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双琴嫂子(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双琴嫂子(小说)


作者:关山狼刘杰 秀才,188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67000发表时间:2015-08-23 18:35:12
摘要:双琴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双琴又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妇,村子里的邻里纠纷,鸡毛蒜皮之类的摩擦,只要双琴一出面,立马化解,一颗热心肠,温暖了一个村!

“都怪你,都怪你,为一条地埂塄竟然打了嫂子,要是双琴嫂子有个一差二错,看你能给大家伙交代下去么!”
   “唉,我这二球脾气就是改不了么,这阵子肠子都悔青了!”
   在半川村的公交车候车牌前,两个中年人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身材矮胖,穿一身蓝色牛仔工作装,络腮胡子,面色黧黑,身旁的小竹篮里满满一篮红皮鸡蛋;一个身材瘦挺,脸色赭红,穿一身“大阳”摩托的工作装,脚边的菜篮子里露出一只宰杀之后褪了毛的大公鸡,还有油花卷子的香气在周围弥散。
   “一阵公交车来了,你把这篮子鸡蛋捎带上,到医院里看看双琴嫂子,再给嫂子赔个不是,我就不去了,我要领上几个人给嫂子家帮着把玉米苗给放出来,迟了就捂坏了。”穿蓝色牛仔装的汉子给红脸汉子吩咐着。
   “能成,能成,你把我们花花她妈也叫上,人多手稠,做的快。”红脸汉子像个犯了错的娃娃一样满口应承着。
   络腮胡子叫宝山,红脸汉子叫旺福,两家只隔着一道墙和一棵大柳树,自小一块长大,几十年来亲如兄弟,一天前却为了一条地埂塄失了和气,差点老拳相向,打个头破血流。
   半川村的地大多是肥沃的山塬地,光照时间长,粮食的产量每年都在全乡的前面,所以说半川人的土地面积虽然不多,但是碗里的饭却被别村的人碗里稠得多。三年前,乡上招商引资,有一个省城的商人看上了半川村的山塬地,说要在半川村搞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经过乡上协调,半川村的上千亩山塬地以三年期限,合理的价格流转给了那个商人,半川村的人就不再务弄庄稼,开始给中药材种植基地打工挣钱了。
   三年期限满了之后,那省城来的商人由于经营不善,亏本折财,灰头土脸的走了,半川人的山塬地又回到了各自的主人手里。由于药材基地种植药材的时候采用连片机耕,早先的地界有些地方被混淆了,宝山和旺福家相邻的地界就模糊不清楚。在各自耕种的时候,早耕的宝山家似乎越界了一点,也就是一两犁沟的距离,后耕的旺福家老婆发现了,先是指桑骂槐,后来直接就是诅咒了,宝山受不了了,就到地里去给旺福老婆解释,可是气昏头了的旺福老婆不但不听解释,反而抠烂了宝山的脸,恼羞成怒的宝山一把就把旺福老婆推着翻下了地埂塄。正在家里陪亲戚喝酒的旺福听人说老婆挨了打,操起一把铁锹就冲出了门。酒壮怂人胆,平日里寡言内向的旺福红着眼睛冲到地里,不顾众人和双琴嫂子的拦劝,举起铁锹就往宝山头上砍去,第一次宝山躲过了,第二次旺福被双琴嫂子死死扯住不放,在挣扎的过程中,双琴嫂子的右脸被旺福的铁锹刃划破了,顿时血流如注,所有的人都吓坏了,一下子停止了吵闹,忙着把双琴嫂子往医院里送。
   双琴嫂子是半川村人对根生媳妇陈双琴的统一称谓。陈双琴今年五十出头了,嫁到半川也有三十来年了,男人根生在煤矿上班,大女儿出嫁了,碎女子在省上的政法学院上大学。在半川人的记忆里,双琴嫂子就是个“和事佬”,无论谁家发生了矛盾,还是邻里之间有了隔阂冲突,只要双琴嫂子一出面,结果都是烟消云散,握手言和。谁也说不清双琴嫂子说和了多少对夫妻的矛盾,也记不准双琴嫂子化解了多少次邻里纠纷,但是有一点半川人都知道,那就是在半川,没有双琴嫂子化解不了的矛盾!
   双琴刚嫁到半川那些年,不仅人长得俊秀,鸭蛋脸丹凤眼,两条辫子粗黑油亮,谁见了谁心疼,人家还是高中毕业生呢,因为家里穷,没有能力复读高考,才和根生自由恋爱嫁到了半川。双琴还会接生呢,正因为如此,她差不多走遍了半川村的四个合作社一百多户人家。人长得俊,知书达理,心底良善,一副热心肠,双琴嫂子受到一村人的敬重也就不奇怪了。
   村子东头的王建华,现在是全县有名的水泥预制品老板了,一说起双琴嫂子,经常是热泪长流。二十年前,王建华在宁夏打工的时候,和一个山西女子瞅上了对象,他跟着女子多次到山西求婚,都被女子的父母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嫌西北人穷。在多次求婚不成的情况下,一对男女就私定终身,私奔去了新疆。两年后,王建华领着媳妇、女儿回到了半川。就在他们回到半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中午,女子娘家来了五六个汉子,不由分说就硬架走了女子。当在县城做工的王建华闻讯赶回来时,家里只有嚎啕大哭的女儿和默默垂泪的父母。王建华束手无策了,谁都晓得这事情麻缠了。看着整天失魂落魄的建华和嗓子都哭哑了的娃娃,双琴嫂子不忍心了,她找到建华家里,说她愿意陪建华去山西叫媳妇,王建华这个很硬气的汉子一下子跪倒在地,长跪不起。
   他们到了山西的情景谁都能想象到的,女子家闭门不见,最后竟然派人把双琴嫂子,建华和娃娃从村子里架出去了。双琴嫂子让建华抱着娃娃守在女子家门口不离开,她则寻找到了女子村子里的妇女主任,再三恳求,终于打动了妇女主任,同意协助她说服女子的父母。在双琴嫂子苦口婆心,情理交融的恳求下,再加上外孙女的嚎啕,妇女主任的规劝,女子家最终同意了这桩婚事,双琴嫂子带着建华一家凯旋而归。建华的岳父知道双琴嫂子和建华家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竟然能够为此忍气吞声地恳求与他,也赞叹不已,愧疚不已,后来每次来半川看望女儿,外孙,都要到双琴嫂子家拜访感谢。
   狗剩是村子里的混混,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眼看着二十岁的人了还不改偷鸡摸狗的毛病,几亩地全靠他那耳聋眼花的老娘务弄,他大是个药罐子,整天不离药,一家日的日子在村子里过得最烂包。眼看着狗剩快逛进后窑里了,双琴嫂子三番五次找上门劝说狗剩改邪归正,好好过日子。狗剩也领双琴嫂子的情:“嫂子,你说我只有一股子力气,再没个啥本事,光靠几亩地咋能把日子过到人前头呢!”最后双琴嫂子给男人根生下了个命令,在煤矿上给狗剩弄了个协议工,不到三年,狗剩家就修起了新房,现在狗剩的儿子都上高中了。
   在一个村子里生活过日子,邻居之间鸡犬相闻,枝柯交错,相互之间难免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闹个脸红脖子粗,闹的时候只图着发泄,闹过了又都觉着后悔,可是谁都不愿先低头求和。这个时候,双琴嫂子就很适时地出场了,因为她的娴淑,她的博爱,谁都愿意听她的劝说,她在很轻松的几句笑谈之间,就化解了一次次的矛盾和冲突。正因为这样,双琴嫂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去年先是县司法局给双琴颁发了“优秀调解员”荣誉证,到了秋末,市上又通知双琴去开会,回来的时候,双琴又抱着一块“优秀调解员”金字亮闪闪的奖牌。村上的支书都说,他虽然是支书,但是他的话在村子里远不如双琴嫂子的话管用,这倒是实话!
   “吱——”一声刹车响,一辆白色的小汽车停在了宝山和旺福跟前,车门打开,王建华钻出车来:“你们俩这是准备干啥去啊?”
   “我,我要去医院里看双琴嫂子。”旺福的双手不住地揉搓着。
   “看看车子里是谁?”
   宝山和旺福不约而同的把脸往车窗上贴,玻璃突然摇下来了,双琴嫂子笑盈盈的看着他俩,右脸上贴着一块创可贴。
   “双琴嫂子,你咋回来了呢?”
   “不回来咋,还真的住医院啊,我有那么娇气吗!当时不吓唬一下你们,你们能住手吗?”
   “嫂子,我——我——”旺福搔着头发,脚不住地踢着地面。
   “你咋啦,这么壮实的个老爷们却说不出个囫囵话!”
   “嫂子,我们——我们对不起你!”
   “好啦好啦,嫂子知道,啥也别说了,快上车回家帮我放玉米苗走!”

