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柿子树下的锔碗匠

精品 柿子树下的锔碗匠


作者:却上心头亦萱 布衣,20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86发表时间:2015-08-27 09:27:01
摘要: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手工艺人逐渐被机械化代替,商场瓷碗、塑料碗、不锈钢碗、玻璃碗和其他新材料制成的碗品种繁多,价钱也不贵,碗不需要补来补去将就着用了, 锯碗匠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锯补的手艺也只有在修补文物时才能用上。而老家,早已物是人非,老屋的柿子树还在,而柿子树下再也没有了锯碗老人熟悉的身影,那响亮而又悠长的吆喝声,变戏法般的手艺却永远留在我心里。

窗外电焊声声,知了聒噪,知了,知了,不停地叫。天气闷闷的,人儿也恹恹的,整个下午昏昏沉沉的,冰糖柠檬,野菊金银花换着喝,直到无味。有一下没一下地,干着手头的活儿,耳机里放着贾平凹的小说:“锔盆儿,锔碗,锔大缸嘞!”这似曾相识的吆喝声,在耳边回荡着,仿佛回到儿时的陕西老家丹凤。
   那棵老柿树下,一个头发花白老头儿,把破裂的瓷器摆正,对上碎片,细绳绑定,上弓打眼,截铜造锔,扬锤敲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个破裂的花瓶、一只摔烂的瓷碗、一把漏水的茶壶、一枚断开的镯子,在锔匠手上很快就修补完整了。那若隐若现的锔子上,闪耀的是锔匠的智慧和辛酸。
   “锔——”,锯碗老头儿把音拖得很长,直到气息用尽,才停住喊声,用力吸口气,再闭紧嘴,用力打了个响鼻,顺手擦一把喷出的鼻涕,然后抬起头,张大嘴接着喊:“锔盆锔碗锔大缸嘞!————”喊的时候,他边推着他的老二八走着,他一进村子就会喊的,老二八是那个年月农村的唯一交通工具,因为它比现在骑的自行车又笨又重,唯一的优点就是重载儿出轻,花盘儿小的原因,我小时候就是用老二八练会的骑自行车,脚从大梁掏过去,当然,倒地后,会砸得腿上是青一块紫一块。
   老头儿的老二八后面,左右各驮着两只很精巧的木箱子,后架子上有炉子,和一个盛很多东西的口袋,都是他干活儿用的家什。他锯碗的家什简单,通常是两只小木箱,一头箱上放张马扎凳,一头箱上放几只盛水盛油的小铁罐。木箱里面放着自制的工具:巴掌大的小弓,针尖儿大的钻头,形态各异的铜钉,连小锤、镊子、夹钳、挫刀、钻子都是小而又小。他会在村里边吆喝,边推着车串街,等把村子喊一遍后,他才在村中水塘边,那棵老柿树下的空地上停下来,把他的老二八往麦草垛上一靠,开始做准备工作,打开场子,出开摊儿。他坐在小马扎上,从腰上解下烟包,从烟包里抽出一根精巧的黄铜短杆水烟锅儿,捻上烟末点燃,咕嘟咕嘟抽起了烟,小时候,总觉得爷爷抽水烟的样子特神气,很牛的样子,尤其喜欢听那咕嘟咕嘟的声音。
   不一会儿,就有老头老太太,拿着自家需要修补的坛、罐、碗来到柿树下。生意来啦,老头儿用力咕噜咕噜吸了两口烟,抬起鞋底儿,把水烟袋锅子在鞋底儿磕哒两下,塞进烟包揣起来,准备接活儿。想锔家什的人,来到老头儿跟前,先会说:“锔碗的,看看这个盆儿能锔不?”老头儿通常是只抬起头看一眼,就说:“锔是能锔,就是你这活儿难干,得一毛多钱!”然后对方就会砍价:“打两锔钉的小活儿都一毛多啊?便宜点儿!”自然,老头儿是把活儿都全收下的。有时候实在没钱,也会留老头儿在家吃饭顶工钱,饭也就是糊汤,麻实子什么的。那时的手艺人,也没啥讲究,有口吃的就行,眼看着一只只破损的碗、盆、罐,在他手里像变戏法似般恢复原貌,鲜亮起来。每每此时,大人小孩围成一圈,眼睛紧紧盯着师傅粗糙干裂却十分灵巧的手。
   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人们生活异常俭朴,普通人家多使用质地粗糙的瓷碗。倘若不小心打破了一只质量稍好的瓷盘或瓷碗,在一个家庭就是一笔让人心疼的损失,只要不是碎得很厉害,它的碎片就会被家里人仔细收起并保存好,日后请补碗匠把它补好、修复,继续使用。那时,一只修补过打上锔钉的碗,不少人家一用就是几十年,有的甚至会传上几代人。鲁迅小说《风波》中写过,新裹了脚的六斤,帮同七斤嫂做事,在土场上一瘸一拐地往来,手里就捧着一只补了十八个铜钉的饭碗。
   后来,有一次爷爷过生日,碗不够用,那两个被我打破,锔过的青花粗瓷大碗,缠枝莲图案的青花瓷碟子,也从落满灰的柜子上拿了下来,盛了米饭和素炒豌豆尖,和一桌细瓷的餐具放到一起,那普通的饭菜倒显得格外素雅,结果,最后那青花瓷的饭菜被一扫而空。
   陶瓷修补活有粗细之分:粗活以锔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所用的工具大而粗糙;细活也是绣活,多为达官贵人修补诸如玩鸟用的鸟具、养鱼用的水具。
   “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锔活秀’源自清朝的八旗子弟。八旗子弟“赏花弄鸟,玩瓷藏玉”,一旦家藏的珍贵紫砂泥壶失手碰裂,便找锔匠修补,锔匠师傅可以利用裂纹的走向因势利导,用金、银、铜、铁锔钉,锔出一枝梅或几束桃花,稍经打磨,甚至可以身价倍增。到了民国年间,‘锔活秀’简直登峰造极,很多玩家有意在新紫砂壶中装满黄豆,注水浸泡,利用黄豆遇水膨胀之力,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钉锔成画纹,甚至连壶口、壶嘴、壶柄都趁机加以纹式包嵌,已经上升为一种锔嵌的手工艺术。
   而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传统手工艺人,逐渐被机械化代替,商场瓷碗、塑料碗、不锈钢碗、玻璃碗和其他新材料制成的碗,品种繁多,价钱也不贵,碗不需要补来补去将就着用了,锔碗匠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锔补的手艺,也只有在修补文物时才能用上。老家也早已物是人非,老屋的柿子树还在,而柿子树下,再也没有了锔碗老人熟悉的身影,那响亮而又悠长的吆喝声,变戏法般的手艺,却永远留在我心里。

