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那些钩钩叉叉的记忆(散文)

精品 【渔舟】那些钩钩叉叉的记忆(散文)


作者:柳岸至水 童生,89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06发表时间:2015-10-02 11:05:02

【渔舟】那些钩钩叉叉的记忆(散文) 总有一些记忆,漫过风烟,趟过流年,根植在心底。时间越是长久,那种记忆越是带着浓浓的乡情……
   1.筐
   筐,是农人的“行头”。就像公务人员出门时夹着的公文包。农人下地,总是习惯背上一只筐。
   装在筐里的,许是从地里薅的一掐子嫩草,许是从菜园子里摘的一两把鲜菜;许是随手捡来的一捆儿柴禾;亦或是从路上拾来的一块砖头、一坨牛粪……
   头箍一条蓝道道的羊肚手巾,肩背一个筐,手持一把镰刀或小铁铲,是老农的经典形象。当他从外边回到自家的院门时,筐里从来不会空。
   小时候跟父亲泡荆条编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父亲筐编得好,四平八稳,结实耐用。
   父亲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做事为人都一样,有始有终。
  
   2.铁锨
   庄户人家,谁家都要有几把铁锨的。肩上扛一把铁锨的农人,就是一幅劳动者的剪影。
   铁锨跟其他农具一样,是延伸了的人手。挖土、翻地,种树挖坑,铲除粗壮的根生草,和泥、铲泥、修路,以利行;修水渠、挡水沟,开垄沟,浇地,让清水流进碧绿的菜畦。
   当年,父亲说,深翻土一寸,顶上一茬粪。他带领我们用一把把尖锨深翻那几畦菜地,一铲一铲被翻过来的湿土,像一个个沉静的音符,默默地吟唱着深情的歌。
   有时,还会翻出来一些蚯蚓或者其他稀罕的小爬虫,引得我们手舞足蹈,举着铁锨上下挥舞。
   挖一锨土,翻新一段岁月。
  
   3.担杖
   担杖,也就是扁担。常用担杖挑水、担肥。
   小时候,跟弟弟用担杖抬水,不敢用担杖下到井里打水,弄不好会脱钩把水桶沉到井底,就用绳子系牢,还不敢把水桶打满,满了提不动。大约三年级,开始练习用担杖打水、挑水,也是从挑两个半桶水开始,那时候身子单薄,腰也细,挑起水来左扭右摆,有人戏称:风摆柳,看你扭着水蛇腰……咬着牙,忍着压得生疼的肩膀头,挑回家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慢慢地,掌握了平衡,百斤重担压在肩,也照样步履沉稳,步伐从容。
   乡村少年,都是从学用担杖为家里挑水开始顶门立户。如学飞的小鸟,稚嫩的翅膀,总要经经风雨。柔弱的肩膀,渐渐挑起生活的重担,走进世间的风和雨,从踉跄到进退自如,胜似闲庭信步。(现在右肩那块磨出来的肉肉,比左肩厚了不少)。
   每个人肩上都会有一副人生的扁担,脚下的步子都要走稳。给我一条扁担,一头是担当,一头是责任。
  
   4.锄头
   锄头,从远古走来,由铁铲弯曲而来。锄头,是大地母亲的痒痒挠儿。它让杂草逃离,让根系呼吸,最了解土地的心意。
   一年四季里,锄头最忙活。切入泥土松开她板结着的脸;拍碎坷垃为禾苗铺上柔软的床;锄掉野草,耪去杂苗。
   锄头,又是农人手中灵秀的画笔,在田野里描绘出一垄垄绿意的诗行,迎风摇曳,等待着金秋的批阅。
   懒人的锄头会生锈,月慵花懒,杂草长满,日子也会黯淡。
   荷把锄头在肩上,暮归老牛是我同伴,踏着夕阳归来,是田间的诗意。
  
