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聆听民谣(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聆听民谣(散文)


作者:瘦马宇龙 秀才,185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19发表时间:2015-07-17 10:29:04
摘要:这些民谣表达了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爱增。民谣即民情,可见民谣之所以流传不衰,是与其符合民心、人心向善分不开的。歌以咏志,群氓乡俚明心,万众所仰,怎会不兴?聆听民谣,就是聆听民心,

【雀巢】聆听民谣(散文) “打花花手,卖凉酒,凉酒高,闪闪腰
   腰里别着个黄镰刀,割黄草喂黄马
   马儿喂的胖胖的,骑上马儿告状去……”
  
   几十多年的岁月倥偬,往往不意之间,一段飘飘缈缈的歌谣进梦入怀,那是饱经灾难而又顽强乐观的外婆给予我的宝贵财富。外婆用民谣偎我入眠,也用民谣表达她对生活的热爱。童年,外婆由城里下放到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曹湾村落户,当然那时候还叫曹湾生产队。四五岁的我,也便开始了与农村和土地打交道的童年时光。在曹湾,我听得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婆口中常唱的民谣《打花花手》。那朗朗上口并极富形象感的语言成了我最初学习诗歌的启蒙教材。
   后来上学离开了曹湾,到了父母身边。但我并没有走远,不过是从这个黄土坡上换到了那个黄土坡上,以农业为主的小县城崇信,挟裹在南北二塬之中,农民和黄土是它的主体。生活在这样的地域是有幸的,黄土里生长骨节粗壮的玉米也生产动听粗犷的民谣,随便找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都能哼出一大串儿。参加工作后,因为写作,与县里的文化名人相熟,其中有个叫马长春的,时任县文化馆馆长。他瞅准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俚曲,开始跋山涉水,深入村头院落、马厩牛舍,用四五年的时间,在与民间艺人交友交心的同时,用当时较为先进的录音机,采集录制到了一百多这样的民谣。
   从他那里我较为集中地听到了最原始的录音。这是一种大喜大悲,如同从胸腔中直接迸射而出的与众不同的歌声,忽焉远,忽焉近,若有似无,时柔时刚,在每一凝思处,翻卷起血液中最厚重最永恒的积淀,沉沉落落,余音不息。我们生活在这黄土地上,感受着这土地上生长的一切,沐浴着他们长大,然而我们没有如此集中地、全面地、尽兴尽致地听到过真正能代表这片黄土地文化的民谣。这位原籍河南、客居陇上的小城文化人,竟也完全把自己粗大的骨骼浸泡在这朴拙、天然的歌声中,多年不止一次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歌词:
  
   三天没见你的面,肚子里的疙瘩化成了蛋。
   想你想你实想你,想的我肠子拧绳呢。
   想你想你实想你,想的我肝花谣铃呢。
   想你想你实想你,想的我肚子打鼓呢。
   搂住脖子吞一个嘴,肚子里的疙瘩化成了水。
  
