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唱给母亲的歌谣(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唱给母亲的歌谣(散文)


作者:雷元武 布衣,13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5发表时间:2015-09-10 22:39:59
摘要:一米六二的个子,头上扎着两个羊角小辫,一身朴素的衣着,一张好看的圆圆的脸庞,长得不胖也不瘦,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面颊总是带着嫣然的微笑——这就是我年轻时候的母亲。

一米六二的个子,头上扎着两个羊角小辫,一身朴素的衣着,一张好看的圆圆的脸庞,长得不胖也不瘦,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面颊总是带着嫣然的微笑,这就是我年轻时候的母亲。
   ——题记
  
   母亲的小名,名叫“兰英”,在她二十岁的时候,从一个名叫“响水湾”的地方出嫁,嫁到了一个名叫“金竹园”的村子里。她嫁的那个青年小伙子名叫“郑大军”,年纪要比她大两岁。出嫁以后,这个名叫“兰英”的姑娘,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母亲,几年的时间里曾先后生下了三个小孩,这三个小孩,那就是我、我的妹妹、我的弟弟。
   那时,父亲在公社的煤矿里上班,做采煤工人,但每月没有钱拿,由生产队里给他记“工分”,因为煤矿是集体制的企业,按当时上面的规定,在本地集体制的企业里上班都是没工资的,属于“亦工亦农”,生产队里给记“工分”,全家人口粮的数量就由这个“工分”的多少来确定,“工分”多就粮食多,“工分”少就粮食少,换一句话来说,就是靠“工分”吃饭。
   因父亲不常回家,只是十天半月才回来一次,所以家里家外的一切便都甩给母亲一个人了。当时,我们还小,还是嫩生生的小毛孩,根本帮不上母亲的什么忙,不但帮不上她的忙,而且还要给她添“麻烦”增“负担”,搞得她搓脚碾手的难以招架。她白天在生产队里辛辛苦苦地劳动了一天后,晚上回到家里还要料理一切杂七杂八的事情,像什么喂鸡、喂鸭、喂猪,像什么洗衣、做饭,像什么打扫屋子、收收拣拣、拾拾掇掇,还要给我们几个孩子烧水一个一个地洗澡,再把我们放到床上去睡等等;待干完这些事情以后,此刻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了,隔两点钟都不远了,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已睡了好几觉了,而母亲这时才开始床休息。她睡得这么迟,按道理讲,本来应该起来得晚一些才是,可她却不是那样,而是天刚露出晗光,她就从床上爬起来了,她说她心中有事睡不着。爬起来以后,她便去河边挑水,去菜园子里摘菜,再淘米下锅。等天大亮了,生产队的喇叭一响,她就又扛着挖锄或者挑着畚箕“出工”去了。
   就在她一脬屎一脬尿地将我们慢慢拉扯长大的时候,哪知,不意之中竟一下子从天外飞来了横祸,父亲竟在煤矿里被“塌方”给埋入了地下。经过抢救,最后命是保住了,但他的下肢却残废了,已成了一个“瘫子”,已无法行走了,再不能挖煤了,只得回到了家中。回家后的他,吃喝拉撒都全靠母亲,甚至连屙屎屙尿都要母亲把他背到厕所里才行,当时公社每月只给他十五元钱的“照顾”,其余的什么都不管。本来,有我们三个小孩子,母亲就已经够难以“应付”了,这时又陡然地添了一个瘫痪的父亲,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你想,这个家这么重的负担,四张嘴巴都全朝着一个人要饭吃,即便是一个魁壮的大男子汉也难以承受得了呀!更何况母亲是个女人呢?这可只是一个一米六高点的羸弱女人啊!
   那时,母亲的年纪还不大,只有二十八岁,再加上母亲又长得很好看,脸上还有着青春少女诱人的红晕,就像一个还没有生过小孩的黄花姑娘,有许多的男人都还很想她呢,而且还想得非常厉害呢,村子里的好些人都劝她放弃这个残废的“郑大军”算了,把几个孩子“扔”给他,让他去找公社,因为他是给公社挖煤变成这个样子的,现在他残废了,他的孩子理所应当地归公社养。然后甩掉父亲后,再叫母亲找一个好一点的男人嫁掉,别亏待了自己的一生,别亏待了自己的一副漂亮的脸蛋——因为比她长得丑的女人都要比她的“命”好,都要比她过得幸福,而她这个全生产队都公认的“大美人”。
   甚至还有一个名叫“金春”的媳妇,在她的娘家已给母亲物色好了一个吃“国家粮”的,是一个部门的“头头”,手中还握有一点不小的权力,那男人是一个结过婚的,老婆因患乳腺癌死了,只是比母亲要大一个八、九岁,但母亲却没同意,她说:“我开始跟着他(指我的父亲)的时候,他是好的,现在他残废了,我不能把他抛弃掉,那样做不地道,受人谴责;我的几个孩子虽说是负担,很拖累,但他们是我身上落下来的肉,我不能把他们当作‘垃圾’来看待,不管遭受多大的灾难,不管遭受多大的厄运,只要我还能吃饭,只要我还能行走,我就要把这个家‘扛’下去,而绝不能让它倒塌!”母亲是一个言必信的人,这以后,就是家里断炊、缺盐少油的时候,她硬是咬紧牙关拼命地撑持着,而没有抛下父亲,抛下我们,去寻找她自己的幸福。
   就这样苦苦地撑过了几年,总算盼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土地下放到了农户的手中,由农民们自己经营全权决定。这时,每家每户的日子都好过些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三个儿女在母亲的“呵爱”下,先是读小学,以后又读初中高中,再以后又读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我们三个人都踏上了工作岗位,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我还当了一官半职,成了一个部门的“头头”。可是母亲却还在乡下,还在乡下守着她的那三间破旧的老屋,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今年三月,我的父亲去世了,我们几个儿女都回到了乡下,把父亲安葬完毕后,我和母亲说商量说,要她跟我到城市里来住,说她已经七十来岁了,一个人单独地生活在乡下,让我们放心不下。可母亲说:“别看我已有七十来岁了,但我的身子骨却还硬朗着呢,虽说不能种田了,然而在家里养猪、养鸡、养鸭、养兔这些活还是能干的,我现在还干得动,不想吃‘闲饭’,不想让你‘白养’着;再说我在城市里也不习惯,我从小就生活在乡村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你现在叫我跟你到城里去,我真的有点舍不下它们,我还是在乡村里生活的好,乡村里一切都很清新,到处都是青枝绿叶,我很喜欢;如果硬是要跟你进城的话,那就等我动不了再说吧,现在还早。”
   这就是我的母亲,那个小名名叫“兰英”的母亲,面对这样的母亲,我怎么不想给她唱一支歌呢?所以,今天晚上,夤夜时分,我便伏在案头,给她写了一篇小文,这篇小文就是对她一生的颂扬,就是对她一生的讴歌!感谢你,我敬爱的母亲!感谢你对我们的辛勤抚育!感谢你为了撑持这个家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没有你我们就没有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啊!大恩大爱的母亲,祝你健康长寿!大慈大悲的母亲,祝你多福多祺!