共 28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们常说,妇女半边天!读了此篇文后,更感觉到在农村,妇女的作用不止半边天了。五十出头的双琴嫂子,在农村家境尚好,可天生喜欢助人为乐,特别是喜欢调解农村左邻右舍的纠纷矛盾,甚至不顾个人危险,在调解村民的矛盾冲突中受伤。她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起老电影《李双双》的女主人公。通过双琴嫂子热情帮助老板王建华外地寻妻,帮助混混狗改正恶习剩成家立业,帮助因为土地纠纷打得头破血流的宝山和旺福两家和好如初一系列故事,将一位农村普通妇女的朴实善良的内心世界十分生动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感觉到,现在的处于改革步伐越来越快、新老矛盾越来越多的农村,太需要如双琴嫂子这样农民喜欢的“和事佬”、“优秀调解员”了,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加入到双琴嫂子的队伍。小说故事情节接地气,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语言朴实通畅,是篇反映当前农村新农民新妇女美好内心和优秀品德,充满健康向上之气的佳作。特推荐赏阅,感谢作者赐稿,祝创作愉快!【编辑:梅岭夫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8-23 18:38:14
  学习欣赏刘老师佳作!编按定有言不逮意的地方,还请谅解了,遥握!
梅花岭上开 驿道官人来;千古风流事 夫子月下慨。
2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08-23 18:40:25
  我也经常下农村,一些村妇女主任的表现恐怕还比不了“双琴嫂子”
梅花岭上开 驿道官人来;千古风流事 夫子月下慨。
3 楼        文友:何叶        2015-08-23 19:00:32
  刘老师文真好!贴近生活实实在在的棒!欣赏佳作,问好刘老师。
何叶
4 楼        文友:你猜        2015-08-23 19:18:50
  学习刘老师佳作,祝你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5 楼        文友:云中子        2015-08-23 21:47:21
  欣赏刘老师佳作,问好,祝安。
断桥春睡足。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