   那时候受朦胧诗歌的影响,开始疯狂排列一些分行的文字,但是当我看到这样鲜活生动的句子,不禁喜出望外。正值青春年华的我,少年赋诗多为愁,甚至为赋新诗强说愁,也多次把“想你”的字眼写在诗中,但怎么想,哪里想,想到什么地步,却抓破头皮也写不出来。这样的歌词一下子让我汗颜蚀骨并深受启发,向来以文化人自居、看不起泥腿子的思想一下子丢得一干二净。有句话叫,好诗在民间,不能不承认这样精妙的歌词专业诗人也望尘莫及:“我送哥哥当院里,毛毛雨儿大下哩。我想老天把雨下,人不留来天留下。”这些歌词带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印记,西部女子的聪颖、大胆与泼辣的习性无不在此歌中得到了证明。
   这样的句子配以形式活泼多样的演唱曲调和表现形式,或独唱、重唱,或合唱、对唱,发音自然,气韵贯通,酣畅淋漓,生活情趣尽显。马长春将收集到的录音带到平凉,让当时的平凉地区群艺馆专家杨柳听。高山流水,知音相遇,杨柳与他一拍即合,杨柳先生依调谱曲,二人珠联璧合,编就了一本有谱有词的《崇信民歌》,虽然当时只是蜡板刻写油印而成,但为今后抢救这些民谣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后来,我开始构思创作反映汭河两岸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的长篇小说《山河碎》时,我再度一头扎进了陇东民谣的海洋中。除了崇信,我还搜集、涉猎到华亭、庄浪、静宁等县份各自独具个性的民谣。以六盘山为界,六盘山以东的民谣发声和腔调与秦腔接近,粗犷、直接,且县区之间互融互通,词曲大同小异。六盘山以西则与西部回族花儿接近,婉转、曲折,异域色彩较浓。这些民谣歌词精彩,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方言运用得当,一腔一调,一字一句,发之于心,传之于口,或回荡于山间旷野,或歌唱于社火庙会,或吟咏于花前月下。多年来,陇东人在黄土堆里扒食,日子苦焦,在困苦煎熬中挣扎出嬉戏的笑谑,于喜乐吉庆里流露出愁苦的哀伤,不知从何年何月始,不知从何人口中出,一些有调无词的劳动号子,时不时飘荡于场畔院落、麦田犁垄,一嗓子喊出来,如天地间太息一声,在千古红尘中流传了千世,有幸让我聆听,沉醉而无力自拔。
   “一更一点一柱香,情哥来到大门上。爹妈问我什么响,风吹的树叶仓啷啷。二更二点二柱香,情哥来到院头上。爹妈问我什么响,风吹的门闩响叮当。三更三点三柱香,情哥来到炕头上。爹妈问我什么响,隔壁骡子嚼绊缰。四更四点四柱香,情哥来到快上炕。爹妈问我什么响,咱家狸猫喝米汤。五更五点五柱香,我送情哥到门上。爹妈问我什么响,心中慌闷看月亮。”这首让我怦然心动的民谣被我全部用在了小说《山河碎》中,对于我塑造人物、展现西部陇东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歌中那个机灵聪明、活泼大胆的女子形象是千千万万西部女子反对封建、大胆追求爱情和对命运的勇敢抗争的代表。民谣普遍大俗。大俗却不低级,也少媚俗,凡知书者皆能品出其味,凡大理者必会悟出其雅,大俗而大雅者乃艺术至境。它们深沉、实在,有滋有味,正如他们的歌者,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于地头炕沿之上,面对黄天厚土,用他们朴素的陇东方言,信口而出,无遮无拦,没有为文造赋的作态,只将素日所见所闻所听所感一股脑儿熬进浓浓的罐罐茶中,便是浑然天成的歌谣了!后人顺口学了去,又添了自己的美学,经了岁月雕琢,便是乡土民间的一块璞玉了。
   近年来,国家关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渐高,长期以来蓬头垢面、低眉尘埃的陇东民谣终于得见天日,为众所知。时隔二十年,马长春和杨柳先生共同整理的《崇信民歌》一书终于正式出版,收录整理崇信民歌115首,分4调。与此同时,县上还组织社会各界文艺工作者对这些民谣进行了集中编排,搬上舞台进行公演。很快,陇东民谣赫然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册册正式出版的陇东民谣集成,从民间的角度折射着陇东人的文化性格和历史生活,它们描述劳动场景和自然现象,反映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针砭时弊,歌颂真善美和纯真爱情,是大众所求,时代所需。翻开这些民谣集成,我的目光常常与一些神秘却深邃的歌词邂逅;“辫子长,国家亡;缠小脚,国破了。剪了辫子放了脚,洋人不敢欺负了!”天红了,地红了,白军跑得没影了,红军骑着马来了,财主的头低下了。”“一担担黄铜一担金,担在了大街试人心。黄铜卖了金还在,世人认假不认真。”这些民谣表达了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爱增。民谣即民情,可见民谣之所以流传不衰,是与其符合民心、人心向善分不开的。歌以咏志,群氓乡俚明心,万众所仰,怎会不兴?聆听民谣,就是聆听民心,民心是一面明镜,一架天平,一腔冲天的正气。
  
   “过去地洼坡又陡,地皮跟着雨水走。
   川里人们安粮囤,塬上人们望眼愁。
   如今乾坤随潮流,天河下雨水不漏。
   洼地修起粮仓囤,人们跳进福里头。”
  
   聆听民谣,不难听出时代的风雨之声,黄土地上的人们,高唱着自己的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民谣之声如丝如缕,不绝于耳。聆听民谣,我的心中潮起潮落……
  

共 28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喜欢民歌,尤其喜欢西部民歌,喜欢那种悠长的且具穿透力的调子,苍凉而又悲壮,透出那个地域所有生命在及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顽强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力度。陇东民谣应属于它们的范畴之内吧?它们大胆的表白、形像的比喻,都充分反映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些民歌,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大俗却不低级,也少媚俗,凡知书者皆能品出其味,凡大理者必会悟出其雅,大俗而大雅者乃艺术至境。”幸好有如马长春及杨柳这些热爱民歌的作家及歌唱者,是他们的收集整理,才使这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作者此文则以一个民歌热爱者的身份,对发源于陇东民间普通百姓之日常生活的民歌,就其地域性、文化性、珍贵性一并作了详尽的介绍,使读者能从中认识和了解它们,并得到一定的文学滋养。推荐阅读。编辑:长袖伊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长袖伊人        2015-07-17 10:56:20
  民谣做为民间口口相传,传唱不衰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应该得到很好的保护。
感谢文字,让我不开口也能表达!
2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7-17 12:52:40
  民谣也是文化,传成着老百姓的心声,歌唱着老百姓的正义善良和孝顺。我小时候和姥姥学了一段歌谣:“小板凳四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说我嗑得香,我给奶奶做面汤,面汤里面加点油,奶奶吃了笑点头,我背奶奶上高楼,奶奶说我男儿壮,我扛钢枪上战场,打的鬼子尿裤裆,奶奶夸我岳飞郞。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3 楼        文友:碎月岁月        2015-07-20 18:46:26
  复审理由:近年来,国家关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渐高,民歌民谣民谚等均属此例。如马长春及杨柳这些热爱民歌的作家及歌唱者,是他们的收集整理,才使这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作者此文则以一个民歌热爱者的身份,对发源于陇东民间普通百姓之日常生活的民歌,就其地域性、文化性、珍贵性一并作了详尽的介绍,使读者能从中认识和了解它们,并得到一定的文学滋养。同时,尊重和爱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犹如作者“聆听民谣”。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