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情】门前有棵大杨树(散文)

精品 【星月情】门前有棵大杨树(散文)


作者:静尘 秀才,260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8发表时间:2015-09-04 19:06:14

在我家的大门前有一棵生长了三十多年的老杨树,树干挺拔粗壮,枝叶茂盛,硕大的树冠不但能遮阴凉,还可以挡风雨,是我们一家人的最爱。
   每当春天来临时,老杨树就伸开多情的臂膀,用最优美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为了报答和煦的春风,也为了证明自己未曾老去,于是,老杨树结出了满身的果实----杨树籽。经过明媚的阳光照射,春雨的滋润,几天时间,藏在绿叶之间的杨树籽就像麦穗一样倒挂在树枝上了。几个调皮的孩子拿起竹竿高高地举起敲打着树枝,震落下许多绿油油的树籽,于是,孩子们嬉笑着弯腰把打落的树籽捡在手里高兴的跑走了。
   晚上刮了一夜的大风,第二天早上起来,院子里铺满了被大风摇落的绿树籽和树叶,如同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早起的奶奶一手拿着笤帚一手拿着簸箕,弯着伛偻的背、慢慢地移动那双裹的只有三寸长的小脚,一点一点把地上的树籽和树叶扫进簸箕里,然后,端着倒进了屋后的柴禾堆边上晒干了烧火。
   又过了几天,只要推开窗户和门就会发现,洁白的杨絮漫天飞舞,就像冬季下的鹅毛大雪一样,景色特别优美壮观。
   每天吃完早饭,父母亲都干活走了,奶奶就一手拿着叵箩一手拿着一个麻袋片子铺在大杨树下,然后坐在麻袋片上一边打着棉花片儿一边给我讲她小时候故事,我则搬来父亲用小块木板钉的小板凳坐在奶奶旁边,一边看她灵巧地打着棉花片一边聚精会神地听她讲故事,我一直对奶奶的小脚感到好奇,我总是问她:“奶奶,你的脚为啥和我的脚不一样呢。”于是,奶奶就给我讲起了她的这双小脚的由来。
   奶奶出生在解放之前的旧社会,家里很穷,三间土坯房四面漏风,豆腐块状的窗户糊着一层窗户纸,太姥爷不知从哪弄来一点羊油抹在了窗户纸上,以防下雨打湿了纸再被风吹破。早晨的太阳照在窗户上,屋子里只能透进一点微弱的光线。三岁时的奶奶正在炕上玩耍,只见太姥姥拿着两块半米长的白布条走进屋来,她脱鞋上炕,把正在玩耍的奶奶叫到自己身边坐下,然后喊奶奶的姐姐把锅台上那盆水端来,太姥姥给奶奶洗干净脚后,就开始往奶奶的小脚上缠布,一边缠一边使劲拽,疼的奶奶哇哇大哭,太姥姥也心疼地一边流泪一边说:“闺女啊,你忍忍吧,不裹脚你长大以后怎么嫁的出去呢?”年幼的奶奶无力反抗,很快两只小脚就被太姥姥给裹的像两个小粽子似的。奶奶拼命地蹬腿哭,用小手抓脚上裹的布,可太姥姥早就狠心地把布系成一个死扣,幼小的奶奶怎么抓的开呢?第一天裹脚,奶奶就哭哑了嗓子,一天没吃饭,不管太姥姥给她拿啥好吃的她都不吃,只是抱着脚不停地哭,一直哭到晚上睡着了才消停。等奶奶睡着后,太姥姥解开奶奶裹了一天的脚,只见奶奶两只小脚肿的像刚开锅的馒头,又红又高。太姥姥心疼地用沾湿了温水的毛巾在奶奶的小脚上轻轻地柔着,待红肿稍微退却一点之后,又拿起白布条重新缠了起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太姥姥都是这样偷着给奶奶解开再缠上,而且一次比一次缠的紧,而奶奶也总是在梦中疼痛地哭醒。慢慢地,奶奶的脚就麻木了,二十多天过去了,奶奶的脚除了大脚趾还算完整外,其于的四根脚趾都不同程度地变了型,最惨的是后边的两根脚趾,骨头已经断了,被残忍的踩在脚掌下,这就是旧社会封建思想赋予女人的“三寸金莲。”
   听奶奶讲完她那双小脚的由来,吓的我出了一身的冷汗,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脚,还好,我的脚上还穿着鞋,我暗暗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可怕而又愚昧的年代。
   转眼到了夏天,老杨树茂密的枝叶挡住了火热的太阳光线。左邻右舍的大人孩子都聚到大杨树下,大人们一边乘凉一边聊天,淘气的小孩子则围着大杨树粗壮的树干跑来跑去捉迷藏,踢起的尘土到处飞扬,惹的大人隔一会儿就大声吆喝他们几句。
   奶奶是个闲不住的人,手中从来不离活。这不,她又把母亲下地干活回来时,顺道割回来喂猪的灰菜和苋菜抱到大杨树下,又喊我拿来一个土篮子放在她的跟前,于是,她把灰菜叶都撸到土篮子里,撸完后倒进院子里垒起专门用来给猪烀食的大铁锅里,然后添上几瓢水盖上锅盖就开始烧火,直到烧开为之,然后在舀进院墙边上的大缸里,拌点谷糠就可以喂猪了。
