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白马女将杨春花

精品 白马女将杨春花


作者:赣州阿鹏 秀才,1377.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47发表时间:2015-10-01 18:16:14
摘要: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大举南下,国破家亡之际,江南九州县村民杨春花毅然组织义军抗击外来侵略。


   序言
   八百年前,在绿茵浩渺的蒙古大草原,群雄逐鹿,战火纷飞,天下大乱。各股势力蜂拥而起,高原内外,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间,一概武力至上,胜者为王。
   蒙古军西征归来,安营扎寨后,成吉思汗中军大帐,一场军事会议正在秘密进行。成吉思汗高坐虎皮太师椅上,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眼帐中群臣,朗声发问:“各位!自我西征以来,南边情形如何?”
   拖雷面容严峻:“大汗,军师,听说南宋方面新冒出一支什么‘娘子军’,能征惯战,神勇异常啊!”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哈哈!拖雷将军,这个你且放心!我们大蒙古英勇无敌的怯薛军,西征结束,已经凯旋归来,现正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封闭训练。”
   成吉思汗挥舞右手,往前猛力一劈:“传令下去,先火速解决金国,下一个目标直指南宋!”
   托雷面露难色:“这个!这个……我不想去伐宋!屠戮一伙女人,何其残忍啊!”
   成吉思汗:“那好吧!到时我派察哈台去伐宋,你回北海边上去放羊!供应军需。就这样定了,违令者斩!”
   帐下众将齐声道:“是!遵命!”
   (账外忽然隐约看见一个人影,身形奇快,飞鸟一般掠过)
   “抓刺客!帐内侍卫慌忙拔出蒙古腰刀,四处搜寻,整个军营乱成一团,最终未能将刺客抓获。
   卫士长回帐复命:“末将无能!刺客已趁月黑风高,逃离军营!”蒙古众将闻之惊异,方知南方竟有此等武功盖世之人,能在铁桶般的蒙古军营“插翅飞走”,普天之下,恐怕再没有第二个人了!
   耶律楚材闻言一惊:“不好!金国间谍混入大营,刚才的计划已经全部泄密!金国与南宋知晓,必然联合起来抗击我蒙古国!这如何是好?”
   成吉思汗站直魁梧的身躯,在宽阔的帐中来回踱步,沉吟片刻后,大声吩咐道:“马上派出秘密使臣,带上黄金万两,骏马十匹,夜明珠十颗,美女八名,从海路偷下江南,混入临安,去找南宋右丞相史弥远,让他说服南宋皇帝,销毁宋金之盟!”
   耶律楚材点点头:“远交近攻!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之策!为保险起见,明日我亲自带人下江南!”
   成吉思汗为难道:“你是我的谋国之臣,如何能去亲身赴险,倘有半分闪失,让我于心何忍,国失一柱矣。”
   耶律楚材捋了捋胡子:“此事关系重大,须我亲自前往方才放心。至于那支‘娘子军’,我只需略施小计,将其调往岭南,就地解散,使之永不再以我朝为敌,就是了。”
   察哈台惊叹万分,拜服于地:“我纵横天下,征战四方,还从未遇见过先生此等高人,先生真乃神人也!”
   耶律楚材笑着摆摆手:“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将军一生浴血沙场,才是真正的英雄!”
   察哈台满脸喜色,仰头大笑,声震屋宇。
   耶律楚材向成吉思汗躬身告退,回去准备好行张。次日清晨,耶律楚材带临随从十人,另蒙古美女八名,皆素衣素帽,一律北方汉人装束,去往辽东海边,打算雇佣大型商船南下。
   成吉思汗派出木华黎率精兵三千沿途护送,直至望见耶律楚材上船南去。一干人等方才挥手道别,沿原路返回蒙古大草原,向成吉思汗复命!……
   正文
   第一章、杨春花松林晨练,老道长武当来投
   初夏的清晨,江南西路,九州湘江河畔。湘江河水清莹碧透,一路朝北汩汩流淌。河流两岸,是层层叠叠的青山,林木苍翠繁茂,一眼望不到边。
   河流两岸是一大片洁白细腻的沙地,沙地旁边,放眼望去,是一片茂密的松林。
   松林里头,一个青春秀气的女孩正在习武。只见她身穿粉红色紧身练功衣,手持一把雪亮的钢刀,上下挥舞,那刀光也银蛇般飞洒开来。只见她闪电般旋转身躯,左右劈杀,刀法凌厉凶猛,步伐沉稳矫健。寒光过处,发出声声“唰!唰!”脆响,令人望风胆寒,心有余悸。
   突然,她收住身形,一个急速后空翻,整个身子往后方腾空而起,落在五米开外的一棵松树旁,她猛然手腕一抖,刀锋一转,朝身侧松树挥刀劈去,只听见“哗啦”一声巨响!碗口粗的松树应声而倒。
   “好!”这时松林深处走来三人,中间一位是年逾古稀的老妇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见其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紧挨她身旁的是位年轻姑娘,约莫十七八岁,身穿草绿色衣服。随后的是一位精壮魁梧的青年后生,二十出头,双手拢于胸前,表情肃杀刚毅,有一股雄视天下的气概!
