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雀巢】那年在战场(小说)

精品 【雀巢】那年在战场(小说)


作者:闲妹 举人,436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9发表时间:2015-10-07 16:35:06
摘要:为减少伤亡,野战医院领导决定派出一支小分队,出境深入到越南境内抢救伤员,一支由队长军医王强、副队长护士长马英带队,军医张明、护士李静、金晶、通讯发报员马刚组成的六人战地医疗小分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向越南境内出发。


   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半,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由此拉开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序幕。
   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野战医院跟随主力部队在距越南边境10公里的地方设点接收伤员,前线战斗异常激烈,伤员如潮水般涌向野战医院。
   前方传来消息,前线战士伤亡很大,战场上许多战士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牺牲,为减少伤亡,野战医院领导决定派出一支小分队,出境深入到越南境内抢救伤员,一支由队长军医王强、副队长护士长马英带队,军医张明、护士李静、金晶、通讯发报员马刚组成的六人战地医疗小分队向越南境内开拔。
   带队军医王强是66届第二军医大学的毕业生,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外科是他的强项,人称外科一把刀,是技术非常全面的军医,组织上把这次重要任务交给他由他带队,使王强深感这副担子不轻且责任重大。护士长马英是68届部队护校毕业生,是多年的门诊急诊科护士长,积累了丰富的急诊经验,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得领导信任。这次组织上委似重任可见是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相信这支队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军医张明、护士李静、金晶、通讯发报员马刚都是野战医院的佼佼者,可谓是一支精兵强将组成的小分队。
   这支医疗小分队出境后很快与前线指挥部取得了联系,前线指挥部委派了侦察班来保护和协助战地医疗小分队做好伤员战地救护转运工作。
   侦察班班长张军人高马大,身体强壮,1.82的个头,黑黑的脸庞一双机灵的大眼晴,一看就是一个出色的侦察员。他来了以后观察了一下地形,建议战地医疗小分队把救护点建在一群芭蕉林后面,这样即荫蔽又不容易被发现,这里是境外不是国内,不能让越军发现这里有个医疗救护点。
   于是在距边境五公里处越南方,靠近公路山边芭蕉林里设了一个救护点,山对面就是我国境内,很快小分队拉起了二个帐篷,迅速将随身带的医疗器械与药品布置好救护点,开始了境外战地救护工作。
   侦察班班长张军告诉战地医疗小分队成员,越南特工非常猖獗,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对我军破坏打击,一定要时刻硼紧敌情这根弦,严防越南特工偷袭。
   小分队刚摆好架势,伤员就被军工抬了下来。这是为扫清凉山外围越军拼死战斗受伤下来的士兵,有中越军枪伤的、有被炮弹击中的、有被流弹击伤的、也有被地雷炸伤的……惨状触目惊心。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战地医疗小分队成员,心不停地颤抖着,容不得你多想,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伤员的生命。下来的伤员伤口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小分队成员们对伤员创面立即进行初步处理,清创、止血、包扎、伤口缝合、肌肉注射破伤风注射液……经过战地医疗小分队的分类处理,按伤情轻重缓急给每个伤员身上别上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胸牌,再由军工抬回国内。通讯发报员马刚随时把抬回国内的伤员,报给野战医院,由于战地医疗小分队及时的出现,使前线伤员得到有效的救治,大大减少了伤员死亡率。
   战地医疗点所有的救护工作都是在无声中进行的,要说的话只能通过眼神和手势来表达,每个人的两只耳朵时时刻刻竖在那里,深怕发出异样声响招来越南特工,因为这里必竟是在他国的土地上。
   就在设这个战地救护点的第六天,侦察班班长张军救回受伤的三个战友,他是在救护点外围发现他们的,他们的连队被越军包围,经过一夜的突围,三个战友跳出包围圈后与部队失去联系,且深负重伤。幸运的是沿途没有追兵,经过一天往祖国方向的爬行,当碰到张军时这三个伤员悲喜交加,尤其是见到小分队的战友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抱头痛哭,是激动、是喜悦像是找到了家的感觉,军医王强流着泪拍拍伤员的肩膀:“一切都过去了,有我们在不要怕,很快你们就可以回到国内。”
   经军医王强、张明初步检查,二个伤员是枪伤,幸运的是击中的部位是下肢,不是要害脏器。只有一个小战士比较危险,主要是腹部中弹出血量较多,生命随时有危险。测量血压已很低了,并有继续出血的倾向,急需到后方进一步手术治疗,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时军工还没有来接伤员,张军打算让侦察班战士送下去,往下个点五里地来回二个小时足够了。