   左邻右舍爱开玩笑的人看见奶奶在忙活家务就说:“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还不歇歇啊?家务活都被你干完了你儿媳妇回来还干啥?”奶奶听见就会用手搂一下洒落在额前的白发掖在耳朵后边,再摸一下脑袋后边盘起的疙瘩鬏,然后裂开只剩半颗牙齿的嘴笑着说:“谁说我老了,我还挺年轻呢。”奶奶的回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平时,像纳个鞋底、捋个鞋帮子、打个麻捻啥的,只要能拿出屋干的活,奶奶基本上都是在大杨树下一边和人唠磕一边完成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很快,大把的光阴就伴随着袅袅的炊烟一起流逝了。
   在农村,每年的立秋刚过,家家户户都要晒干菜。晒干菜不但可以解决自家园子里吃不了的青菜储存问题,还可以用来改善北方冬季饭桌上饭菜单一的问题。晒好的干菜可以加上猪肉和红辣椒炒着吃,也可以用开水炸了沾辣椒酱吃,还可以拌上香油、辣椒油凉拌着吃,总之,不管选择怎样的吃法味道都很鲜美独特。
   这不,闲不住的奶奶又开始忙碌晒干菜了。只见她小心翼翼地移动着三寸金莲,把园子里我们吃不了的茄子、豆角、西葫芦、倭瓜、黄瓜等都摘下来拿到大树底下,又拿来一小块干净的木板和菜刀,然后把茄子去柄后按在木板上切花刀,这是一个技术活,要在茄子的两面进行切,但中间不能切透,整个茄子切完后,用手拎住茄子的一头轻轻地一抖落,就变成了长长的一个花茄子,丝丝相扣而不断,“马蜂窝”里露出了白色的茄瓤,甚是好看,然后把它们一个个挂在凉衣绳上,只要天气好两三天就能晾干。豆角的凉法和茄子不同,可以把豆角切成丝也可以用剪刀剪成丝,还可以撕开豆角皮挤出豆子,只要皮不要豆,然后拌上做饭烧的草木灰,拌好后撒在竹席上放到太阳底下晾晒,要勤翻动,别看现在沾上草木灰黑乎乎的,等晒干后一巴拉,草木灰就都掉了,露出里面翠绿色的豆角丝。如果不拌草木灰,晒干的豆角丝就会变黄。
   西葫芦的晾晒要比茄子麻烦,首先要用土豆挠子把西葫芦皮挠掉,然后竖着切开,在用勺子抠出里面的瓤,然后就可以动刀切了。只见奶奶右手拿着刀,左手把半个西葫芦瓢按在菜板上切成片,也可以把去皮的西葫芦横着切,然后用筷子把里面的瓤搅动抠出来,再用刀斜着切薄薄的条,奶奶切西葫芦条的技术非常高,一个西葫芦一条就可以切到底,然后把西葫芦条搭在凉衣绳上,由于奶奶切的薄,一天就干的差不多了。奶奶把晾干的干菜都分装进柳条筐里,上边蒙上块布,免得落上灰尘,然后把筐挂在苍房里的墙上,到了冬天就可以随意吃了。
   在那个年代,没有冰箱,也没有大棚反季节蔬菜,整个冬季除了冬储的土豆和大白菜就是腌酸菜,要想改变一下口味,只有靠这些秋季晒的干菜了,所以晒干菜对于当时的农村人家来说很重要。新娶回的小媳妇会不会过日子,手灵巧不灵巧就看她懂不懂的晒干菜,晒出的干菜是个啥样子的就知道了。
   一晃儿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时奶奶总是一边凉菜一边对我说:“这做人和晒菜是一样的道理,蔬菜只有把多余的水分蒸发掉,才可以储存成冬季人们饭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做人只有抛掉烦恼和欲望他才能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
   连着几场清霜过后,门口大杨树上的叶子开始由绿变黄并零星地随风飘落,就像在空中自由飞舞的黄蝴蝶。
   吃完早饭,父母亲都去地里往回收拾庄稼去了,家里只剩下奶奶和我一老一少两个人,我把奶奶洗好的碗筷放到橱柜里,然后奶奶进仓房拿出一个杨树条编的土篮子,锁好屋门,领着我到房后别人家罢园不要的香瓜地里去捡瓜秧蔓子结的小生瓜蛋子。奶奶脚小,在到处是瓜秧蔓子和蒿草的地里走起路来很慢,而年幼的我就不同了,手脚麻利,这巴拉巴拉瞅瞅,那伸脑袋看看,一会儿就用衣服前大襟兜回来几个大大小小还长着绿毛的绿瓜蛋子。我把瓜装进奶奶挎着的土篮子里,然后笑着用手挠着胳膊和大腿上被蚊子咬起的大包,挠完后又跑到前边去草丛里找瓜。奶奶心疼地说我:“你慢点跑,别拌倒了摔着。”
   “没事的,奶奶,你放心吧。”有了我的帮忙,很快土篮子里就装满了生瓜蛋子,于是,我咧咧怯怯地和奶奶一起把土篮子抬回了家。
