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平凡世界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平凡征文】大美侗家,一首不老的歌(生活·散文)

精品 【平凡征文】大美侗家,一首不老的歌(生活·散文)


作者:简希 进士,994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0发表时间:2015-09-04 13:56:26


   是很突然的旅行,缘于友人在群里发来的一张照片。艳艳的灯火,将一片古朴的建筑映衬得优雅别致。华丽的外表下,是掩不住的清宁与耽美,透着不识人间烟火的韵味。
   说走就走。四个小时的车程,我全然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不愿错过路旁哪怕丁点的风景,一片叶儿,一阵清风,一群行人,一只鸟雀……就这样,一路激动,一路欢喜,带着满心的期待如愿抵达。
   侗族文化,于我这个汉族人而言自是诱惑极深。先是直奔通道县城,安排好住处,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皇都侗寨。山路弯弯,心跟着波涛起伏。绿意葱茏,心间亦盎然一片。
   侗家素有“鼓楼通天,花桥接地"之说,幢幢鼓楼和座座风雨桥,把小小的侗寨与大千世界、宇宙万物联为一体。来到皇都,让我尤感震撼的便是它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
   皇都,这名便彰显气派与芳华。相传古夜郎国王从这里经过,被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风所陶醉,遂许言在此建都,便有了“皇都”一名。远远地,我便看到那道古色古香的门庭,不觉伸出双臂朝它频频挥舞。呼吸着浓浓的侗家气息,我仿佛已听到鼓楼里铿锵的琵琶、寨巷里悠悠的侗笛、吊脚楼里动听的侗歌和风雨桥上引人入胜的故事。
   侗家人喜欢临水而居,故以桥居多,大家喜欢称之为风雨桥,而且透着灵性。刚进寨,便来到普修桥。这桥,绝不是简单的架于河的两岸,而是由桥、塔、亭组合成一幅完美的图画,飞檐翘角,古朴优美,可以方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侗家人迎宾聚会聊天交友的场所。令人惊叹的是,桥身全系木制结构,无钉无铆,结构极为精密,坚固程度不亚于那能承载千年风霜的铁桥、石桥。建筑师们将丰富优雅的民间彩绘点缀其上,绘凤雕龙、刻字吟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仅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更彰显着侗族人民非凡的建筑艺术天赋和高超的实践能力。
   经过普修桥的桥亭,桥面的游廊宛如长龙,大红灯笼高高挂。一路走过去,最抢眼是廊柱上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彩绘。抬头四望,桥的长廊、重檐、亭阁无处不彩绘,廊顶还间距均等地悬挂着“龙回凤栖”、“名垂青史”等匾额和字画,笔力苍劲雄浑。长廊上,来往的游人和村民络绎不绝。两旁铺设长凳,有人在此歇息,有的三五成群在话着家常,还有年轻的侗家姑娘小伙在谈情说爱。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穿过亭阁式的宝顶顺阶而下,而后远远地回望,整座桥恰似带鼓楼的长廊,延伸着永远的优雅与安宁,宛如一卷卷打开的连环画卷,美不胜收,精彩连连。
   走过普修桥,感受着侗家人建造风雨桥如此之“铺陈”,想是会令许多游人大惑不解。或许,从桥身上最常见的“龙”的图案上,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做为炎黄子孙,做为龙的传人,侗家人是否想要以这种方式,唤醒族人深藏于心底的关于祖先来去历程的追忆?
   太阳正烈,有小店在售卖一些当地特色的小物件。我走进一家挑了一顶草帽。皮肤黝黑的大姐连忙起身招呼,眼神坦率而诚恳,说着家乡话,打着手势:“十块”。这个价钱让我感觉到安心,我马上能断定这里的店主决不是趁火打劫的主,毫不犹豫地掏了钱。这片远离城市浮华的土地,依然保有着一份原始的纯朴与干净,不由得在心间又添了几分喜欢,继续悠然前行。
   蜿蜒的寨河边,幢幢民居错落有致,透着古朴与优雅,足以让你飘浮不定的心在此沉淀,于这片空旷而幽静的圣地接受尘世风雨的洗礼。这些民居,几乎不用一砖一石,全用杉木搭建。偶有新建的民居也是砖木混搭的结构,只用砖石做基脚,房屋主体用木材。有一侗族大嫂正在门前洗晒衣物,我好奇地想要看看她的住处。大嫂热情地将我迎进门,领我参观。房屋有三层,用桐油漆得发亮。房屋底层关养牲畜、堆置杂物,二层才是自己的住处,顶层是仓库和客房。在二层,还特意辟出了一小地装上了栏杆,说是相当于城里的阳台,自己可以在这飞针走线、乘凉歇息。穿梭在青石板铺就的寨巷,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那些歪斜的民居,房屋已不成直角,严重地向左倾斜。这样的“危楼”,竟然在尘世风雨中安然无恙,村民们依然在这样的楼内安然生息,在感慨侗族人高超的建筑艺术之余,我更加佩服侗家人对生活的无畏与满足。
   彭楼,是侗族人的圣地,是议事、集会、娱乐的地方,相当于我们常说的村委会、会场。楼顶是八角的顶盖,飞檐翘角上雕刻着飞龙、麒麟、凤凰、孔雀、雄狮等各种禽兽浮雕,线条分明,色彩绚丽,象征吉祥幸福。整个楼身呈塔状,一层层向上高耸和集聚,不只是结构精美,更是一种精神的浓缩与展现,展现着侗族人民的团结、勤劳与智慧。立于鼓楼前,我一直静静地仰望着,是近乎虔诚的膜拜,是心有千千结的追问与探究。心想,这鼓楼,应该会续写着我们永远读不完的故事。