   正在这个时候金晶眼尖看到二个村民打扮的人,拿着一副担架向我们驻地走来,她挥着手向这二个人打着手势,只见这二个人上身着蓝色衬衫下身黑色裤子,1.68米的个子,塌鼻子、厚嘴唇,什么也没说跑进一看,架起伤情最重的小战士就跑。看到他们走远的身影,护士长马英感到有些蹊跷,这二个军工有点怪,护送单都没拿急急忙忙就走,一种不祥感觉涌上护士长马英心头。不会是碰到越南特工吧?侦察班班长张军见状立即赶了过去,那有这二个人的影子,张军低声说:“不好。”护士长马英立即让通讯发报员马刚通知国内接收点,接到小战士务必报告。
   不久又有一批伤员下来,为谨慎起见,来接的军工护士长马英和每个人都进行了低声交谈。一个小时后国内接收点来报没有接到小战士。所有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震惊了,猜想成为现实,小战士落入越军手中还能活么?这消息如五雷轰顶让所有人都非常难过,军医王强、副队长护士长马英更是痛心,这个小战士是能救回来的,是我们放松警惕,从我们眼皮底下把人拉走的,这血的代价也太大了。金晶更是自责,认为是她害死了小战士,哭成了泪人,在场的人都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同时心中也升起了一团怒火,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笔血债为这小战士报仇!
   侦察班班长张军与护士长马英、军医张明同时意识到,我们这个战地救护点已经暴露,不能再起用要立即转移。立即通报前线指挥部,伤员不能再往这个点送,军工抬伤员一定要对口令,以避免更多的伤员落入越南特工手中。很快小分队在张军和护士长马英、军医张明指挥下,有条不紊做着转移工作,通讯发报员马刚立即向前线指挥部汇报我们这一情况,并向野战医院告知小分队已准备转移。
   几分钟后小分队与侦察班离开了救护点,帐篷和日用品留在了这里,只带上药品与必需的医疗器械,轻装上阵赶往回国的路。当小分队与侦察班走出芭蕉林爬上靠近我国山头的时候,突然侦察班班长停下了脚步,打了个荫蔽的手势,大家马上根据各自现有地形荫蔽起来。果然远远看到一群全副武装的越南军人,正往战地救护点搜索,还好小分队行动迅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侦察班班长张军展开随身带的军用地图和指南针说:“我们得马上离开这里,越南人扑空会找来,因为这里离我国最近,战前我来侦察过,我们只能舍近求远翻别的山头回去。
   张军带着小分队刚刚翻到另一座山头,从望远镜里看到,一群越南军人正在爬我们刚刚走过的山头,真的是好险啊!要不是敌众我寡,张军真想上前和他们拼了,为我们小战士报仇,考虑到上级交给他保护医疗小分队的任务,他只能强压心中的怒火,冷静下来。
   一行人默默走在山路上,渐渐的护士李静感觉体力透支,又渴又累,都快走不动了,大家也感觉特别疲劳,已经走了一个下午了,还没到国内,五里路的距离怎么就这么漫长?
   侦察班班长张军说:“前面有一片芭蕉树,我们喝点芭蕉叶子水,吃点芭蕉再走。”
   “附近没有溪水么?”护士长马英说。
   “越南人把所有能饮用的水都下了毒,已有战士为此牺牲了。”张军说,“虽然我们已摆脱了越南军人,但仍在越南国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说话间一片芭蕉树已经映入我们的眼帘,一人高的芭蕉树结满了芭蕉,大大的芭蕉叶盛满了雨水,幸亏昨晚一场雨否则我们连一滴水都喝不到。
   张军身手敏捷几下就爬上了芭蕉树,用军用刺刀割下二大串芭蕉,芭蕉叶子里的雨水有几个小黑虫漂在上面,这个时候大家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喉咙口干的直冒火,吹掉小黑虫就往嘴里送,这芭蕉叶子里的雨水如同泉水那样甘甜,二大串芭蕉很快被消灭的干干净净,顿时人也感觉来了力气有了精神,小分队一刻不敢停留,继续往前赶路。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侦察班班长张军对护士长马英、军医张明说:“我们得找个地方荫蔽起来,黑夜行走一不安全,山路也不好走,二是也容易暴露目标。”
   护士长马英、军医张明听取了侦察班班长张军意见,张军用望远镜在周围四下看了一下,发现山中有一土坯房,估计是山里村民的临时住房,小分队一行快接近土坯房时,张军做了一个手势,让他先带武器上前观察,安全后再进去。
   只见张军带着侦察班战士互相掩护慢慢接近了土坯房,小分队的人看着张军他们的心就像跳到了嗓子眼,不久张军打着可以进来的手势,小分队的人进了这间土坯房。
   看得出这房子主人走的时候很匆忙,桌子上的碗筷都没收拾,环顾四周,一张“飞鸽”牌缝纫机放在床边,这可是国内紧俏商品都要凭票供应的,床上的一床棉被也没折,衣柜里有二个床单,几件换洗衣服。张军和小分队人四处寻找看有什么可以吃的,屋子里发现有个大水缸,里面有半缸水,估计这水是村民自己吃的应该安全,金晶眼尖发现了一袋米,拿起一看是“江苏五常大米”在烧饭的灶头发现有大半瓶镇江产的酱油和半瓶南宁产的小磨麻油,金晶气不打一处来“白眼狼!我们勒紧裤带好东西都给了他们,连碗都是景德镇的。”有了这袋米解决了大问题,小分队与侦察班饱饱的吃了一顿晚饭,酱油和麻油拌饭那个香啊,在异国他乡吃的是我们国内自己产的东西,真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张军拿起床上的一床棉被说:“你们几个女兵晚上盖这个,越南晚上很冷的,我们在外站岗。”
   护士长马英说:“这怎么行!你们在外站岗更冷,我们在房间里比你们在外面要好的多,听指挥这床棉被你们当大衣盖,我会另外想办法,把二张床单并在一起就可以了。”张军只好听从命令,叫上一个战士警戒去了。