   到家后我们把土篮子放在了大杨树底下,奶奶一边坐在大树底下放着的板凳上掏出兜里揣着的烟袋,烟袋是由玻璃烟袋嘴、空心木头的烟袋杆和铁烟袋锅组成的,在烟袋嘴上拴着一个用尼龙袜庄缝的小口袋,里面装着揉碎炕干的老旱烟,口袋嘴上窜一根细绳,不用时把细绳一拉,口袋嘴就被拉紧了,连一块碎烟叶都掉不出去,用时一拉口袋嘴就开了,然后奶奶伸手从口袋里捏出一捏烟装进嘴上叼着的烟袋锅里,然后一边划根火柴点在烟上一边使劲叭哒嘴吸着,不一会儿,烟袋锅里的旱烟就着出了红红的火星,奶奶一边津津有味地吸烟一边喊我进屋去拿刀和盆还有小勺,然后奶奶把生瓜竖着从中间切开,用小勺把瓜瓤全部抠出来丢掉,只要瓜瓢,奶奶把瓜瓢洗干净后码在小缸里,一层盐一层瓜瓢,盐要多放些,别不舍得,盐若放少了瓜瓢就会酸或烂掉了。奶奶腌出来的咸瓜颜色翠绿,就像透明的一样,咬一口脆脆的,吃饭时切上一小碟,再拌上一点红色辣椒油,吃在嘴里又香又脆还辣苏的,咸瓜就着饭,保管让你能比平时多吃上一碗饭,现在想想还垂涎欲滴呢。
   如今,奶奶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我也曾尝试着学奶奶年年立秋后晒点干菜,腌点咸菜,但口感、味道和色泽总是不及奶奶做的好吃。门口的那棵大杨树也因为房子翻新而锯掉了,可当年奶奶坐在大杨树下给我讲故事、做手工活的身影却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共 38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棵老杨树,在我家院门前生长了三十多年,从春到秋,杨花开了,秋叶落了,大杨树下留下我们欢乐的歌声,也留下我奶奶抹不去的身影。小脚的奶奶,勤劳,善良,用她那双粗糙的双手,为我们的生活成天忙碌着。闲不住的奶奶做饭,喂猪,一点都不服老。立秋刚过,奶奶就忙着晾干菜,各种各样的菜蔬在奶奶的刀下变换着模样,也给我们冬天的饭桌上增添了美味营养。奶奶腌的咸瓜的手艺也超好,腌出的瓜菜又香又脆,我们都爱吃。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奶奶早已经去世,门前的大杨树也因为翻修房屋被据掉了,可当年奶奶坐在大杨树下忙碌的身影一直刻在我心上。文章用质朴的语言,流畅的文笔描写出勤劳慈祥的奶奶的一生,情感厚重,真挚感人。推荐阅读【编辑:红尘有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06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9-04 20:14:08
  问好寒梅姐,感谢赐稿星月!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1 楼        文友:静尘        2015-09-05 07:04:36
  感谢红尘, 编辑辛苦,问好。
2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9-04 20:17:44
  慈祥的奶奶在门口的大杨树忙碌的样子一直深深的印在心里……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2 楼        文友:静尘        2015-09-05 07:05:45
  那个场景永远镌刻在心里。
3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09-04 20:18:52
  愿寒梅姐佳作不断,精彩无限!期待哦!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3 楼        文友:静尘        2015-09-05 07:06:43
  谢谢,以后一定像红尘学习,笔耕不断。
4 楼        文友:雪舞流年        2015-09-05 10:19:18
  不容易啊,姐姐,抱抱!
雪舞流年
回复4 楼        文友:静尘        2015-09-05 10:23:33
  是呀,都两篇挨着没得精品了,还好事不过三,哈哈哈。
5 楼        文友:墨染诗笺        2015-10-30 23:56:52
  很美的怀旧散文,写得很细腻,乡土气息浓烈,有感而发,让人感到温馨。
对文字心存敬畏……
回复5 楼        文友:静尘        2015-10-31 07:42:45
  谢谢赏阅留墨,问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