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专栏】我还不懂诗

编辑推荐 【专栏】我还不懂诗


作者:王晓东 举人,4834.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0发表时间:2015-09-16 14:49:30

【专栏】我还不懂诗 不知道为什么会
   爱上,别人的诗
   也许是,曾经把古人的诗
   背诵的很痴迷,只是
   我还真的不懂诗,我只是想
   把那些古老的文字,码在一起
   让他们能表达出,心里的情思
  
   的确,我还真的不懂诗
   因为我,还没分清文字的具体含义
   也还没弄懂,在和再
   的地得,究竟应该怎样
   在文字里排列成合适的语句
   我真希望,什么时候
   把那些文字,埋在土里
   就会,长出春意盈然的诗
   或者是,把文字拴在
   蝴蝶的翅膀上,让她
   尽情的在花丛中
   挥洒,情意缠绵的诗
  
   或许,咀嚼着那棵小草
   就能咀嚼出,一丝诗意
   一枚落叶,悠然飘在脚下
   那上面,会不会有谁
   遗落在上面的诗句
   从耳边吹过的春风,是不是
   带来了,莺歌燕舞的诗语
   因为,我还真的不懂诗
   琢磨不出世间万物中
   隐含着的那些,物语里
   所包含的寓意深刻的
   带有独特意境的诗
  
   就因为我还不真的懂诗
   才失足,掉在湍急的河水里
   不知道,是这个诗
   还是那个湿,也许
   那条河里,承载了
   太多的象形文字
   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尽管,我对诗歌
   仍然是那么的痴迷
   不过,我还是没有真的懂诗
  
   无论是对文字的痴迷
   还是对诗歌的喜好
   都不能证明,我真正的懂诗
   因为,诗的语言
   既像,宇宙里的繁星
   浩瀚幽深,广阔而无止境
   又如,田野里长出的庄稼
   从生长到收获,都需要
   精心的照料,才会有
   土地上的那种朴实
  
   正因为,中国文字
   那种独特的魅力
   才让我,流连忘返般的
   痴迷于,在网上爬格子
   总想把他们,组合成
   一首,让人们认可的诗
   只是阅读了,诗人们的诗
   我自己认为,自己组合起来的
   只能算是,一些连在一起的词语
   所以,我还没有真的懂诗

共 7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人这首诗写从头至尾展示出诗人对诗歌文字的那份炽热的情怀和纠缠的情结,文字是记述潮湿抑或明媚心绪的工具,无需明白,也无需真正读懂,只要我们一起在文字的世界里相互取暖,一生相牵到永远便是最大的心愿。诗文似行云流水般清新自然,舒畅优美,读之似清风徐来,令人神清气爽,字字珠玑,美妙绝伦,情景交融,文笔细腻婉约,给人以浓郁的艺术美感!好文章推荐赏阅!【编辑:文阁书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5-09-16 14:52:46
  文字聆听过花开的声音,诗写描画着风起的节奏;且行且感,且唱且吟,我们用诗语抚摸,沉淀弥久的诗白情怀;再以诗画描绘,丰润笔下之诗心所愿;饱满真实梦中之所幻,以诗者的名义,开拓出一片智睿、灵性的诗歌人生篇章!
   诚谢赐稿江山,祝福创作愉悦,期待更多精彩!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2 楼        文友:断肠崖居士        2015-09-16 14:58:55
  字字珠玑,美妙绝伦,情景交融,文笔细腻婉约,给人以浓郁的艺术美感!
情动便近断肠崖 无情真乃大丈夫
3 楼        文友:云舟        2015-09-16 15:53:54
  拜读佳作,因为不懂诗,诗友才从生活里找到了诗!问好!
4 楼        文友:王晓东        2015-09-16 16:35:52
  感谢书痴老师的按语评论,感谢居士老师的点评,也感谢云舟老师的赞评
5 楼        文友:李心敬        2015-09-16 18:53:23
  爱诗之心,自然流露。欣赏学习,喜欢的佳作!
6 楼        文友:丹心不改        2015-09-16 22:29:57
  王老师的这首诗歌味道与用意真的是发自肺腑,婉转地提出现在诗歌的弊病。不是我们不懂诗,而是有些诗歌根本就读不懂。隐喻太深的固然高深,但被老百姓理解是很难的。为什么唐诗宋词始终被传颂?为什么组合的东西会被人看穿?为什么质朴的有情感的会被人喜欢?为什么来自于生活的读着踏实?诗歌是什么?应该是群众的眼睛,现实的脸!
淡淡的等花开
7 楼        文友:王晓东        2015-09-17 17:34:14
  感谢李心敬老师的点赞
8 楼        文友:王晓东        2015-09-17 17:37:33
  感谢丹心老师对诗歌的理解,特别是对我的拙作给一德路的理解和厚爱,诗歌的确应该是土生土长的,能让读者读懂并能产生共鸣的。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