   护士长马英,拿出衣柜里的二个床单用缝纫机踏在了一起,女兵们用床单,依偎在护士长马英周围互相取暖,她们太疲劳了很快进入了梦乡。
   天边慢慢放亮,张军打开指南针看了下方位说到:“祖国应该不远。”
   小分队加快了步伐,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回到祖国的怀抱”。翻过山头太阳露出了笑脸,寒冷的天气有了些暖意,下山路好走了许多。突然金晶大叫了起来:“看!甘蔗地,我们到了国内了!”随着金晶喊叫声,大片甘蔗地映入我们的眼幕,越南人是不会种甘蔗的,我们到祖国了!一种喜悦的心情涌上了心头,眼泪不由自主的夺眶而出。走出甘蔗地小分队远远看到身着绿军装的一行军人,小分队与侦察班的战士们激动地放开喉咙叫喊着:“战友们我们回来了!”
   1979年3月5日参战部队接到撤军命令,野战医院出色完成了战地救护任务,班师回营了。战后战地医疗小分队被荣立集体二等功,军医王强、护士长马英、侦察班班长张军荣获个人三等功,牺牲的小战士他的衣冠被埋葬在烈士陵园,每年清明小分队的成员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是他的牺牲换来了更多伤员的新生,虽然他已长眠在异国他乡,但他的精神永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国牺牲的战友们……
  

共 43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这篇对越战争的小说中,描写了为了及时抢救伤员,减少战士的伤亡,由军医王强带队组成了六个人的战地医疗小分队深入越境,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冒着生命危险救治了一个个伤员的生命。遗憾的是:由于一次疏忽,一位受伤的小战士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被越南特工掠走。这件事,在小分队战士的心中成为永远的遗憾。也正是这一不幸,战地医疗小分队才及时的撤走,避免了我军更大的伤亡。同时在这篇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政府出于人道主义曾经援助过的越南对我们的恩将仇报。感谢作者的这篇小说,又把我们带回到了一九七九年那场对越反击战的战场。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边境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但在那场战争中,特别是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中的军人,对战斗的残酷景象以及一个个倒在他们身边的战友,让他们至今都难以忘怀。本篇小说倾注了作者对战友的深厚情谊,因为真诚,所以感人。倾情推荐。编辑:含笑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08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含笑花        2015-10-07 16:41:55
  可能作者是军人的缘故,才能写出这一精彩的以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期待作者更多的佳作!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1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7 20:33:42
  谢谢文友:含笑花幸苦认真为我编辑,这部作品可以说有些是我参战的真实记录,越南特工抬伤员是我所伤员告诉我的,同一场战役下来,他被送到我们医院,而他的战友却被越南特工抬走,后来才有军工抬伤员对口令这一做法。喝芭蕉叶子水、吃芭蕉,都是战场上的真实写照,越南老百姓家有我们国内要凭票供应的,永久牌自行车和“飞鸽”牌缝纫机,他们从吃的到用的全是我国生产的,我们勒紧裤带支援他们却换来一场战争。36年过去这段历史不应该忘记,否则在地下牺牲的烈士们会怎么想?我的创作水平有限,不能更好地写出来,谢谢你的修改和理解。
2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10-07 17:10:17
  一九七九年那场对越反击战的战场。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边境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但在那场战争中,特别是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中的军人,对战斗的残酷景象以及一个个倒在他们身边的战友,让他们至今都难以忘怀。
回复2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7 20:40:09
  谢谢文友:邵魁先生 理解与支持,亲历了这场战争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希望自己写作水平不断提高,创作出更多自卫反击战的作品。
3 楼        文友:唐雄        2015-10-07 20:53:39
  不用闲妹姐姐解释,我就知道,这是发生在那场战争中的真实故事。作为战争亲历者,闲妹姐姐拥有许多同龄人没有的经历,同时也拥有许多同龄人没有的回忆。闲妹姐姐将这些经历和回忆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值得敬佩。问候闲妹姐姐好!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回复3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7 21:22:16
