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长征】长征,历史的丰碑(诗歌)

精品 【长征】长征,历史的丰碑(诗歌)


作者:古月黎明 举人,49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15发表时间:2015-09-22 11:07:46

曾经一直在想,是谁,从瑞金开始,一直北上。
   湘江的号子,乌蒙山深处的歌谣。
   传来时光的回声,那是1935年,亲人们在送别红军。
   是谁撑着小船,在金沙江里打捞历史的艰辛。
   金沙江的鱼儿知道,在鲜血染红的江水里,留下了多少巧渡金沙江的青春。
   青春在大渡河的铁索,上他们健步如飞;
   青春在飞夺泸定桥的枪林弹雨,他们定桥视死如归。
  
   今夜是谁,把天空的乌云推开,带我寻找信仰?
   乌云散去,月色茫茫,我随一首小诗,穿过记忆的小巷,来到长征路上。
   雪山散落一地银白,照亮小红军当年登山时,坚毅的脸庞。
   还有许多年轻的模样,在雪地里歇脚,寒气穿透了他们单薄的衣裳。
   在那些热血没有被严寒冻僵的夜晚,红旗在雪山上飘扬。
   雪山在,中华民族血脉里暗藏的力量就在。
  
   请问是谁,把大地的野草拔起,堆成寂寞和渴望?
   野草死去的那年,红军正在长征路上,就连草根也成为了红军打仗的口粮。
   那些吃着野草打仗的红军,一个个瘦得像野草一样。
   他们在炮火里穿行,在泥泞中跋涉,在风雨中挺立。
   那些被破旧的衣裳裹住的身体,是我们最亲爱的战友。
   他们像野草一样,生命顽强,哪怕子弹在他们身体里穿行。
  
   吴起镇上胜利旗帜,至今还在飘扬着。
   鲜艳的红旗,就像是红军用血与泪,铸就二万五千里的神话。
   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数万红军的足印,踩痛时光。
   多少猎猎白骨,多少不屈的魂,写下这诗篇。
   这可歌可泣的历史,像一座丰碑,屹立中华大地上。
   回想起来,高山仰止,世界瞩目,褶褶生辉。

共 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人这首长征征文诗写,构思精密,寓议论于叙事之中,毫无论断之痕。所现、所忆、所述、所感,至真至善至美,真切感人,立意高且远,显示了诗人高远的眼光和坦荡磊落之魄力,行文走笔现出高屋建瓴之势,触处皆情、皆故事、皆抒怀,构成此篇磅礴之气势,无可替代!于豪放之中隐含了沉着之致,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征文稿件暂不推荐加精,请静待评选结果。诚谢诗人对江山的一片深情厚谊和支持信任。【编辑:文阁书痴】【江山编辑部长征征文大赛获奖推荐0151114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阁书痴        2015-09-22 11:19:12
  文字聆听过花开的声音,诗写描画着风起的节奏;且行且感,且唱且吟,我们用诗语抚摸,沉淀弥久的诗白情怀;再以诗画描绘,丰润笔下之诗心所愿;饱满真实梦中之所幻,以诗者的名义,开拓出一片智睿、灵性的诗歌人生篇章!
   诚谢赐稿江山,祝福创作愉悦,期待更多精彩!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回复1 楼        文友:古月黎明        2015-09-22 12:13:16
  老师好:第一段,不知道怎地,就多了几个字,读不通。谢谢老师,帮修正下。问候老师,现修正如下:
   曾经一直在想,是谁,从瑞金开始,一直北上。
   湘江的号子,乌蒙山深处的歌谣。
   传来时光的回声,那是1935年,亲人们在送别红军。
   是谁撑着小船,在金沙江里打捞历史的艰辛。
   金沙江的鱼儿知道,在鲜血染红的江水里,留下了多少巧渡金沙江的青春。
   青春在大渡河的铁索,上他们健步如飞;
   青春在飞夺泸定桥的枪林弹雨,他们定桥视死如归。
2 楼        文友:绮风静容        2015-09-26 21:38:00
  第一节第六行,那个“上”字,应该在逗号前面。
   欣赏老师佳作!祝您中秋快乐!
绮风静容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