共 24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曲描写母亲的赞歌。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母亲一生的酸甜苦辣。年轻时的她很漂亮,父亲在公社的煤矿里上班,做采煤工人,但每月没有钱拿,由生产队里给他记“工分”。因工作性质的原因,父亲不常在家,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在母亲肩上。然而勤劳的母亲毫无怨言。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在煤矿里被“塌方”给埋入了地下。经过抢救,最后命是保住了,但他的下肢却残废了,已成了一个“瘫子”,已无法行走了,再不能挖煤了,家里断了经济来源,困难可想而知,有人甚至劝母亲再改嫁他人。但母亲没有抛下这个家,而是选择了坚守。直到父亲去世,母亲一直在乡下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文章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语言朴实,人物真实可感,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一篇令人感动的回忆性散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5-09-10 22:40:49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5-09-10 22:43:29
  文章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母亲的勤劳、善良、美丽、通情达理这些可贵的品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3 楼        文友:阿巧        2015-09-10 22:44:10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09-11 08:41:17
  这就是母爱!深沉如海,恩重如山。欣赏学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5 楼        文友:可美        2015-09-12 16:50:54
  一篇真情感人的文,作者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位好母亲,我也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假如母亲改嫁,那我们又将是另一种命运,祝她老人家永远健康,笑口常开。
与文字的缘分写不尽说不完,慢慢地,慢慢地,把你暖在心中……
6 楼        文友:陕西派        2015-09-12 20:11:19
  这样的一家人,一定能克服万难,创造出幸福。
7 楼        文友:一飞        2015-09-12 22:56:42
  你的母亲,映射出了天下的母亲,母爱伟大,问好作者。
用文章挖掘自己的故乡,让故乡活跃在纸上,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沉淀在心里。行吟在路上,把自己最真的情回报给他的故乡。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