   5.排子车
   排子车,也叫小拉车、小推车、牛车、马车。农家生活中不可或缺。
   拉土、拉粪、拉庄稼、拉柴禾、拉煤拉炭,甚至走亲戚、娶媳妇,用来拉人……排子车载动的,是收获时沉甸甸的欢乐,是生活的艰辛,是迎娶时的欣喜,是走亲戚赶庙会的温馨与祥和。
   畜力不够的时候,要人力拉车、推车。往往大人驾车辕,孩子们在车帮上系根绳拉偏套。父亲母亲那一代人,都做过“牛马”,拉车驾辕是常事。当我们哥俩渐渐长大,都可以驾辕的时候,父母的眼里有着由衷的欣慰。
   双臂驾车辕,弯腰,弓腿,肩上系根拉绳,肩背一起用力,向前迈步。遇到上坡,提前加把力,冲坡。下坡,用身体跄住车辕,慢慢下。前行的路上,有张有弛,要抬头看路,沟沟坎坎的难免,要紧的是别翻车。累了,歇会儿;关键的时候,要稳。
  
   6.犁
   犁,春天打开沉睡了一冬的寂寞,犁尖儿深深地切入土壤,把土地掀开,一行行解读,一页页翻阅,那些藏在土里的虫子们,惊得乱跑,穿越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犁铧的脸儿变得反光透亮,越来越自信,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犁过的土地,穿上了新装,像个准备好的新娘,敞开胸怀,迎接阳光,迎接种子,孕育新的希望。
   很想,曾经很想,做一张犁铧,深入土地深处,了解她的秘密。
   经常,父亲犁地,我牵牛;父亲累了,我就替他扶犁,顺着深深浅浅的犁沟儿,慢慢走上几遭。
   深沉的土地,总是以静默和宽容,唱着春播秋种生生不息的歌。
  
   7.镰刀
   记忆中,镰刀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用一根弯曲的木杆做把儿,用铁铆钉铆住一个锋利的镰刀头,木把儿长度接近一米,适合割苜蓿、割草。还有一种铁杆的短把儿镰刀,一般割韭菜用,把儿短,用力精准,割出来的韭菜是齐茬儿的,整齐好看。
   收获的季节,镰刀的用场就更大了。
   “开镰了!”随着一声声呼喊,一把把弯弯的镰刀,握在农人的手里,跃跃欲试走向着丰收的田野。磨镰也是个技术活儿。角度要对,用力也需适中,否则,不是磨不到刀刃,就是磨得卷了刃。刚刚磨过的钢刃儿,薄薄的,像一弯新月,正对着眼睛目测是一条笔直的细线,用大拇指轻轻一摸,就可以感觉出磨得效果,用钝了的镰,刀刃摸起来钝滑;而刚磨好的刀刃细,磨手皮。
   镰刀在田野里舞动,割麦子,割谷子,削玉米秸,削高粱杆儿,割豆子,割芝麻,割猪草……刀锋所向,一片披靡。
   农人们虔诚地向土地弯下腰,付出劳动和汗水。收获的是金黄或翠绿的颜色,收获的是大自然的馈赠和农家饱满的日子,是农人的辛苦和沧桑,也是散发着谷香的岁月。
   镰刀带来的,有割青草摘野花的欣喜,有砍树枝削甜棒的兴奋,也有披星戴月、背着一筐重重的青草、压得腰酸膀子肿的心酸,还有不小心砍破手指血染衣襟的疼痛……所有这些点点滴滴,或喜或悲或甜或苦,曾经伴随了我们那么长的青少年的岁月,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给我一把镰刀,让我为你割去忧伤;给我一把镰刀,让我们一起收获幸福和爱的欢唱。
  
   8.簸箩(bòluo)·簸箕(bòji)
   有时,我是豆子;有时,我是麦粒儿,有时我是棒子籽儿。变化不同的身姿与你相遇。
   初见时的矜持,慢慢成为投入你胸怀的欣喜,羞色也渐渐褪去。
   身躯伴随希望与憧憬在你的宽阔里悠荡,感觉越来越特别,跟着你砰然的心跳,轻轻摇摆……
   在被撒播到泥土里之前,梦想在自由欢动。你滤去我忧伤的杂尘,我提前孕育下一个轮回的遇见。
   簸箩内方外圆,唱的是《四面楚歌》;簸箕则网开一面,唱的是《霸王别姬》。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离离合合总关情,聚散都是缘。
  