  谢谢战友唐雄顶贴,这场战争让参战老兵刻骨铭心,感谢战友的理解与支持。
4 楼        文友:含笑花        2015-10-07 21:39:20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在编发这篇小说时就已经感觉到了你就是参战中的一员,小说中没有一个高、大、全的形象,没有一句空洞的豪言壮语,因为真实,所以才特别感人!让我们再一次铭记起那些血洒南疆的英烈们!写的真好。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4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8 09:05:19
  谢谢文友:含笑花对我作品的认可,也感谢你认真的编辑,也读懂了作者的主题,再一次的感谢你。
5 楼        文友:王希萍        2015-10-07 22:04:53
  闲妹的文笔越发了得!不仅写纪实文,还多次写小说,更写得如此栩栩如生,佩服!
回复5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8 09:08:29
  谢谢战友的夸奖,来雀巢最大收获是文笔有了进步,我会继续努力,谢谢希萍。
6 楼        文友:王希萍        2015-10-08 15:04:40
  祝贺闲妹又得一朵小红花!12篇精品啦!还差三篇,加油!
回复6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8 18:11:54
  谢谢文友:王希萍,还有四颗到15个,是一个档次,我会努力,谢谢你的关心。
7 楼        文友:新雀之巢        2015-10-08 19:57:30
  新雀之巢,风景这边独好。
   藉慰心灵,擦亮心窗。
   倾心于审美和静观的写作,聚焦于心灵与情感的缠绵。
   或许文学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也能照亮人心的隙罅,照亮思想的表情。
   精神的欢愉,会使灵魂有光,会使天地温暖,会使生命芬芳。
   让我们心相抵,手相携,一起在蓝天中飞翔。
   祝贺,您的精品美文已由新雀之巢文学社团悦赏典藏。
   感谢您赐稿新雀之巢,祝写作快乐,诸事吉祥!
鸟总是与梦想有关,因为它们在碧蓝高远的天空中飞翔;鸟总会被人们与天堂、神灵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有凌风的翅膀,是天空的灵魂。
回复7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8 20:53:01
  谢谢文友新雀之巢欣赏,让我这篇拙文能典藏。也感谢你的祝福,祝你诸事吉祥!
8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10-09 02:45:28
  国庆节刚过,读到这样的小说百感交集。
   为了祖国的和平,他们奔赴前线,不怕流血牺牲。只是,那位受伤的小战士被越南特工劫走,惨遭不幸,心里很是难过。
   烈士们不会白白牺牲,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永远活着——在闲妹的文字里复活。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8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9 10:27:39
  谢谢月楼战友的懂,希望我和作品有更多的提高,也感谢你的支持与理解。
9 楼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        2015-10-09 15:30:01
  感谢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微信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quezhichaorongshuxia”后在可“查看历史消息”中查看,您也可以将此文转发至微信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品读。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回复9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9 17:51:11
  谢谢 文友:落霞与天使齐飞推送给文友共赏。幸苦了
10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5-10-09 15:50:37
  战争太残酷了,战场上每个人各司其职,但一瞬间生死难料,因此,所有的战友都有着深深的友谊。小分队成员工作谨慎、不辞辛苦,是为了战友的生命负责,而侦察班为了守护他们,也是做了精心的准备和准确的战地判断,这更是上级做出的正确决断。故事紧张而真实,带着读者的心一步步到最后。小说以小见大,再现了当年的那场战争,堪称佳作。欣赏学习,问好作者。
回复10 楼        文友:闲妹        2015-10-09 17:52:22
  谢谢文友:海域听风欣赏,我会继续努力。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