   鼓楼前,一群侗族大妈正围坐在一棵古树下,说着侗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始终挂着笑容,脸上的皱纹也因了这挡不住的笑意而变得格外亲切可爱。她们穿着自己织染制作的蓝布衣服,裹着黑色头帕,耳际带着亮闪闪的银耳环,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展示着侗家生活的全景。有年近五十的男性游客,应是对侗家有些熟络,路过时不禁冲她们用侗家话唱起了侗歌,瞬间点燃了侗家大妈的兴致,连忙起声以侗歌声情并茂地回应,欢歌笑语在空气中回荡久久,打破了鼓楼惯常的沉寂。
   寨内小巷通达,我好奇地穿梭于这个深遂而古朴的“迷宫”里。我发现,他们的家不管有人没人都不上锁,大门敞开,完全生活在一个互相信任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用一双巧手纺纱织布,用侗锦、侗帕、侗带、侗饰装点着自己的美丽。他们喜好自娱自乐,侗族大歌唱响着侗家人的美好生活,芦笙吹响了节日的喜庆,侗笛吹开了有情人的心扉。正月闹春牛,中秋芦笙节,花炮节、键子节、十一月初一过侗节……这些数不清的节日,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热潮,将侗家人的生活推向一个又一个幸福的节点。
   小小的侗寨,美丽的侗家姑娘勤劳、漂亮又大方,绝对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她们穿着侗服带着侗饰格外亮眼,一路笑声朗朗,热情地帮我引路,解答我所有的疑惑。路过一家小店,见一白皙漂亮的侗家姑娘,顶多二十出头,却已是两个娃的妈,胸前抱一个,手里牵一个,还得忙着打理店里的生意,脸上却笑意盈盈。侗家人的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漫步侗乡,野菊花浓香扑鼻,鸡犬声声诉说着生活的安宁,光洁的青石板路折射出侗家人的幸福生活,沉稳的脚步叩向对历史的声声追问。我不禁回想,这条几百年前的古驿道已踏过了多少的步履匆匆?这里是否曾经也有过铁马金戈、刀光剑影,是否也上演过叱诧风云、儿女情长的故事?
   侗家人“住不离田,走不离山,穿不离带,食不离酸”,更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之说,酸食在侗族人生活中的重要可见一斑。所以,来到侗家,吃绝对不容错过。随意走进一侗族人家,四十多岁的女主人热情地向我介绍当地的美食。经过她的推荐,我先是点了一碗侗家的迎宾茶——油茶解解饥渴,再点了一个由腌鱼、腌肉、腌鸭组成的拼盘,一个蔬菜,再要了点侗家自酿的米酒,当做晚餐。菜一上来,我已迫不及待地夹一块腌鱼入口,肉脆纯香,味酸回甜,吃了心爽气宁、食欲大增,真正是“养在深闺人未尝”。我好奇地向女主人打探腌制的过程,她说腌制食物必须在寒露至霜降这段特殊的时间,而且必须辅以盐、酒、辣椒、生姜、桂皮、甜酒糟等多种佐料,用楠竹或是棕片等当成鱼被盖在其上,鱼被上还需盖上圆形盖板并压上石头,得腌制半年后方可取食,十年不坏。这种腌制方式堪称别具一格,而这个等待的过程对于嘴馋的人来说,无疑是漫长的。
   酒足饭饱之后,散步于夜幕降临的侗寨,正遇见一群漂亮的侗家姑娘着一袭华美的侗服朝村里走去。我跟在她们身后,一来欣赏她们的美丽,二来我已听闻到晚上会有极富地方特色的表演。来到演出现场,歌如海,声如潮。《敬酒歌》,热情洋溢迎接着八方宾朋;《禾杆歌》,歌唱着侗家人最本真的生活;《板凳情歌》,将侗家儿女的爱情完美地演绎;《筒地咯罗闹歌堂》将表演推向了高潮。这场表演,轻歌曼舞,荡气回肠,于行云流水间透出一种阳刚与朴素之美,绝对是侗文化的精髓。
   此次出行最初的目的,只因那张照片中的夜色,让我念念不忘。所以,笙歌之后,又急急地追赶着那座小城的夜色。
   白日的小城,是冷清且寂寞的存在,没有熙来攘往的车流,没有摩肩接踵的人群,为数不多的行人也都迈着从容悠闲的步子,从不追赶,似乎只是为了找寻,找寻这座小城前世的模样,又似乎只是为了贴近,贴近这份温软的安宁与自在。而夜晚,整座小城似乎从沉睡中醒了过来,卖力吆喝的商贩,袅袅的音乐,舞动的人群,奔跑的孩子,甜蜜的情侣……我沿着河边左顾右盼地走着,心已然被带入了梦幻般的境地。行走在如蚁的人潮中,一路挤挤挨挨。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却足以感知他们热烈的心跳。不禁怀疑,这座小城白日的清宁也许只是一种刻意的蛰伏,只是为夜里的喧闹做着肆意的铺陈。
   且行,且看,且思,我终于知道这座小城的魅力所在。是灯光,是与别处不一样的灯光。那灯光,密不透风地围在河边,洒在河面星星点点,似千言万语的诉说,诉说着这座小城永远不会结束的故事。因了这灯光,白日朴素宁静的小城变得金碧辉煌,闪亮无比,让人们趋之若鹜,久久不愿离去。而我的眼前,灯光璀璨,飞檐翘角,妖娆声色,中华古文明与现代文明在此完美结合,让这座小城无限闪耀,已然晕开一片琉璃色,如诗,如歌,如画,美到难言。
   这灯光,将侗家人的生活永远照亮,以幸福的模样,以安然的姿态。
  