   “春花!练功累了,就歇歇吧!”老妇人一声呼唤,杨春花回神一望,收住钢刀,右手猛力朝前一挥,那钢刀闪电般脱手而出,“嗖”的一声飞向左侧,稳稳地扎在一棵大松树上。众人上前一看,那钢刀刺透坚硬的松树皮,扎进树干深处六寸有余。
   “奶奶,秋梅,李林哥!你们都来了?”杨春花嫣然一笑,兴奋地叫了一声。
   来人分别是春花的奶奶吴桂芬,妹妹杨秋梅还有师弟李林。李林既是她的师兄,也是她的邻家的童年伙伴。
   “好功夫!”正在这时,湘江下游水波荡漾,河中间一艘小船悠悠划来。船首站立一老道长,此人年过六旬,身穿淡青色道服,头戴一顶道冠,花白的山羊胡子,仙风道骨一般。
   船还未曾靠岸,老道身子一锉,双脚突然一振,双手如同雄鹰展翅,整个人腾空而起,跃过空中五六丈远,稳稳地落在对面河滩之上。
   岸上四人十分惊骇,方知今日遇见了身怀绝技的世外高人。
   “三太师姐!”大家正茫然之间,老道热情挥手,连声叫唤,微笑着地昂首阔步走来。
   “三太”是春花奶奶吴桂芬的道号,吴桂芬年轻时曾在武当山学艺五年,师父虚真大师给她取道号“三太”。
   老道走到吴桂芬跟前,面色凝重,神情凄然地掏出一张信笺,吴桂芬接过,展开一看,瞬间泪水流淌满面,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起来,信笺飘落于地。
   杨春花捡起一看,上面写道:“三太徒儿:见信如唔!近日中原形势万分危急!蒙古大军已经攻克要塞襄阳,屠城半月有余,襄阳城内死尸遍地,血流成河,白骨累累!房屋建筑全部焚毁!……我武当弟子在襄阳保卫战中,死伤数百人之多。今蒙古军队为了报复,又已迫近武当,层层围困……现特派门中弟子清风前来报信,望各处武当弟子门徒接信后,火速驰援武当!——师傅虚真绝笔!”
   杨春花看完,也是泪眼茫茫,喉咙哽咽,她强忍悲痛问道:“师叔,那虚真师太呢?”清风一听,泪如雨下:“死了!全死了,我下山次日,就听到消息,蒙古怯薛军攻破武当,纵火焚烧,武当大殿毁于一旦,武当几百弟子全部战死,虚真师太也葬身火海!……”
   松林后面,有一条林间小道,弯弯曲曲从河边伸向山脚,山脚之下,是一大片翠绿的竹林,细长的枝叶婆娑伸展。杨春花的家就座落在竹林中间。那是一幛白墙青瓦的普通民房,门外矗立着两颗百年古樟树,遮天蔽日,犹如两把擎天大伞。屋前有一宽阔的土坪,土坪下是一条小河流,河水缓缓流淌,一直流进松林旁边的湘江。
   杨春花家的饭厅里,大圆桌前,一家人正围桌而坐,开始吃早饭了。吴桂芬将虚真师太的信笺放置神案,并在香炉中插上三支香,香已点燃,三缕轻烟袅袅升起。吴桂芬端起一杯水酒缓缓洒落地上,面容表情凄然,满眼泪水。
   清风道长心情沉重,开始分析起战争形势:“现蒙古军攻破要塞襄阳,下一步必将顺汉水而下,进入长江,再顺长江东下,图谋江南,如此下去,我南宋朝危矣!”