   9.镢(jue)头
   镢头,样子很酷。
   说它酷,是领教过它的厉害。十来岁时第一次握镢头把儿,个头还没镢头把儿高,想提起它来都费劲。看着大人们“吭咔、吭咔”锛掉了一棵棵高粱秆、玉米秸,感觉好简单,于是我也跃跃欲试,接过来使尽力气一镢头下去,结果不是角度太大,锛近泥土里搬不动;就是角度太小,跑了偏!一般的跑偏还不要紧,就怕跑偏到脚丫子、脚脖子上……一声尖叫,一屁股坐到地上直咧嘴。
   地里很多活儿都这样,看似简单,要干好还是需要一点磨练,动一点脑筋,否则使唤不好,镢头毫不留情地刨住自己的脚面,那可不好玩了就。
   镢头,主要刨红薯、刨玉米或高粱茬子;挖树坑、刨木橛子;用来刨冻土,很实用,有力道,仅次于洋镐,铁锨都难望其项背。想当年,父亲带领我们在农闲的冬春时节套起牛车,挖土几百方,才垫起了那片低洼的宅基地,镢头、洋镐都没有少用。这活真的磨练人,大冬天不用穿棉袄,不但要点力气还要点技巧。
   能把镢头举过头顶,抡得潇洒自如,刨起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那他差不多是个有境界的劳动者了。
  
   10.筢(pá)子
   筢子,很轻便,是我们最早学会用的农具。一根长长的木杆,拖着十几根弯如手指的竹条。也有自家用钢丝窝的铁筢子,缺点是有时相邻的铁丝会“打架”乱在一起。
   小时候,生产队里提倡积肥,从小树立为集体利益着想的意识。记得六七岁时,母亲交给我们哥俩每人一只竹筢子和一个荆条筐,让我们去村外沟沿的树趟子里搂树叶。小哥俩撒欢一样飞奔,比赛,看谁搂得快、搂得多。搂几下,筢子齿上积满了树叶和枯草,就弯腰收集到筐里。第一次为家庭为集体做贡献,那感觉,真的是非常光荣,非常自豪!
   去收割过的麦地里搂麦秸麦穗儿,是再度收获的快乐;去割完牧草的地里搂苜蓿,是紫花和蜜蜂混合的甜蜜;去窄垄的红麻地里搂麻叶,是穿越密林去战斗的感觉;在林荫道里搂树叶枯草,回来垫牲口圈、积肥,搂回柴草可以烧灶火做饭。老妈常夸我们:“小子不吃十年闲饭,俺这俩小子都中了用!”
   用竹筢子的日子,洒下无数汗水,带着一身风尘和疲惫,捡拾着田野上的遗落,留下满心欢喜与一脸微笑。
  
   11.杈(chā)子
   杈子也有铁的和木头的之分。短齿儿的铁杈一般做粪叉,用来从粪坑里出粪、地里撒粪,或者挑麦秸个子或谷捆儿;也有长铁齿(空心铁)的杈子,跟木杈子一样,齿儿长,主要用来在麦场或谷场上挑麦秸、打草垛。
   铁杈,其实更像一种武器。——曾听说有人打架,用铁叉子在别人腿上戳出几个洞!电影里,也见过贫苦农民举着杈子造反的场面。
   铁杈,尖齿儿张扬,闪着亮光,仿佛野兽獠牙,张牙舞爪。
   木杈柔和,以一种温馨的浅黄色,展示着光滑细腻的母性。盛夏她挥汗如雨,舞动在麦场里;金秋时节,她把欢声笑语抑扬顿挫地扬起、落下,统统撒播在打谷场上。
   木制长柄方锨,用多层板做锨头,质地柔和,拿来铲粮,既不损坏压好的打麦场地面儿,又不损坏粮食颗粒,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耕牛拉石磙子碾下麦籽儿,侧风向扬撒,借风力让灰尘、碎叶、麦壳等杂物与麦籽分离……最喜欢听木锨搓起麦粒的声音:“嚓、嚓……”那是一种收获的喜,那是一种劳作的乐。
   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冬日房顶上铲雪。在空旷的院子里,铲出一片洁白的雪地,堆个雪人;再撒几把谷秕子,支个筛子逮麻雀,也是极有趣儿的童年娱乐。
  