共 19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锔补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也是一门手工艺术。我幼年时也就只见过锔锅匠,尚未见过能做细活的锔匠。作者不仅详细地介绍了锔匠老汉的手艺,也把这一行业作了一个全面而又细致地介绍:陶瓷修补活有粗细之分:粗活以锔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所用的工具大而粗糙;细活也是绣活,多为达官贵人修补诸如玩鸟用的鸟具、养鱼用的水具。“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锔活秀’源自清朝的八旗子弟。八旗子弟“赏花弄鸟,玩瓷藏玉”,一旦家藏的珍贵紫砂泥壶失手碰裂,便找锔匠修补,锔匠师傅可以利用裂纹的走向因势利导,用金、银、铜、铁锔钉,锔出一枝梅或几束桃花,稍经打磨,甚至可以身价倍增。到了民国年间,‘锔活秀’简直登峰造极,很多玩家有意在新紫砂壶中装满黄豆,注水浸泡,利用黄豆遇水膨胀之力,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钉锔成画纹,甚至连壶口、壶嘴、壶柄都趁机加以纹式包嵌,已经上升为一种锔嵌的手工艺术。现如今,锔碗匠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锔补的手艺,也只有在修补文物时才能用上。可以看出,作者文笔老练,对锔艺甚为了解,这才使文章有了神采飞扬的美感,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828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08-27 10:14:25
  一篇对锔补手艺了解透彻的好文章,欣赏并学习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云想衣裳花想容        2015-08-28 08:08:26
  祝贺妹妹文章斩获精品,期待好文不断,精彩继续!
和谁我都不争,谁和我争都不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