共 37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因一张照片,而产生的旅行,在作者的笔下,弹劾出了大美侗家,一曲不老的优美的歌谣,久久的回荡在读者的心间。全文洋溢着作者的欣喜和对侗家文化的赞美和敬仰。那追忆着华夏文明,承载着民族气息,彰显着侗家人非凡的智慧的普修桥;那古朴而优雅,错落有致,靠水而建的民居,又是如此的令人感到亲近随和,简单明了,和平共处,心境和建筑一样亮堂的生活风貌;大妈们围坐在一起话家常的情景,更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气氛,简单的幸福就是这样将美好的故事一遍一遍的传扬着。从令人心爽气宁,回味无穷的食物,到富有特色的地方表演,是侗家人的快乐,也是一种独有的文化特色。走着、看着、想着,白天的祥和美好,夜晚的闪亮辉煌,侗家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幸福安然的生活着,用他们的纯真和对这片热土的厚爱,带着我们的敬仰走过了春夏秋冬。文章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更因为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让这篇文章富有内涵,让我们在陶醉在侗家人恬静祥和的生活中的同时,也体会着侗家人古朴而灿烂的民族文化,更体味着流云般的文字魅力。欣赏佳作,倾情推荐!——责编: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06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5-09-04 13:57:19
  问好简希,欣赏美文了,祝愉快!
哪里天涯
回复1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4 19:57:32
  姐夫好,编文辛苦!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5-09-04 13:58:45
  浓郁的地域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侗家人美好的生活画卷,那样的地方,令人向往啊。
哪里天涯
回复2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4 19:58:14
  是的,那是一个绝对不一样的世界!给姐夫上茶!
3 楼        文友:雪千寻        2015-09-04 16:39:43
  信手拈来的文字把古朴优雅的侗家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美文!问好简希!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皆是花好月圆!
回复3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4 19:58:33
  千寻,好久不见!敬茶!
4 楼        文友:彩云飘啊飘        2015-09-04 17:44:04
  美好的山寨,纯朴的民风,情歌的对唱,把整个山寨演义成梦幻般的天堂之地,另人留恋。作者通过这次旅行,用手中的笔墨,挥洒了一副完美的画卷。美而另人向往!
回复4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4 19:58:52
  彩云好!谢谢你精彩的点评,敬茶!
5 楼        文友:舟中人        2015-09-04 20:46:02
  很欣赏简的美文!这独特的侗家风情,读来真令人神往。有机会,我也去看看。
舟中人
回复5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5 11:12:49
  舟,家乡的风景啊,欢迎来大湘西!
6 楼        文友:指间年华        2015-09-04 21:14:37
  希希,咱不带我去,我最喜欢出去玩了。
指间年华
回复6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5 11:13:11
  华华,来吧,热烈欢迎!我在湘西等你!
7 楼        文友:布衣白丁        2015-09-05 21:27:13
  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啊。清净的地不多啦,
布衣白丁
回复7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7 10:36:57
  问好白丁,敬茶!
8 楼        文友:雨中的花纸伞        2015-09-06 21:53:16
  希的生活来得好快,我都还没打腹稿。
雨中的花纸伞
回复8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7 10:38:58
  伞伞好!来得快要数姐夫,洋洋洒洒。再说,你不用打腹稿,反正是信手拈来,锦心绣口,下笔成章。
   秋安!
9 楼        文友:风轩        2015-09-07 21:12:02
  从希希空间的照片来看,知道你是一位喜欢旅游的女子,是喜欢捕捉观察思考的女子,更是美丽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我喜欢~
风轩
回复9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8 11:31:25
  轩轩小主,这高赞让我汗颜!不过,挺受用哈,呵呵!抱抱!
10 楼        文友:秋绪        2015-09-08 19:54:58
  作者笔下的侗寨永远是一首不老的歌谣,她承载着华夏的文明和远古的气息,寻着文字,让人游走在一种静美之中。欣赏佳作!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回复10 楼        文友:简希        2015-09-08 21:23:57
  谢谢秋绪到访!祝秋安!敬茶!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