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我家门前的池塘

编辑推荐 我家门前的池塘


作者:桃李人家 秀才,297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3发表时间:2015-08-17 10:53:27
摘要:小树刚长出数片嫩叶,便不知被谁摘下树叶,甚至树干也被人拦腰折断。我很恼火,发誓要找出毁树的“元凶”,并要严加惩罚。每天放学后,我便躲在暗处,观察池塘边的动静。有一回,“目标”终于出现了!那是邻村的一位小女孩,叫珍珍,正在读六年级。

少年之时,我家门前有一口池塘。那口池塘给了我太多的记忆。
   小时候,我家住在河边。河边地势低洼,容易受到洪涝的侵袭。在我的记忆中,每年四五月间,雨季频发,河水暴涨,容易引发洪灾。一九七六年,我县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灾。我年纪尚小,却亲历了那场刻骨铭心的洪灾。那次,洪水像千军万马突然杀到,来势凶猛,我们来不及撤离家园,全被围困在房屋之中,房屋四周,洪流汹涌,黄浪滔天。冒着凄厉的风声雨声,我们全家钻出屋顶,爬在瓦面上,目睹村中不少房屋在洪水中轰然倒塌,吓得惊恐万丈,手脚哆嗦。好在公社及时派来了救生小艇,我们总算狼狈逃离了危机四伏的老房子。洪水消退后,在公社的帮助下,我们整个村子搬迁到山脚下的高阳地带。新建的村子远离河流,总算摆脱了多年的水患。
   那时新建的房屋,基地太多用石头垒成,大约有一米多高。墙体则用泥砖彻成。因为需要用大量的泥土印成泥砖,离房址不远处便挖成了一口池塘。我家门前的那口池塘就是这样形成的。
   房子建好后,我几乎每年在池塘边种了一些杂树和竹子。
   可是,那些小树难于种活。小树刚长出数片嫩叶,不知被谁摘下树叶,甚至树干也被人拦腰折断。我很恼火,发誓要找出毁树的“元凶”,并要严加惩罚。每天放学后,我便躲在暗处,观察池塘边的动静。有一回,“目标”终于出现了!那是邻村的一位小女孩,叫珍珍,正在读六年级。珍珍留着齐耳的短发,肩上挎着书包,放学归来。经过池塘边,她高兴地哼着轻快的小调,右手却不自觉地抓了一把池塘边上的树叶。人证物证俱在!我见状大怒,当即从池塘边跳出来,拦在珍珍的面前。我用异样的眼光紧盯着她,不由分说,狠狠地甩给她两个响亮的耳光。
   珍珍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自己为什么挨打。她捂着脸颊,睁大眼睛,心中满是委屈和愤怒。我冷冷地撂下狠话:“谁叫你损坏我家的树木?”她听明白我的话后,悻悻地回家了。在我的严加看管下,不出数年,池塘四周种下的树、芭蕉、竹子等植物长势极好,密密麻麻,枝繁叶茂。这些植物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数年后,珍珍家卖了房子,全家搬迁到外地。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珍珍。我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那两记响亮的耳光。其实,我当时不该贸然打她,或许,她只是无心之失,顺手抓了一把树叶而已。我只要警告她一番就可以了。
   到了春天,池塘非常热闹。池塘四周的树上、竹子里便飞来了一群群鸟儿,成了一个鸟声啁啾的世界。树上的知了也不甘落后,大声地鸣叫着。池塘里,满是戏水的鸭子,把倒映在池塘的阳光给扯碎了,把本是寂静的池塘弄活了。
   春夏之交,天气开始闷热。池塘里的青蛙便在水中探出头来,相互鸣叫,相互应和。那时,我正当年少,不但贪玩,心中还有一股野性。我见池中满是青蛙,心生一计,为什么不把那些青蛙捉上岸来玩玩呢?我便找来筷子尖粗的铁线,用铁锤砸扁铁线头,再在青石板上把它磨得锋利闪光。我把铁线嵌入手指般粗的小竹竿之中,形成了一根自制的小尖枪。我赶走鸭群,手持小尖枪,躲在池塘边的杂草丛中,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平静的池塘。
   我捕捉青蛙的活动引来了小伙伴们的围观。我示意小伙伴们蹲在池塘们,只准观看,不准大声喧哗。那些小伙伴很听话,按照我的要求蹲在池塘边,他们只是好奇地盯着我手中的小尖枪。
   好家伙!一只绿色的青蛙悄无声息地游到池塘边,它的头颅刚在水面露出来。我紧握手中的小尖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青蛙。青蛙猝不及防,被锋利的小尖枪刺中,怪叫一声。那些小伙伴们见我刺中青蛙,欢呼雀跃,拍手叫好。
   我本想趁势把青蛙挑上堤岸,但青蛙毕竟略有体重,我的小尖枪太锋利太光滑,没有倒钩,青蛙“叮咚”一声便滑入水中,再也没有声息。我不知被我刺中的青蛙是死是活。如此这般,我接连刺了三、五只青蛙,都没有把青蛙弄到手,只得作罢。
   现在回想起当初的情状,我觉得自己真是惨忍,青蛙虽说是小动物,但它们毕竟也有生命,自己竟然对它们下此毒手,真是太不应该!
   那时,我正在读初中,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写景状物,并要示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正巧,我那时刚好在课后读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我便模仿朱自清的手法,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了一篇《池塘春色》。我这样写道:
   “从我家院子出来,有一口池塘。春天,池塘四周,翠竹青青,芳草萋萋,树叶婆娑,芭蕉嫩绿。一派生机勃勃!
   每天,放学回来,我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蹲在池塘边,观赏池塘风光。
   是这里风景优美吗?倒也不见得!这里既没有突兀的怪石,又没有清洌见底的清水,对别的风景区来说,的确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我喜爱这里的水,这时的树,这里的芭蕉,这里的野草……
   这里的水很浅,很浑,也许是鸭搅的缘故。你瞧,一群群鸭子嘎嘎地向池塘边挤去,它们一下水,就变得热闹多了。它们时而向四周狂奔,掠起波浪的飞沫,时而轻轻地划水,荡起层层的波纹,时而啄着它们身上美丽的羽毛。那被啄脱的羽毛,和风拂来,飘飘荡荡,轻悠悠地落到水面,然后慢慢地打个圈儿,像一叶叶扁舟,逐波向堤岸边漂去……
   堤上的秀竹也好象瞧热闹似的,弯弯的竹尾几乎垂到水面,在它那密叶的陪衬下,更显得神采奕奕,它那俊俏的倩影,随着波浪的节奏,一晃一晃的,悠然自在。
   这里的树郁郁葱葱,凉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它在堤上和翠竹并列着,象有一定顺序地立着。树枝上,偶尔立着一群群鸟儿,叽叽喳喳在呼朋引伴,看它们那股高兴的劲儿,仿佛在歌唱美好的春天呢!
   芭蕉看到翠竹和绿树打扮着池塘,它也不甘落后似的,抖起宽大柔嫩的绿叶,向四周摊开……
   池塘堤上的野草,偎在绿树和翠竹的脚下,它们有的密密地挤着,有的软绵绵地躺下,有的蔓延到水中,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我爱这个地方,因为它清幽,给人以诗情画意般的感觉。”
   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语文老师很欣赏这篇散文,他在班上把这篇文章作为范文进行宣读,还拿到邻班去宣读。后来,经过他的推荐,我这篇作文居然登上了大雅之堂,发表在市级报刊《学生作文报》的头版头条显赫的位置上!语文老师为我的作文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此文用描写结合抒情,写得清新自然。”报上的编辑也在文末另行进行了点评:“浅水、秀竹、绿树、芭蕉、野草的描写既有条理,又各具特色。”
   这篇文章是我的处女作。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这篇作文,当然显得有些幼稚和简单,但毕竟当年我还在乡村读初中,能写出这样描写结合抒情的文章来,大约也算很不错了。
   我当然不会忘记在池塘里捕捉鱼虾时的喜悦心情,也不会忘记在寒冬时节,池塘水枯,我们一起跳进干枯的池塘里,尽情地打泥仗,弄得满身泥土的快乐情景。逢年过节,我们把拾到的鞭炮插在池塘的泥巴里,点燃引线后,飞也似地奔上堤岸。紧跟着,身后鞭炮一声响,回头一望,只见泥巴被送上了半空,四散开来,然后扑簌簌地掉下来,真是好玩之至!
   我家门前的池塘也给了我一次伤心的记忆。
   那时,很多地方正在闹疯狗咬人的事件,公社为了灭绝疯狗病,特地组织了打狗队。打狗队见狗就打。我家也养了一只狗,叫黄黄,很通人灵,每次我上学,它都尾随着我,似乎送我上学。放学时,它也远远地撒开四腿,奔向我,特意地来接我。我很喜欢黄黄,跟它建立了亲密无比的关系。那段时间,我们把黄黄关在家里,不放它出来。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它溜出来了,撞上了打狗队。打狗队员手持棍棒,把它团团把它围住。眼看无法可逃,黄黄纵身跳入池塘里。最后,黄黄还是没能逃过这场灾难。打狗队还是乱棒把黄黄打死在池塘里。黄黄死后,我家再也没有养过狗,因为我们很担心悲剧会再度重演。很长一段时间,黄黄惨死的情状总是在我的脑海里不时闪现着。
   若干年前,我们用泥土沙石填平了家门前的池塘,在原来池塘的位置上兴建了小楼房,池塘再也不复存在,但那口池塘在脑海中却总是挥之不去,有时,三更半夜,我在睡梦之中,又梦见了那口无比热闹的池塘……

共 32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家的池塘,在作者的笔下是快乐和忧伤的积淀之所,让作者一辈子难忘。为了池塘边的小树,作者打过一个邻居小女孩;为了快乐,作者刺扎过小青蛙;池塘里,作者家喂养的小狗被打死……这些故事,不仅把作者的情感和池塘紧紧联系在一起,还写出了作者对善恶行为的反省和自我解剖。同时,池塘带给了作者快乐,这里的伙伴玩水,这里带给了作者作文的发表,给了作者以文字梦的自信。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情感鲜明。【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8-17 22:27:10
  这篇文章的语言朴实,却很流畅轻快,没有笨重之感。作者描写的池塘,就是作者家乡的象征,写了这里的故事,写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池塘没有了,作者心里少了一份依托。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