   吴桂芬在桌前坐定,她给清风倒了杯茶,面色凄然地摇头叹息道:“想我大宋朝立国三百多年,自太祖太宗之日起,边关战乱,从未停息。异族迭起,烽烟不息,先有辽,后有金,竟连小小的西夏也趁火打劫,屡破边关……弄得我堂堂中原大国难于招架,最后反向那些夷狄之邦俯首称臣,割地进贡!……”
   清风点头称是:“国家承平日久,享乐奢靡之风日盛一日,岂不闻有首诗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朝廷主上昏庸,奸臣当道,大宋朝如海面破船,覆亡之日恐怕已不远矣!……”说完已是泪水盈眶。
   杨春花从厨房跨了出来,正色答道:“师叔此言差矣,我大宋朝立国久远,树大根深,江南等地,山川险固,民心依附。想我杨家一脉,自北宋令公之日起,一代代精忠报国。我杨春花本是令公曾孙杨文广之后……”杨春花说到激奋之处,“嚯”地拔出腰刀,猛插于地,“咣”的一声,地上砖石,断为几截。
   她收回腰刀,插进刀鞘,冷笑了一声,历声喝道:“蒙古人妄想灭我南宋,先问问我这口宝刀答不答应!”
   吴桂芬扭头朝厨房里喊:“秋梅,吃饭了!”秋梅托着一盘菜出来,菜刚放桌上,香气四散,飘逸客厅。
   秋梅热情的招呼清风:“师叔,快尝尝我炒的小鱼干,这是我爹在湘江河里捞的,味道很好的。”清风也不客气,夹了一筷子,尝过之后,赞叹不绝:“确实不错!此地好山好水,人杰地灵啊!”
   杨春花走出门口,朝村口小路张望了片刻,忽然欣喜叫道:“奶奶,爹娘回来了!”说完燕子般飞了出去。
   屋外西头,大樟树旁,杨春花的父亲杨杰和母亲文凤姣回来了。杨杰肩上扛着一副渔网,银白细丝的渔网,网上还挂着粒粒水珠,在朝阳映照下,泛着刺目的白光。文凤姣则挑着两只鱼篓,鱼篓里盛满了青白的河鱼,大的快有巴掌大小,小的约一指宽。
   杨春花抢过鱼篓挑子,兴奋地说:“娘,今天打了这么多鱼啊?”杨杰接话说:“最近北边在打仗,我们临湘村周边,从北边逃来的难民越来越多,很多人生活没有着落,就纷纷下河打鱼,近来河里鱼都越来越少了。”文凤姣也接过话茬:“是啊,我们的船昨天都划了很远,都划下白龙江了。”杨春花听了,心里一惊,白龙江她知道,离临湘村有近百里路程,白龙江上有个白龙峡,是下赣州府的必经之地,地势异常险峻,周围石壁状如刀削。峭壁下方有个白龙潭,常年水深数丈,河流湍急,凶险异常。总之,白龙江上的白龙峡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杨杰夫妻与清风道长见过礼,两人不再多说话,端起饭碗匆忙吃饭,自前天外出打鱼,已经奔波了三四天了,都是又累又饿的。
  
   第二章、张大中进犯临湘村,杨春花攻克盘龙山
   杨杰给清风倒了杯茶,自己也倒了一杯。他端起茶杯,茶还没喝完,只听见门外“咚咚咚”直响,一阵急剧的脚步声传来,抬头一看,李林急匆匆赶到。一进门便大声喊:“师父!盘龙山的土匪张大中下山,已经杀进村了!”杨杰茶杯往桌上一顿,“嚯”地站了起来,“什么?张大中来了?我临湘村与他井水不犯河水,他竟敢来‘闯’我的地盘!春花!去取我的虎头枪,秋梅快牵出我的白龙马来,你们两个和李林一道,随我一起迎战张大中!”“是!”春花、秋梅迅速分头行动去了。
   清风道长解下腰间宝剑,攥在手上,凛然地站起身,大喝一声:“何方贼寇?敢来犯境,定让他尝尝本道青龙宝剑的厉害!让我呆会前去,一剑砍下他的狗头!”村中男女闻讯纷纷赶来,一片刻间,门口土坪上围满一两百人。
   不多时,白龙马和虎头枪取到,杨杰飞身上马,举枪一挥,大喊道:“走!乡亲们,大家随我去,宰了张大中!”说完,掉转马头欲走。村中百姓手持木棍、锄头、群情激奋,也不住地叫喊:“走!打土匪去!”大队人马往村东头开去。
   “且慢!”一声断喝,吴桂芬飞身过来,她伸开双手,拦住杨杰的去路,出人意料说了句:“儿啊!这张大中万万杀不得啊!”杨杰惊诧万分,不解地问:“娘,这是为何?土匪不杀,还留下他害人吗?”吴桂芬正欲解释,村东已是杀声震天,村民好像已经与土匪交战了。
   吴桂花不再解释,随手接过杨秋梅手中的枣红马,翻身上马,带头狂奔而去,杨杰紧随其后。杨春花和乡亲们无马可乘,只能是徒步飞奔苦追。
