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煤油灯

精品 煤油灯


作者:全庸 布衣,28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92发表时间:2015-09-01 08:48:18

这次回老家,我无意中在神台后的楼梯下发现了一盏煤油灯,忽然思绪万千……
   煤油灯为何物?也许很多人都淡忘了,年轻人那是闻所未闻,更不要说见了。然而在我心里,煤油灯是神圣的,起码比“大哥大”的份量要重得多。“大哥大”作为手机的前身,身为农家子弟的我在当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煤油灯作为电灯普及前农村的主要照明工具,它可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童年。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村里还没有电灯,于是煤油灯就成了人们照明的工具。我家只有一盏灯,就是这盏缺了手柄的煤油灯。我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我没拿稳灯,不小心把手柄摔断了,把灯油也弄泼了,为此母亲还狠狠地责骂了我一番。现在,看到这盏有些残缺的煤油灯,我不但不觉得它丑,反而觉得它很美,宛如“断臂维纳斯”,是一种缺陷的美。你看,这盏小小的煤油灯,灯座像个透明的葫芦,灯头的“爪子”像六朵盛开的梅花,灯头一侧有一个可以调节灯芯升降的旋钮,灯头上面则是一个灯笼似的玻璃灯罩。它精巧别致,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能给我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也许这是我爱屋及乌的缘故吧!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我从来不知道“打酱油”为何事,因为能吃得起盐就不错了,煤油我倒是打过不少,因为这是煤油灯的燃料。每次去打煤油时,父亲总要让我顺便买些食盐和“洋火”(火柴)。那时好像没有粉状的熟盐,农村人用的都是颗粒状的生盐,每当购物回家时,我总要放一粒盐进嘴里,一路吞着咸水回家。后来,我跟小伙伴们学会了一种“吐火龙”的本领,于是煤油、洋火和盐便成了我一路“表演”的道具。我吞一口煤油,再放点盐末进嘴里,划上一根火柴,然后用嘴对着火苗使劲一吹,一条长长的“火龙”便从我的嘴里喷出来了,那真是好不刺激!到家后,我赶紧主动倒油到灯里,因为生怕被父亲发现煤油少了受责骂。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能回味起煤油含在嘴里时的味道,很淡,很凉,倒没有什么“油味”。只是我一直都弄不明白,喷火龙时为什么非得要在嘴里放些盐呢?我只记得传授我秘笈的“师傅”说:这样喷火时就不会烧到嘴巴和眉毛了……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着煤油灯吃饭、聊天,每当火苗变黄时,父亲就用灯罩抠去烧尽的灯芯,灯光便又亮起来了。我于是从书包里拿出书本,借着灯光大声朗读起来,读罢课文便又开始写字。这时,父亲会静静地看着我写字,母亲则在一旁缝补着衣服、鞋袜等。母亲是高小毕业,算是村里较有文化的人了,由于外公家庭成份不好,母亲没能继续上初中深造。虽然母亲文化水平不低,但她似乎很少过问我的学习,因为她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喂猪、养鸡、做饭、洗衣……晚上缝补的时间,就是母亲最闲的时候。父亲可是个真正的“文盲”,因为他从小就是孤儿,没有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可是他却成了我第一位“家庭老师”。煤油灯下,对我进行听写和考查便成了父亲每天的授课内容,其实无非就是出些庄稼的名称和地名让我写,每当考到一些“超纲”的内容时,父亲便耐心地告诉我这个字该怎么写。我当时不知道父亲没读过书为什么会认字,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了六年兵,而且当了很多年班长,可是他自觉自己没文化,拒绝了当副排长。正是在部队这个熔炉里,父亲认识了很多字,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他在部队入党时申请书也是自己写的。父亲退伍后,他又从一个先生那里学会了珠算的加减乘法,这真让我钦佩,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做到的。但有一次,我对父亲却完全不服,那是因为一个“届”字,我那时认为它就是“庙”,跟父亲争论了起来,甚至把煤油灯都弄翻了。我说,老师教我们认“寺庙”时就是这个字;父亲说,他只听说“第几届”代表大会,没听说过“第几庙”代表大会的。一时间,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直到第二天,我去问老师时我才知道父亲是对的,原来是我粗心了,根本就没注意到上面是“广”还是“尸”,以为就是同一个字呢!
   这盏小小的煤油灯,它让我记起了父亲对我学习上的“辅导”,更让我想起了母亲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多少个夜里,我一醒来就看到母亲正用煤油灯为我“收”蚊子。我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缝补了很多次的蚊帐并不能完全阻挡蚊子的进攻,睡觉前还用蒲扇赶出去了的蚊子,到了半夜又不知从哪里钻进来了。母亲怕蚊子叮了我们,她常常半夜起来为我们驱赶蚊子,驱不走就用煤油灯收拾它。我后来向母亲讨教了“收”蚊子的方法:先用旋钮把煤油灯的火苗调到中等亮度,然后看准蚊子在蚊帐上的位置,借着灯罩影射到蚊帐上的光圈,对准蚊子迅速向它罩去,蚊子就掉进灯罩里的灯头上了。蚊子多时,灯头周围会掉满一层,有的正挣扎,有的被烤焦,而有的刚好掉在火苗上就直接“火化”了,还能闻到一丝香味。有一次我问母亲,我们把火苗调大一些不是更容易烧死蚊子吗?母亲告诉我,火苗太大,灯罩还没到蚊子就感受到了温度,它就提前飞走了,而中等火苗蚊子一下感受不到危险,等它反应过来却为时已晚了。母亲还特别提醒,火苗太高,很容易熏黑或烧掉蚊帐,这是最要不得的。原来,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它竟然有这么多的功能,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煤油灯早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LED灯等,但是,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的主要照明工具,煤油灯给了一代人不灭的记忆。父亲说过一个真实的事例:村里刚有电灯时,一老太太睡觉前用扇子对着电灯使劲扇,结果电灯摇来晃去可就是不灭,这一时成了村里的笑谈。老太太以为这电灯跟煤油灯一样一扇就灭呢!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人,也许我是幸福的,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和煤油灯的兴衰,也感受了城市的霓虹给生活带来的美好。然而在我心里,有一盏煤油灯始终为我点着,它不像霓虹晃花我的眼,却像一盏心灯照亮我前进的路……
  

共 22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描写的煤油灯,在没通电或停时候曾是人们用来照明的工具。作者描写了当年一家人对煤油灯的珍爱和珍惜,一家人围着煤油灯吃晚饭,自己在煤油灯旁读书学习,母亲在煤油灯旁缝补衣服、鞋袜。一盏小小的煤油灯,记忆着父亲对自己学习的厚望,记忆着母亲对自己生活无微不至地照顾。作者以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写出了父爱和母爱的亲情,写出了当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时光。欣赏。【编辑:紫气东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9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5-09-01 08:48:43
  一盏小小的煤油灯,让作者想起了许多当年的往事,也让我走回了当年点燃煤油灯的岁月。问好文友。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回复1 楼        文友:全庸        2015-09-01 11:30:43
  煤油灯是一代人的记忆,是苦难,也是财富。谢谢文友点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