   12.草箩筛
   爱,生长了一季,把花开的美丽,把结籽的幸福,都还给大地。
   最后,只剩下这带着沧桑的身体,为了接近你,我不惜被铡草机粉碎,投入你圆形的怀抱,随着你的节奏转动梦想。我所有的心思,都经过你细腻的网眼,窥探你爱我的所有心机……
  
   13.分线网
   千丝万缕的思念,都要穿过你的双丝网,解开我心里的千千结,才可以密密地织一块爱情的布。
  
   14.纺车
   忍不住想要爱你的冲动,用我木头的粗犷从你洁白的心里,拉出细腻的情丝;
   忍不住想要吻你的冲动,用我摇动的寂寞唤起你善良的感动。
   我的心有了为你转动的指针,拥挤的时光里,我们相处在一个角落,安静地纺织爱的纱锭。
  
   15.木钻头
   铁与木的结合,柔与刚的爱情,这默契像个迷。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类似爱情,那些甜蜜,那些回忆,不仅仅靠一点聪明,还需要一点坚持,
   才可以钻进她的心里,一辈子,想忘记都不容易……
  
   16.锯子·锛子
   磨合不掉的,只有锯掉,割舍不了的,只好锛掉。
   时间昼夜轮回,就如同拉锯,得到的同时,总会失去点什么。
  
   17.掏灰筢
   夭折的爱情,不论如何的如火如荼,过后,必是一片灰烬,越是投入,心里堆积的灰烬越多。其实只要一个小小的木筢,伴随着时间慢慢掏,掏干净了,才可以燃起下一次的炊火……
  
   18.锅灶
   这古老的锅灶,从远古烧到现代,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朴的人。
   红事、白事,烧起木柴火,炖起大锅菜,把所有的酸甜苦辣咸都熬进铁锅,连同日升月落,
   连同喜怒哀乐愁都杂陈进去,加入春夏秋冬的调料,炖出来的却只剩一味:香……

共 47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生在乡村的人一定不会对竹筐、扁担、锄头这些农具感觉到陌生。这些曾经的触手可及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成为了一种集体回忆。作者的文章很有诗意化,富含哲思,以独特的视角,简洁的笔法,精准、深刻地表现出了乡村内在的品质,于无声处听惊雷,由物境升华至情境,风格上沿袭了当代文坛贾平凹、李汉荣、刘亮程等散文大家“还乡”宗旨,清新,自然,在文字里体现了农具的精髓,对于乡村生活更有着透特的领悟,建议加精。【编辑:柳约】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03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约        2015-10-02 11:25:27
  朋友的文字清新自然,细腻柔和,如同清风拂面,令人遐想。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回复1 楼        文友:柳岸至水        2015-10-02 20:50:14
  感谢柳约,谢谢你精心编辑,祝秋安!
2 楼        文友:秋日骄阳        2015-10-02 11:58:48
  能被老柳认可并在编按里直接建议加精的文章似乎不多,如此便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阅历丰盈充溢。回看、细看后,更觉文章用词精炼,对农具内涵把握精准,笔触优美温润,给人以深思和回味。
   感谢作者赐稿渔舟,祝创作愉快!
与风雨同行,我只是一个追梦人!
回复2 楼        文友:柳岸至水        2015-10-02 20:51:09
  谢谢秋日骄阳的好评,多指导。祝秋安!
3 楼        文友:轻舞嫣然        2015-10-03 14:26:43
  每一样农具仿佛都是一粒生命的种子,在你的笔下扎根、发芽、成长,最后铭刻上人生的领悟。文章诗意融融,朴实无华的总结出做人做事的道理。田野里静悄悄,风滑过树梢,那么美好。
真水无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