永世不回程。”
   后娘哭声情真感动人,哭词含糊胡乱人,别人听不出,唯女字分明——这是后娘骂她死了,只有棺材才订钉,只有死人才盖盖面巾。出嫁女马上心里更加凉嗖嗖的,心想:娘啊娘!往日的所作所为,女儿我能忍受,今天是我出嫁的日子呀!你就这么狼心,你就这么恶毒?即使女儿我平日再有对你不到之处,你也不能在我出嫁的时候来发诅咒我(不好的兆头)啊?这是你太无情,太无理,那就也休怪我不客气了,我总得有点礼尚往来吧,于是也在轿里哭了起来:“娘啊娘!我花轿嫁,红轿回,麒麟送子抱儿回,还不知我的家婆袋不袋(在不在)。”
   你看这一对母女演的多默契,以牙还牙多自如,别人看不出,内中更精彩。后由于此女聪明伶俐,心地善良,苦日熬过头,婆家有发迹就纷纷有女出嫁效仿其母女哭起嫁来,表难舍难分,言吉祥如意。此也可以说是“哭嫁”的来由。宿松就有这样一首童谣:“一粒谷,两头尖,爷娘(爹娘)留我过千年。千留万留留不住,婆家花轿大门边。娘哭三声牵上轿,爷哭三声锁轿门;哥哭三声抬轿走,嫂哭三声别人家人”为证。
   出嫁的哭嫁一般是男方向女家行辞家礼的当天晚上开始到嫁出离开娘家为止。当天晚上,娘或娘请来的婶婶或会哭嫁的女性教出嫁女哭嫁,邻里会有好多女孩子或马上要出嫁的姑娘都来学见识,也可说这是她们最难得的集会,她们说着、笑着、哭着、闹着。她们并且能分亨得到辞家礼里的胭脂花粉、毛服手巾那是女孩子最想得到的。
   哭嫁的内容有:辞父母、辞哥嫂、辞姐妹、辞叔伯、辞陪客、辞媒人、辞梳头、辞上轿、辞祖宗、辞家什。这个辞有原来都属于她的,现出嫁了,要辞别,现不属于她的,因她马上要成为客边了——别人家的人。
   辞祖宗。辞祖宗那是要改姓氏的,如张家女嫁李家,出嫁后该出嫁女要书姓名必须加上婆家姓,就写“李张某某”,出嫁女生出的孩子那也就自然跟夫家姓了,每年娘家清明、月半、岁末祭祖也没有她们的事。但娘家来了人,无论亲近、亲远,只要是同姓,那是非常客气的,所以就有“娘家来人了”之说。“娘家来人了”如果是来得多,那一定是该女受到了非常不公的待遇,娘家人为之出具。也就是“做娘家人”。出嫁女生出的孩子不能到娘家清明山上去祭祀,有人问孩子:“你家公、家婆坟在那里?”其孩子只能用手一指:“在那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大孙儿永受香,看大外孙手一指”的来历。出嫁女从闺房里出来首先是辞祖宗,这时就有人很快用男方办的香、纸、炮、烛准备好,出嫁女哭道:“祖啊宗!你养了我的人,可我数不得你家的艮(人)。好在哥嫂弟媳替我身,清明会上多感情!”(女、出嫁后,就不再是一家的亲戚,而是一屋的亲戚了,就是这个理——女、是清明会上的)
   辞家什。出嫁女口里哭,眼里看,心里想,那要见事生情,触景生情。看到碗就哭:“这个碗,里面圆圆外面花,哥哥、嫂嫂、弟妹做事有人夸!”看到饭就哭:“这碗饭,粒似粒,哥哥、弟弟会用笔。”看到圆子就哭:“这个圆子圆又圆,哥哥弟弟做官又撑权。”看到鱼就又哭道:“这碗鱼,有头又有尾,哥哥弟弟走江又走水。”看到碗里条子哭道:“这碗条子根似根,爹爹妈妈做事条路清又清。”
   辞亲人。辞亲人,母女间最精彩,也最纯真。出嫁女母亲面前下一跪,那一跪是最有情真,那一跪是最有份量。牵娘代过女儿接过礼钱,因那时一般都是腊月黄天男婚女嫁——庄稼颗粒归仓、农家休养生息,这个时候正是办这些事的最佳时间。女儿出嫁就哭道:“嗯妈啊娘!难舍难分哭断肠。俗话说的好:寒露霜降水推沙,鱼归长江客归家,只有我无用之女黄天腊月别人家去,你说我能哭不哭?人家脚脚是生路,眼眼是生人。你上前三步嫌我好大胆,你退后三步又嫌我好碍懒,那有每天陪我娘亲好自在……”娘搀起女儿接着回哭道:“儿啊儿!要学乖,不象娘家可胡来。公姑孝敬妯娌顺,邻里随和得失轻。脚脚生路夫带熟,眼眼生人婆领亲,上前三步紧眨眼,退后三步缓开口,平时多做女儿红,闲时常习女儿经,今朝是人媳,廿年是人亲,人生就是这样过,一代更比一代和……”
   ……
   哭嫁也是一种文化,只是现已失传淡化。挖掘搜集整理,显我博大中华。

共 29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哭嫁是一种失传已久的民俗,在封建社会,哭嫁不但代表了对亲人、父母、的惜别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折射,一种控诉。因为女子一旦加入夫家,此生便与夫家生死相随,不可以随意回娘家。那个社会的制度远没有现代社会的自由和随意。所以哭嫁不但是对家人的不舍,更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恐惧。而作者更从多方角度来诠释了哭嫁的形成及意义。而宿松流传的那个哭嫁女和后母的故事可谓言词犀利,却又极具幽默和讽刺。哭嫁的内容有:辞父母、辞哥嫂、辞姐妹、辞叔伯、辞陪客、辞媒人、辞梳头、辞上轿、辞祖宗、辞家什。但是所有辞别都比不上出嫁女母亲面前那一跪,那一跪是最有情真,那一跪是最有份量,哭嫁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难得作者一一搜集整理出来,我们才得以重新审视它,此文文笔有条有理,层层叙述配以妙趣横生的故事使得哭嫁这个习俗以更完整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学习,欣赏,问好,倾情推荐阅读。【编辑:莹莹子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5-07-14 09:54:24
  现在的女子在不用哭嫁,更多是是对新生活的向往。问好作者。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2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5-07-14 09:54:51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你更精彩!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3 楼        文友:莹莹子期        2015-07-14 09:55:24
  期待佳作连连,问好快乐!
爱文字,写文字是我今生戒不掉的瘾
4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15-07-14 13:44:36
  谢谢老师的编辑并给以中肯的评价
爱写作,特别是剧本。虽没天赋,但有执着,相信花开总有结果时。
5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7-14 20:53:36
  好久不见,问好老师。
6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7-14 20:54:37
  挖掘搜集整理,显我博大中华。
  
   赞赞赞
回复6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15-07-15 09:26:30
  我是一个姓氏和地域文化的爱好者!对于这方面特别关注!谢谢老师
7 楼        文友:阿巧        2015-07-15 07:40:00
  欣赏作者的美文!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7 楼        文友:通德江南虎        2015-07-15 09:23:54
  谢谢老师的夸奖!
8 楼        文友:三月传奇        2015-12-24 11:27:53
  呵呵,宿松也是这风俗啊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