   村东杨氏祠堂外,张大中骑匹赤兔马正耀武扬威,此人身材高大,神色沉稳,目如闪电,举手投足强劲有力,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
   杨杰飞马上前,马鞭一指,怒斥:“大胆狂徒!无故竟敢来犯我临湘村,可听过我杨杰的威名!”张大中并不动怒,反是微微一笑:“杨叔,别来无恙啊?”杨杰啐了一口:“呸!少套近乎!谁是你叔!”
   张大中手持丈八蛇矛,指向杨杰,面向身旁的二首领马步奎,轻蔑地笑道:“此人就是杨春花的父亲杨杰,十年前他们家亲口答应把女儿许配与我,时至今日,竟然出尔反尔,见我家道中落,上山落草,妄想毁约悔婚,是何道理?!”马步奎点头称是:“上月我派三首领邹荣下山,带去大批彩礼,上门求亲,结果被他家骂得狗血喷头,还差点挨了顿打。”他怒目一睁,厉声大喝:“杨杰,可有此事?!”
   杨杰一愣,点头称是,大笑道:“不错,确有此事!三国演义,关云长讲过,我的虎女岂能嫁汝犬子!哈哈哈!”
   张大中气得口鼻生烟,怒骂:“我是三国张飞之后,天下英雄哪个不敬我三分,还能容得你们村野山夫这般侮辱,看枪!”说完,催动赤兔马飞奔而来,长矛如闪电般直插杨杰心窝。这张大中天生将才,势若雷霆,力有万钧,只见那枪凛凛生风,呼啸而来。

共 31863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元军入侵,宋朝儿女奋起抗敌,从杨春花奶奶辈的娘子军,到杨春花带领之下的杨家军,以恢弘的气势,谱写了一曲不畏强敌的慷概悲歌。文章以杨春花与张大中两家的渊源为契机,让张、杨二人精诚合作,再以爱国情操为脉络,使杨春花的队伍逐步壮大。在与蒙古兵的生死厮杀中,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激昂。文章以寡不敌众的杨家军覆灭,杨春花宁死不降纵崖自尽的悲剧结束,告诫人们:一个腐败的王朝,纵然有智勇双全、视死如归的战士,也无法幸免于难,当朝统领者的品行和抉择,攸关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杨春花虽然死了,但她虽败犹荣。以她之力,虽然无法扭转历史,她的精神却让人敬畏。引人入胜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风飞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002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10-01 18:17:35
  感谢作者对小说栏目的支持,祝节日快乐!
2 楼        文友:风飞沙        2015-10-01 18:20:52
  在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能读到这样的爱国篇章,让人热血沸腾。有人说,一个很好的历史学家,就是一个很好的未来学家。那些失败的历史教训,一定会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祝福我们的祖国,祝福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2 楼        文友:赣州阿鹏        2015-10-01 19:15:19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
3 楼        文友:梅岭夫子        2015-10-02 19:27:23
  谢谢欣赏老乡朋友佳作!客家赣州二字好亲切哦,祝节日快乐,遥握!
梅花岭上开 驿道官人来;千古风流事 夫子月下慨。
回复3 楼        文友:赣州阿鹏        2015-10-03 09:18:47
  感谢各位老师和朋友们的鼎力支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